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欠费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2014-04-17 11:40李先卓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7期
关键词:学费收费意识

李先卓

自1997年高校收费实行全面并轨以及1999年全国实行全面扩招以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了大众教育,但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构建与措施配套没有及时跟进,产生了教育质量滑坡、就业率下降、大学生欠费、学术腐败等问题。其中,大学生欠费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认真面对和科学研究这个问题,探索并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确保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象种种

高校大学生欠费现象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作为问题引起高校高度重视和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则是从2001年、2002年开始的。兹辑录两例如下:2007年10月,位于天津的河北工业大学校领导接到校财务处的报告:全校3万多名学生中有5000多人欠缴学费,共计5000多万元,差不多每6名学生中就有1人不缴学费,甚至有学生大学四年都没有缴学费。2009年1月2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网上公告,其学生欠费已达2700余万元,其中已毕业学生2399人,合计欠款1487余万元;在校生4005人,欠款1216余万元。近年来,尽管国家已开设了绿色通道,基本建立了“奖、贷、勤、助、补、减、免”七位一体的助困体系,缓解了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但大学生欠费问题却愈演愈烈:一是大学生欠缴学费金额越来越大;二是大学生欠费人数越来越多,欠费率逐年提高;三是大学生欠费原因越来越复杂,从家庭困难到高档消费等。

二、成因透视

1.制度——收费改革。从1997年开始,高校收费实行全面并轨,学费一下涨到了2000多元,有些学校甚至突破了3000元,欠费问题逐渐由幕后走向了台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物价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新的收费政策的出台,高校学费普遍大幅上涨,大学生欠费问题进一步激化。

2.政策——大量扩招。以1999年全国实行大规模扩招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高校入学门槛大大降低,大学生规模急剧膨胀。换言之,更多的贫困学生进入高校,而高校又不得不提高学费。这就是高校的“悖论”之一,其直接结果是大学生欠费问题不断“升级”。

3.家庭——经济困难。随着大学生规模的急剧膨胀和生源地的多样化,高校中贫困家庭学生所占比例和数量急剧上升。据中国扶贫基金会2007年公布的数字,目前全国的普通高校中,贫困生460万人左右,约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0%。

4.主观——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义务意识、诚信意识以及缴费意识淡薄,是造成大学生欠费的主观原因。一些“恶意”欠费的学生,只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却不履行相应的义务。这部分学生的缴费意识淡薄,诚信意识淡漠,故意拖欠学费。

5.资助——力度不够。“奖、贷、勤、助、补、减、免”七位一体资助体系的建立,切实资助了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大学生。但由于我国财力、物力有限,加之社会关心、资助贫困学生的意识比较淡薄,在全社会没有形成普遍关心和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局面。

6.管理——措施不力。高校的内部管理不到位、措施乏力,是形成大学生欠费的因素之一。高校对欠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不到位,部分学生没缴学费却照样正常上课;大多数高校采取学费收缴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教学由各院系负责的两级管理模式,因机制不畅通和信息不对称,职能部门和院系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为部分学生“恶意”欠费提供了方便;催缴学费的责任不明确,学工干部对学生欠费问题重视不够、督促不力,弱化了催缴学费的力度。

三、影响剖析

1.社会——有损政策。大学生欠费问题的出现日趋严重,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部分大学生义务意识、缴费意识淡薄,消极对待缴费问题,致使国家推进大众化教育与高校收费体制改革的决策和政策受到了挑战。二是“恶意”欠贷率居高不下,部分地区部分学校的欠贷率高达70%,影响了国家对大学生的助学贷款政策,也影响了银行系统本身的工作与利益。

2.学校——制约发展。大学生欠费直接危及校方利益,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办学经费更加紧缺,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和基本建设的正常投入,制约着学校的顺利、健康、可持续发展。

3.个人——波及未来。大学生欠费尤其是“恶意”欠费,是典型的损人害己的行为。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对学校和社会的损害是有限的,但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可能是终生的。

