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研究综述

2014-04-16 23:44张胜荣
江西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小微政策

张胜荣,蔡 波,胡 凯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

0 引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四类经济实体的统称。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家工商总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2年底,小微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5%、60%、45%,并提供了76%的城镇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小微企业技术含量低,管理粗放,依靠传统的、非持续性的发展方式,在全球低碳革命到来之际,其发展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创新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

许多学者指出,小微企业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大创新的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学者们强调,由于小微企业目前在创新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政府应该在财税、融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引进、政府采购等方面制订扶持政策[2]。在政府操作层面,2012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从财税支持、融资服务、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对如何支持小微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2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又下发了《关于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的实施意见》,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但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其中70.9%的小微企业认为“金融支持”和“优惠政策的扶持”在激发企业创新方面“不起作用”[3]。

综上可得出以下结论:创新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很重要,政策支持对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很重要,但目前的扶持政策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当前支持小微企业创新的各种政策支持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为有关部门制定小微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提供文献参考。

1 小微企业创新的金融政策支持研究

目前,小微企业创新的最大制约因素是资金不足,融资难。许多调查都发现,与大中型国有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普遍性问题,当前的信贷支持政策对小微企业没有落到实处。在现有文献中,关于小微企业创新的金融政策支持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多。

早在21世纪初,林毅夫等人就提出组建中小金融机构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金融机构比大型金融机构能更为灵活地处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同时中小银行具有较强的倾向向小微企业贷款[4]。近年来,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政策的研究文献越来越多。罗军等人调查后发现,小微企业创新面临融资瓶颈,在措施层面应该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差异化改革,丰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实行更为积极的小微企业信贷倾斜政策以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5]。雷海超认为,嫌贫爱富是资本逐利的本性所决定的,单纯靠行政手段要求银行给小微企业多贷款不符合市场规律。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不仅要进行金融创新,还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这套制度要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制度,体现高风险高收益原则,并在坏账计提上有所改变[6]。郑曙光认为,小微企业的创新需要金融政策支持,金融政策应由政策性金融、适应性的金融组织与贷款产品、融资担保体系、信贷服务体系等子系统组成,在构建与实施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时要依靠法制化路径[7]。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要重视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修订《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允许评级高的银行通过获得部分股权等方式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发展[8]。韩俊华等认为,加大政府和商业银行支持、完善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能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9]。

从上述文献看,学者们大多从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强调对现行的金融制度进行主动调整,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以适应小微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要求。在现有文献中,对小微企业创新的特点,根据小微企业创新特点进行专门金融政策设计的文献比较少。这是因为在实践层面中,金融政策具有普遍性,它的改变不是单个金融机构或者一时就可以实现的。但不管怎么说,小微企业创新与其他企业创新毕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金融政策支持方面应该也有其独特性,如何设计一个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政策仍然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

2 小微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支持研究

目前,在税负方面,我国小微企业所得税为25%、增值税为17%(需抵扣已交的进项增值税)、营业税为5%、城市建设税为7%、国家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加上社会保险等其它各种费用,小微企业的综合税费高达40%~50%。而世界银行2012年10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小微企业税负平均为20%。过重的税费抑制了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陈文裕指出,我国小微企业在创新中存在经营成本上升、税负重、融资成本高、人才缺乏、投入少等问题。他分析了制约我国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因素,并认为我国现行税收政策支持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作用不明显,应该参考发达国家的政策,建立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法律体系,引导小微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10]。林洲钰、林汉川等人认为,要加大对小微企业实施以减免税费为重点的优惠政策,减轻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他们建议,对全国“小微企业”实施综合性减税:一是所得税降到10%以下;二是强调小微企业其它所有税负相加的综合税率不能高于5%;三是免除小微企业的一切费用,对创新、创业、劳动密集和所有微利型小微企业实施“免三减二”的税收优惠政策[11]。刘斌等人认为,小微企业自主创新存在动力不足、资金不足、人才不足、产研结合不足,尤其是税收政策落实不足等问题。他们提出要通过建立税收减免制度和加大风险投资税收优惠增加小微企业创新资金,通过设立研发项目税收优惠鼓励小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通过提高科技人才个人收入的税收优惠增加小微企业的人才吸引力,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孵化器、技术服务平台构建适于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创新环境,通过完善税收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落实小微企业创新活动税收优惠的政策[12]。倪国锋认为,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激励明显不足,应该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法律、加快推进增值税改革、增加所得税中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丰富鼓励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以及提高税务机关服务效率和征管水平等途径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13]。谭珩认为应该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平衡各类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完善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14]。

从研究结果来看,减税是学者们的共识,许多学者都提出政府应该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负以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但现有文献大多数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和判断,大多是从定性的角度提出减税的作用和大的政策。但是到底该如何确定税赋水平,税负与小微企业创新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缺乏定量的证明,这就给操作层面的税收政策实施带来了难度。此外,现有文献关注的是税收政策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关于小微企业如何根据税收政策选择创新模式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少。

3 小微企业创新的政府补贴政策支持研究

技术创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学者们认为,由于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难于落实到位,担保机制及体系也不够健全,小微企业创新的融资成本仍然较高,财税政策支持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直接补贴对小微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肖久灵等人回顾了新加坡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政策,认为小微企业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直接的资金支持,将政府经费以小额拨款、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等方式直接注入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孙立新提出,可以通过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和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15]。

