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市社区的老年服务需求

2014-04-10 16:22
生产力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老年人家庭社区

王 倩

(山西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经济学上说,供需双方力量平衡对于促进事物平稳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发展城市社区老年服务也是如此。之所以社区提供的老年服务项目越来越全面,正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和高龄化的情况日益严重,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每年在以100万的速度增长,使得老年人对于生活中的各方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由于每个老年人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子女数量等多方面的不同,对社区老年服务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需求的侧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老年人对于社区为老年人服务需求可以概括为:生活照料需求、经济需求、精神慰藉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和社会参与需求。其中,经济需求是保障,可以保障老年人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医疗需求是大多数老年人在年老时最强烈的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慰藉需求也是老年基本需求很重要的内容;在这些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会有许多老人产生社会参与的需求。可以说,在同一时期,每个老年人可能会有好几种需求,但是总会有一种或两种需求占据最主要位置,对他们的生活起

决定作用。

一、生活照料需求

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身体的各个器官运作机能下降,感知器官和运动能力都逐渐降低,腿脚开始变得不灵活,大多数老年人多少都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疾病,这些疾病都会加速他们身体机能的退化,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在这种状况下,老年人就会对社区的日常生活服务产生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期待,这是城市社区为老年人服务中需要加强的重要部分。

一位在英国定居的先生讲述了他的岳父在英国养老,接受到社区生活照料的事例:老人家的腿脚不灵便,不能完全自理,社区针对他的身体情况,找专人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提供包括上门做饭、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洗澡、理发、购物及陪他就医等全方面的服务,并且还安排医生定期上门给其检查身体,定期派专车接送其到附近社区兴办的活动中心活动,这样人性化的服务很让我们羡慕。但是由于两国的国情、人口状况、经济条件相差很大,因此我国还没有能力提供这种全方位的服务,但是我们应从别的出发点入手,充分利用现有的可用资源,帮助老年人给其提供更好的生活照顾和服务,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照顾需求。

二、经济需求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需求可以说是其他一切需求的基础,是保障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基石。但是由于老年人日常花费相比年轻人来说会少很多,除了看病买药需要的费用高一些,其他基本开销相对较少,因此,老年人的经济需求和年轻人相比是不同的。

(一)经济收入的需求

老年人在进入到老年阶段后,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无法再从事一些靠体力吃饭的工作,那些没有固定工作的老人基本已无法通过体力来获得额外的收入,除了像教师、医生等越老越有经验的职业外,大多数老人就会失去再次靠双手挣钱的途径。退休金几乎成为了他们收入的唯一来源。而既无退休金又不能继续工作、子女基本不赡养的老人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我们经常看到大街上捡瓶子拾烂货的老人,大多都属于这种状况。那些低保老人、“三无老人”靠着很低的国家补助,生活也十分艰难。因而经济收入的需求成为了老年人最为基本的需求,是产生其他需求的基础。只有这个需求满足了,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追求精神、自我实现等更高的需求。

(二)财产安全的需求

近些年,大量无良商贩把目标消费群体指向老年人——一个庞大的潜在消费群。我们频频在报纸上看到老年人被骗的新闻,把假药或无效药以高昂的价格卖给老年群体;或是在老年人多的地方推销保健用品;都是抓住了老年人被病痛折磨而盲目追求特效药和爱占小便宜的特点。这些事件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使得老年人对于财产安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列举几种威胁到财产安全的最主要原因:

第一,随着“四二一”家庭结构的普及,中年人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留下了老人和孩子相互为伴,很多家庭选择雇佣保姆来弥补子女无法照顾老人的不足。一个陌生人进入到一个新家庭,这就给老人的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这之中有很多尽职尽责的保姆,但其中不乏盗取老年人物品或钱财的现象。近几年来看,这样的案例在快速增加,这不仅给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还会使本身安全感就已降低的老年人带来更多的对周围人群的不信任。如何规范保姆市场,保障老年人财产安全的需求大大增加了。

