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2014-04-19 09:32段彦艳李林菊李庆国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话语应用型交际

段彦艳,李林菊,李庆国

(石家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段彦艳,李林菊,李庆国

(石家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目前,教师职前教育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学生对英语写作及写作教学的认知严重欠缺。为改变当下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应采用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反思能力,增加学生写作练习时间,并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它能够较好地适应高校应用型教学的培养要求,为改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合格的师资力量。

写作教学模式;应用;话语;能力

随着2013年北京地区高考英语改革的出台,有关英语教学改革的热议四起,许多省份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改革计划。北京在其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出“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反映了此次英语教育思路的转变——从应试走向应用。中学教师将如何适应未来教学的改变呢?我们认为,应通过系统的职前教育,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教学理念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课堂教学的变化,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英语写作是学生综合使用英语能力的一个体现,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瓶颈。Lamie认为,意识及训练对于变化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1]那么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是否培养了写作教学意识?是否为从事今后的写作教学作出了知识及技能方面的训练及准备?本文以石家庄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及石家庄市参加 “三支队伍”培训项目的部分中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总结了英语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教师职前教育阶段可行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

一、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英语写作教学的职前教育主要由两门课程来承担:英语写作课与教法课。写作课与教法课基本上为两条平行线。写作课上关注的是传统的语言及结构层面,教师评价的是写作的结果,而非写作的过程。教法课中有关英语写作教学的只有一章,大概有四个课时,讲授内容主要涉及历史上主要的写作教学方法,往往是简要叙述,一带而过。学生在写作课上了解到不同语言层面的写作技巧,从选词、组句到成段、谋篇;在教法课上了解到一些写作教学的方法及沿革,但内容过于笼统,对写作及教学实践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可以说,职前教育课程并没有为学生从事英语写作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也从作者2012年5月针对石家庄市参加“三支队伍”培训项目部分中学英语教师所做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得到部分印证。

此次调查共发出7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4份。就“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及学习为我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所做的准备”题目,调查数据见表1。

表1 “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及学习为我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所做的准备”调查

通过上表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41.9%的教师选择一般,20.3%的教师选择比较少,16.2%的教师选择很少,甚至有4.1%的教师选择没有,也就是说,高达82.5%的教师对自己的职前教育中的写作教学是不够满意的。而且,“三支队伍”所培训的课程均是应中学英语教师的要求精选出来的,写作课作为唯一一门入选的技能课,充分凸显了英语写作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中学教师这方面知识的欠缺。随着语言运用能力在各级英语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及要求逐年提高,中学英语教师们意识到改变当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迫在眉睫。但是,职前教育在英语写作教学上的培养欠缺导致了中学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上的乏力。

如果说,之前师范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未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职前准备,那么当下师范院校的写作教学是否有所改善呢?笔者在2013年6月针对“我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认知”题目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对象为石家庄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他们刚刚结束了一学年的英语写作课程学习。在发出的48份问卷中,有48位学生作出了有效回答。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我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认知”调查

通过上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认知依旧非常缺乏,其比例达到了受测人数的70.8%。只有4.2%的学生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认知较多或很多。也就是说,在当下英语教育专业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仍未重视对学生写作教学意识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这一学科缺乏基本的了解。

同时,针对“我对英语写作相关知识的认知”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我对英语写作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

只有6.3%的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相关知识有比较多的认知。高达58.3%的学生对写作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或严重不足。可以说,经过了一学年的英语写作学习,学生仍然对英语写作这门学科缺乏基本的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

总的来讲,从过去到现在,师范院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在教学理念上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学生对英语写作及写作教学的认知严重缺乏。职前教育的英语写作教学不能为学生未来从事英语写作教学做好足够的准备。

二、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

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建立在两大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是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研究,其次是交际语言教学论(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研究。[2]729-742

话语分析这一术语由美国语言学家 Z.S.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杂志上首次提出,之后经历了萌芽、起步到兴盛的不断发展。作为“一门通过‘使用语言’交换意义的学问”[3],话语分析离不开三种语境:话语自身的环境、使用话语的外部环境(社会文化)以及内部环境(人类的大脑),因此话语分析的视角可从话语本身、认知和社会文化三方面展开。[4]

交际语言教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针对传统语言教学法的积弊应运而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为世界语言教学界普遍认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向。其本质就是使学生通过参与交际来发展自己的交际能力。Savignon提出了交际能力的课堂模式,其中包括四个能力要素:语法、话语、策略、社会文化。[5]1-29四种能力彼此相关,话语能力为核心能力,整合了其他三项要素,学生须利用社会文化能力及语法能力选择合适的字词及句法结构,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特点加以策略的调整,使学生能够产生语意连贯、语篇衔接紧密的话语,向特定的读者恰当表达所需传达的意义。

Hyland在话语分析及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发展了适应写作教学的知识体系。他认为一篇好的二语语篇的作者需拥有五种知识,即:内容知识(有关语篇主题的一些观点和概念)、系统知识(语篇中出现的句法、词法和所应遵循的语言形式规范)、过程知识(准备和执行一项写作任务的步骤、过程)、体裁知识(体裁的交际目的及在具体语境中的价值)和语境知识(读者的期待、文化偏好以及相关的一系列语篇)。[6]27而二语写作教学则需将这五种知识囊括在内。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融合两种理论研究,涵盖了上述五种知识要素,立足于话语语言单位,关注语言的形式及写作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交际能力和写作教学意识。

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综合了写作教学方法的诸多优点,以话语为语言单位,克服了偏重于语言结构的传统教学法中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忽视。使过程教学法与结果教学法相结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写作教学的过程更加清晰,便于操控。同时还能发挥结果教学法对于写作初学者的优势。先让学生了解某种体裁相关的系统知识,增强学生参与各阶段学习的信心,然后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完成每一阶段的写作任务。

