新疆维吾尔族网络语言生活调查分析

2014-04-10 05:06
双语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维吾尔语维吾尔族乌鲁木齐

李 遐

(1.新疆师范大学 语言学院;2.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5 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虚拟语言生活逐渐丰富、重要起来,甚至在许多方面引领现实语言生活的发展。网络语境下的语言使用从词语到交际都有很多特点,为社会语言学、语体语言学提供了新材料。李宇明先生提出“过好虚拟语言生活”①。和谐的语言生活,就是主体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各种语言及其变体各安其位,各展其长,各得其所,相辅相成。在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中,维吾尔族的语言生活状况如何,其研究是适时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文字使用状况

维吾尔语自19世纪后就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来拼写。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帮助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字,简称新维文,60年代起为正式文字取代阿拉伯字母的老文字。但由于多种原因,1982年自治区又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吾尔文,并对其进一步完善,新文字只作为一种拼音形式予以保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维吾尔语阿拉伯文字与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标准不符,无法一一对应,须借助特定的维吾尔文字体和输入法才能正确显示和输入,大量的应用软件需经转码后才能正常使用维吾尔文字,这样无疑不利于维吾尔语信息的传播。而维吾尔语拉丁文字形体简单清楚,便于认读书写,为此又逐步恢复使用。为了规范维吾尔文拉丁转写,以及在计算机上的使用,新疆大学于2000年开始推行一种新的拉丁维吾尔文(ULY),现在网络上维吾尔语使用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吾尔文(UEY)和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拉丁维吾尔文(ULY)。大部分疆内网站都在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新闻基本都是用这种文字上传到网站的,如天山网等。维吾尔语网络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受汉语网络影响很大,主要也是论坛、博客、微博及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Q。按发展规模及影响力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维吾尔本民族论坛、博客,这是一种在互联网初期形成的以公共或者个人主页的形式进行信息发布交流的平台,在内容上基本以维吾尔语作为网页编码方式,因此交流也是以维吾尔语进行,采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文字;另一类是现今广泛使用的基于汉语网络平台的微博和QQ等,这些交流汉语和维吾尔语都在使用,使用维吾尔语大多采用拉丁字母,部分也采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

在网络聊天和论坛等环境中,便捷性与即时性自然是首选,尤其是使用手机上网文字输入法有限,所以维吾尔族使用本民族语时大多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书写形式,其中小写形式居多;但26个拉丁字母无法与32个维文字母一一对应,致使在实际应用时以省略、相近发音代替的方法拼写,例如元音[ε],有的用拉丁字母a,有的用e代替;元音[y]大多直接用u 代替,[ø]用 o 或 u 代替,[ŋ]用“n”或“ng”代替,而字母 h 则替代了辅音[χ]和[h][Я]等,而[Я]有的也用g替代。按照ULY,应用x来表示[χ]音,这显而易见是直接采用了国际音标的写法,但这种规范在个人书写中较少有人遵从,大多还是采用h来表示;同样,ULY用q来表示[q]音,但大多数还是写成“k”;此外,[ʧ][ʃ]ULY 写作“ch”“sh”,但常见的还是“q”“x”,[ø][y]要求用“ö”“ü”来表示,因为键盘中这两个字母无法直接敲出,网络交流中也鲜有遵守,产生大量的不规范现象。

二、语言使用状况

为了解维吾尔族网络语言生活,我们对225位维吾尔族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访者为经常使用网络的高中生、大学生、教师及部分企事业工作人员,年龄16~45岁;同时征得受访者本人同意和提供,我们收集了其部分网络聊天记录、日志等作为语料来源。

(一)双语的语言生活

现实语言生活是虚拟语言生活的基础,网络虚拟语言生活是现实语言生活的延伸,是对现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现实中很多维吾尔族都是双语人,在网络中也能使用双语进行交流,表达看法。在被调查的225人中仅有3名从小在汉语学校学习的“民考汉”受访者表示自己只使用汉语交流,其余受访者都表示自己的语言选择主要看交流的对象,同汉族朋友交流自然用汉语,同本民族交流时会依据对方的汉语水平、当时的情境及表达需要等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除了全部使用汉语或全部使用维吾尔语交流,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的维汉语兼用现象内部又有所不同。依据收集到的语料,我们将其分为几种(以下所有语料皆为原始材料,有漏、增字母或误输以及字母或大写或小写、分写单词、汉语错别字等现象,我们按原样引述,不予订正)。

1.汉语句中夹杂维吾尔语词语

在网络生活中方便、快捷是大多数人的首选,由于输入法的便捷,加之自身和对方具备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不少维吾尔族交流时主要使用汉语,但同时一些有特定涵义的词语,说话人想借之表示亲昵、庄重,抑或调侃,则倾向于使用维吾尔语词。如:

(1)经典,adax,顶!

