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权达变

2014-04-11 22:39李品一胡安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洪迈帕里斯女神

李品一 胡安武

举例论证是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事例是一篇议论文的血和肉,要写出内容丰富充实的文章,事例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作文的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其变化的速度,远非事例积累的速度所能及,这就又使素材积累成为了许多高中生作文的巨大瓶颈。本文要谈的就是如何消除这一瓶颈,把素材贫瘠的矮小土堆,变成内涵丰富的巨大金山的问题。

土堆之所以能变成金山,首先是因为事例本身往往具有多重的可诠释性。事例来源于人生,人生的复杂性决定了事例内涵的丰富性。其次,人的认识理解具有多角度性,这也为一材多用提供了可能。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事例,谈几种多角度开掘素材的方法。

一、素材读解法

1.由果溯因法

素材:宋代名臣洪皓出使金国。时宋金交兵,金国留不遣返,在金15年,直至绍兴十三年(1143)归。在金期间,威武不屈,时人称之为“宋之苏武”。皓三子洪迈,绍兴三十二年春,金遣使议和,迈慨然请行。至金国燕京,金人要迈行陪臣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不给饮食,迈不耐饥饿,对金“稽首垂哀”, 三日乃得见金主。回朝后,迈极力为自己的辱国行为辩解,受到朝野的非议。

这则素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篇课文《苏武传》,通常学生都会习惯性地从爱国、气节等角度诠释、使用这一类素材。对这则材料进行因果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内涵远不止此:洪皓之所以能“威武不屈”,洪迈之所以会“稽首垂哀”,是因为二者的意志力存在差异,据此我们就可以谈“毅力”“坚持”;洪迈之所以在与金和谈时“慨然请行”,很明显有受到英雄父亲的影响的因素,他希望向世人证明自己也是一个有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大丈夫,但是最终事与愿违,这是因为洪迈对自己面对考验时的表现估计过高,由此我们又可以谈“荣誉”“责任”“考验”“自我认识”“盲目效仿”;洪皓之所以能“在金15年”,而洪迈“一日忍饥犹不耐”,是因为与父亲相比洪迈对性命的爱惜压倒了他的荣誉感,据此我们还可以谈“无私与自私”“勇气与懦弱”“境界”;洪迈回朝后之所以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成为众矢之的,是因为他对自己的错误缺少正确的态度,由此我们又可以谈“态度”。

2.文本细读法

作文素材是生活的压缩或片段,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素材中巨大的信息含量,怎样提取素材文本中的这些信息呢?这就需要用到文章阅读的方法——文本细读法。

素材: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动侵宋战争,时南宋文臣虞允文被派往采石犒师,正值金军谋由采石渡江,而负责督军的宋军主帅还未赶到。虞允文见形势危急,遂亲自督师,把散处沿江各地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因地制宜地部署军队,以1.8万兵力与15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矶大捷”。

这是一则关于人和事的素材。先看人:“虞允文见形势危急,遂亲自督师”这说的是人物的“担当”“觉悟”,“因地制宜地部署军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涉及“变通”“差异”“适宜”等话题;再看事件: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胜利的一个原因是“散处沿江各地无所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这里又谈到了“凝聚力”“战斗力”“速度”的问题。这样一来,短短的一段素材,我们也能发掘出十分丰富的含义。

3.对立分析法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认为矛盾对立因素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向前发展,往往是多重矛盾对立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矛盾对立是普遍存在的”,在各种人事物中都存在着对立因素。由于对立因素具有复杂性和普遍性,下面我将主要立足于作文素材文本中的对立因素来发掘其含义。

素材:众神均受邀参加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唯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受到邀请。厄里斯怀恨在心,在婚礼上送上一个金苹果给宾客,上面写着“送给最美的女神”。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忒为了这个金苹果争执不下,其他神祇害怕得罪女神都不敢发言,天神宙斯让山上牧羊的漂亮小伙子帕里斯做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分别开出诱人的条件:赫拉答应给他无上的权力,并保佑他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雅典娜愿意赐给他智慧和力量,鼓励他有勇气去冒险,闯出一条英雄般辉煌的路;阿芙罗狄忒答应让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子爱上他,并做他的妻子。帕里斯略一思考就将金苹果给了阿芙罗狄忒。后来,帕里斯在阿芙罗狄忒的帮助下拐走了斯巴达的王后——美女海伦,也因此点燃了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并导致众神间的斗争。