三、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教师职前教育就是要为各个教育机构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就是针对教师职前教育中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着眼于培养未来教师的写作能力及写作教学意识。

首先,此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反思能力。通过写作过程每一阶段师生间的交流,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Edwards认为,“有效的教师培训课程……应向学生提供机会,使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及教学技能”[7]6-7。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能在“做中,用中”学会英语写作是什么,写作教学又是什么样的以及从事写作教学所需掌握的具体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能够将写作理论及写作教学理论自然地引入课堂教学。教师有意识地示范传授如何处理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具体写作策略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对具体写作策略及教学技能的反思能力,引导学生有效习得专业知识,提高写作教学能力。

下面就以一堂写作课为例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适用性。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为英文摘要(Summary)的写作。英文摘要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应用极广的一种写作形式,也是检测学生能否清晰、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手段。

学生在准备阶段,需要寻找并准备英文摘要的相关系统知识和体裁知识,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作出相关的研究报告,回答什么是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结构如何、英文摘要的写作步骤及要求是什么以及相关的写作技巧等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英文摘要的写作产生初步的认知。教师在准备阶段则需利用典型范文与学生共同分析怎样才算是一篇好的英文摘要。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反思初步获得的有关摘要写作及写作教学方面的知识。在撰写阶段,教师会布置摘要的写作练习任务,与学生探讨如何全面、清晰地反映原文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讨论摘要写作的技巧。在反馈及评价阶段,学生也会参与其中,按照教师的评价标准,从语言层面到非语言层面,对同学初稿逐一进行衡量,评价其是否达到了话语交际的目的。通过准备阶段、撰写阶段、反馈阶段及评价阶段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教学技能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当然,这样的教学改革对高校的写作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写作教师需要了解写作及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成为写作教学课堂的策划者、指导者,积极调动起学生的职业意识及元认知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高校的写作教学中来。

其次,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写作能力与写作教学技能的提高提供充足的训练。英语写作课是一门技能课,而技能的娴熟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践。但传统的写作课堂往往将实践课变成了一种知识传授课。学生或许了解了一些写作技巧但仍面临着不会写的尴尬。

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能将课上与课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时间。仍以英文摘要课为例。在准备阶段,学生在课下寻找有关英文摘要的相关系统知识和体裁知识,在课上参与教师的讲解和讨论,从而对摘要写作有一清晰深入的认知。在撰写阶段,学生在课下有效撰写教师交给的写作任务。在反馈阶段,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评改,学生再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最后,教师利用课上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文进行总体评价。这样,虽然写作课的时间有限,但该模式将课上与课下时间相结合,将大量的准备、练习、反馈时间转移到了课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时间。

最后,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教师只是示范者与协助者。学生必须参与到每一步的教学过程之中。而且每一过程都涉及到对学生不同层面的写作训练及写作教学训练。仍以英文摘要课为例。在准备阶段,学生分组合作寻找英文摘要的系统知识、体裁知识,并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训练了学生对写作资料的搜集、汇总及整理能力。学生对将要写作的内容、语言和技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同时,通过参与对教师准备的范文分析,学生对英文摘要的结构特征、写作步骤及语言使用特征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为写作阶段准备好了系统、体裁及语境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撰写阶段才能理顺自己的写作思路,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写作。同时,学生还需根据教师制定的评价标准,对同学的写作逐条提出反馈意见。其中包括是否将长度控制在原文的1/3以下?是否全面准确地涵盖了原文的信息?是否照搬原文?语言结构是否正确?行文是否规范?……学生根据同学的意见,考虑、修改后上交。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点评,学生可以发现彼此之间的问题和优点,从而相互学习,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同时还能够练习如何发现他人写作过程中的优缺点,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他人的习作进行有效的点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教学技能。

四、结语

基于话语的应用型写作教学模式是适应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及英语写作教学技能的一个较好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其以交际教学理论及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融合了写作教学必备的五种知识。综合利用学生的课上课下时间,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在用中掌握与英语写作及写作教学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当然,该模式在实施中也会面临着诸多待定的问题。教学大纲中的体裁应包括哪些?写作的初级阶段教师讲授及学生自主学习间的比例怎样分配?教师评价标准如何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这些问题都将在随后的研究和实施当中加以进一步的解决和验证。

[1]LAMIEJM.PresentingaModelofChange[J].LanguageTeachingResearch,2004,(2):15-142.

[2]CELCE-MURCIA M,OLSHTAIN E.Discourse-Based Approaches:ANewFrameworkforSecondLanguageTeachingand Learning[M]//EliHinkel.HandbookofResearchofSecond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

[3]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2003,(3):43-50.

[4]杨雪燕.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2012,(2):32-36.

[5]SAVIGNON S J.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Linguistic TheoryandClassroomPractice[M]//SAVIGNON S J.Interpreting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New Haven&London:YaleUniversityPress,2002.

[6]HYLAND K.Second Language Writ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3.

[7]EDWARDSA,COLLISON J.MentoringandDevelopingPractice in Primary Schools[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6.

(责任编辑 苏 肖)

A Research on the Discourse-based Practical Model for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DUAN Yan-yan,LI Lin-ju,LI Qing-gu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The basic problem currently existing i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in the pre-service stage is that students know quite little about the knowledge of English writing and its teaching.Accordingly,a practical model based on discourse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for it can raise students’metacognition awareness and reflective ability,increase their practice time and well conduct a student-centred teaching.And this model can better meet the demand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of universities,thereby providing qualified English teachers for secondary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model for teaching writing;application;discourse;competence

H193.6

A

:1673-1972(2014)04-0117-04

2014-03-20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303338)

段彦艳(1975-),女,河北邯郸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与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话语应用型交际
情景交际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交际羊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