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先待后,保藏国故
——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概述

2014-04-10 13:52眭骏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复旦大学古籍馆藏

眭骏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433)

守先待后,保藏国故
——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概述

眭骏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433)

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丰富,质量上乘,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颇具知名度。自国家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图书馆积极配合,不断完善古籍部的软硬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即为相关工作情况之介绍。

复旦大学图书馆 古籍保护

复旦大学图书馆现藏线装古籍40万余册,系集王同愈、李国松、庞青城、高燮、丁福保、刘承干、王欣夫、赵景深等诸家藏书精华而成。其中善本7000余种(近6万册),内有宋元明刻本1000余种,抄本、稿本近2000种,清刻孤本、稀见本、精本、批校本3000余种。以《诗经》著述、地方志、清人文集、弹词唱本及钱币谱录等为收藏特色。馆藏古籍经多年积累与整理,具有品种初备、目录齐全、检索方便、利用有效等特点。图书馆于1986年设立古籍部,主要承担读者服务、古籍采编、古籍保护、文献开发、古籍整理与教学研究等业务。

近年来,随着全国古籍保护计划的兴起,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下文简称“本部”)也做了一些相关工作。兹将情况概述如下:

1 迁入新址,硬件改善

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图书馆对此颇为重视,特向学校申请光华楼西主楼5、6两层的部分空间,用作古籍部日常业务工作之地。同时,拨款购置500个樟木书柜,用于线装书的庋藏。2008年9月,古籍部正式迁入新址,其中5层为普通古籍书库及阅览室,6层为善本古籍书库及办公室。为了确保古籍的安全,改善古籍的存藏条件,又安装了红外监控及除湿设备。通过上述举措,古籍保藏条件大有改观。

2 读者服务,热忱开放

读者服务是古籍部重要业务环节之一。本部多年来秉持“文献开放、专业辅导、热忱服务”之理念,为校内外读者提供古籍检索、阅览咨询等服务。2008年,阅览室迁至光华楼西主楼5楼以来,于阅览室特制了仿古的阅览桌椅,改善了阅览环境。重新完善了阅览室规则,并加大了开放力度。目前,年均接待读者两千余人次,其中校外及境外读者约占一成。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校内校外,一视同仁

除了对校内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外,我们对于慕名而来查阅资料的海内外学人,皆一视同仁,为其提供热情周到的咨询服务,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使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2.2 普本书籍,免费影印

本部对于馆藏线装书中的普本,允许读者免费复制不超过50个筒子页的内容。此项举措,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实属凤毛麟角。服务推出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2.3 善本书籍,实行预约

本部对于善本古籍,采取读者网上或书面预约制度。读者可提前一天,通过网络或到现场,预约所需书籍。此项举措,对于善本书的管理及使用,颇有助益。另外,对于确实出于研究需要的,我们还允许其免费拍摄善本中的若干书影。

2.4 目录上网,文献传递

目前,本部所有馆藏目录已悉数上网。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OPAC系统或古籍专用检索系统,方便地查询所需古籍。另外,本馆还加入CALIS高校古文献资源库项目,并承担其子项目古文献传递的试验服务。迄今为止,完成传递21笔。这项服务的开展,也为读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3 古籍采编,与时俱进

本部古籍编目素有注重质量的传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已构建完整的卡片式公务、读者目录体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全国高校图书馆界率先尝试机读目录建设,并与海内外高校及公共图书馆合作,参与多项大型联合、联机编目,如美国RLG、OCLC,国内CALIS“高校古籍联合编目”及“高校古文献资源库”等项目。近年来,已将馆藏所有卡片书目进行MARC化,并转入馆藏ALEPH系统;又制作各种特色电子书目数据库,如“四库系列丛书书目索引”、“明人文集书目”、“清人文集书目”、“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本方志书目”等,在图书馆主页上发布,以方便读者检索。

古籍部的采访工作,自1986年建部以来,从未中辍。随着古籍采购经费逐年增加,在原版线装古籍及影印本古籍采购方面都有所建树。自2010年以来,购入原版古籍逾千册,新版影印古籍入藏量也极大,较好地补充了馆藏品种。同时,还向馆内荐购了若干种大型古籍类电子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雕龙》等。

4 古籍保护,积极实施

自2007年国家古籍保护运动开展以来,本部积极配合参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2008年,本馆荣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09年,本馆成为首批上海市古籍保护重点单位。本部及相关人员多次荣膺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年度先进单位及个人称号。2009年,经学校批准,在古籍部基础上成立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具体工作简述如下:

