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EFL教材语用评估综述

2014-04-17 04:45王晴晴
教育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程英语教材言语

王晴晴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在当今英语教学中,EFL教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必不可少的工具。本研究旨在综述国内外EFL教材的语用研究情况,并从宣告类言语行为角度对EFL教材的语用评估的研究做出归纳。

一、国外教材语用研究情况

Grant[1]指出了在评价教材时需要考虑三个重要方面。首先,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大纲及考试的要求。评价教材中有关超出大纲或课程标准的部分,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现有水平,看教材是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知识系统化,并通过综合性能力训练将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其次,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手段的工具,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最后,教材中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为培养学生实际的语用能力服务。Myers-Scotton和Bernstein[2]的研究主要是基于 EFL/ESL课堂中的对话是否准确地反映了自然发生在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中的交流类型。此实证研究以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学生为实验对象,结果发现,真实语境下的对话与 TESOL 教材中的对话不同。Bardovi-Harlig[3]的研究指出了当时的英语教材不能够给学习者提供真实、自然的对话实例,并且,该研究是在课堂环境下,以教师通过自然对话,学生通过观察来填充课本中的对话等方式将语用融于教学中的。同时,考察了20种教材的会话后发现,结束语准确的很少。Kuo[4]强调教材应该拥有的特点:一定的动态性;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兴趣和动机,将学习任务与现实生活语言环境密切结合起来,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商,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共同发展;让学生能够加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Vellenga的研究将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基于8本英语教材,即4本EFL教材和4本ESL教材,探究8本英语教材中语用信息的数量和文本质量,以及元语言的使用、言语行为的外显干预和元语用信息。然而结果发现,这些教材和教师手册中缺乏必要的元语用信息,教材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在各种情境中如何认识和分析语境的方式,即并没有提供学生关于何为礼貌或粗鲁的知识。目前而言,学生直接从课本上学习语用知识的可能性很小。因而,研究者表示教材编写者应引入言语行为的真实例子和足够的元语用知识的解释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综上,国外对于教材评价的研究较多,如Cunningsworth[5]等对教材评价提出了自己的划分方法和评价标准,也涉及教材与语用能力的联系,这对提高我国英语教材的编写水平有很大帮助。然而,从语用角度评估教材的文献比较少且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统计和归纳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或与真实情境的语料对比上。

二、国内教材语用研究情况

研究查阅发现,以往关于教材的研究多是关于语用教学的,教材的语用评估多是被忽略的[6]。孟妹[7]研究了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语用情况,发现在教材中的交际能力部分含有语言行为、得体、文化因素等语用特征,然而这些特征的数量和质量的呈现很有限。何春燕[8]以言语行为中“道歉”为主,对4套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文教材——《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交际英语教程:核心教程》(修订版)、《综合英语教程》、《英语》(修订版)[9-12]做出简要分析,总结了言语行为部分编写的三点不足:真实性不够,同一言语行为在不同单元的编写缺乏连贯性,对启发学生言语行为意识的重视有待提高。最后指出,教材编写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即通过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应用言语行为跨文化对比研究的结果,加强学生对言语行为策略和表达形式的语用因素的理解和认识。黄洁[13]发现目前国内外的EFL教材中,以真实语言材料为源语言素材并对会话进行恰当的可理解性语用解释的内容很少。他对我国的EFL教材编写中如何融入语用知识提出建议:教材编写者应强调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及语境。安昌光[14]从语用角度对英语教材编写中出现的不足进行了探索,并指出过去的英语教材编写上的不足:编写者以语法结构为纲,缺乏真实语境,往往是重形式轻内容,忽视话语的意义和语境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霍文保[6]以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为研究对象,归纳了言语行为在该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着重考察了“请求”这个言语行为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作为二语学习的英语,其教材种类繁多,各地区选用的教材不同,而国内学者对牛津初、高中英语及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相对较多。如《初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初探》《牛津英语——英语教材的新理念及其对教师教学的新挑战》《关注教材改善EFL教学》《牛津初中英语教学探索》《试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发展现状》等文章皆是通过将教学与教材结合起来,总结英语教材的特点,针对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另外,国内学者对于当前EFL教材的研究角度各有不同。霍文保[6]指出国内现有教材的研究多从难度、文体、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15-17],较少结合语用意识培养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笔者发现针对各类英语教材评估评价的研究较多,而关于中学英语教材语用方面的研究也寥寥可数,但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课标》(2011年)中明确指出,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师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而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基础。针对这一要求,少数学者指出了EFL教材编写中语用部分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教材没能反映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以及课堂教学研究较多,但是对EFL教材语用研究得较少且关注不够。关于EFL教材语用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教材编写者改进教材中语用信息匮乏等问题,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Grant N.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M].New York: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87.

[2]Myers-Scotton,Bernstein.Natural Conversation as a Model for Textbook Dialogue[J].Applied Linguistics,1988.

[3]Bardovi- Harlig.Developing Pragmatic Awareness:Closing the Conversation[J].ELT Journal,1991(1).

[4]Kuo,Chih - Hua.Problematic Issues in EST Materials Development[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3(2).

[5]Cunningsworth 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Oxford:Heinemann,1995.

[6]霍文保.初中英语教材的语用评估[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

[7]孟妹.教材的语用评估:个案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2006.

[8]何春燕.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精读教材中言语行为部分编写的几点不足[J].山东EFL教学,2007(1).

[9]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1).

[10]李筱菊.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二):下册[M].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

[11]张建琴,邹为诚.国际基础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中国外语,2010(4).

[12]黄次栋,胡文仲.语用学与语用错误[J].外国语,1984(1).

[13]黄洁.语言习得研究的构式语法视角[J].四川EFL学院学报,2008(4).

[14]安昌光.从语用角度看英语教材的编写[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5]何兆熊,周雪林.《新编英语教程》调查报告[J].外语界,1997(1).

[16]胡壮麟.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7]王守仁.关于英语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1-10-18.

[18]王守仁,何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牛津初中英语[J].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9]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教程英语教材言语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挽碧制作教程
高效渲染教程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