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监理控制要点

2014-04-15 19:41尹砚发
建设监理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监理质量控制

尹砚发

(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人工挖孔桩监理控制要点

尹砚发

(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摘 要:以南京金鹰国际3期工程为例,从事前准备控制、事中成孔质量控制、事中成桩质量控制、成桩质量检测监督、人工挖孔桩安全等方面,对人工挖孔桩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监理;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金鹰国际 3 期工程位于南京市新街口地区(白下区汉中路与螺丝转弯交接处),建设单位金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集酒店、办公、商业和公寓于一体的综合项目。工程建筑面积 184 500 m2,其中地下 62 463 m2;结构主楼 42 层,标准层高 4 m,总高度 220 m;裙楼 9 层,高度约 49.70 m;地下室 5 层。本工程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裙楼逆作区域“一柱一桩”及工程桩和塔楼工程桩均设计采用人工挖孔(墩)桩,以中风化岩石为持力层。

2 人工挖孔桩监理控制总体思路

人工挖孔桩是本工程主要受力主体,但其施工过程中较易出现安全事故,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之一,也是施工的监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施工过程中,监理部事先制定监理工作的主动控制方案——《人工挖孔桩监理实施细则》,充分体现了我们监理部工作的预控效果,保证了监理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且反映了项目监理部的水平和能力。

3 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3.1 事前准备控制

3.1.1 现场前期质量控制

(1)桩位定位质量的控制。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测量基准点和测量基线放样定位;经监理复核,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孔桩中心。

(2)监督临时用电和照明系统按规范进行布置到位,保证土方开挖区域的照明。

(3)对人工挖孔桩开挖前进行监督。先进行降水施工;通过疏干井把水位降至土方开挖的底标高 2 m 以下。

(4)协助施工单位确定好土方的弃土场地,及时将土方运离现场。

(5)对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试运转;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保养工作,确保进场的机械设备完好,以便正常施工。

(6)材料准备。钢筋进场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在南京市具有生产能力和资质的专业商品混凝土厂家中进行择优选择,主要从供应能力、产品质量和社会信誉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7)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方案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及道路硬化。

3.1.2 技术准备质量监控

(1)对图纸进行熟悉;参加图纸交底及图纸会审,参与施工单位技术交底。

(2)督促《人工挖孔专项方案》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并重新补充、修改完善;监理部进行审查、审核、签认,并监督施工单位按方案组织实施。

(3)对检测单位的资质、业绩等及检测方案进行审查、审核、签认;监督其按检测方案组织检测。

3.1.3 质量管理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监控

(1)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安全保证体系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到岗到位。

(2)对专业劳务分包及专业钢结构制作安装单位的资质、业绩等进行审查和确认。

3.2 事中成孔质量控制

3.2.1 人工挖孔桩施工区段监控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组织施工。第一阶段:裙楼逆作区域人工挖孔桩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纸,裙楼区域钢管立柱桩共计 105 根。第二阶段:塔楼顺作区域土方开挖至基础底板后进行工程桩人工挖孔桩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纸共计 215 根。第三阶段:裙楼逆作区域土方开挖至基础底板后进行二次人工开挖抗拔桩施工阶段,设计图纸共计 536 根。

3.2.2 施工进度计划监控

根据施工单位进度计划,监督人工挖孔桩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必要时要求其采取赶工措施。

3.2.3 施工工艺流程监控

测量定位→混凝土防踢护壁及孔口安装混凝土平台H=200→开孔挖取→抽排水修整护壁→护壁钢筋绑扎→护壁模板支设→校正中心→浇护壁混凝土→养护→拆模→依次循环开挖至设计标高及持力层终孔验孔→浇筑孔底封底混凝土→钢筋笼制作安装→钢筋笼验收→钢管柱拼装→钢管柱安装调垂→浇桩身混凝土(不同标号混凝土控制)→过程校正→完成浇筑。监理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

3.2.4 测量控制

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施工单位专人负责,监理人员进行复核。

3.2.5 人工开挖施工监控

监督人工挖孔桩分节开挖和分节支护。每次开挖深度(进尺)控制在 1 m 以内;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孔内护壁施工。对于遗留的泥浆池位置挖孔同其余位置;因增加孔口混凝土平台和孔口上翻挡坎,必须做好雨天坑内的抽水工作。