张树义等人对政府补贴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强调为了增加小微企业创新活动的意愿和能力,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尤其是率先创新企业资金补贴,鼓励小微企业积极投身技术创新活动[17]。张春辉等人对创新投入补贴和创新产品补贴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创新补贴对创新模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小微企业应该密切关注产业发展状况和政府补贴政策的变化,为选择合理的创新模式做好准备,并随时关注补贴标准的变化趋势,调整创新模式[18]。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补贴对小微企业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作用的机理,作用力的大小缺乏实证佐证。同时,政府补贴政策有不同的形式,哪种形式对小微企业创新活动更具效率,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检验。因此,今后对政府补贴政策的研究应该更加细化,结合小微企业创新的特点,从理论上找到更加有效的具体的补贴方式。

4 小微企业创新的保险政策支持研究

现有国内文献中,关于小微企业创新的保险政策支持研究方面的成果比较少。石曦认为,引入保险机制可以在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缓解其融资困境。而且他认为保险机制介入小微企业融资有提高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增加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拓展保险公司的业务等多重好处。因此,政府应该承担更多职责,通过优化保险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19]。郭左践等人也认为,贷款责任保险和贸易融资保险在小微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应该创新政策环境,探索保险支持微小型企业融资的新模式[20]。纪琼骁等人探寻了保险参与小微企业融资过程的四种模式,提出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银行、担保机构、租赁公司共同建立融资保险机制,实现风险分摊、损失共担,从提高小微企业融资能力[21]。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关于小微企业创新的保险政策支持研究多数来源于金融政策支持研究。学者们认识到金融支持政策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难点,希望通过保险政策来减轻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的风险。真正从保险业的角度和保险公司的角度研究如果设计保险政策以支持小微企业创新活动的研究比较少,原因很大程度在于保险业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保险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笔者认为,保险政策在小微企业创新中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随着保险业的成长,研究保险政策如何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总结与述评

从上述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经达成了共识,对创新在小微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达成了共识。他们从金融政策、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保险政策等方面论述了政策对小微企业发展和创新活动作用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对提高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研究中也存在以下不足。

(1)宏观层面的建议较多,微观操作方法研究欠深入。不管是金融支持政策还是其他政策支持方面,在宏观层面上,学者们有众多建议和呼吁,但这些政策呼吁大多是从自身的研究视角提出来了,缺乏整体性的思考,因此能够立即落实到实践,直接实施的对策建议不多。

(2)在研究内容上,研究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的文献较多,论述也较深刻,但在在政府补贴政策和保险政策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如目前对保险政策的研究大多是脱胎于金融支持政策的研究。从国外小微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政府补贴和保险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经验总结和定性的研究比较多,实证研究比较少。对于各种政策支持与小微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检验,因此也难于比较到底哪些具体的政策对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更为有效,使得这些研究对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意义大大降低了。

[1] 丁国安.创新驱动:小微企业低碳发展方式转型[J].生产力研究,2013,(7):167-169.

[2] 林洲钰,林汉川,陈衍泰.我国小微企业解困的机制创新与实现路径[J].管理现代化,2013,(2):65-67.

[3] 丁开艳.七成小微企业称扶持创新政策“没用”[N].北京商报,2012-08-14.

[4] 林毅夫.金融体系、信用和中小企业融资[J].浙江社会科学,2001,(6):9-11.

[5] 广西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课题组.“四大创新”突破小微企业融资瓶颈[J].西南金融,2012,(2):38-40.

[6] 雷海超.金融创新方能解小微企业贷款难[J].经济研究参考,2012,(30):9-20.

[7] 郑曙光.论促进中小微企业成长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8-15.

[8] 马蔚华.加大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着力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J].中国科技产业,2013,(4):31.

[9] 韩俊华,干胜道.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4):105-108.

[10]陈文裕.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创新发展[J].涉外税务,2012,(9):28-31.

[11]林洲钰,林汉川,陈衍泰.我国小微企业解困的机制创新与实现路径[J].管理现代化,2013,(2):65-67.

[12]刘 斌,杨开元,王菊仙.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优化思路[J].税务研究,2013,(3):20-23.

[13]倪国锋.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7):28-29.

[14]谭 珩.完善税收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J].中国税务,2012,(11):30-31.

[15]肖久灵,汪建康.新加坡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政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1): 155-160.

[16]孙立新.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税收激励政策分析[J].消费导刊,2008,(5):87-88.

[17]张树义,蔡靖婧.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助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8):75-78.

[18]张春辉,陈继祥.两种创新补贴对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比较分析[J].科研管理,2011,(8):9-15.

[19]石 曦.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保险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3,(3):42-46.

[20]郭左践,罗艳华,徐 放.小微企业贷款保险模式创新[J].中国金融,2012,(5):48-49.

[21]纪琼骁,易士佳.小微企业融资保险机制初探[J].武汉金融,2012,(1):64-65.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小微政策
政策
政策
小微课大应用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助企政策
政策
小微企业借款人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