4.1 珍贵名录申报

自2008年以来,本部积极参加国家及上海市珍贵名录申报工作,申报数量及入选率在上海市位列前茅。

4.2 业务人员培训

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吴格教授现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图书馆学会古籍分委会副主任、国家及上海古籍保护中心委员。受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委托,参加全国珍贵名录的评审,并为全国古籍保护及编目培训班授课,培养了大批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人员。

4.3 修复队伍建设

古籍修复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明清以来,随着出版业的繁荣,此项技艺薪火相传,并无失传之虞。而民国以后,随着古书业的渐次式微,其技艺传承,始见危机。建国初期,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国组织过几次古籍修复人员的培训班,也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修复人才。但由于此项技艺就业面窄、待遇偏低等诸多原因,随着老一辈修复技师的退休,近年来国内古籍修复人才逐渐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而本部古籍修复工作,自建部以来,即设有专门的修复岗位,且从未间断。现有专职修复人员3名,年龄结构合理,注重技艺传承。除了传统古籍修复之外,兼及西文善本、精平装书等的修复。

4.4 馆藏古籍数字化

为兼顾馆藏古籍保护与利用,近年来本部已分专题选取馆藏珍本、稿抄本千余种,进行全文数字化工作,为读者利用及馆藏整理提供资源。迄今为止,已完成馆藏善本中“胡玉缙先生稿抄本”、“王欣夫先生藏书”、“赵景深先生藏书”之电子书及馆藏善本书影制作。目前,已正式启动馆藏古籍抄稿本数字化项目,将馆藏中2000余种抄稿本进行数字化加工。此项工作预计2014年上半年可以告竣。

5 馆藏开发,多历年所

本部自成立以来,即致力于馆藏文献的开发利用。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即与中华书局合作开发影印馆藏嘉业堂抄本《清国史》;又为《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清人诗文集汇刊》、《明别集丛刊》、《无锡文库》、《广州大典》等大型古籍影印项目提供底本。2010年,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遴选馆藏珍稀方志四十余种,影印出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此外,自2008年以来,本部择取馆藏中较有特色之若干种古籍,如齐召南批校之康熙本《孔子家语》,传世甚稀之康熙本《凌烟阁功臣图》、乾隆本《静乐居印娱》、嘉庆本《篆楷考异》,影印制作成礼品书。此举一方面令这些珍籍化身千百,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另一方面也为学校的对外交流做出了贡献。

6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本部专业人员在从事本职业务的同时,还致力于古籍整理研究,及古文献学、图书馆学的研究生教学科研任务。吴格教授为图书馆学硕士点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兼任本校古籍所古典文献学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他还主持承担《全明诗》(全国高校古委会重大项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整理与编纂研究》(2008年上海市哲社重大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2005年以来,吴格教授还受国家新闻总署的聘请,担任《中国古籍总目》副主编,承担总目的统稿及索引编制任务。眭骏研究馆员是图书馆学社科文献及古籍保护方向的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献及版本目录学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并出版专著三部。目前为止,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数十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本部专业人员除参与各类大型古籍丛书编纂影印外,又与专业出版社合作,陆续整理开发馆藏珍稀古籍;同时,对馆藏善本古籍中有关文献学范畴者进行研究整理,对明清文献进行专题研究,所得成果,极为丰硕。兹将已出版的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相关成果,列举于下:

1、《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撰,吴格点校,中华书局,1987;

2、《清国史纪传人名索引》,吴格编,中华书局,1993;

3、《逊志堂杂钞》,清吴翌凤撰,吴格点校,中华书局,1994;

4、《嘉业堂藏书志》,缪荃孙等撰,吴格整理校点,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续四库提要三种》,胡玉缙撰,吴格整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录索引》,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翁方纲纂四库提要分纂稿》,清翁方纲撰,吴格整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

8、《四库提要分纂稿》,清翁方纲等撰,吴格、乐怡标校整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9、《四库系列丛书目录、索引》,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0、《石韫玉年谱》,眭骏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11、《王芑孙年谱》,眭骏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

12、《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丛书部》,吴格、眭骏整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13、《王芑孙研究》,眭骏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

14、《流翰仰瞻》(陈硕甫友朋书札),清陈奂辑,吴格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5、《中国古籍总目·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眭 骏,男,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复旦大学古籍馆藏
馆藏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