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在高校的构建

2014-04-10 06:50王鹤艳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朋辈心理咨询辅导

王鹤艳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起源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年龄相仿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或朋友给予心理上的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是一种由非专业心理咨询提供心理援助的方式。[1]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角色,既是朋友,又是同辈。

有研究表明,同辈之间在面对问题时,能更好的沟通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和理解,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上个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威兰德在学术论文中描述了朋辈心理辅导对学生在团体咨询中的帮助,成为首篇朋辈心理咨询的学术性论文。70年代初期,心理辅导专家Hamburg和Varenhorst等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起了朋辈辅导运动,由此,朋辈心理辅导逐渐为大家所熟悉和认同[2]。

二、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优势

(一)助人与自助的完美结合

在高校,大学生承担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自助”与“助人”。虽然说朋辈心理辅导员是为有需要的同学、朋友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但是,在助人这个过程之前,朋辈心理辅导员都要接受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上岗。他们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心理咨询技术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自我心理维护的技巧,人际交流沟通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指数。在朋辈心理辅导过程中,和受助者一起体验情绪情感,一起面对问题困惑,在助人的同时,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构建,有利于自身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还要学习如何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同学调节情绪,化解心理困惑,以及帮助同学协调人际关系,联系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工作,既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形成了“自助——助人——互助”的完美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因为不是专业心理辅导员,成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门槛相对较低,只要是对心理健康辅导有热情,有兴趣,能进行良好人际交往和有助人为乐意愿的同学,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实践训练,就可以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支持。因此,涉及到的范围就可以比较广泛,无论是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室长、心理协会成员、学生社团成员还是普通同学,只要符合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基本要求:“热爱辅导工作,乐于帮助他人,心理素质好,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都可以成为其中一员。成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学生,除了要接受相关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还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信息传达以及向周围同学提供心理援助途径,传递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当众多的大学生投身到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中时,他们自身以及对周围同学的影响就形成了一张隐形心理健康维护网,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更强,覆盖面也更广。

(三)辅导效果及时有效

有心理研究显示,大学生在遭遇到心理困惑时,选取的倾诉对象依次是:“朋友——同学——父母——老师——心理咨询师”。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遭遇心理困惑时,更愿意与同龄人倾诉。朋辈心理辅导员来自于大学生群体,服务于大学生,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有相同的年龄,相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看待事物和理解事物的出发点也大致相同,在建立心理辅导关系时,因为没有代沟,很好沟通,遇到的问题也有很多共同的情感体验,面对问题时,更能共情,也更具有说服力。再加上同学之间共同学习,生活,有近距离的接触和良好的交往,能及时了解和发现当事人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

当今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进入大学后,环境的变化、目标的缺失、人际关系不和谐、恋爱、学业、就业各方面压力的袭来,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虽然各大高校都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利用讲座,海报,心理健康活动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但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朋辈心理辅导一方面减轻了学校心理辅导的供需压力,可以及时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同时,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同学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通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直接接触到周围同学,了解同学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危机,筛查出需要重点关注和帮助的高危人群。能准确,迅速地向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传递信息,最大化地帮助需要危机干预的同学。在实际工作中,充分体现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及时有效性。

(四)辅导方式便捷可行

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大学生中,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后,能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而大多数学生对到心理咨询室接受专业心理辅导还存在一定的排斥。朋辈心理辅导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寝室、食堂、教室、操场,学校任何地方都可以作为朋辈心理辅导的场所,使需要帮助的同学在熟悉,自由的环境更容易流露真实情感,轻松自如的接受心理辅导。在实际操作中,朋辈心理辅导员帮助的都是身边较为熟悉的同学或朋友,他们无需像专业心理咨询一样要花费较多时间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只要发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辅导。在高校中,学生通常是以宿舍、班级、年级以及社团等方式集合在一起,彼此相互熟悉和信任,朋辈心理辅导因为受到了专业心理咨询技巧的培训,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在面对同学的问题时能充分的理解同学的困惑,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能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朋友心理辅导的实效性。朋辈心理辅导免去了传统心理咨询的繁琐程序,使得解决简单的心理问题变得便捷可行,有利于更好的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

