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对比分析
——以外研版《英语(新标准)》与人教版《英语(新目标)》为例

2014-04-17 04:45陆巧玲
教育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人教版技能

邱 辉,陆巧玲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了让教材编写者能够全面审视英语教材的编写方向,让教材使用者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英语教材,本研究选择外研版和人教版的两套英语教材,即《英语(新标准)》和《英语(新目标)》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各选取一本适用于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两套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编写体系、内容结构、培养语言技能维度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教师能够充分吸收两套教材的精华,使教学效果更能体现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目标。

(二)研究背景

1999年,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力求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到位。2001年7月,由教育部组织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实施。教育部计划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在全国推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同时更换全新的教材。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点有如下几条:1.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导;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更新观念,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4.外语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思维方式;5.转变教师的角色;6.使学生获得足够的英语输入量,并注重对学生加强语言操练与输出,力求让学生有效地习得英语。

(三)概念界定

教材分为广义的教材和狭义的教材。我们在课堂上以及课堂外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所有材料统称为广义的教材,也就是说,教材泛指供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所有有利材料。狭义的教材通常单指的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教科书。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教材。

二、两套教材的比较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

外研版《英语(新标准)》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共同研发的中小学英语系列教材。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是该系列英语教材的中方主编,华中师范大学鲁子问副教授为该系列英语教材的中方副主编。而富有国际盛名的教材编写专家Printha Ellis和NaomiSimmons女士是该英语系列教材的英方主编。

人教版《英语(新目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需要的趋势下,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在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出版的教材Go for it!的基础上改编的一套英语系列教材。

(二)外研版与人教版的对比分析

1.教材的灵魂: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对比分析两个版本的英语教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如下:都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为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在编写中都充分体现了科学的课程观、语言学习观。在教学理念方面,这两套教材都打破了传统“重知识轻能力”的模式,摒弃了传统的以讲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两套教材都倡导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教材的骨架:教材编写的体系

外研版教材按模块划分,教材编写注重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每个单元的设计都取材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实际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文化素养。在传授知识方面是先输入后输出,把听、说安排在读、写前面,使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在专题模块的系统学习中得到加强。

人教版教材按册划分,教材编写体系具有如下显著特点:语法、词汇所占比重较大,不太关注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各个教学单元具有相对独立性,用非常清晰的线索贯穿相关的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安排遵循着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个版本的教材一方面充分照顾了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实际情况,降低了学生学习目标语言的难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英语知识;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施展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进度调整教学顺序,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实际教学效率。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新目标)》共17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了“Section A”“Section B”“Self Check”三个部分。“Section A”为本单元教学的基本词汇和语言结构,“Section B”是在“Section A”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综合运用。在这17个单元中包含了3个预备单元和2个复习单元,3个预备单元作为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的过渡性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2个复习单元分别安排在了期中和期末,帮助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学习。

3.教材的内容结构

话题是外研版教材编排的内在核心,结构和交际功能项目是贯穿教材的主线。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获取目标语言信息,听、说、读、写的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教材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进行目标语言的操练,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语言学习理念。使用这套教材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有一定的要求。

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融合是人教版教材编排的内在思路,每个单元都通过听辨、结对活动、游戏、语法聚焦、小对话听辨、小组对话、游戏、词汇检测、写作训练等环节完成基本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具体安排则是通过对话引出话题,让学生在话题中学习或复习日常交际用语;设置与对话题材有关供学生阅读的语篇,训练学生“读”的语言技能;让学生学习话题所需的相关词汇和语法知识;让学生围绕该单元的话题,用所学语言知识练习写作。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穿插了听力练习。使用这套教材学习的学生往往能牢固掌握一些语言表达模式。

4.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

两套教材都非常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但在具体设置上略有不同。在听力方面,外研版教材注重听力策略的指导,如在开始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分辨信息并学会记录信息,从而使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中完成听力题目;人教版教材在这方面没有学习策略上的指导,只是通过基本词汇句型的听辨及小对话的听辨练习,让学生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听力技巧,以提高听力技能。在口语方面,外研版教材虽然在每个单元专门设置了“Speaking”板块培养学生口语技能,但实际上,整个单元都贯穿了培养学生口语技能的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是通过结对活动和小组对话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技能。在阅读方面,外研版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指导和训练,专门设置了“Reading”板块,强调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人教版教材对七年级学生的要求仅是做一些圈点勾画的练习。在写作方面,两套教材的写作要求都与本单元的话题密切相关;都采取了分半控制写作和自由写作两种写作练习形式,填空、连词成句、扩写句子、看图说话、写信、编对话属于分半控制写作,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属于自由写作。

三、启示与建议

(一)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1.对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维度的建议

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还需在呈现外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寻求平衡。教材是呈现教学内容的载体,更是育人的载体。我们不能在教材中只注重呈现外国文化。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除了引入外国的优秀文化外,还要体现本土优良的传统文化。毕竟,文化意识关系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这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教材的编写者们需要把好关,既不能遗漏了对中国的传统优良文化的介绍,又要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开放态度,同时提高学生鉴别和吸收优秀文化的能力。

2.对教材编写体系维度的建议

根据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的编写应该以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体系为主,在各个培养环节以外研版教材作为补充。七年级学生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模仿、乐于表现的特点,也处于理性认识正在形成的过程中。所以,在人教版教材编写体系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多听、多模仿,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获得对英语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外研版教材中的模块、话题训练,进行足够量的语言输出,获得对英语的理性认识。

3.对教材内容结构维度的建议

教材编写的内容结构要力求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我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差异较大,而同一地区的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之间的受教育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材的编写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一个班的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等方面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导致了在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时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等生获得绝对的参与权,学困生因为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而慢慢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4.对培养语言技能维度的建议

可以通过整合外研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让学生获得多样化的、极具灵活性的语言输入,提高听、读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保持英语学习兴趣,对目标语言知识及技能进行大量的操练和输出,提高说、写的能力。

(二)对教材使用者的建议

1.对教师使用教材的建议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辩证、灵活、实事求是地使用教材,使教学能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因地制宜地总结、分析学生对教材的实际接纳程度,使教材更好地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在完善自身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培养出更出色的英语学习者。

2.对学生使用教材的建议

学生要实事求是地选择符合自己实际学习需求的教材。例如,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外研版教材,在小学升入初中的初期,需要有一个调试过渡期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人教版教材。总而言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可以更有效地学习英语,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

通过对两套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教材的编写者需要更全面地审视教材,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应选择符合自己基础水平的教材。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陈琳,〔英〕格里诺尔,〔英〕伯克,等.英语(新标准):初中一年级上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陈月茹.论建构主义教材观[J].泉州教育科研参考,2007(6).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人教版技能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拼技能,享丰收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画唇技能轻松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