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医科院校成人ESP教学探索

2014-04-17 15:42秦一竹刘长鑫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医科建构主义成人

秦一竹 刘长鑫

(哈尔滨医科大学英语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

【秦一竹:哈尔滨医科大学英语教研室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刘长鑫:哈尔滨医科大学英语教研室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数据统计研究】

一、ESP教学的内涵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相对于普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简称 EGP)来说的,与平常所说的应用英语或专业英语相类似。ESP是与某职业和某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它是为满足特定群体的特定学习需求而开设的,如医学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论文写作等。ESP教学的目的在于,把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工作环境中以英语为手段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些专业用途英语的著作就陆续发表了。最早提出ESP概念的是韩礼德(M.A.K.Halliday)等人。他们指出,ESP是公务员、警察、法律工作者、医护人员、农业专家和工程师等使用的英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经济、技术、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ESP逐渐发展壮大起来。20世纪80年代,研究ESP的人越来越多,大批论文、专著纷纷涌现。斯特雷文斯(Peter Strevens)提出了ESP的四个区别特征:第一,在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第二,在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第三,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第四,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

二、医科院校成人ESP教学现状

医科院校成人英语教学很早就引入了ESP教学,有医科院校特色的ESP教学模式也在探索之中,但是,仍然存在若干问题。

1.课程设置不当。EGP与ESP学时分配比例不协调。一般医科院校EGP与 ESP比例为2∶1,有的甚至是4∶1。由于ESP学时太少,教学时间太短,教学很难系统展开,学生对医学英语的了解流于表面,教学效果不佳,而且EGP教学与ESP教学泾渭分明,没有连续性。这使得在ESP教学中,学生很难适应繁多的医学英语专业词汇和复杂的句式,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成人ESP教学没有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与普通本科英语教学雷同。

2.教学方法陈旧。有的把ESP教学变成医学英语词汇学习课或者医学篇章翻译课,有的简单照搬EGP的教学方法,使EGP与ESP两阶段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雷同。医学英语教学没有发挥其学科特色,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3.教材使用混乱。现阶段,各大医科院校在医学英语教材的选取上各自为政。有的自行编写教材,它们大多质量不高,缺乏系统性;有的引进国外原版教材,但它们很少符合中国医科院校的实际需求。

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探索医科院校成人ESP教学的出路,找到一套高效、系统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科院校成人ESP教学中的应用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达到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充实教材内容的目的。抛锚式教学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五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指设计一个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创设情境是抛锚式教学最基本的要求。语言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而设计出的情境就是ESP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创设情境这一环节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医科院校成人ESP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出与医学专业或医生职业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模拟情景。教师可以结合具体课程的内容,利用挂图、课件、直观教具、医学实验室等手段创设情境,并根据成人学生的英语水平,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比如,在讲解心脏病的章节时,教师可以模拟一个真实的急诊室情境,由学生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但不规定具体操作步骤,给学生提供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讨论空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探索能力。通过设置这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的氛围当中,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确定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先前的情景,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的开放性问题,它们没有唯一答案,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因此,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并掌握学习方法。再以心脏病的章节为例,教师可以提前设计相关问题,如“心脏病都有几种”,“心脏病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异种移植是否可行”等。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使学生提前预习,搜集材料,提高教学效果。

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是自己主动学,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但抛锚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什么也不用做。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并且注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医学英语中的自主学习环节是十分必要的。仍以心脏病的章节为例。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找关于心脏病的资料,可以提出一些搜索关键词或者提供一些相关的网站,让学生了解信息。如果有条件,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去观摩心脏病诊疗现场。在抛锚式教学初期,教师要监督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使学生学会搜集资料,辨别资料的真伪新旧,及时进行总结及补充,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揭示了建构主义教学观的重要理念。建构主义者认为,意义是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构建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已经存在于学生脑海中的学习习惯,主动查找资料,获取新的知识,从而解决问题,完成新旧知识的平衡。

4.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对不同观点的交锋,从而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即抛锚式教学中的协作学习。分组讨论是这一环节的重要手段。学生一般被分成由5-6人组成的讨论小组,讨论相关问题,分享查找到的资料,归纳总结相同意见。如果有疑问,则提出小组商榷意见,最后拿到班级进行再次讨论。此外,组织辩论赛也是协作学习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模式。这些现场质疑的形式,不但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而且这种积极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5.效果评价。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主动学习、主动讨论、主动质疑、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效果评价并不需要进行专门测试,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但这并不是效果评价的全部,还要进行小组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以达到融合新旧知识框架、掌握新知识的目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教师接受学生们的反馈,可以以调查问卷或者是口头调查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前四个环节的学习效果。通过反思过程,学生可以拓宽思路,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卢桂荣.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基于ESP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4]徐斌艳,吴 刚,高 文.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朱剑飞.英语专业医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9(4).

猜你喜欢
医科建构主义成人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探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成人不自在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Un rite de passage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