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分析
——以重庆市6所高校为例

2014-04-13 09:05黄蓉生
探索 2014年4期
关键词:状况信仰马克思主义

张 梅,黄蓉生

(西南大学,重庆北碚 400715)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分析,有助于真实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共在重庆地区选取了6所高校,包括重点本科、一般本科和高职院校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 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28份,问卷回收率93%。调研对象涵盖文、理、工、农、医、艺体等专业。深度访谈对象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共计60人。数据分析主要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数据相关性分析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问卷调查样本分布情况表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状况

(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认同情况

调研发现,44.6%的大学生始终信仰马克思主义,58.6%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途“有些信心”或“充满信心”,49.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

(二)不同背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比较分析

民族、政治面貌、专业和学历层次等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密切相关。不同民族、政治面貌、专业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有所差异。

1.不同民族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相关性

调研表明,民族与大学生信仰状况密切相关。不同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有所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P=0.047,P<0.05,相关系数为0.023,这表明大学生的民族与信仰状况密切相关。在受访大学生中,4.9%的汉族学生选择信仰宗教,54.5%的藏族学生选择信仰宗教,61.5%的回族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可见,少数民族大学信仰宗教比例远高于汉族大学生。51.2%的汉族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而藏族和回族大学生中分别有27.3%和15.4%信仰马克思主义。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比例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比例相对较低,这与个别少数民族整体信仰状况有关,如藏族,几乎全民信仰佛教。

表2 民族与大学生信仰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2.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差异对比

调研表明,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差异显著。

表3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方差分析

表4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

从表3、表4可以看出,P=0.003,P<0.01,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大学生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远高于共青团员和群众。这一调研结果表明,通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但部分党员也存在信仰不坚定的情况。

3.不同专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对比

表5 不同专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方差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F=30306,P=0.011,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有一定差异。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文科专业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为42.6%,理科专业为48.6%,工科为53.3%,农科为61.3%,艺体专业为26.8%。可见,文科专业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比例低于理科、工科和农科专业,艺体专业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比例最低。文科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易受一些消极腐败观念的影响。理工科以及农科大学生相对更多专注于专业知识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了解与认知主要来自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较少受到外界不良思潮影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相对较高。艺体专业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具有批判性,浪漫主义色彩更为浓厚,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必要的理性认知,因此易于信仰宗教、星座命理等,马克思主义信仰比例相对较低。

4.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对比

表6 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对比

从表6可以看出,F=4.558,P=0.001,P<0.01,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即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本科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为40.5%,研究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为53.3%。研究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高于本科生。作为一种科学信仰,理论确证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不同于宗教信仰中的“奇迹证明”、“神迹证明”,大学生要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相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研究生学历层次高,社会阅历相对更为丰富,看待问题更客观和全面,通过研究生阶段政治理论课的再次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容易产生更为深刻的了解,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

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虽然多数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模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不足等问题。

(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模糊

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信仰知识缺乏,对于什么是信仰,信仰与信念、理想等的区别并不清楚。

1.信仰知识缺乏

调研表明,一些大学生对信仰知识了解程度不够。当问及“您阅读过多少信仰书籍?”时,有30.9%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读过”,36.8%的学生表示“只读过一两本”。

在访谈中,当问及“您认为信仰重要吗?”时,大学生大都认为信仰非常重要,但有的学生将信仰等同于宗教,或将信仰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念等。在调研中,有的学生谈到,“我选择自己的理想作为信仰,今后想做一名规划设计师”。有的学生说“我信仰爱情”,有的学生说“我信仰自由”。可见,这里提到的“信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信念”、职业理想或生活理想。这些错误认知直接影响着真正意义上信仰的形成。

2.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认识模糊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始终不移的信奉和执著不渝的追求,它由观念、情感和行为等要素构成。但调查表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的理解存在许多误区。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等问题,部分大学生认识模糊。一些学生谈到,“我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都不清楚,还谈什么信仰呢?”“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生活没有多大作用,所以我们也不感兴趣,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状况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状况。

表7 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的相关性

运用SPSS19.0做相关性分析发现,P值等于0.000,P<0.01,相关系数为0.345。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越深,大学生越容易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不足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不同的情感,对行为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依赖感、神秘感、爱恨感、神圣感等与信仰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1]。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依赖感不强、爱感不显、神圣感不足。

1.依赖感不强

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情感就会相应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性质[2](391),需要强烈与否,决定了情感的强度。需要越强烈,情感动力就越足;反之情感动力则不足。在访谈中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认为信仰非常重要,“有了信仰才能不随波逐流”,“有了信仰才能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但是,当问及“您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吗?”时,13.1%的大学生表示“不需要”。40.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有助于评优评奖、入党和找工作”。这表明,有部分大学生对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需求程度不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依赖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依赖感不强,直接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动力。

一些大学生到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外去寻找终极的精神寄托。近年来,大学生信教人数有一定增长,基督教(尤其是地下基督教)在大学校园中有一定发展,一些宗教组织在大学生中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我国大学生中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比例为1.85%,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民族院校比例略高[3]。有的大学生选择了低级庸俗的信仰。调研表明,66.8%的大学生参加过“拜神”、“抽签、卜卦、算命”,“请神、驱鬼”、“看风水”,“教友聚会、讨论教义和信仰等”,“到寺庙烧香拜佛或到教堂祷告礼拜”等活动。在个别访谈中,一些大学生表示相信星座命理,他们喜欢用星座看性格,用于爱情和“考运”的占卜。

