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2014-04-10 16:24宋杉岐康小莉王俊奇云书海姬会然张辰琛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

宋杉岐,康小莉,王俊奇,云书海,姬会然,张辰琛

(石家庄学院 a.政法学院;b.西柏坡文化研究中心;c.教务处;d.马列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35)

社会管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宋杉岐a,康小莉b,王俊奇c,云书海d,姬会然d,张辰琛d

(石家庄学院 a.政法学院;b.西柏坡文化研究中心;c.教务处;d.马列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力量,在农村社会管理中扮演着领导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重要角色。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的权责不清、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农村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完善自身,用与时俱进的勇气迎接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挑战。只有重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示范作用,才能逐步实现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

社会管理;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力量

社会管理应该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过程,单纯通过政府和公民个人是难以实现社会管理的重任的,市场以及社会组织都可以在社会管理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村民委员会作为自治组织,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村民委员会的社会管理职能。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职权。”很显然,村民委员会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的。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下,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有多元主体参与的格局,也凸显出了社会管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完善的重要性。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我国的村民自治是自上而下地推进的,党和政府一直是村民自治的强势一方,民间自治组织存在着先天的发育不足,民间自治的资源还不能达到整合态势。党和政府管得多会让农村自治成为畸形的自治,党和政府放手不管又会造成自治组织的混乱,为农村黑恶势力提供温床。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是农村自治发展的需要,而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则是其关键一环。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力量,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一,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管理的领导者,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这也正是在我国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建设的政治前提,是农村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的具体体现。农村社会管理离不开农村的自治组织以及其他一些服务组织的发展,多元主体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需要一个方向性的指引和政治领导,而基层党组织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这项重任。通过基层党组织可以及时将国家的方针政策输送给农村社会管理主体以及广大民众,通过基层党组织可以更好地开展政治动员,实现政治参与。

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管理的协调者,发挥着化解、控制农村社会矛盾的作用。“当作为利益分配、约束与导向机制的制度供给者主要为政党、政府时,那么如果这些主体不能进行及时的制度创新和有效的、合理的制度供给,不能在利益纷争之中扮演公正的‘裁判者’的角色,那么,其合法性、可信度将受到怀疑。政治稳定亦将面临挑战。”[1]农村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有百姓之间、百姓与政府之间、百姓与社会组织之间、诸多社会组织之间的社会利益矛盾,还有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之间的矛盾、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和上级政府之间的矛盾。诸多社会矛盾的化解、控制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在政治发展的历程中,这些矛盾的化解和控制需要一个核心力量。这种力量必须拥有政治权力的权威,让百姓信服,才能更好地充当诸多矛盾的协调者。从中国农村的政治实践和法律框架来看,这种政治力量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将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协调者,其既要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分析利益矛盾,又要依据具体情况找到合适的解决利益矛盾的途径。

第三,基层党组织还是农村社会管理的服务提供者,发挥着直接和间接的服务作用。农村的社会管理需要宣传、引导,需要基层党员的示范带头,需要满足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质疑,担当此重任的依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需要在政治上为农村党员和农民提供实现民主权利的现实保障,打造百姓民主参政的平台,提供民主参政的服务咨询和服务框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宣传,以法律规范加强社会管理。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经济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民众提供无偿法律政策咨询,加强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文化上要强化新时期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宣传,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神动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河北省一些村庄的调研,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社会管理的一些共性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不强

农业税时代,在农民心目中,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是一个组织,曾经拥有着至上的权威,有些“刁民”甚至心怀一种对基层党组织的恐惧,因为农业税也导致了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后农业税时代,农民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农村的修路、环境治理、村庄安全、民主自治等诸多公共管理问题凸现,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基层党组织的具体领导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习惯了发布权威命令,上传下达,还不习惯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某些基层党组织依然存在着社会管理理念上的官本位和政府本位,而缺乏权利本位、公民本位。正如英格尔斯(Alex Inkeles)在其《人的现代化》中所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2]4进行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成员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以民为本,提供服务而不是强化命令。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间权责不清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的战斗堡垒,领导着农村的社会管理工作。但是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之间出现了职责不清、关系混乱,表现为社会管理主体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的现象。在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之间,往往表现出的是自治组织的自治不足,出现某些基层党支部独揽大权,代替自治组织作决策,忽略村委会的职权,造成极为严重的越权现象。在基层党组织和农业经济合作社之间,往往表现出的是基层党组织要求民众统一加入经济合作社,而忽视了经济合作社自身的动员和吸引能力,这是对农村民间组织和利益团体的指导角色的缺位。在基层党组织和提供健康等服务机构之间,基层党组织对服务机构缺乏支持和监督,放任自流,致使基层党组织的权威降低。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不足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了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转变观念,不断创新;也了解到了一些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抱怨和期望,他们抱怨一些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有私心,在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土地等问题上不敢替农民说话。农民充满期待,需要有致富经验的、敢于为民请命的、有创新能力的领导干部,他们需要这样一个集体的核心力量。从实践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社会管理目前的主要主体,其公信力面临一些挑战,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暴露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不足,这也是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不足的体现。创新能力不只在于领导农民经济上致富,还在于在公共事务决策上广泛征集民意,带领村民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面对村民土地被拆迁或征收时敢于维护村民的正当权益,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等。这些恰恰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考验,也是基层党组织在民众中立身的根本。