第二,现代社会,老年人的寿命增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且患病比例很高,到了65岁以上,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些常见疾病,例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或是脑出血、心肌梗塞等突发病。病痛多了,花费在医药上的钱也会增加,而多数老年人的经济条件不是很乐观,这就给许多医药商家带来了新的利润点,他们利用老年人迫切找寻便宜又起效的药品的心理,生产出一些效果不明显的、售价远远超出其成本的药品和保健品。事实证明,多数老年人对于这种宣传奇药很受用,心甘情愿掏腰包购买,但很多都不是对症下药的药品。

三、精神慰藉需求

老年人退休之后,由社会回归家庭,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长期的闲赋在家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失衡,一时难以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容易产生失落和孤独的情绪。精神生活是影响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进而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社区作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所提供的精神方面的服务远远达不到老年人的需求。

(一)享受家庭温暖的需求

家庭是我们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感情的陪伴、家庭的温暖会填补在社会角色中找不到归属感的老年人精神上的空白。我们知道,一个家庭无论经济条件怎样、社会地位怎样,只要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是给每个人生活最大的动力,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家庭给予他们的存在感。退休之后,没有了工作中的光环,没有了大家的注意,孤独感袭来,家人的关爱对于他们来说就变得弥足珍贵,甚至成为精神寄托。有些空巢老人甚至会应为孤独走向“极端”。

85岁的长沙老人陈振斌,每天乘坐公交车来回数十次,为的只是找人说话;长沙残疾老人王洪良手疾发作,露宿接头一宿后,仍要上街卖气球,只因在家无聊;北京老太因保姆要回家过年而跳楼自杀……他们都是全国各地的空巢老人因孤独而走上各种“极端”的。在养老问题越来越紧迫的当下,老人极度孤独引发的社会问题,以一种集中爆发的姿态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种种的案例都说明精神生活对于老年生活的重要性。

(二)再次求知求职的需求

第一,回归家庭角色的老年人在精神上的空虚,需要他们找到新的寄托。与工作时相比较,离职后的老年人空闲时间较多,他们生活的环境、方式和内容都与工作时有很大区别,以前专注于工作岗位的他们现在要寻找到新的兴趣爱好,否则就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症状。而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有些身体强壮的,依旧会选择返聘或是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喜欢的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使他们不需过早地面对空虚的老年生活。

第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方面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老人们就对贫乏的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家庭条件一般、身体还算硬朗的老年人会选择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一边赚钱一边充实无聊的生活;对于家庭条件好的老人会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或是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精神生活充实了,他们的幸福感会大大提升。

四、医疗服务需求

21世纪什么最难,看病和上学!医疗服务在现在社会中的服务成本大大提高了,许多人看不起病,尤其是一些长期卧病在床的人,这一点给老年人带来的困扰最大。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身体健康状况本身就在下降,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很少有完全健康的老年人。随着老年群体的数量急剧上升,医疗需求也逐渐增大,可是高额的医疗费用,对于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消费的老年人群更是难以负担。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也无法实现发达国家的免费医疗,“老有所医”则变成了老年人最迫切的养老需求。

(一)加大就医保障的需求

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获得充足全面的医疗服务,老年人由于无法支付昂贵医药费而放弃治疗的占很大比例。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庞大的老年群体医药费用完全依靠政府买单是不现实的。现当下的医保水平力度不高,报销程序繁琐,尤其对于大病的保障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面对许多人还存在的异地就医,报销起来更是存在很大不便。

(二)增加社区医疗服务项目的需求

有很多老年人不仅希望政府在医疗费用方面提供保障,还希望社区能够多开展一些医疗保健帮助,这对于老年群体是最实惠的福利。许多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有了病痛不能及时到大医院就医,如果社区医院提供的服务可以更完善,就省去老年人很多就医烦恼。腿脚不好的老年人看病、买药、输液不方便,他们更希望社区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也可以定期组织他们免费体检,给他们科普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简单的治疗也可以由社区的一些护理员来提供服务,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需求产生了。

