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内涵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4-04-10 13:52钱仁平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典藏手稿

钱仁平

(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 上海 200031)

2009年11月,我在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音乐艺术院校图书馆馆长工作会议”做了一个发言,不久这个发言以《音乐图书馆:及其博物馆、信息馆、咖啡馆式变奏》为题在《图书馆报》发表,引起了音乐界与图书馆界的关注,《音乐周报》也转载了这篇文章。

言为心声,这篇文章中的观点都是我到任图书馆后的观察与理解,音乐图书馆如何办好、办出特色,规模肯定不是一个合理的选项,那么,答案必定是修炼内功。2010年,上海音乐学院申报成功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共建的历史音频修复系统实验室,随后是内涵建设的“085”工程,顶层设计与资金支持,这些都为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与条件。

在具体工作中,图书馆强调了几项工作原则,这当然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得出的经验:

(1)以特色文献建设为内涵建设工作的主要抓手。

(2)以作曲家手稿征集、手稿综合保护、手稿数据库建设与手稿研究与利用为工作内核。

(3)以文献综合保护(文献展+音乐会+研讨会+后续出版)为外延拓展。

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近几年来,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完成了一系列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项目:

1 特色文献建设

在特色文献建设方面,以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作为发起馆(另三家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汉学中心、台湾师范大学)的“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项目作为工作重点。众所周知,在音乐文献中,手稿(manuscript)始终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类型之一,世界各地音乐高等院校、专业音乐机构无不以拥有音乐家特别是作曲家的手稿为荣。

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历史上即保存有包括萧友梅、黄自、贺绿汀、李四光、江定仙等著名作曲家的珍贵手稿,像中国最早的管弦乐曲手稿《怀旧》、中国最早的小提琴独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手稿均藏于上音。从1980年代开始亦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中国当代作曲家手稿,2008年起更是启动了“中国当代音乐家手稿”征集项目,累计至今已保存有音乐家手稿逾500份,在国内与海外都居领先地位,本项目旨在对手稿的征集、长期保存与利用。

2012年8月,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开发完成了“上海音乐学院特种音乐文献管理系统”1.0版,从11月起录入数据,至2013年11月,已将包括黄自先生手稿在内的数千页珍贵作曲家手稿录入数据库。

2 文献出版计划

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是学术导航,而学术导航最重要的手段,莫过于书目等二次文献的出版。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紧扣学术工作的内核,先后出版了《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以及《中国新音乐年鉴》(2009、2010、2011 卷)、《上海音乐学院校史图录:1927-1949》等著作。发表了《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以〈萧友梅档案〉为例》(发表于《音乐艺术》)、《历史音频修复与数字化保存的方法标准与实践初探:以丁善德、谭抒真、李翠贞计划为例》(发表于《音乐探索》)等学术论文。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辑与出版工作,该项工作是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下属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课题内容,同时也获得了国家人文社科基金的支持。一本专题性的音乐年鉴的编辑工作,由地处上海的一所高校图书馆来独立承当,本来就是一件难以想象其艰难的工作。但是,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在这一方面获得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各兄弟院校、国际音乐图书馆协会(IAML)的高度评价,该书也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等权威机构典藏。

3 数字图书馆工作坊

工作坊(Workshop)模式在图书馆界似乎比较陌生,但在音乐界却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模式,即以老师与学生共同创作的模式来开展工作,在教学相长的进程中,学生学到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2011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举办首届数字图书馆国际工作坊,历时一周,举办三个全天的工作坊,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开展。当时,全国七所音乐学院图书馆派员参加,掀起全国在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学术热潮。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对手稿的综合保护有了感性认识;通过业务实践,在较短时间内锻炼了一支精干的学术团队;通过工作坊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2012年10月举行第二届数字图书馆国际工作坊,确定以“齐尔品与中国音乐文化”为主题。荣幸地邀请到国际齐尔品协会主席弗克曼先生参会,国际齐尔品协会还捐赠杨仲子赠齐尔品扇面原件交图书馆典藏,充分说明机构知名度的提升。同时,举办了音乐会,与手稿等文献结合,延伸到中国风格音乐的研讨,形成新的学术热点。至此,手稿典藏+学术音乐会+文献研讨会+后续出版计划的手稿典藏、展示利用、专题研究模式已经成熟。

在四年前的发言中,我以这样的展望结尾:“专业音乐图书馆,应该做好大踏步向集博物馆、信息馆、咖啡馆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转型的准备,而不仅仅是变奏。”期待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能够早日实现这一理想。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典藏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丢失的手稿
典藏
往来·典藏
“当代”或是期待?——2016上海音乐学院第九届“当代音乐周”回思
希望的回响——评“春天的律动Ⅲ”上海音乐学院民乐重奏合奏音乐会
典藏
手稿
《海上·音》大型原创音乐剧在上海音乐学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