(四)农村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在对河北省唐山地区S村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无奈的问题。为了调动党员参加村中的党员大会,基层党组织规定每次给予到会党员10元钱的出勤奖。即使如此,参加会议的人员仍然是稀稀落落,只有那些年龄偏大,甚至还有些腿脚不便的、有疾病的老年人才会为了10元钱去参加村里的党员大会。老人们给出的理由是,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门溜达一趟,还能换10元钱回来。在我们调研的地区,这已经不是一个村子的现实,许多村庄面临着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积极性不足的问题。这有着一些现实的原因,比如,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年轻人更多地选择外出务工或者进入当地的企业等。

在调研中,我们也比较了经济发达地区和一般地区的农民在选择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方面的异同。比如,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Q村,这是被称为“乡村都市”的村庄,是全国闻名的富裕村,大部分年轻的村民热衷参与村中事务,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唐山地区的S村所出现的农民党员开会靠动员和津贴补助的现象,向我们传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暗示,意味着农民党员不情愿参加基层党支部的会议。如果党员没有积极性参与社会管理,农民会积极吗?消极的情绪是会扩散的,消极的情绪更需要积极的引导。将农民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会对未来的农村社会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很多地区的农村经济还没有达到Q村那么发达,更需要党组织的带领,需要农村广大党员起表率作用,他们对农村社会管理的关注度决定了普通百姓对农村社会管理的热情。因此,提升农村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路径

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适应新条件下的社会管理,真正发挥战斗力,需要正视不足,完善自身,用与时俱进的勇气迎接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挑战。

(一)重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理论上是巩固的,有宪法的保障。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之后,随着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的提出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理念、领导思路和领导方式必须发生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领导理念上,应由行政式管理向服务式管理转变,不要特权,不要强迫命令,不要政绩工程,为农民提供多角度的全方位的服务,建立起有公共服务意识的党组织;在领导思路上,由抓微观到着眼宏观的转变,强调制度化的社会管理,正确认识和处理诸多利益关系,提高化解农村利益矛盾的能力,实现科学执政;在领导方式上,抛弃简单地贯彻执行大政方针的思维,深入研究党的方针政策,并与本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实事求是又有创造性地带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重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权威。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

农村有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专业合作社、敬老院、医疗所、家庭服务中心以及企业等多种组织的并存。基层党组织是核心的领导力量,它可以协调诸多社会力量,更好地为农民提供社会服务,它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与服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它们是一种互相需要、互相影响的关系。基层党组织可以为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解释,社会动员、资源协调整合等服务,其他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具体的社会服务或者资源支持等。

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滞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医疗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实用技术指导服务、孤残服务、留守儿童服务、灾害救助等需要大量民间组织的诞生。基层党组织面临诸多具体的社会服务领域,不可能事无巨细,亲自上阵,这些社会服务组织将会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政府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从当前来看,农村的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还很有限,一方面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方向性的支持,营造一个社会服务组织诞生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社会服务组织也要加强自身建设,遵守政策法规,服从组织领导,真正做到为百姓服务。基层党组织需要在为百姓提供具体的服务的基础上,转向服务的咨询者、支持者和引导者,让社会服务组织的服务更符合群众的要求,社会管理由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

在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发展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特别摒弃传统观念,放下曾经的高贵,善于向下看,向草根看,而不只是向上看。最重要的是亲民,党组织成员需要摆正位置,抛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时刻排查自己的作风之弊和行为之垢,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农村的其他社会组织不管是在提供服务还是进行自身发展中,因为有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双方自然劲往一处使,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