(2)哈哈!谢谢你jenim!永远爱你!

(3)哈哈,你这个sarang!

(4)愿ALLA宽恕我之前所做的一切错误!!!

在我们收集到的语料中,ɑdɑʃ(朋友),ʤenim(宝贝),往往都是以维吾尔语形式出现的,表现了说话人亲昵的口气;sɑrɑŋ(傻瓜)汉语乌鲁木齐方言中也普遍使用,用维吾尔语写出,调侃、嘲弄之意尽现。而ɑllɑ(真主)在语料中有时单独一词出现,有时是以“ʃykri ɑllɑ”(真主保佑)出现,几乎都是维吾尔语形式,单独用时而且往往是大写形式,以示庄重。

除了上述普遍出现的现象,有些说话人会有意在汉语语句中夹杂一些维吾尔词语,寻求生动、有趣的效果,如:

(5)bak无聊......

(6)你工作才两年,你想转行,现在那个行业ASAN,你好好想想!

(7)哎呀,美女这个样子bommaydu!应该保重身体,呵呵。

如上例,bεk(特别),ɑsɑn(容易),bolmɑjdu(不行)说话者有意不用汉语,使言语显得俏皮。诚然,类似话语中哪些词语使用维吾尔语,往往是说话人随心而发,有着很大的随意性。

2.维吾尔句中夹杂汉语词语

这种情况在我们收集的语料中出现频率较低,个别出现的,也是基于使话语表达幽默生动的目的,无规律可循。如:

(8)肉麻 lixip kaptimizya.

(9)Bamuya,yokap kattinggu,忙 muya?

上引两例,夹杂有“肉麻”“忙”两个汉语词,并且“肉麻”一词后加了构词词缀“lɑʃ”变成动词使用。此外,网络交流中常用到的“共享,群,截频,空间,朋友圈”以及新的通讯方式“微信”等这样的汉语词,频频出现在网络交流中,用汉语拼音或汉字标写,如:

(10)mukadas,gongxiang qvnning iqida konisibarkan san ahxam korgan girapilarni manga yollap bargina截频 kipawatepbira,哈哈kattibelammidem.

3.汉语语句为主,夹杂维吾尔语句

两种语言语句夹杂,是我们收集的维吾尔族网络语料中比较有特色的类型,并且比较常见。这很大程度上是说话人日常口语交际中维汉语码转换的反映。汉语语句为主,夹杂维吾尔语句,即文本主要由汉语语句构成,一个单句或一个复句分句使用了维吾尔语。如:

(11)这场噩梦使我很害怕,很紧张。hudayim sahlisun(真主保佑),太可怕了。

(12)谢谢你们~有你们真好!~koz tagmisun(但愿不要有坏事)~好开心喔……嘻嘻。

(13)今天的考试真的很顺利,希望明天的和后天的也一样顺利,Allaga tapxurdum allaozag ba.(就托靠安拉了,有安拉在)。

由上引各例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受访者在网络中如果混合使用维汉语,在表达祝愿、祈求等意时倾向于使用母语。

4.维吾尔语句为主,夹杂汉语语句

这类文本主要由维吾尔语句构成,一个单句或一个复句分句使用了汉语。汉语有时用汉字,有时用拼音记录。如:

(14)nimboldi?yana kaynap kapsangu?hehe.(怎么了?又大发雷霆了?呵呵)

(15)belan bop tu dot.呵呵,nimi ni hiya kip kagan?(笨蛋,呵呵,在想什么呢?)

