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课堂数字化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2014-04-10 09:59陈小鹏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室数字化数字

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对教育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一直在探索有效解决的方向和方法。近年来,南宁市江南区的基础教育终于在突破课堂教学变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我所期待的教育教学改革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然而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却明显滞后。比较尴尬的现实是,我们的教学还是停留在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上,以“讲台、课桌椅、黑板、粉笔”四大基本构件组成的课堂形式一直在惯性延续,就算是投影仪、电脑出现在了我们的教室里,也只能算是对传统教室或者教学模式的初步改良。核心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依然如故,教与学在知识方面的单向传授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课堂依旧是教的课堂,而不是学的学堂。

显然,重构教与学的关系是目前教育变革的关键所在。作为城区教育的管理者,我一直在期待着一个有效的突破口。2012年春季学期,我们在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引入了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我本人经常深入学校、班级观察课堂,对该校的教改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合作课堂让学生由被动学习、个体学习、机械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来说,它对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因此,我认为合作课堂是我所期待的教育变革的一个有效的突破途径。

二、怎样去推动合作课堂教学理念的实现与有效发展

合作课堂已在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实验了一年多,整体来看,虽说还是有些保守,在许多方面还需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但我们已经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并对学校的教学改革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积极探索,至少明确了课改的两点共识。

1.课堂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生态体

教学应始于学生对生命成长的本能渴望和对知识的自觉追求;教师必须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将学科知识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拆分、重组,通过自身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经由师生的个体特质和个性特征,最终完成学生生命成长中知识和能力完整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间教室、每一节课,都应是一个促进生命成长的完整的生态体系。因此,我个人对于合作课堂有一个理想化的期望,那就是构建一个新的教学生态体。在这个新的生态体里,充满了新鲜的空气、阳光、花香,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生命活力。我们的教师也能够在这个新的生态体里拥有全新的职业生涯体验,可以激活自身教育的乐趣和能量,进而与学生和课堂共同成长,书写自己绚丽多彩的生命华章。

2.任何一项改革与创新,都不应该是孤立的

自国家实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以来,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改革从来都不是单一推进的,而是系统发展的。各地在改革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矛盾、阻碍和困境,不能得到根本解决,问题源于改革的系统性。由此我们可以联想,新项目推行的模式应该是这样的:要实现A项目的成功,就必须同步地去实施B项目、D项目,甚至更多的其他项目。那么,要实现合作课堂的持续有效推进,也应该有与之匹配的新的措施与手段,不仅要给予它以充分的保障,更要解决它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棘手问题。这就是说,长远地看,要真正形成一个新的教学生态体系,我们要做的远远不止是推进课堂革新这一项教学改革。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搭建这样一个改革的系统工程呢?在观察和分析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江南区推进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现阶段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意识观念,二是技术手段。我认为,合作课堂需要更为现代的教学手段,使其更易操作、实施更有效、发展更长远。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在理论或理念上以新教育的思想和实验为支撑——朱永新教授的许多经典论述已经在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的合作课堂中熠熠生辉,而在技术层面,则可以同步推动数字教室实验项目。

三、江南区的数字教室实验

1.数字教室与合作课堂

数字教室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有两个“定义”。

定义一:数字教室指的是远程双向互动教室,其核心功能是远程接收,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同步接收课堂授课,教师与学生通过视频实现异地交流互动,从而获得与现场教学同样的效果。数字教室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供学生在课后随时点播学习,在课上交流互动,创造出突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条件。

定义二:数字教室,指数字化革命逐渐深入到教室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众多新型的教学工具更多地融入教室,使教学更轻松、直观。

以上两个定义虽各有侧重,但核心都指向这样两个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这正是合作课堂的核心要义。“合作课堂”与“数字化”联姻,可谓天作之合。

2.数字教室实验项目实施的背景

我们开展数字教室实验,源于对现有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终端设备最大化和最优化组织应用的考虑。如果以时间来划分,现代技术进入课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代,最早的幻灯片投影机,纯手工绘制幻灯片是这个时期的经典记忆,但严格来说,它还不能称为信息化或者多媒体设备,而只是开启了大屏幕多样化展示的雏形;第二代,引入电视,让校园内的电视广播成为现实;第三代,便是延续至今的、电脑加投影仪的绝妙组合,这个组合还在随着实物投影、电子白板等新设备的投入应用而不断发展,它使信息化教学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如今,互联网、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式数码设备已悄然进入百姓家,并呈迅猛发展之势,可以断言,未来的社会将是数字化的天下。数字教室,正是受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召唤。

我们早在2011年便启动了数字教室实验,并把该项目作为城区数字校园计划的早期项目,最早是按“互联网+局域网+教学应用终端”的模型设计,并已与移动和联通两家通讯公司就网络平台开展了合作,但一直欠缺合适的终端设备。直到我们开始在一所新学校批量装备交互式教学平板一体机,我们才意识到,数字化教育的大幕已经悄然开启。

2012年9月,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建设好“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有关的各大厂商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拿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终端和技术。endprint

那么,只是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就可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了吗?显然不是,正如前面的论述所言,实现教与学关系的重构才是关键。

3.数字教室实验的核心是解决三对矛盾

数字教室实验的核心,是解决三对矛盾。

一是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新设备与新技术究竟能够在教学观和教学习惯上产生多大的替代作用,能够实现多大意义上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定位和改善,是许多教育新科技产品的厂家和学校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教育领域的每一个新的科技产品在做推广之前,多数都会有一个课改项目作支撑,意在真正有助于改善或者改进教与学的关系。

