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中EPC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引入及推广研究

2014-04-16 05:35张百洋
机电信息 2014年9期
关键词:乙方承包商业主

张百洋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电网建设中EPC项目总承包模式的引入及推广研究

张百洋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在对比EPC与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对这种模式的优点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进一步推广该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推广EPC模式加快电网建设的理念。

电网;基建;EPC;总承包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愈发紧张,市民维权意识更加强烈,建设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电网基建项目管理中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工程协调及进度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愈发突出。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从近年基建工程的推进情况可以预见,如果依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继续沿用现行管理体制,电网远景建设规划的落地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拓宽思路、主动求变,推广更为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理念。

1 引入EPC总承包建设模式

1.1 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建设模式对一个工程的设计、施工分别招标,其中施工部分(以变电站为例)又将一个项目分为“二通一平”、主体施工、消防、监控、通信、白蚁防治、桩基检测等多个工程由不同的承包商分别实施。在设计与施工之间、不同的施工单位之间,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往往在沟通、配合上存在障碍甚至冲突。此外,对于甲供物资,电网公司由物资部门负责招标采购并跟踪供货履约,长期以来项目工期紧迫与物资供应间的矛盾客观存在。

面对种种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矛盾、不同承包商之间的矛盾、工期与物资之间的矛盾,业主项目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其中进行斡旋协调。根据帕累托效率(二八定律),全部工作中80%的工作量仅创造了20%的价值,而20%的工作量却创造了80%的价值。在项目管理中,上述沟通协调工作耗时、耗力,工作效果难以保证,且常常出现反复,属于仅创造20%价值的80%工作量部分。要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就应尽量减少这部分工作所挤占的宝贵资源,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等项目核心要素的管控上来。实行EPC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制度设计的途径,巧妙地解决以上问题。

1.2 EPC模式简介

EPC[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总承包模式,又称“交钥匙”工程,即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一家总承包商,由其负责从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到投产的全部工作,这一承包模式将过去的分阶段管理整合为对全过程通盘考虑的系统化管理,相比传统建设模式具有一系列优点。

EPC总承包模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在建设市场所占份额达到60%以上。

1.3 EPC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将此前由不同承包商分别完成的工作整体打包,由一家总承包单位总体负责,既加强了设计与施工间的配合协调,又消除了不同承包商之间的推诿扯皮,项目经理可以从此前繁重、低效的沟通协调工作中解脱出来,将管理重心放在“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等项目核心目标上来。此外,EPC模式还可以有效杜绝闲置物资的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EPC总承包模式被称为“交钥匙”工程,但“交钥匙”并不意味着将业主方弱化为“跷脚掌柜”甚至取代业主的项目管理职能,相反对业主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采用EPC模式的优点

2.1 节约工期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和施工同为一家单位。首先,可以边设计边施工,不用像传统模式下等所有施工图纸出版后再去招标施工单位;其次,在总承包商的统筹下,设计和施工的配合协作更加紧密,将有助于施工阶段的推进实施;最后,相比电网企业,承包商的组织结构简单,可以发挥自己小、快、灵活的特点,加快物资的采购供应。

2.2 便于结算

EPC总承包模式在招标时按照价格下浮率选择总承包商。对于施工费用,以审定的施工图概算乘以招标时总承包商报价的下浮率,加上实施过程中的变更费用,作为最终的结算价格。首先应重点做好对施工图及施工图概算的审查,其次做好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实现以上2点就可以较好地管控造价,结算原则简单。

2.3 利于设计优化

设计对项目的影响因素最高可达80%,设计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由于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设计单位可以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也可以将设计方面的最新优化方案及时传达到现场实施。

此外,在传统模式下,前期设计深度不足,到施工阶段往往会出现因设计变更带来的工程量变化,由于业主方是与施工承包商单独签订合同,由此带来的费用增加也由业主承担。而在EPC模式下,设计施工同为一家单位,对于设计原因带来的变更费用业主方可以不予支付,这将极为有效地促进设计深度与设计质量的提高。

2.4 提高物资采购及使用效率

EPC模式下,物资采购全部由总承包方负责。在EPC项目中,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甲供物资,可以由甲方招标,乙方与厂家签订合同并跟踪后续供货履约。一方面,由于总承包商相比电网公司管理更加灵活,可以缩短供货周期;另一方面,由于物资由乙方采购,甲方只对实际使用的物资量“买单”,将能有效地督促乙方提高物资申购的准确性,可以从根本上杜绝闲置物资的产生。

2.5 将部分风险转移到乙方

在EPC管理模式下,甲方向乙方支付了总承包管理费,也就相应地要求乙方承担一部分的项目管理责任,可以合理地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乙方承担。例如,在合同中对项目工期、提前竣工的奖励及延迟交付的惩罚进行了明确约定,这样就由乙方承担了部分工期风险,也有助于督促其更好地做好工期管控;再如,由乙方进行物资采购及供货跟踪,就将申购需求不准确带来的物资闲置风险全部转由乙方承担;此外,因设计原因带来的变更风险全部由乙方承担。

2.6 减少业主工作量

随着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且由乙方进行物资采购,业主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减少此前项目管理中很大一部分沟通协调的工作量,物资人员也可以将重点放在招标方面,而不必累于繁重而重复的履约跟踪环节,这些都有利于业主将精力更多地放在“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等项目核心目标上。

3 开展EPC总承包需要重视的问题

3.1 承包商的选择至关重要

由于将设计、施工、物资等工作都整合到由一家承包商负责,这就对其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总承包服务商多由此前的设计院转型而来,在EPC管理方面相对缺乏经验,这就需要业主单位更加注重对总承包单位的甄选。

3.2 应更加重视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的编制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由于分阶段招标、分阶段签订合同、分阶段实施,所以合同条款不健全所带来的风险也相对分散。而EPC总承包模式下,一旦签订,合同的执行将贯穿于从设计到竣工的全过程,如果条款存在缺陷,带来的风险也就更大。因此,业主单位应对EPC总承包合同的条款考虑得更加周全,约定得更加细致,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更加充分。

3.3 应加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巡查监督

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是把“双刃剑”,能否将其用好更加考验业主单位的管理能力。一方面这样可以加快进度,减少沟通成本,规避部分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设计和施工变成了利益共同体,原本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反映出的问题就更容易被掩盖。业主单位应在充分发挥监理单位作用的基础上,做好实施过程中的物资验货、安全监察、隐蔽工程验收等环节。

4 结语

相比传统模式,EPC总承包建设模式因具诸多显著优点成为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项目建设模式,在将来的电网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目前的起步阶段,对于业主单位和总承包单位都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各方的管理经验都相对匮乏,这就需要电网公司及时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EPC管理道路。

2014-02-27

张百洋(1984—),男,甘肃天水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网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乙方承包商业主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业主社区的兴起及其自主治理
承包商如何进行最低价投标
少林秘宗自卫术
少林实用防卫制敌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