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2014-04-17 11:40张建丰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7期
关键词:逃避责任责任意识责任

张建丰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深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正随着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如何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成长和成才是高校永恒的话题。虽然大学教育普及,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肩负着科技的发展方向。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黄金阶段,对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在这阶段注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因此,本文对当前在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必然性

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在高校这个大熔炉中锻炼、接受教育并使其自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和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简单来讲,高校具有培养的责任。而大学生也有相对固定的社会责任,那就是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学生作为一种受体应了解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应该弘扬什么,应该摒弃什么。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体现其价值,才能实现其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目标。基于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和高校自身的社会责任,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高完善自我的责任掌控能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目标。当代大学生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日益激烈的人才资源竞争环境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然要求高校注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二)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需要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理念符合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这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内涵,这就给高校的教育和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这也无形中给大学生赋予了一定要求。在校大学生肩负实现社会和谐繁荣的历史任务,这个任务艰巨而漫长,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必须强化他们的实现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促使高校人才资源的更高效利用。

(三)大学生责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大学生虽然生理上趋于成熟,但心理上仍不稳定,主要是体现在对自己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等的过优评价与客观现实的矛盾。①当代的社会发展环境和大学生成长环境都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录取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一直处于家庭和学校这个壁垒中,这种成长轨迹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在步入大学后,有很多大学生转变角色比较困难,一些大学生还存在厌学、轻生、痴迷网络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大学生责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生道路和价值,把其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四)大学生责任教育是塑造和完善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手段

我国自古都对责任有较深的认识,儒家学者认为,作为道德上的君子,都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也造就了许多年轻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件,例如近代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中大学生处于文化的前沿。他们有热血、有激情,正是这种热情不断推动着我们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竞争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市场、人才、价格的竞争等。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中大学生如何更好地成长成才,如何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这就要求高校注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奉献的精神、创新的意识、行动的活力。事实证明,良好的责任意识能促使大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使他们能树立学习和奋斗的目标,不断向人生的更高阶段迈进。③如果做到这些,不但会减轻学校自身的教学的工作压力,而且还会使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加牢固。

(五)大学生责任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校的教育是相对宽松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是建立在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基础之上。当然这种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学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抵御诱惑、承担责任的能力等,而责任意识在这些方面具有统领作用,它是大学素质发展的基础。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学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需要什么,必须知道他们在自我发展中怎么才能更好地接受正面教育的。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较高,往往会出现操之过急或定位不准等现象,造成相反的效果,普及和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可以给大学生以准确的定位,使他们对前途和能力有清晰的认识。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问题

(一)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包括价值取向方面,公德观念、人际交往、公益活动、社会认识、家庭情况等方面,这些方面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都会有所体现。高等教育是塑造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必要阶段,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发展的程度影响着社会进步的步伐。社会的发展就赋予高校和在校大学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社会培养各个行业领域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高校不能认清自身的功能。造成学生需求和培养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这种错位若不及时调整,将会使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学生责任意识进一步淡化。

(二)责任没有压力感

当代大学生生活条件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以“90后”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生,不管是社会、学校、家庭都给予他们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使他们产生了优越心理,在他们求学的这个年龄段,生活无压力、学习无压力,这种无压力的状态也导致了他们无目标,即无服务社会、奉献个人力量的目标。大学阶段对于广大青年来讲是一个黄金时期,大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能力并存,广大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分析和了解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不要仅仅埋头苦读,更需要对很多事物和现象进行思考;应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摆事实、讲规律,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压力感,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三)逃避责任代价低

凡是负责任的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代价,当然这种代价有些是力所能及,有些确实是无法企及的,从现实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大学生在遇到特定的情况时,往往选择逃避责任。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往往无所事事,生活空虚,明天的事情明天再做,一谈到就业就从社会环境找借口,面对就业压力,颇感茫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代大学生面对责任往往选择逃避,主要表现在拈轻怕重,认为自己进入大学门就已经很了不起,一种随大流,释放高考压力的心理就出现了,这是一种完全歪曲的心理和现象,逃避责任只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在现实中没有集体观念,把自己定位在社会之外,只要自己发展好,其他与我无关。当今大学生在努力寻求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平衡,处处明哲保身,即使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有承担,但自愿主动的并不多,并且这种主动也不是源自本身的责任认知,而是源于处世原则,不是积极主动地承担,而是消极被动地承受,这种现象是逃避责任。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对策

(一)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历经了革命、建设、改革等时期,在各个时期中,一代代青年人共同努力,并始终把自己当作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于社会进步。当前这个时期,社会的发展还会出现不平衡、不协调、不科学等问题,这需要广大大学生认真面对现实,建立远大的抱负和目标,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通过高等教育这个平台,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为自己更好地服务社会打好基础。

(二)有目的的创造责任压力

大学教育对于这种欠缺责任的现象应做足准备,以自身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制定相关对策。大学教育本身就是完善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对象决定大学教育的任务艰巨性,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白大学生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针对这种现象和在校大学生的特点,给责任教育一定的空间,当然这种空间是有限制和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给他们施加责任的压力。这就依靠教育工作者发挥自身的优势,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耐心地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树立为责任而学习的信念。

(三)提高责任代价,遏制逃避责任现象

逃避责任现象的广泛存在是教育部门必须深思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大学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对待逃避责任的认识表现为习以为常。针对这种状况,高校应营造高尚的风气、良好的秩序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那些不好的行为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披露和报道,对造成严重后果及时给予相应的惩治,通过各种方式提高逃避责任行为的代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四)构建健全的责任教育体系

责任教育虽然不像专业课程那样固定,但是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大学教育应把责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育实际,构建切实有效的、可行的教育体系。通过认真调研大学生对于责任理解的现实情况,分门别类地解决他们思想的困惑。高校要强化责任教育的评价制度,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勤于科研、因材施教,真正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责任教育的作用。

四、小结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这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义务。在新时代的进程中,高校必须把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当作一个重要任务来抓。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和层次相对来讲差异较大,但是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当代、立足于提高,切实让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远大的抱负,促使责任意识在高校教育阶段不断继承和发展。

[注释]

①彭媚娟.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J].理论月刊,2011(2):180.

②李朝晖.责任意识是大学生成才之必备素质[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48.

③周岩.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1(10):48.

猜你喜欢
逃避责任责任意识责任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与你为邻
与你为邻
自我心灵的解脱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如何走出 心里的恐惧
期望嘱托责任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