2.爱感不突出

爱是维持一个团体稳定团结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在信仰活动中,依靠着信仰主体对信仰本身的爱,对领袖、同伴的爱,使整个信仰体系的成员亲如兄弟姐妹,团结有序,外部力量很难将其打破。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爱感不突出。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冷漠。

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敬而远之”,未从内心产生热爱感。访谈中,个别大学生表示,“最不喜欢上的就是政治课,一听到马克思主义什么的就烦。我上这些课一般都是做自己的事情,有时为了应付考试听一下”。一些大学生承认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但觉得马克思主义离自己太远,很难从内心产生热爱之情。部分大学生对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持冷漠态度。尽管近年来教育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数据表明,近八成大学生表现出了入党意愿,但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持冷漠态度。而且在这八成有入党意愿的学生当中,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就业、升职等功利性目的。

3.神圣感不足

“神圣感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因素,只有它才可以使人摒弃世俗的、卑下的个人私利,甚至牺牲生命去完成艰苦卓绝的使命,创造辉煌灿烂的业绩,把自身也神圣化”[4]。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内的所有信仰体系都明确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获得信仰者的信任与忠诚,任何信仰都赋予自己的存在一种神圣性。当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性不同于宗教的天国神圣性,而是真理的神圣性。

当问及“您用什么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发展?”时,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相信神灵”、“相信星座”、“认为金钱最重要”、“认为权利最重要”等9个选项中,选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认识世界”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8.2%,12.8%的大学生“相信神灵”,11.9%的大学生“相信星座”,17.1%的大学生“认为金钱最重要”,13.4%的大学生“认为权利最重要”。在访谈中,有大学生表示,“马克思主义信仰太过遥远、空洞,不适应我们的需求”。可见,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缺乏神圣感。

四、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

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模糊、情感不足等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民族性,彰显时代性。

(一)坚持民族性

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应当坚持民族性,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适应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体现出中国特色。

1.挖掘传统信仰教育资源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容性。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除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中国人主体自觉的选择之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具有相容性,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民众所接受提供了可能性。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应当挖掘传统文化中信仰教育资源,切合大学生的文化民族心理进行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信仰教育资源包括“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均平、求同”意识和“民本主义”观点等。这些观点已经作为一种传统的价值取向内化为民族心理。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所以能迅速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的契合。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意识形态化,可以运用这些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资源,以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这样,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更契合我国大学生的民族心理,更易为他们所接受。

2.借鉴传统文化传播方式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内容上要有所创新,在教育方式、途径方面也应该有所创新,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寓于大众文化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

借助民间艺术形式贴近大学生生活。中国传统的戏曲、戏剧、民间说唱对于思想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如明代思想家王守仁主张将忠臣孝子故事改编为戏曲、唱本,家喻户晓。应当总结和吸取古人的成功经验,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融入文学、艺术作品甚至公益广告之中,始终贴近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

借助名家讲学形式吸引大学生。自孔子以来,古代一直有名家私人讲学之风,这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思想的发展,也能让其思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我们可以借助当前的主流媒体资源,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走上面向大众的讲坛,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讲。可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中开辟互动式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坛,或举办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电视辩论会,与大学生进行直接充分的思想交流。

寓教于乐的乐教。儒家认为“乐”完全可以与政治、伦理相结合。音乐成为文化思想传播的有效手段。这也可以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融入音乐、舞蹈、话剧等艺术形式之中。如海派舞台剧《资本·论》2010年面世,《资本·主义》、《资本·家》将陆续与观众见面。长江师范学院2012级音乐专业学生用舞台剧方式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艺术实践》课进行了联合考试。这些借鉴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优势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感悟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家规家训、乡规民约等都可为马克思主义走入家庭提供借鉴。可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对子女及民众进行熏陶和教育,为学校教育建立思想基础[5]。

(二)彰显时代性

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还应紧扣时代旋律,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方面彰显时代性。

1.教育目标同步时代发展方向

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思想实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一层次主要针对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第二层次是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确立大学生的精神支柱,这一层次针对所有大学生。

对于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强,乐于为学生服务,目标是为了将他们培养成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一般大学生,目标是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帮助他们确立精神支柱,避免因为思想迷茫走入歧途。

2.教育内容构建体现时代感

教育内容构建体现时代感,要求不断调整更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面对国际背景、国内环境等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面对大学生实际信仰状况,应当从大学生所处的现实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中去挖掘教育资源,不断调整和更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有效地融入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时代性内容,在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中形成新的科学的教育内容体系,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时代感和可接受性。

3.教育手段具备时代特征

注意运用新兴网络载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尤其要注意运用新兴网络载体开展教育,如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辅导员博客、微博、大学生手机报等方式,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抵制网上泛滥的各种错误思潮和各种垃圾、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拓宽教育途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取得实效,除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外,还应拓宽教育途径。加强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将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不仅有利于优秀大学生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学生园区建设,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尚的文化体育娱乐场所,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将社团打造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冯天策,吴瑞敏.论人类信仰活动中的情感因素[J].理论学刊,2006,(12).

[2]黄希庭.普通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3]吴理财.当前大学生信教趋势透视[J].人民论坛,2011,(4).

[4]张社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感现状调查——基于广东省11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5]冯天策.论情感在信仰中的二重性作用和历史消长[J].哲学研究,2004,(9).

[6]杨威.借鉴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状况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