我们收集的语料显示,维吾尔族在网络交流中如果使用维吾尔语,除了部分汉语借词外,全文本基本皆为维吾尔语;除此之外,其他情况如上引各例,一般为“呵呵,哈哈,嘿嘿”等拟声词用汉语构成小句,比较单一。

此外,语料中也出现了汉英语、维英语夹杂的现象,如“这句话不错!nice!”“我相信,you can do it!!!”“Allah bir kisel bese shipasinimu teg beridu.dont worry.”但这些用例只是集中于维吾尔族个别大学生或中学生中,是对英语比较感兴趣的学生的偶发现象。

5.汉语语句句末加语气词ʤumu

维吾尔语中语气词ʤumu常附加在句末,表示肯定、提醒对方等意义。在网络交流中维吾尔族汉维语夹杂进行交流时,出现一句话中前面全部是汉语、句末却用了ʤumu(或变体ʤumɑ)的现象,如:

(16)哈哈!自从跟我做朋友以后越来越会说话了juma!

(17)穿厚点 jumu…

(18)指的不是你jumu.

从语料中可以看出,说话人特意用上维吾尔语语气词,强调一种情态意义,相当于汉语中近几年也在网络中广泛使用的语气词“哈”,如:别这样哈!谢谢哈!具有表示认同或者确认的语气,还可表达委婉、随意、亲切、和缓的感情色彩,在语用中“哈”正好填补了汉语普通话中缺少表示委婉情态为主的语气词,成为交际贯彻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典型用词。

我们认为,维吾尔族网络交流中大量使用的ʤymu,与此有着相同的语义和语用。

(二)维吾尔语口头流行语的使用

现实语言生活中一些新词新语以其别具一格受到年轻人追捧,迎合了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网络语言生活中亦如此。维吾尔语乌鲁木齐话中新近出现的流行语在网络交流中频频出现。与汉语网络语言扩展途径不同,汉语中网络语言往往是先流行于网络,后发展至人们日常交流;维吾尔族在网络中使用的一些新词语,大都是先流行于乌鲁木齐年轻人口语中的新词新用法。如:

“sεt”在维吾尔标准语中意义本为“难看,丑陋”等,但现在年轻人将其用作副词,“很,非常”之意,经常同“ʧirɑjliq”(漂亮)“omɑk”(可爱)连用,有时甚至还继续用上“bεk”,如:bu kijim bεk sεt ʧirɑjliqkεn(这件衣服太漂亮了)。同样,“dεhʃεt”一词,在标准语中多用作名词,指“恐怖,凶残,愤怒”等,如今年轻人却往往将其用作副词,来极言其程度,如前所示“dax xat经典gap kina.”

“bεbε”原指土耳其产的一种饼干②,现被喻指“白痴,没出息的人”等。

“ɑqsɑ”在标准语中意为“说大话者”,现被用为形容词,指“自大,傲慢”等。

此外,在网络中很多年轻人也使用着一些维吾尔语乌鲁木齐话里特有的词语,如“tεnnɑz”(性感),“goruz”(土老帽,乡巴佬)等。

(三)汉语乌鲁木齐方言的影响

维吾尔族网络中使用的语词,受汉语乌鲁木齐方言影响最明显的要数oχχo一词了,它是维吾尔族年轻人口头、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感叹词,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是受汉语乌鲁木齐方言中“o(21调)xou(214 调)”(哦吼)一词而产生的特有词。“哦吼”在不少方言中都用作表示惊奇的叹词,只是声调有所不同,在乌鲁木齐方言中用来表示吃惊、感叹甚或不屑等相反的意义,如“哦吼,你太老到(厉害)了”;维吾尔标准语中有“ohuj”“wɑj-wuj”,但在语言的接触中维吾尔族年轻人吸收了“哦吼”,并用“oχχo”书写。我们收集到的语料如:

(19)ohho,balagza xaga yinep kal dayman.(哦吼,巴郎子,所以我想让你回来哟)

(20)OHHO!你见过我变吗?

在全部使用汉语或以汉语为主、夹杂维吾尔语交流的语料中,我们发现,乌鲁木齐方言“SA”(萨或撒)的使用频率也较高。“撒”在汉语乌鲁木齐方言中为助词,可用在动词后面,表示祈使语气,如“快些走~”,也可用在疑问语气词“呢”的后面,表示疑问,语气比单用“呢”时强③,如“你好的呢撒”。此外,“啥”在有的方言中念作“SA”,由于方言间的接触,乌鲁木齐方言中“SA”也用作指“什么”、“啥”。我们收集的语料中出现了其中两种用法:

(21)嗯嗯,知道这世界就这么虚假就行了撒,jenim!

(22)去...那你懂撒?傻UKAX.

