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2014-04-17 05:11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志愿志愿者

马 兰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0093)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开展志愿服务不仅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更加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主要从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影响。充分挖掘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功能,不仅有助于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而且为深入有效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 志愿服务和大学生社会化的理论内涵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也称志愿工作、义务工作等,在一般通用的概念上,志愿服务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等环节,内化社会规范,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并在社会中能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作为“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必须通过社会化,实现从“自然属性”占主导到“社会属性”占主导的转变,才能真正的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2 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2.1 理论依据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具有的生物特性,即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社会属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社会特性,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人的自然属性是任何其他动物共有的属性,它不能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的社会属性则揭示了人和社会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其他动物的特殊性质,因此,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本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个人的情感意志、政治态度、道德品质等特征,是由后天的社会实践和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不同社会关系综合作用造成的。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未来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他们认为教育不仅会提高人生产劳动能力,而且是社会环境自觉影响人的基本手段。实践是生理活动的基础、心理活动的源泉、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人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之一,有意识的组织、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开展志愿服务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可以根据主观意愿自由的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政治立场、道德修养,帮助其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并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生活技能和专业知识、发展专业素养,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进而增强自我社会化的能力。同时,由于志愿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弥补了目前高等教育整齐划一培养模式的不足。

2.2 现实依据

从大学生的特点而言,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趋于成熟,随着他们知识技能、实践交往的逐步增加,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具有能动的自我探索性和选择性,基本能够直接依靠自身对社会问题做出较为客观的认识和判断。他们具有明显的内化倾向和自我选择性,更注重现实的自我参与性,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亲身实践、体验、感悟的教化方式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志愿服务适应当代青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特点,组织和引导青年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动了青年的内在积极性,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是否参加以及参加何种志愿服务项目,能够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做出判断,具有灵活性。从志愿服务本身而言,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慈善活动,它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承载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内容,它以寓教于乐、寓教与服务,无形中宣扬了我国主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弘扬社会正气。当前,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良好成绩,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生力军,活跃在各类志愿服务领域,并产生了一批志愿服务的先进典型,志愿服务的精神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弘扬与倡导。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培养他们积极的政治、道德情感。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实现了精神境界的升华,促进了自身知识的扩大和技能的增强,为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开辟了现实的途径,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3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考察

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领域不断扩展,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到了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不强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从内心培养广泛深刻的公民意识,更没能内化成为自己自发自觉的行动,忽视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忽视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多的把目光集中在志愿服务带来的个人收益。

3.2 尚未充分发挥潜在资源

这里的潜在资源主要指志愿者资源和志愿者能提供的服务资源。真正社会化的志愿服务,是由机构、团体、个人等各种具有志愿服务行为能力的公民参与的,它的组成结构应该是多样性。而当前我国的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受过教育的青年,参与人员的组成比较单一,参与的频率和强度相对较低,可以利用的志愿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开发。

3.3 志愿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志愿者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但一部分志愿者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大量重复繁琐的体力劳动和沟通协调工作,大学生志愿者难免会有一些消极烦躁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负担。

3.4 招募途径相对单一

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或多或少带有组织色彩和运动色彩,志愿服务活动也主要是由政府推动主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相对单一,社会上的公益事业大学生参加较少,长此以往,广大志愿者表现出主体性缺失、自发性弱、创新性差、服务意识低,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缺乏自发自觉的志愿服务行动。

3.5 志愿者的培训不够系统

首先是培训内容相对片面。已有的一些对志愿者的培训,大多只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技能,缺乏对志愿者自身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个性化等常规性的素质训练,比如生存生活技能、心理疏导培训等。其次是培训方法相对落后。培训的过程中,缺乏培训人员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主要以单方面的灌输为主,忽略志愿者的主体性需求,从而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未能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和目标,进而影响了大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与服务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开展。

3.6 激励措施力度不足

有些地方已经探索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激励机制,极大调动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目前的激励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激励手段相对陈旧。目前我国大部分志愿组织依然采用传统的激励方式,给予物质奖励与荣誉激励,没有根据志愿者自身多样化的需求来设计不同层面的激励方式,导致对志愿者的激励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激励主体相对单一。激励主体主要停留在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上,企业、个人、社会参与度却比较低,应鼓励以上三者同时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之中,在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全方位的支持,这有利于增强激励的效果。

