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能力及其对师范生的训练

2014-04-10 05:49吕飞飞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

吕飞飞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英语教学能力及其对师范生的训练

吕飞飞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任务之一是训练与培养师范生英语教学能力,加速其成为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进程。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英语教学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明确地描述了教育见习、实习给予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师范生英语教学能力的途径建议。

英语教学能力;师范生;教学技能

随着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推出的英语课程标准已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英语教师的摇篮——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对师范生英语教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研究表明,目前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成为合格教师,师范生还需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或“过渡期”(罗晓杰,2002)。如何强化师范生英语教学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提升师范院校英语人才培养规格必须面对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从自己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训练实践中,感觉到有必要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一种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帮助他们尽早明确:什么是最基本的英语教学能力?它由哪些重要因素构成?怎样获得这些能力?

一、英语教学能力概述

英语教学能力是一个与英语教师知识水平(包括英语、文化、教学知识)、理论修养、思维方式、个人心理、生理等许多因素有关的综合体(韩刚,1997)。为了便于对师范生进行较为科学的英语教学能力的训练,我们将英语教学能力分化成三种能力,即:基本英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及课堂调控能力。

“基本英语能力”即拥有丰富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言语技能,尤其是正确运用目标语进行口、笔头语言交际的能力。这是教师从事英语教学最基本的条件(鲁子问,2010)。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和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为此,英语教师必须了解:

1)英语语言的特点,尤其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熟知这方面的知识能使英语教师更为科学、更为合理地选定自己的训练目标与方式。

2)英语教学语言的特点。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语言是一种“care-taker language”,教师通常夸张其语音语调、使用最简单的词句、变换着方式重复教学重难点。它既是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手段,又是学生语言输入的必要渠道。所以它同时兼有教学性和交际性两种功能。英语教师必须了解这一教学语言的特点并努力获得这一特殊的语言技能,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3)教学设计技巧。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基础,如果设计不合理,实施肯定是不成功的。一些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学设计不合理。所以,英语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技巧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教学设计能力不仅是个人各方面知识的组合,也是个人的心理素质、性格气质等的体现,更是个人的创造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化身(韩刚,1997)。我们可以把这些与教学设计直接相关的多方面因素确定为英语教学能力训练的目标之一。

“课堂调控能力”则是指英语教师实际操作课堂里的一切教学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课堂教学微技能:

1)对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训练时间及训练量的调控能力。英语教师在备课时都会紧紧围绕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预先对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等作展望性的设计。但这种周全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调整。因此,教师要有按照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变化对原计划进行调整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按照当时的学习情况、课堂环境、学生的反应等状况,对原教学“预设”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灵活施教,从而达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2)对课堂交际策略的掌控。当今基础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英语教师能否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束定芳,2004)。因此,英语教师还应掌握英语课堂交际策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随时调整自己的语言难易度及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语言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此外,教师还要常对学生作必要的询问、作肯定的评价、作解释性的修正、作引导性的话题转换等等。任何不明确的指令和不恰当的批评都会使课堂教学无效。

3)课堂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能力。英语教师除了运用目标语言组织教学外,还必须借用其他教学手段以达到其教学目的。如教师自身的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就是常用的有效教学手段;另外,简笔画、各种图片、卡片、图表等的合理利用都能形象生动地帮助传达所需的信息和意义;多媒体等现代化设施的运用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课堂活动组织能力。为了让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还需有组织各种课堂活动的能力,尽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特别要让学生多做pair-work、group work,以提供尽可能多的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机会。

以上描述的各种教学技能都是英语教师应具有的基本功,因此自然也是我们英语教学能力训练的重要目标。

二、教育见习、实习给予的启示

在多年的教育见习、实习带队指导过程中,我们在不同的学校听取了不少一线指导教师的英语课,同时也获得了不少宝贵的教学实例,希望从中找出一些典型的教法套路或能说明教学原则的案例,以帮助我们获得英语教学能力训练的有效方式。我们发现了以下四个最为明显的共同特点:

1.教学语言浅显易懂。英语课堂中他们大多使用自己学生听得懂的“special English”,尤其当面对初学英语的学生,他们总是合理调整自己的课堂用语。他们使用最简单的英语句子,有时甚至就是一个词,并辅以动作、手势、表情等body language。这让我们想到小孩学习母语时母亲所使用的caretaker language。

2.语言知识点把控得当。他们在一堂课中所讲解的“语言点”往往不多,就精心挑选几个关键的词或句。呈现这些词句时一定采用各种形象生动的形式,留给学生难忘的第一次印象,以帮助记忆。然后会紧跟各种形式的口、笔头理解与操练任务,设法让全体学生参与完成。

3.注重语言学习的交际性。他们会挖掘所学内容组织学生交谈有关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各种话题,只要课文涉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相关的内容,他们便会创设情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pair work或group work。而且,他们在课堂上与学生的语言交流,从语言形式到内容,总是不局限本节课的范围。学生除了在学着使用刚学的语言外,大多是新旧语言融会贯通。

4.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不会错过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总会使用“Good”、“Wonderful”、“Excellent”、“Super”等赞扬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对学生使用的语言错误总是采取容忍的态度,从不轻易阻止学生的不恰当表达,永远对学生充满信心。对于一些课堂上出现的较为严重的语言错误,他们会采用一些易被学生接受的“自我纠错”、“同伴纠错”等方式进行纠错。从这些课例中我们能体会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信心与兴趣。