二是解决上与下的矛盾。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的推行,到底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哪样更为合理,哪样更具可操作性,争议一直不断。产品的设计、生产者与产品的使用者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是产品的使用者一直在抱怨这些产品不好用,难以适应,甚至还有些极端的想法是“还不如原来的黑板和粉笔”;另一方面则是产品的生产者和推广者强调教师一定要先行适应厂家的产品,唯有适应了新教学设备之后才会有使用效果。厂家极少主动反思产品的改进,如此便把教师和教学服务方固化成了对立的两面。

三是术与用的矛盾。技术真正能够转化为我们教学内力的成分到底有多少?按理说,现在主流的实物投影和交互式教学一体机,再加上互联网,整个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此外还有海量的信息和教学资源,这些已有的技术服务产品已经具备了全面应用的能力。然而,现实是,一些教师在新鲜劲过后还是会产生厌倦,以致造成了大量的教学资源的重复投资和浪费。

4.解决三对矛盾的两条思路

解决三对矛盾的美好愿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融入新的教学技术,形成真正的习惯替代,形成新的教学力;商家重点做好平台设计,使之可以兼容并蓄、纳旧迎新、承前启后、多方共赢。

为此,我们定下了数字教室实验的思路:第一,引导商家为教师创设更为人性和友好的应用环境,关注教师的体验,让教学设备主动适应教师需求,为教师提供更为便利的使用条件。第二,为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做好平台设计,让新的装备和技术担当合适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合作课堂的数字化方案及其实践意义

2012年,在考察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的合作课堂教改项目时,我发现小黑板是合作课堂小组展示的主要工具,而小黑板的许多原始应用功能存在着广阔的升级空间。由此我找到了合作课堂与数字化结合的契合点,希望可以借助数字化变革,使合作课堂拥有更大的知识容量与更高的教学效率,使课堂在时间、空间和学生个体参与性上实现更为广阔的延伸,并通过优化管理来解决课堂的核心问题。于是,我们出台了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合作课堂数字化解决方案。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自下而上的设计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将数字化合作课堂定义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它利用教学平板(智能交互式教学一体机)、教师操控平板(7寸平板电脑)、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平板(10寸平板电脑)等现代教学终端,通过搭建服务器、局域网,在教室内架设新一层级的教学互动环境,应用于合作课堂教学,并以此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及效率。就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数字化合作课堂已经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更为便捷的教师控制

教师利用教师端的鼠标控制功能,可以实现在教室区域内对教学一体机的实时控制。把教师从讲台中解放出来,利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教学活动。

2.更为便捷的学生小组展示

学生可以利用平板机进行组内合作学习及组内展示,还可以将学习的过程和成果上传到教学一体机向全班展示并录像存档。

3.更为便捷的教学任务管理

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端向学生的学习小组发送学习任务、回收小组作业,并对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统筹管理,实时点拨、实时评估,使得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更为广泛和生动。

4.更为丰富的终端软件体验

三板中的任何一个平板,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电脑终端,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加载各种应用软件扩展其终端应用,尤其在多媒体体验、绘图、编辑、计算等方面,三板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5.更为开放强大的互联网搜索功能

数字教室实现了课堂实时联网检索,这意味着课堂信息和资源空间可呈几何级放大。在后期的开发中,网上学习空间、课堂社交工具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加入,将使一种全新的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完美呈现,那更是一件令人兴奋和期待的事情。

6.更能激励创新的互动平台

“易课数字教室教学平台”是自下而上生成的,先天就具有更为开放、自由的使用空间,教师有很大的定制权限。作为一种开放的平台,它使得多种应用软件可以自由组合,更能激发师生的创新热情。在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的前期实验中,有不少应用就是学生自创的,这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有趣和充满想象。

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发展,是学习新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共生组合,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新装备新技术应用推广时孤军作战、仅是教学附属品的格局。不言而喻,这种1+1>2的模式对未来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

五、合作课堂数字化带来的启示

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的数字化合作课堂,技术平台的开发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困难和挑战都是空前巨大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掌握和内化还需要时间磨合;二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实现从附加式备课向结构化备课转变;三是软件平台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四是终端设备的成本还需要控制,以满足批量装备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坚信,数字化合作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未来。随着全息投影、云计算平台、桌面电脑等高级终端的投入使用,技术进步的量变聚集终将到达临界并实现质的飞跃。在教育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下,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知识建构、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等都将被重新定义。更重要的是,教与学的关系将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构,一个新的教育时代终将到来!

教学改革的困难,关键在于它本身是对现有体制格局的破坏和重构。因此,一些个体对教改的抵触和反抗是本能的。学会包容,学会期待,教改既是变革,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成长来自学生、老师、家长和校园,犹如生命之春天百花竞放。教育变革是对我们这个生命体的进化,每一次穿越和攀升,都是一次思想的顿悟和优化,我们要实现的是从与众不同到脱颖而出,从卓尔不群到出类拔萃。

新教育常常用毛虫与蝴蝶的故事启迪每一个志同道合的同仁,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就算是一次次地作茧自缚,难道不正是为了破茧成蝶的那一天?我们在行动中感悟,在感悟的阳光下携手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发展将在凝聚大家的正能量中走向辉煌!

(作者简介:陈小鹏,1996年8月起在乡村中学任教,2003年获中教一级职称;暂别教坛后,曾先后在城区机关、乡镇政府任职;2011年重归教育,并担任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局长。在局长任上,他重新审视教育中的问题,注重区域教育的基础工作,在城区先后发起“新校园”“新教育”运动,全力谋求区域教育发展新出路,并完成了一批重大教育基础项目,逐步改善了城区教育的基础环境,而“新教育”“合作课堂”“数字教室”等教改项目的实施,也进一步促成了江南区特有的“339”教改格局。近年来,他在数字与信息化、教改管理与经济分析等方面颇有建树,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宣讲教研成果。)

(责编 白聪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室数字化数字
“313”教室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数字化制胜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