如今,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纷纷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危机干预体系,集全校之力,建立沟通渠道,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共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朋辈心理辅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着最基层,最广泛,最快捷的心理健康普及和危机干预作用。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构建“三点一线”的心理联络体系

目前,各大高校在建立心理健康体系中,多由学校主管领导牵头,各系各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心理健康教育重形式,轻效果,在面对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中,操作性和实效性不强。

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经验,笔者认为,建立“朋辈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辅导专业教师”三点一线的心理联络体系。将有效的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首先,以班级和寝室为单位设立以班干部,寝室室长,心理信息员为主体的朋辈心理辅导主体,作为最基层的联络站。朋辈心理辅导成员要经常与同学交流,善于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同学,并善于在交谈中发现同学的心理困惑,做同学的知心朋友。要加强与其他班干部的联系,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当发现个别同学有严重心理问题时,要及时报告上一级即班主任。

其次,班主任作为心理联络体系的中间站,要起到承上启下的联络作用,一方面在现实情况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心理辅导,认为心理辅导是针对精神有问题的人,是见不得人的事情,更不愿意主动上门求助。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善于发现具有朋辈心理辅导员潜质的学生,选拔适合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鼓励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要收集班级心理信息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反馈的信息,及时掌握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现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变化状态,特别关注高危学生。和学校心理辅导专业老师保持联系,一旦发现需要专业心理辅导的学生和高危学生,要第一时间联系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危机干预。

心理辅导专业教师则负责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辅导活动,负责对基层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教育,接待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建立这样一个简洁明快的“三点一线”的心理联络体系,明确朋辈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各自的职责。遇到简单的心理问题,心理困惑时,由朋辈心理辅导员负责疏导,沟通。班主任也有固定的信息来源,及时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遇到高危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实施帮助,最大化地减少因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身心影响,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服务学生。

(二)培训一支高效得力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问题,排除危机。可以说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学生,知心朋友,观察员,信息员,宣传员等各种角色。因此,选拔朋辈心理辅导员时,要选择有良好心理健康指数,积极开朗,乐观向上,对心理辅导工作有热情,工作认真踏实,能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并具备一定的处理问题能力的学生。

朋辈心理辅导是近年来才逐渐进入高校,并承担起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大多数同学并不清楚什么是朋辈心理辅导,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朋辈心理辅导员,在选拔过程中,可以采取“报名培训——选拔——继续培训”的模式。

可以先通过班级推荐和校内征集有意愿的同学,报名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基础培训。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的原则、常见心理问题及症状识别以及人际沟通技巧,心理调适方法等各方面的学习,使心理健康知识在学生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也让报名参加朋辈心理辅导的同学真正了解到朋辈心理辅导的责任,义务和工作情况,从而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否能胜任朋辈心理辅导员。在通过初级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同学可以成为初级朋辈心理辅导员,对他们进行适当分工在校内整体展开朋辈心理辅导。同时以系部或协会为单位组织朋辈心理辅导员定期参与培训、交流活动,逐步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个人心理素养和整体工作能力。使朋辈心理辅导真正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

(三)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中,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在试行阶段,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已日渐突显,但缺乏制度的管理和规范,在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开展中,大多是属于自由发展状态,要么依附于学生社团活动,要么挂靠在学生处,校团委,或者隶属于心理咨询中心。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人员设置,工作制度,培训安排以及活动开展都没有相关的制度和经费,也没有相应的人员配置和场地配置。因此只有建立健全朋辈心理辅导管理制度,确定其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培训课程,经费划拨。才能使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逐渐完善,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规范化和系统化,真正使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1]孙炳海、孙昕怡 .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评述 [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9期

[2]杨思帆.“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效能性分析 [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朋辈心理咨询辅导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