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科类研究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思考

2014-04-16 01:05莫文萍褚贵新程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6期
关键词:农科任课教师外语教学

◆莫文萍 褚贵新 程诚

作者:莫文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褚贵新、程诚,石河子大学农学院(832003)。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日益扩大,研究生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对研究生群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学研究训练及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专业外语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高校研究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就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1]。

1 农科类研究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来看,对研究生专业外语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2]:1)研究生应该具备专业外语文献资料的查阅、翻译能力和撰写学术论文摘要以及专业外语学术论文的能力;2)目前很多大学明确要求,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在国外期刊上发表,才能申请毕业;3)学术无国界,研究生应多参加国际化的学术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学术思想、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研究生还应具备在学术会议上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我国农业发展要走在国际的前列,农科类研究生人才队伍是重要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而研究生专业外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将是国内农业高校重要培养环节。

2 农科类研究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从研究生外语水平现状来看,各校农科类研究生生源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研究生整体外语水平比较低,研究生对专业外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和缺乏兴趣,缺乏运用专业英语写作和交流的能力是最突出的问题。

研究生专业外语的师资存在问题 专业外语课程对任课教师就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是有留学的经历,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和很高的外语水平,并且能有时间给研究生上专业外语课。但是实际上,有这样能力的教师都很繁忙,几乎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研究生专业外语课教学上。大多数上课的专业外语教师业务水平虽然较高,但英语表达能力距双语教学还有较大的差距。许多学校任课教师的选择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教学几乎处于单干状态,且学时分配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上也存在问题农科类研究生实用的专业外语教材多为自编教材,主要内容是该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研究方向所涉及的专业词汇和外文文献,授课范围较狭窄。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停留在对外文文献的翻译和写作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合适的场合进行应用实践。

课程考核不严格,没有规范性各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方案里面基本都规定了专业外语是研究生的一个必修课或者必修环节,很重视,但是在考核方式上基本就是让研究生交一份翻译的外文文献。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和自由,但是研究生也容易投机取巧,通过网络查询或英语高手协助完成作业,这样的考核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做到真实可信[3]。

3 提高农科类研究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建议

加强专业外语师资力量针对高校农科类专业外语师资存在的问题,农科类高校研究生主管部门或学院应采取措施积极营造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和学的浓厚氛围,加大培养专业外语师资力度,以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培养一支能够担当专业外语教学以及探索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方法与规律的中青年师资队伍,积极鼓励有出国学习经历、发表过SCI收录论文和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的教师走上讲台。还可以引进外籍农科类专业的教师作为专业外语的任课教师,他们同时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在研究生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上更能接近专业外语教学的要求。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今年就引进了一位美国籍的农科类专业的教授,主要负责给农学院研究生进行专业外语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授课以及教师撰写SCI收录英文学术论文的指导工作,对学院专业外语师资力量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积极进行农科类专业外语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1)专业外语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要有灵活性。研究生的专业外语教学和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外语的课堂中,形式可以是灵活的,而且可以贯穿整个学业阶段,因为专业外语是一门工具,时时刻刻都要学习它和应用它。首先要求研究生完成外文文献的阅读任务,各专业学科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制定出自己的外文文献阅读库,每学期撰写一篇外文读书报告,并在学科点以外文的PPT形式进行读书报告讲座,在平时就锻炼研究生的专业外语读和说的能力。其次,学科教师在给研究生开设的专题课和进展类的课堂上或者是学科组、课题组每周进行的学术讨论,应该以双语形式进行,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标准的专业英语感染着研究生,研究生从中听、思和提问活动等同步进行,在问问答答之间,专业外语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有机结合,并得到综合性的提高。再次,加强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各种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感受专业外语在学术交流上的重要性,同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提高了科研能力。

2)在专业外语教与学的过程中,研究生本人也可参与到教材内容的编制中去。根据研究生从事的方向和专业不同,把研究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组织他们参与编写辅助教材,要求研究生就一个主题大量查阅外文文献并整理资料,包括分别适用于口语、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的材料,然后提供给其他小组审阅评估,对较好的材料就可以用于辅助教材,任课教师在内容的时效性、权威性和趣味性方面进行指导。由于在编写和应用辅导材料的过程中,研究生参与了教师才能实施的教学活动,对专业外语的学习兴趣大增[4]。

另外,在教材的编制中,注意教材内容难度适当。近年来农科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多数研究生尚未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教材内容的难度应适宜大多数研究生的平均水平,避免自编专业外语教材专业性过强、专业词汇偏难的现象。

以多种方式的综合评价来衡量研究生专业外语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授课效果课程考核是一门课中很重要的环节。很多探讨专业英语教学的论文都意识到这一环节的重要地位,提出摸底考试、诊断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多种考试的形式,提出专业英语考试对于以后设计教学大纲、选择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等很重要[5]。研究生专业外语的考核和公共英语的考核、专业课的考核有很大区别,在内容上,专业外语既考核了研究生的外语能力,又考核了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在评价方面,既要包含授课教师对研究生的评定,又要包含研究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足和已有成绩的评价。对于研究生的进步要在考核成绩中有所体现,才能激励研究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任课教师要对研究生的听说读写译进行综合评价,在平时的课堂中观察和记录每个研究生的发言、讨论、作业和课堂表现,这样教师也能对每个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更加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6],使研究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效果能达到最佳。

在专业外语的教学中加强信息化教学,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随着目前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方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专业外语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和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更加强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专业外语。专业外语在课堂上的授课时间和内容都有局限性,当采用多媒体手段后,可以将专业外语的教学朝着个性化、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

例如:1)任课教师结合农科类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制作专业外语网络课件,上传到学院网络,供研究生课下学习,课堂上任课教师结合网络课件内容进行互动性交流,巩固研究生学习效果;2)高校可以根据农科类专业外语的特点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和读写译教学模式,在校园网上进行教学和训练,网络教学系统应涵盖教学、学习、反馈、管理等完整过程,包括研究生学习和自评、教师授课、教师在线辅导、对研究生学习和教师辅导的监控管理等模块,能随时记录、了解、检测研究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体现交互性和多媒体性,易于操作[7]。

[1]廖莉芳,秦傲松.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0(3):26-30.

[2]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3]吉雪花,庞胜群,辛建华.新疆高校农业专业外语教学之我见[J].中国西部科技,2009(3):95-96.

[4]艾永乐,李端.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实践探索与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217-218.

[5]廖荣霞,孙建国,杨敏.医学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3(2):124-125.

[6]张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经管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2):91-94.

[7]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农科任课教师外语教学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