4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4.1 完善组织机制

首先,规范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在招募对象上,遵循“双弱势”的志愿者选拔原则。选取弱势群体作为服务扶持对象,选拔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大学生来提供服务,简称“双弱势”原则。在招募方式上,遵循自由、自愿的志愿者招募模式。改变强制性的派遣、安排方式,增加个体参与的自主性,让他们自由的选择是否参加以及参加何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大学生发挥特长提供广阔空间,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完善和人格发展。

再次,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不仅是针对某单一具体项目的培训,还应该包括基本的生存生活常识、简单的医疗卫生处理,丰富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注意做好志愿者的心理疏导培训,教授志愿者心理减压的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此外,志愿组织应把交流、沟通的技能,组织技能纳入培训的范围,增强大学生的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培训方法上,注重于大学生志愿者的互动交流,善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改变原有的单向灌输模式,建立双向互动学习模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通过培训使志愿者提高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强化志愿服务的理念,提升志愿服务的技能和品质,进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发展职业技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社会劳动和创造中锻炼和升华自己。

其次,深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领域。现阶段总体而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容相对单一,层次相对较低,大多是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的体力劳动。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领域,搭建大学生检验自己、发展自己的实践平台,引导他们的专业技能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加速知识技能向科技生产力的转化。

4.2 强化激励机制

首先,来自组织的激励。应该重视对志愿者的工作安排,根据志愿者的特点、爱好,合理分配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使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心情愉悦、充满成就感,满足大学生志愿者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志愿者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其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丰富人生的阅历,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已有的理论知识,切实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关心关注志愿者的思想、心理动态,使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其次,志愿者之间的相互激励。充分利用QQ、BBS、飞信、人人网等网络资源,搭建良好的志愿者交流平台,供志愿者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服务感受,诉说在服务过程中受到的委屈或成就,有利于大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发泄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再次,来自志愿服务对象或社会的激励。给志愿者必要的物质补偿和精神激励,使其感受到“被人需要”和“受人尊重”,满足志愿者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制定一些政策性的补偿措施,如在入学、就业时将优先考虑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同时注意在物质方面的补偿,如给予一定的餐饮补贴、车贴,提供特殊保险计划,对志愿者因公受伤进行赔偿等,以解除他们参与的后顾之忧。因此,给予志愿者一定的宣传表彰等精神奖励,使之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坚定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并持久的付诸于道德实践,提高其道德社会化的水平。

4.3 整合保障机制

完善法律保障。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主要是通过法制化的途径来实现的,成熟完善的法律环境有助于解决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保证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完善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坚定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信心信念,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全民支持、共同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良好局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拓展资金来源。政府必须要广辟财源,鼓励广大企业参与志愿服务事业,鼓励社会成员捐赠,借助各项政策建立巩固的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慈善组织的社会信誉度,着重培养企业的公民意识,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志愿服务的事业中来。

4.4 健全评价机制

对志愿者的评价。志愿者遵循自愿的原则参与志愿服务,无偿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以自身服务谋求利益,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志愿者的积极性不足,工作效率低下,使他们人浮于事,从而造成“志愿失灵”。倡导以小时为导向的志愿者考评制度,以志愿者贡献的时间和精力作为考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刺激志愿者在今后贡献更多的时间,同时提高服务的水平。

对志愿组织的评价。改进志愿组织管理松散的状态,提高志愿组织的效率,需要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志愿组织的资金多源于社会捐赠,要加强对志愿组织的财务监督管理,做到财务的公开、透明,敢于接受社会的监督。切实提高志愿组织的公信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扩大志愿服务的群众基础。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全社会进一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郑黎群.中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冯婕,姜继为.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双弱势原则”[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15 -19.

[7]苏 红.基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的激励机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4):15 -18.

[8]孔春梅.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模式的现状与路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8):21-25.

[9]顾 凯.平衡计分卡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性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9):461 -165.

[10]孔春梅,陈玉明.基于职业发展视角下的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8):70-72.

猜你喜欢
社会化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