3.2.6 排、降水施工监控

监督排水。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整个成孔的过程都必须排水降水,并应组织完整有效的排水系统。桩孔内水的排放采用两级排水系统,将孔桩内水先抽排至地面排水系统;经处理后再排入市政管网。施工区域地面排水系统为沿场地四周布置的排水沟和集水井。

监督降水,保证下井作业时孔底岩土的疏干、成孔的安全以及护壁的顺利进行。对孔桩开挖过程中桩井内的渗水,可利用大孔径桩孔深井集中降水。同时,开挖前启动设置的疏干井进行降水施工。

3.2.7 护壁施工监控

监督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采用 C40/C45 现浇混凝土,厚度 150 mm。

3.2.8 桩底扩大头施工监控

监督本工程设计的人工挖孔桩。桩底部均设计有扩大头,扩大头的直径 φ1 500 mm~4 600 mm。根据地勘报告和桩底设计标高,桩底部扩大头位置均已进入中风化岩层。

3.3 事中成桩质量控制

3.3.1 桩孔封底监控

孔桩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监理人员会同设计及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共同检验。经检验验收合格后,迅速采用 C40 混凝土封底。

3.3.2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监控

桩基础的钢筋笼在场内预制、焊接成型后,再进行吊装。钢筋笼加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必须做到:成型主筋直、误差小,箍筋圆顺,直观效果好。

3.3.3 桩身混凝土浇筑监控

根据场地条件,桩身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并确保第一次连续浇筑成桩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前,要再次将孔底沉渣和积水清理干净;清理后若超过 4 h,则应重新清理检查。混凝土浇筑采用 φ250 mm 钢导管进行浇筑施工。钢筋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块制作,每 1.5 m~2 m 为 1 组,每组 3 块;圆周上相距 120°,每组之间呈梅花形布置。

坚持按配合比投料。当坍落度损失大于 5 cm/h 时,要调整配比。

混凝土拌合料质量控制。每盘混凝土的拌和时间不得少于 90 s。开始搅拌时必须做一次坍落度检测,调整好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灌注时作坍落度损失的观察,以指导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拌好的混凝土应立即使用,有离析现象严禁灌入桩孔。

混凝土浇灌质量控制。混凝土导管离孔底距离不大于0.5 m;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每 50 cm 为 1 层及时振捣;混凝土必须保持连续灌注。

3.4 成桩质量检测监督

人工挖孔桩的成桩质量检测方法应依照现有国家/地方规范、规程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采用取芯和超声波方法。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桩身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法时,抗压桩的检测数量为 100%,抗拔桩的检测数量不低于其桩数的 20%;采用声波透射检测法时,检测数量不低于其桩数的10%,且不少于 15 根。混凝土试块强度质量检验必须合格。监理人员全过程跟踪监督。

3.5 人工挖孔桩安全、文明施工监控要点

(1)审查专项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是否适当、可靠和有效,是否具有针对性。

(2)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三级教育;所有进场的人员均按要求进行入场教育和安全教育,并挂牌上岗。

(3)工人上下井时不得采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人员方式或脚踩凸缘上下桩孔方式,而必须另配钢丝绳及滑轮且有断绳保护装置,并随挖孔深度增加延长至工作面,供人员应急使用。做好孔口围护措施。井孔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 1.2 m;围栏必须采用钢筋牢固焊制。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4)孔内作业时,孔口上面必须有人监护。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远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 1 m 范围内。混凝土围圈上不得放置工具和站人。

(5)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安全带;特殊情况下还应戴上防毒防尘面具。

4 人工挖孔桩监控要点

监理按要求对人工挖孔桩使用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等)进行平行试验;对成孔施工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对混凝土灌注及钢筋隐蔽过程进行旁站监理。做好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严把质量安全关。监理部及时对人工挖孔桩质量进行评定。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104(2014)09-0069-03

收稿日期:2014-04-22

通信地址:上海市杨浦区赤峰路73号 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人工挖孔桩监理质量控制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探析工民建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技术及安全质量控制浅析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试论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浅谈人工挖孔桩的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