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思考

2014-04-17 04:45朱艺华
教育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学分社团素质

朱艺华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大学生社团为大学生展现自我才华、促进个人发展提供了舞台,对提高个人创新能力、繁荣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风气的影响及校园风气的变化,大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时表现出的消极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一、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动机

纵观当下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出于自身爱好、满足自身需求、提高自我创造力,扩展人际关系,寻求共同圈子,探讨共同话题。这类人群对社团的作用具有较为正确、积极的认识,他们加入社团往往是为了满足内心的归属感,是为了切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艺术素质、创新能力,在展示自我才华的同时,培养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交流中获得知识、信息、乐趣。第二类是为了把参加社团活动兑换成学分,或在履历上增添亮丽的一笔。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实践活动与学分(操行分或综合测评分)挂钩,本来这是学校出于减少学生的时间负担、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良好愿望而制定的积极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中,社团活动变相成为一种换取学分的实践活动。表面上,社团的数量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活跃度越来越高,自主性越来越强,社团成员的数量也迅速增加,社团活动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实际上,社团活动的质量遭到越来越多的消极因素的破坏,形成了“量多质不高”现状。与此同时,参加社团已经成了学生求职履历上必写的一门“操行分”,而获得“操行分”的要求并不高,但凡参加就能得到。形式化的风气也造成了学生“大一积极入团,大二消极驻团,大三、大四积极退团”,形成了流水线式的“风景”。第三类是有双重动机,即以上两种动机兼而有之,既兼顾了兴趣爱好,又能获得实际的学分。而本文所探讨的大学生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问题,主要是针对第二类和第三类人群而言。

二、大学生消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原因

(一)功利性需求

人类的活动带有趋利性。一方面,近几年来不断攀升的就业压力成了令高校最头疼的问题,学生就业率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工作和生源质量,影响到学科建设投入等多方面问题,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学校压力和社会压力不断增压传递给学生,使得大部分学生不得不面对现实,对所谓有用的课程、好拿学分的课程趋之若鹜,希望早日完成学分,顺利拿到毕业证走上工作岗位。在很多学生看来,社团活动属于活不多也不累的“休闲”活动,拿到学分很容易,如果成为社团骨干可以加分,即使在参与深度、完成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参与社团活动的成员数量仍然会很多;另一方面,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对学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提高人文素质和艺术素质固然重要,但是短期收效不大,对工作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加上周末还有必须参加的公共素质选修课(也必须拿到相应的学分),迫于学校的学分管理规定,于是“走走形式、敷衍了事、整满学分、拿个证书”,社团活动变成兑换操行分数的工具,变成履历的一笔润饰,变成求职书的门面装潢。就业压力、社会风气、校园风气影响等多种原因,使现代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越来越具有功利性。

(二)社团自身的吸引力不足

大学社团发展的数量日益增多,活动形式也五花八门,选择的宽泛度和自由度反倒造成了学生参与的惰性,资源的丰富也使得他们不太珍惜大学里的社团时光,总觉得随时可进可退。不少高年级同学在新生入学兴致勃勃地选择社团时,不但没有很好地为他们做出解释、宣传,还灌输了“社团嘛,随便挑一两个就好了”“不知道选择哪个社团就抛硬币决定”的消极思想。另外,有些社团的活动管理不规范、缺乏效率、活动重复、创新能力不足,社团骨干抱着混学分的心态,缺乏进取精神和为广大同学服务的责任感,导致老成员被动参与活动,新成员难以被吸引入会,社团的美誉度不高,参与活动时成员缺乏主动性。

(三)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少

现在的大学生学业繁重、活动繁多,课余时间较少。大学教育日益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开设了很多选修课、公共课、素质课等,并且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相应板块的学分才能毕业。这些课程及一些专题讲座把学生本可以自由支配的晚上、周末的时间都挤得满满的,学生疲于完成不同板块学分的同时,已经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了,社团活动更是只能见缝插针地利用节假日开展,这也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社团活动的质量。

