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模式初探

2014-04-17 04:45
教育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阅读课乐队高中英语

李 丹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一、引言

阅读课是英语教学中的重头戏,上好一节阅读课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对于教师来说,一节精彩的阅读课能够充分展示专业技能和教学经验,体现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来说,一节好的阅读课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课内外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本文将探讨新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模式,以期更完善英语阅读课堂,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由于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精彩和多样化了,高中英语阅读课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英语课时减少,优化英语课堂结构、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变得极为重要。因此,在新课标要求下,如何开展高中高效英语阅读课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全国各地的专家都对此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李士芹在《如何上好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提出,“教师要改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导读、速读、细读和复读并掌握阅读技巧,同时配上与内容相关的听、说、写练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下,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感悟和语篇概括能力,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满足他们的英语学习发展需要”。吴小波在《高中英语阅读策略初探》也强调了高中英语阅读课应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他们的提议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为高中英语教师如何上好阅读课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他们的探索已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进行,而我们有没有改革得更彻底、课堂效率更高的英语阅读课呢?

一直以来,学生常反馈英语阅读课枯燥无味,学到的东西很有限。为使英语课堂变得有趣味性,笔者经过种种尝试,最后把英语阅读课改变成为可以让学生轻松享受学习,接受文化熏陶的机会。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面,而不是聚焦在课本的那一篇篇阅读文章而翻来覆去地指导阅读与理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指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英语阅读课要适应新标准、新要求,有必要改革传统的以单一文章为主的模式,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文化修养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同时在不断接触英语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感。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有机会在广西北流高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各种教学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笔者认为,运用图式教学法讲授高中英语阅读课,是一个新颖的课堂模式,很受学生欢迎。图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并能运用背景知识进行有效阅读、正确理解文章含义,以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图式理论(the interactive model,也译为“相互作用模式理论”)认为,在阅读过程中,人们往往运用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另一种是从上而下的方式。图式模式认为,在阅读过程中,无论在哪一阶段、哪一层次里,两种信息处理的方式总是同时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保证读者能发现新的信息和发现与自己假设不同的信息,从上而下的信息处理帮助读者消除歧义并在可能的意义方面做出选择。因此,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大脑中存在的知识和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文章本身不包含固定的意义,只向读者提供怎样利用他们大脑已存在的知识来重构文章的意义方向,知识的不同有可能造成文章理解的不同。人们大脑存在的知识称为背景知识,这种知识的结构又称为图式。所以,一个人在大脑里的图式越多,越完善,在阅读理解时被调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有可能保证对文章意义的正确理解。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融入英语的文化环境中。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适时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并有意识地展示中西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将中西文化在称呼语、致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其次,要鼓励学生多接触英文原版报刊、书籍、电影等,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语言习惯,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获取更多的英语文化信息,还可以鼓励学生与英语国家的native speaker面对面交谈,让对方把自己亲身体会到的中西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告诉学生。

三、教学案例

根据对图式教学法的理解,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使课堂更加有趣味性的理念,我们设计了一节阅读课。以下是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节课是高中新课程必修二“Unit5 Reading”部分,整个单元的主题是“Music”,阅读的主题是“The Bank That Wasn’t”。

(一)课前准备

小组活动:让学生去搜集自己所喜欢的乐队资料。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分类和取舍,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课堂中的活动

第一步:导入话题。

首先展示与音乐有关的名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喜欢音乐?音乐给了你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快速进入话题,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接下来,向学生介绍8种主要的音乐,然后分别播放8种音乐,让学生去猜音乐的名称。

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刻了解世界各种主要的音乐及其区别。

第二步:进行阅读。

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有什么著名的乐队吗?”然后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与乐队有关的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资料,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锻炼他们的口才与合作能力,并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著名乐队的信息。

接下来,教师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介绍世界上著名的乐队,包括滚石乐队、披头士乐队、Beyond,以及课文中提到的门基乐队。分别播放这些乐队的著名歌曲,最后,给学生提供一些曲目,让他们回去感受这些伟大乐队的精神,加深对乐队的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的乐队,及这些乐队在音乐史上的作用,同时与文中的门基乐队进行对比,使学生对阅读文章的背景有更清晰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回归课文,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步:布置作业。

让学生精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难词、难句。

四、教学反思

从教学设计来看,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来辅助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简单,色彩对比鲜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的结合使课件内容丰富多样,深深吸引着学生。教学步骤层层深入,设计合理,符合图式理论中提出的在学生脑海中建构图式以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的要求。

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从教师的讲解和课件的呈现中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比如:乐队名称的来源、乐队所处的社会背景、乐队的信条,以及乐队所代表的精神等。这些内容不局限在哪一篇课文中,而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对相关话题更感兴趣。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节课设计简单,教师很容易把握。而且这节课要求的课外拓展非常多,需要教师能够筛选、整理各种资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示信息。教师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分类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节课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课堂高潮一个接一个。整节课里学生情绪高涨、气氛热烈。很多学生在课后都向笔者反映这节课让他们获益良多。他们纷纷感叹:“我以前从不知道这首歌居然是××乐队的!”“我没想到××乐队居然有这么多经典的歌曲!”“我很佩服这些乐队,他们居然在那样的环境下创作出这么多好作品!”“他们是在用生命做音乐,跟现在许多乐队、歌手不一样。”一节课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能让学生产生疑问、解答疑问,并且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课难道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这节课脱离传统只聚焦阅读文章的惯例,更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很好地利用了现代教育手段来辅助教学,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并了解自己所需的信息。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欢快,教师和学生都投入其中并尽情享受。对比其他阅读课,这节课更加彻底地变革了传统的教法,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但是,有人提出疑问:这样的课应不应该出现在高中课堂?因为高中生毕竟还是要面对高考的,高中课堂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像这样一节课,学生上过之后对阅读能力培养没有太大的用处。笔者却认为这样的一节课利大于弊。利用一节课让学生尽情地享受阅读,去了解并挖掘一些有趣的又可以开阔眼界的文化知识,对英语知识文化产生深厚的兴趣,这可以说是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结语

采用这种类型的课堂模式,学生会从心里喜欢上有趣的英语阅读课和上课的教师,他们会每次都带着期待的心情来上原本枯燥无味的英语阅读课,为学业繁重的高中生活抹上靓丽的色彩。而教师通过准备这样的课,本身也可以学到很多之前不会去了解也没机会了解的文化知识,同时提高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这种课堂模式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李士芹.如何上好高中英语阅读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4]吴小波.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初探[J].华章,2011(14).

[5]吕振丽.《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文献综述[EB/OL].(2011-12-25)http://msgzs.jlthjy.com/gh/ShowArticle.asp?ArticleID=6165.

猜你喜欢
阅读课乐队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梦想乐队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