四、解决对策

1.健全政策体系。在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方面,必须优化高等教育政策环境,健全成本分担、收费标准、助学贷款等政策体系。一是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减轻大学生经济负担。高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办学经费问题,必须建立健全高教成本分担机制。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政府作为最重要的投资主体,要切实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以解决政府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二是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保证收费公平性。大学生收费标准的确定关键是要核定合理的高校教育成本:校教育成本应由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物价部门并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予以科学测定与核算,必须拟定统一的指标体系,学费标准应当严格控制在高校教育成本比例的25%以内;有关部门在制定收费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以及生均培养成本的高低,对各类高校的收费标准有一定的限制。三是完善国家助学体系,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奖、贷、勤、助、补、减、免”七位一体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完善法律条件。高校收取学费完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大学生必须缴纳。国家应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机制,出台相应的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和高等教育的性质,在规定大学生享有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同时,明确规定大学生履行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的义务,强化大学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和权利义务意识,提高大学生缴费的自觉性。第二,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收费与缴费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高校有义务向大学生提供高等教育及其相关的后勤服务,大学生有权利要求学校在履行上述义务的同时履行相应的缴费义务。国家应当通过立法形式,明确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这种合同法律关系,明确收费主体和缴费主体及其权利与义务,强调违反义务应当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为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提供法律条件。第三,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的有关法律制度。国家助学贷款虽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将长时期存在于高等教育领域。为了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切实降低还款违约率,必须有比较成熟、高效的法律、法规环境相配套。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立法先行,加以规范。第四,建立恶意欠费大学生惩戒机制。对欠费大学生要区别对待,大部分欠费大学生是可以通过教育、管理和帮扶等措施来履行缴费义务的,而对恶意欠费大学生则应以合同违约责任来约束,依法追究其民事或刑事责任,建立与惩戒要求相适应的人性化的司法配合体系,为解决大学生恶意欠费问题提供司法保障。

3.强化管理机制。要想切实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高校必须在管理上统一认识,规范制度,明确职责,科学管理,提高效率。一是制定科学的收费管理制度,使学费收缴工作规范化。为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按《收费许可证》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不得随意调整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收费制度改革,如实行按学分收费、采用银行批量代扣方式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收费管理制度;收费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确保助学措施落到实处,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费制度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收费制度的改革必须确保贫困大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为此,国家建立了资助体系,出台了有关政策,建立了配套制度。三是严格高校内部管理,遏止大学生恶意欠费。高校要依法治校,从学籍管理入手,端正工作态度,采取积极措施,严格管理,堵塞漏洞,遏止大学生恶意欠费:凡欠费者一律不予注册,认真执行“先交费后注册”的原则;凡没有注册者不能享受在校大学生的权利,如选课、考试、答辩、毕业等。四是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往学校对国家收费政策、法规、制度的宣传不够,家长对大学生在校的表现不甚了解,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必须制定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有关制度,要求学工干部必须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生活等情况,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4.提升教育功能。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教育功能,将法律意识、缴费意识、诚信意识等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轨道。第一,加强有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学习和宣传。高校必须加强对有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学习和宣传国家有关教育投资、收费标准、助学体系等方面的政策和举措,让大学生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国家的温暖;学习和宣传高校收费管理和财务监督制度,让大学生自觉服从有关制度的管理与约束。第二,加强自觉缴费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依法缴纳学费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高校应全员动员,综合多种途径,通过思想教育、道德实践、教学科研活动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培养大学生自觉缴费的缴费意识。第三,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信意识。高校要在学生工作中开展诚信教育,科学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使全体大学生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荣辱观;要从国家奖学金和助学贷款中,让大学生深切体会到国家、银行、高校的特殊关怀、信任和期望,培养大学生明礼、诚信、感恩的道德规范,营造公平、公正、诚信、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第四,加强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教育。高校要将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加强教育其自立自强意识。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让贫困大学生懂得,只要品德良好、学业优秀,国家、银行、学校和社会都会给予帮助,让其顺利完成学业;让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感受国家资助政策的温暖,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生活困难,在自立、自主、自强的过程中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学费收费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我的兴趣班学费
自由流收费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意识不会死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