三、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社团具有特殊的使命,它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平台。大学社团不同于学校的行政机构,它是由大学生自治形成的半民间组织形式,其成员基于兴趣爱好等原因走到一起,形成交流团体。团委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原则,创造宽松、民主的校园氛围,唤醒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进行积极主动的创造,倡导他们用“自治”精神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要指导大学生社团坚持“以会员发展为本”的服务理念,整体统筹社团之间的关系,规范社团的申请、注册、操作等管理流程,避免鱼龙混杂。对管理混乱、没有为校园文化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挂牌”社团进行“停业整顿”。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加强校内、校外的社团交流,提高社团成员视野和社团干部创新能力,提高社团的含金量。此外,对于大学生课时过多、学习质量不高的普遍状况,校团委应积极与教务处、学工部、各学院积极沟通,寻求对策。教育模式在宏观上体现为办学模式,在微观上体现为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办学模式需要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来达到其宏观目标,在具体操作时出现太多有悖“以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为,都会使办学模式的科学方向产生偏离。某些学校一味地推出种类繁多的选修课、公共课、素质课,而没有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调查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可以承受、是否有时间自主学习等具体问题,这些教学措施和行为将大学教育庞杂化,却没有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大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时间去对人生、未来、理想进行规划,去参加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学会学习和生活,学会思考和创造。高校的教育措施和教育行为是应该做一些“简约化”的思考了。

(二)提高社团的创新能力

一方面,大学生社团的发展要求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团的运作,放手让青年学生去干出一番天地,同时也要求校团委为社团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指导和有效性的具体培训,增强社团骨干为成员成长而服务的意识,提高社团骨干的管理能力,规范社团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社团全体应发扬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社团的专业水准,切实为提高成员的综合素质提供实质性的服务,从而增加社团的吸引力,创造社团的特色,探索出符合科学规律的社团发展途径,使社团活力十足、长远发展。校团委应着力打造品牌社团、精品社团,建立优秀的榜样激励其他社团的发展,让优秀社团成为校园文化的“名牌”,让校园社团成为大学生的家,让大学生为社团而骄傲并在社团活动中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为社团吐故纳新产生前进的动力。

(三)学校提供支持

学校可以为社团活动配备设备硬件、分管领导和指导教师,切实支持社团活动,提高社团质量。第一,目前高校场地资源紧张,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经常碰到没有场地、没有设备的窘境,不切实落实社团活动场地和设备的问题,长期让社团活动处于“游牧”状态,会打击社团发展的积极性,影响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有的学校连一小块属于大学生活动中心性质的场地都没有,理论上宣布支持学生去各学院、各部门借场地、借设备,但是行政职能与工作职责的划分不清,使学院无法支持社团的工作,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经常碰壁。社团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高校应该建立大学生活动中心,中心配备基础设备和信息化设备,规范管理和使用办法,开辟出大学生社团活动必需的空间,从实际行动上支持社团开展各类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校团委应配备有活力的领导分管社团活动,指引社团的发展决策,并对碰到的具体问题做指导,减少学生盲目搞活动的现象。第三,社团应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其科学发展。专业指导在社团的良性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社团的学生骨干构成了社团的灵魂。目前大学社团的指导教师都是义务为社团提供服务,其本身主要肩负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对于社团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学校从维持社团稳定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学校可用聘用制方式或计算工作量的方式为大学社团聘请热情、有责任感的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为社团的科学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四)建立社团的奖励与评定制度

根据社团的校园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对优秀社团和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树立校园文化的先进团体和先锋人物,使大学社团成为大学文化绚丽的风景线。

社团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营养成分,只有宏观管理与微观操作相结合,才能使社团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1] 邢光晟,张庆华,毛波杰.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发展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10(5):125-126.

[2] 刘红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刍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4):120-122.

[3] 任志宏,赵平.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06 -108.

[4] 刘欣.产学研合作助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9):5-8.

猜你喜欢
学分社团素质
缤纷社团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学分美食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