分析这则素材,我们会发现其中至少有三组矛盾:1.不和女神厄里斯因为“羡慕嫉妒恨”而与爱慕虚荣的三位女神之间的矛盾;2.三位女神之间的矛盾;3.帕里斯追求爱情与给自己的国家招来战祸之间的矛盾。找到了矛盾,我们就找到了解读文本含义的线索。一般来说,文本中有几组矛盾就有几个诠释文本的角度。在第一组矛盾中厄里斯的一句奉承话、一份贵重的礼物引起了三个女神的争端,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居心叵测的恭维是灾难之源。”第二组三个女神的矛盾就其实质来说实际上是“权力”“智慧与力量”以及“爱情”在帕里斯心中的地位的矛盾,帕里斯选择了美女的爱情。站在帕里斯初衷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据此来证明这样的观点:“美与爱情是一种超越权力与荣耀的财富,值得放弃一切世俗之物去追求”;站在战争特洛伊一方的悲剧结局角度看,我们又可以用它来证明“选择、眼界决定命运”的观点。第三组帕里斯追求爱情却引发战争,我们还可拿它来谈“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问题。

以上是分析诠释素材的一些方法,但仅掌握了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能把一则素材读解出丰富的含义,我们也不一定能把它用到作文中去——谁能保证我们事先读出的含义就一定适合无法预知的作文题呢?既然“守株待兔”有风险,那么,我们不妨来尝试一下“削足适履”,即拿到作文题后,思考素材与文题之间的关系,调整对素材理解的角度,使已有素材在引述的角度上与题目相契合。

二、“削足适履”法

下面我们就以前面的洪皓与洪迈的故事和2013年高考作文材料的关系为例,谈谈如何“削足适履”。

材料一: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湖北卷)

“方与圆”是一组与中国人的处世之道有关的概念,所谓“方”就是“方正”,坚守原则;所谓“圆”就是“圆通”,讲求策略。上面的作文题是谈方圆关系的,说起来,洪氏父子的例子似乎只有威武不屈的父亲能用在“方”的方面,而懦弱辱国的儿子则与题目没什么明显关联。其实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审视材料的视角,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联系:洪迈“稽首垂哀”是因为正道直行遇挫,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胁,他这样做是路走不通时的变通表现,是一种生存策略,也就是“圆”。只是他的这种“圆”,是以放弃原则、丧失尊严为代价的,这就与中国人理想的处世姿态“外圆内方”在境界上相去甚远了。

材料二: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重庆卷)

话题材料围绕一个“变”字展开,谈了“变”的种种好处,“变”使有缺陷的事物得到了升华。从对上一个题目与素材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洪迈的故事也与“变”有关,只不过他是在当坚守原则的问题上作了“变通”,以致把走正道变成了行歧路。在洪氏父子的故事中,父亲“不变”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儿子“变”遭到了人们的非议,现象恰好与话题材料形成互补关系,正不妨把这一对父子的故事写到作文中,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变”的全面思考。

此外像在上海卷“更重要的事”中我们可以谈“在洪皓的心中比生命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尊严”,在山东卷“给作家作品挑错”中我们可以就洪迈为自己强辩,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湖南卷“我愿意”中我们还可以结合洪皓的事例谈“我愿为自己的信仰而经受考验”……只要我们对洪氏父子的事例从不同角度稍加调整,就能把它用到很多题目中去,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三、文题互通与素材共用

最后我要说的是作文文题的互通性问题。作文的题目看似各不相同,其实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我们也能找到许多题目之间的关联。

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作文材料: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同年江苏卷作文材料: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还有人说……

两个题目乍看大相径庭,但其实也不难找出联系。先看四川卷作文,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人之所以要“问”是因为遇到了难题,找不到出路。而江苏卷的“人与路”,走人生之路的过程,实际也可以看作是人在不断求索、选择、追问的过程。当题目内涵的相通点找到时,我们也就同时找到了素材通用的门径。如果说孔子为学习知识不耻下问、王懿荣为解开甲骨文的奥秘而不断追问的素材适用于前一个题目的话,那么在走求学求知之路的意义上,它们也同样适用于后一个题目;如果说王安石执着寻求宋朝富国强兵的道路、邓小平努力摸索适合现代中国发展的道路的素材适用于后文的话,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在“好追问”这个意义上把它们写到前文里面去。

只要能够透彻地理解素材的含义,细致地分析素材与文题的关系,灵活地把握不同作文题目之间的相关点,又何愁不能在素材储备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写出内容充实血肉饱满的作文呢?

参考资料:

1.罗晓晖《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四川人民出版社。

2.光明顶《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猜你喜欢
洪迈帕里斯女神
美国表姐妹直播玩枪走火身亡
“女神”不易做
《容斋随笔》“东晋将相”条中的“以古讽今”与“以今观古”
3分钟典藏故事
浅谈《容斋随笔》对“忠义”的书写
洪迈的“摆头”
女神犯二的爆笑瞬间
女神犯二的爆笑瞬间
白宫“御裁”乔治·德帕里斯
南宋名臣的诗情雅韵——洪迈诗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