(三)紧急救援的需求

老年人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疾病,比如脑溢血、心脏病等等,这种突发状况如果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有些能减轻病情,有些能挽救生命。可是大多数老年人白天都是单独在家,空巢老人更是没有子女在身边,往往他们发病的时候周围没有人,更别说及时急救或拨打120求助。往往等到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了,致使好多老人造成了瘫痪、失语等终身残疾。许多社区接受采访的老年人都会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家都希望社区可以提供一些紧急救援的服务,成立急救小组,如果老人临时需要抢救,社区抢救小组的设备和人员都可以提供到位,暂时稳住老人的病情。

(四)住院陪护的需求

住院陪护是现在许多老年人面对的很棘手的问题。年纪大了,免不了会进出医院,有些老人甚至是医院住院部的常客,住院之后便需要人长时间多方面的照顾。但是大部分子女白天都要上班,只能晚上来陪护,非独生家庭,兄弟姐妹轮流值班,情况还相对较好;独生子女家庭就更困难了,很多中年人面对老人和孩子双重负担,根本顾不过来。那些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工服务费用是不菲的,尤其是高级护工,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会选择这样的服务,照顾老人更专业,又可以省去子女很多负担,可是大多数一般家庭是无法做到了。免费的或是收取小额费用的住院陪护需求大大增加了,这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必然会引起的。

五、社会参与需求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他们享有的法定基本权利,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关系到老年群体自身精神生活的整体质量。退居家庭之后,他们失去了多数人的关注,被作为弱势群体照顾。但是很多老年人依旧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希望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继续参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弱的力量,而不仅仅做一个单纯的旁观者。他们不想被社会忽略,仍希望自己是有用的人,实现自身价值,而这一需求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了决定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一)共享公共设施的需求

老年人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等许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在享受社会公共设施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许多人认为老年人不再需要公共设施,只是每天简单的买菜做饭逛公园,这是很大的误区。满足老年人同等享受公共设施的需要是对老年人曾经对社会所做贡献的延期付给,甚至对一些公共设施,需求最强烈的是老年群体。在城市中,许多文体场馆都是收费且对固定人群开放的,还有些是需要持证进入的,很多老年人不舍得花钱、处理不了繁多的办证手续,导致很多设施无法享受,这些问题都不利于老年人在此方面需求的满足。

(二)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

参加文体活动是老年人在回归家庭之后,最主要的娱乐活动。老人在吃过饭之后往往会走出家门,在社区里和同龄人下下棋、打打麻将,这些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闲暇生活,也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寄托。老年人睡得早,起得也早,白天有大量的时间都处于空闲状态,他们为了强身健体,都会参加一些符合自身健康状况的文体活动,每天固定的时间出门参加锻炼,这样,生活既规律又丰富,也弥补了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下之后的生活空白。

(三)人际交往的需求

人际交往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求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良好的人际交往会使人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老年人闲暇时间多,更需要有自己的交往圈,拥有一些聊得来的朋友,能够彼此排解老年生活中的不快,相互帮助和扶持。由于年龄的问题,尽管有些老年人和子女住在一起,但是生活习惯和想法大多不同,容易产生分歧,而老年朋友之间则更容易产生共鸣,能够相互理解。社区应通过组织老年活动,扩大老年人的交往范围,这是老年人排解情绪的良好途径。

(四)老有所为的需求

“老有所为”也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面对老龄化,除了需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保障老年人的各项合法权利,也需要重视发挥老年人群体的作用。老年人虽然基本退出了推动经济生产力发展的舞台,但是他们也在积极行动。不管是有所专长的老人还是普通老人,很多人都坚持在回归家庭后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一边在家庭生活中发挥余热,一边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继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

六、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他们对老年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以老年人的需求为标尺,逐步提高社区老年服务的供给水平,才能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老龄化迅猛发展而带来的各种养老问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的目标。

[1]马云博.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分析——以长春市为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许佃兵.当代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特点[J].江苏社会科学,2011(1).

[3]陈敏.创建社区文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J].科技信息,2007(29).

[4]刘立波,于力.城市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知识与经济,2012(2).

猜你喜欢
老年人家庭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