观摩这些优秀教师的课没有枯燥与烦闷,而是犹如一股清水轻轻地从心田流过,宛如一阵微风从耳边拂过。细细品味与分析这些课,渐渐意识到这些优秀教师所拥有的这些共同点,这些共性大概就是一个好教师的品质。

三、师范生英语教学能力培养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要获得较好的英语教学能力首先得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对英语教学的实质性的理解,二是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的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要加速对英语教学的理解过程,我们可在教学案例分析时因势利导师范生讨论诸如某一堂课该以“language presentation”为主还是以“text development”为主,或是以“language use”为主等的问题,这样他们便可进而考虑有关语言的“form”与“meaning”、“structure”与“function”、操练的“mechanical”与“communicative”、语言训练的“accuracy”与“fluency”等等一系列有关英语教学的重要基本理论问题了。

为提高师范生英语教学能力的培养实效,加速其成为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进程,特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商榷:

1.改革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

丰富相关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论等)知识是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罗晓杰,2002),而这些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相一致。

1)加强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相结合的实施,意味着英语教学理论与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精选一些鲜活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并适时进行必要的点评。这有利于师范生进一步细细揣摩,从而达到在案例中学习进步。

2)注重观摩学习

学生观摩教师精选的典型课堂教学案例,既可以在课堂上集体观摩,也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观摩。教师在观摩前应教给学生必要的课堂观察的方法和步骤,在观摩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堂观察,以提高师范生课堂观察的能力。

3)组织教学研讨

教学研讨是案例教学和观摩学习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研讨过程中,要特别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和师范生之间的同伴互助作用。同时,要教会学生客观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这是训练和培养师范生教学评价能力的最好时机。

4)实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部,2011)。对师范生而言,教学反思是提升其教学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所以,教师应注重训练和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反思能力,让他们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

2.强化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环节

教学能力包括多种教学操作技能,其水平的提升需要参与大量的实践活动。所以,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对师范生来说是培养其教学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1)抓集体备课,提高英语教学设计能力

学生在学习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后,在校内试教和教育实习期间,可强化备课小组和实习小组的作用。通过以集体备课形式进行教学设计的训练,群策群力,挖掘每个组员的“金点子”。一节课的教案在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互助下往往要进行多次修改、精打细磨,直到教师和学生都满意为止,最后出来的“产品”都是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的“磨课”对训练师范生分析处理教材,进而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帮助很大。

2)充分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

微格教学是系统训练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方法和有效途径(洪岗,1993)。所以应充分利用微格教学系统,尽可能模拟中小学英语课堂实际。在微格试教期间,要求师范生尽可能逼真地模拟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各种教学形式,配合试教的模拟学生也应尽力营造一种中小学生听英语课的教学气氛。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师范生试教时的教态、板书、语言,多留意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技巧方面的问题,尽量多“找茬”,并及时进行分析评议,提出整改意见。通过微格教学和观看微格录像,师范生对自己的教态、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方法、教学技巧等及时进行反思修整,英语教学能力随之渐渐提高。

3)鼓励参与课外教学实践,丰富教学经历

众所周知,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实践活动。虽然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中都安排有教学实习和见习,但见习、实习的时间较短,师范生上讲台上课的机会不够多。鉴于此,可鼓励师范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联系学校见习,熟悉和深入了解中小学教学常规。其次,社会上有些辅导培训学校经常在招募任教英语老师,可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等去辅导学校做兼职教师,既勤工俭学,又获得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尤其是有些较正规的培训学校还对其职员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和指导,这对于缺乏教学实践的师范生而言是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再次,学校、院系和班级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社团活动,这样师范生就有了锻炼和展示自己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平台。

3.增强师范生主动提升教学技能的意识

学校、院系要积极营造提升教学技能的氛围,加深师范生对教学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的主动性。

1)定期举办报告会、交流会

学校、院系要定期举办相关教学专家关于培养教学技能的报告会,举办优秀毕业生传授教学经验的交流会,为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提供理论支持,指明努力方向。

2)成立教学专家团队

学校、院系要成立教学技能咨询、指导方面的专家团队。团队成员既要有相关专业的专家老师,也要有优秀师范生,他们能帮助解决师范生在技能训练时碰到的具体问题,能给师范生提供针对性强的合理化建议。

3)制定奖励措施,做好宣传工作

学校、院系相关部门要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教学技能的重要性,要制定具体的奖励措施,表彰一些在教学技能比赛中表现突出的师范生,让师范生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使得师范生在提升教学技能方面有动力、有目标。

实践证明,师范生只有参与与现实英语教学活动相关的教学实践,才能获得一些实际的英语教学方法与技能。同时,他们也能获得一种宝贵的机会,一种能把书本上学到的教学知识得以综合性地运用的机会。当然,师范生的英语教学能力训练模式肯定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训练操作太过模拟、训练项目太过单一、训练成效缺乏客观现实检验等等。因此,我们所研究与实践的这一师范生英语教学能力的训练模式,只是一种努力、一种尝试,还期待不断检验、不断完善。

[1]韩刚.外语教学能力及其训练——有关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外语界,1997(6).

[2]洪岗.微型教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鲁子问.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罗晓杰.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与教学改革探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014-08-29

吕飞飞(1965-),女,浙江上虞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H319

A

1008-293X(2014)12-0065-04

(责任编辑周一农)

猜你喜欢
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