(三)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

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意味着要在原有的管理上除弊求新,用创新精神发展社会管理,服务好民众。在基层党组织整体素质上,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领会政策精神,提升领导能力,学习法律法规,加强法治意识。正如习近平所言,“打铁还需自身硬”,当群众反映问题时,要能讲明讲透,及时服务群众。

在公共事务决策上,有些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民主决策形式,广泛向村民征求意见的同时,重视村中其他的社会资源的运用,比如那些住在本村,曾经在城市工作的退休干部和教师等,将他们视为农村社会管理的顾问。通过广泛联系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敢于在现有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民众之中,了解民众需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在农民利益表达上,不断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和服务群众,及时收集和反馈党员和群众意见,化解群众矛盾,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做好百姓情绪疏导工作,将群体性事件消灭于萌芽中。在带领农民发展经济上,农村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道路,以此来传授、影响、带动农民发展。说到底,让农民真正地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带给了他们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活上的不断发展,这就是基层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

(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示范作用

有些村庄党组织在每个党员家门口挂上 “中共党员户”的牌子,左邻右舍做什么事情时都会看着身边的党员户会如何选择,无形之中对党员自身是一个约束。在唐山的一些村庄调研时,老百姓特别强调了在为灾区捐款捐物方面,党员干部带头捐献,有的党员家里条件不太好,依然积极捐献,这让老百姓感到了一种力量,也积极踊跃地捐款。由此来看,老百姓依然很看重共产党员的身份,在关键时刻其依然是老百姓行动的标杆。

如何让党员干部都能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喊口号或发奖金是没有长久功效的。党员必须要加强党性修养,把服务人民与完善自身相联系,充分认识到社会管理和自身发展的相关性,每一个党员既是社会管理的参与者,也是社会管理的受益者。基层党组织需要将制度化的设计融于管理之中,精心设计组织各类服务群众的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自己可以为老百姓做些什么,如可以服务困难民众,可以收集民众对党组织的意见,可以提供政策咨询等。可以通过党员志愿活动,搭建农村志愿服务的平台,让更多的民众加入其中,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局面。

以地域形式存在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新鲜血液的输入,但是城市化进程中,青壮年劳力大多选择走出农村或进入当地企业。因此,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基层党组织的成立形式也需要有所突破。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村庄,可尝试把党组织建在农村企业、行业协会中,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实现党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对接,让党员的模范作用无处不闪光。农村的社会管理过程中,群众的眼睛盯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每一个成员。对于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关心群众事务的组织成员,也要依章采取相应措施,该开除出党的要毫不手软。党组织的先进性在基层的体现是靠每个共产党员的言行体现出来的。

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风俗传统等与城市的不同,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城市有诸多不同。因此,在社会管理视角下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重新审视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如何将各地实际情况、文化传统,乃至中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等融进组织建设之中,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在社会管理的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力量,要站在组织建构发展的长远立场上,以服务百姓为领导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切实转变观念,发挥好其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作用;要站在社会和谐发展的立场上,以处理好与其他民间组织的关系为重点,推进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互动;要站在人的自由发展的立场上,以加强组织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党内民主,培育新时代的农民党员。

[1]李屏南,朱国伟.转型社会和谐利益场的构建:制度功能与政府角色——量、向、质的分析范式[J].新华文摘,2010,(9):11-14.

[2][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张 转)

The Construction of CCP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Rural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Management

SONG Shan-qi1,KANG Xiao-li2,WANG Jun-qi3,YUN Shu-hai4,JI Hui-ran4,ZHANG Chen-chen4
(1.School of Politics&Law;2.Center of Xibaipo Culutre;3.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4.Dept.of Marxism Teaching,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The CCP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is the core force of rural social management,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of leaders,coordinato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in rural social managem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ccur in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social management:the sense of service is weak;the main responsibility with other social management is unclear;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is insufficient;the enthusiasm of rural party member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management is low.The rural Party organization should face its own inadequacies and improve itself,advancing with the courage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social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e innovation of the rural social management can be gradually realized by rebuilding the core leadership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and strengthening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s;meanwhile,other methods need to be taken by promoting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and developing the effect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party members.

social management;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core force

D26

A

:1673-1972(2014)04-0029-04

2014-05-11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管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HB12ZZ006);石家庄学院校级科研平台“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工作发展软科学基地”(XJPT010)

宋杉岐(1972-),女,河北遵化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