(四)汉语网络语言的渗透

在新疆由于汉维语之间的密切接触,加之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汉语中一些网络用语也迅速为维吾尔年轻人所知晓、使用,着力增加生动、有趣的效果。我们收集的维吾尔族使用汉语或汉维语夹杂交流的语料中,“亲,9494,晕”等这样的网络语言出现频率较高,还用“木……啊”表示亲吻。调查问卷中我们也列出了一些常见汉语网络词语,让受访者依据自己情况回答对这些词是“不知道”“见过但不知意思”或“了解意思但自己较少使用”抑或“使用”。结果显示选择“使用”比例较高的汉语网络词语分别是“88,亲,94,晕”,知晓度较高的有“郁闷,哇塞,PK,给力”,而一些来源于港台用语、方言或较难从字面辨识的词语,如“狗仔队,山寨,恶搞,偶,菜鸟网络词语,受访者选择“不知道”的比例较高。

(五)数字的借用

汉语网络语言中存在着用数字取其谐音代表汉语词语的现象,如94、88代表“就是,拜拜”,55555表示在哭,与此相同,因数字输入迅捷、方便,维吾尔族在网络中也使用数字来代表一些维吾尔词语,体现出年轻人求异、求变、追求新潮的心理。除了受汉语网络语言影响,同样使用 94,88,5555 等,使用较普遍的还有“bɑr”一词直接用8来替代,如我们收集的语料中频频出现的“8mujɑ”。另外,部分年轻人还俏皮地以“56木7”来指代“乌鲁木齐”。

三、语言态度状况

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对了解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或社团的社会心理特点,对语言规划的理论探索和语言政策的制定,对语言教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双语或多语社会中,由于社会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语言态度是一个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因素组成的有机组合体④。维吾尔族网络语言使用中我们同样能透视出其语言态度。

其实,同现实语言生活一样,维吾尔族在网络中语言的选择,首先是基于交际对方的。

在调查、访谈中,受访者都一致表示:如果对方是汉族,自然使用汉语交流;此外,如果对方是“民考汉”,因为他们有的看不懂维吾尔语,有的习惯用汉语,所以和他们交流时也用汉语。和本民族交流所使用的语言,5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汉维语兼用,问卷中要求受访者说明一下原因,列出的主要有:汉语打字速度快,交流的内容会多一些,方便,手机不支持维吾尔语输入;有些词语用汉语表达不出来就用维吾尔语,怎么方便怎么用;用维吾尔语输入太费时间,汉字还能自动组成词语;很方便,而且对学汉语有帮助,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就经常汉语和维吾尔语混用;大多是用汉语,有的朋友汉语水平有点差,和他们用维吾尔语交流;有些话用汉语比较方便,表达感情方面用维吾尔语比较好。而43.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母语交流,而且其中男性比例占到了32.4%,他们列出的主要原因有:用维吾尔语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用母语觉得更加亲切;汉语水平不太高,怕说错话;用维吾尔语能表达心意。

由此可见,维吾尔族在网络中的语言选择更多的是基于方便,汉语水平较高的群体,注重汉字输入速度快等优势,而交流对方汉语水平也较高的话,使用汉语的频率就相对较高;有的群体则认为用母语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用起来自如。结合上述种种,不难看出,维吾尔族在网络生活中的语言选择体现了其较鲜明的语言态度: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本身持肯定态度;对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持肯定态度,愿意主动学习;同时,对本民族语言有着深厚的感情。

把握维吾尔族网络生活中语言使用、语言态度等状况,是管理好维吾尔族网络语言生活的前提,要准确把握其网络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方能制定包括语言政策在内的科学的语言规划。

虚拟语言生活是在现实语言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反过来又影响现实语言生活,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促进虚拟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应当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虚拟语言生活,不能用现实语言生活的观念去看待它,用管理现实语言生活的办法去管理它,甚至用削足适履的方法去限制它,语言规划应当促进虚拟语言生活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注释:

①李宇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页。

②乌买尔·达吾提:《维吾尔语乌鲁木齐话流行新词语的特点》,《民族语文》,2011年第5期,第78~81页。

③周磊:《乌鲁木齐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④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猜你喜欢
维吾尔语维吾尔族乌鲁木齐
维吾尔族手艺人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维吾尔语人名识别方法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现代维吾尔语中“-0wat-”的进行体特征
新疆首条ETC车道落户乌鲁木齐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