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时间考实

2014-04-10 16:24王兴亚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渊阁都城商务印书馆

王兴亚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河南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时间考实

王兴亚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具有重要地位。河南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时间为世人所关注。诸说不一。以王朝都城为政治中心作标志,历代王朝形成的政治中心分为全国政治中心、地方区域中心。累计计算历代王朝在河南建都时间,可知河南成为政治中心的时间近2 000年,位居全国34个省区之首。这是河南历史文化最具标志性的亮点,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贡献。

河南省;政治中心;全国性;区域性;3 400年;辨析

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河南①河南是一个多义词,泛指河之南,又指黄河之南,是村名、县名、镇名、郡名、道名、路名、府名和省名。河南建省,始于明,历清、民国至于今,其辖区时有变化。本文所指河南为省名,以今河南省辖区为依据。具有独特的魅力,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关注。跨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发展,文化作用在现实生活中重要性凸现,有关河南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更加活跃。继《中原文化大典》之后,每年都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问世。随着诸多研究成果的面世,河南成为全国政治中心这一议题吸引着论者的注意力。有的认为自夏朝以来3400年或3000年河南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不仅关系到河南历史文化的叙述,而且涉及到中国历史的叙述。笔者仅就管见所及,拟就历代王朝在河南建都的时间进行考述,以期有助于研究的深化。

一、问题的提出

什么是国家政治中心,现有辞书里没有条目诠释。政治的本质是社会共同体内公共权力的设置及其运行。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是国家政权的体现。人们通常以为首都(又称都城、京师)与国家政治中心是同义语。王朝政治中心是以首都为中心形成的公共权力机构对辖区的行政管辖。由于王朝辖区有全国性、地方区域性区别,因而形成的政治中心也有全国性、地方性的区分。

位居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原的河南,是率先进入文明的重要地区。而今论者公认夏王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其开国时间在公元前2070年。但在述说历代王朝在河南建都形成全国政治中心的时间时则各执其说,常见的有二说。

3 400年说。所谓从夏开始3 400年河南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近年来一些论者强调的一种说法。如说从夏朝到元代3 400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1]或说中原地区自夏代开始至金代的3 400年间,长期为中国定都之地。[2,3]

3 000年说。此说认为从夏商时期开始,“直到南宋之前的3 000年专制主义社会里,河南一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4]。或说从夏朝到宋代3 000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几度形成政治文明的颠峰与辉煌。[5]9或说从夏商至宋金3 000多年间,河南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6]也有说从夏朝到宋代,中原区域一直是华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7]更有说郑州是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地带,从轩辕黄帝开中华人文之始,一直到北宋,郑州始终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8]

河南历史上是否真的有3 400年或3 000年一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事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叙述,实有必要予以查核澄清。

其一,二说时间计算有误。上述二说,在时间计算上都是从夏朝开始的,但其结论相差400年。这一差异,除设下限时间不同外,还有来自数字计算上的谬误。在讨论中,论者对于夏王朝建立、北宋亡国、金亡国、南宋亡国的时间,都是有共识而无疑义的。夏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北宋亡于1127年,从夏王朝建国至此,准确时间为3 197年。金亡于1234年,从夏王朝建国至此,准确时间为3 304年。南宋亡于1279年,从夏王朝建国至此,准确时间为3 339年。元代亡于1368年,从夏王朝建国至此,准确时间为3 438年。这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在这里找不到所说3 000年、3 400年之数。若按论者提供的数据计算,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3 000年的下限是930年,即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元年;3 400年下限是1330年,即元文宗至顺元年。这些年代似乎与都城在不在河南都没有多大干系,与河南是不是全国政治中心更无干系。

其二,所谓“一直是”全国政治中心的概括失实。任何一个过程,在时间上都有起止,所谓“一直是”指的是自始至终,是不间断的。若中间有间断则不能用“一直是”来表述。今之论者有谓自夏代至金代的3 400年“一直是”,自上古至唐宋“一直是”,以及从夏朝到宋代3 000多年间“一直是”,也就是说,河南在历史上有连续3 000年、3 400年是都城所在地,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历代王朝在河南建都的时间既没有如此之长,而且建都的情况也不是“一直是”而是间断的。这种间断有三种情形:

一是国家处于统一时期的西周、秦、西汉、唐王朝都城所在地不在河南。

西周,自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历13帝,256年。周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6年灭商,自丰徙都镐,《诗·大雅·文王有声》:“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9]卷六《雍录》云:“武王自丰徙都于镐。”[10]卷一历史上一向丰、镐并称。《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丰在京兆户县东,有灵台。镐在上林昆明北,有镐池,去丰二十五里,皆在长安南数十里。”[11]卷四1955年以来,考古发掘证实丰邑在今陕西长安县丰河中游西岸,遗址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东至沣河,西至灵沼河,北极石家庄、张家坡,南达冯村、席王村。镐京位于沣河东岸,北极洛水村,南达斗门镇,东至昆明池旧址,西至郁水故道,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丰、镐为全国最繁盛的都会。成王幼年继位,叔父周公旦摄政,五年在洛水北岸修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陪都,两年后即公元前1031年建成,其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成为周朝控制东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但西周的中央政府权力机构一直在镐京。苏轼《书传》有谓:“成王虽营洛而不迁都,盖尝因巡狩而朝诸侯于洛邑云。”[12]卷十三

秦,自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历3帝,15年。都咸阳。《三辅黄图·咸阳故城》云:“自秦孝公至始皇帝、胡亥并都此城。 ”[13]卷一《雍录》曰:“秦都咸阳在府西微北四十里,本杜县也。”[10]卷一咸阳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三十里。

西汉,自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4年,历16帝,230年。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四月,刘邦即帝位于定陶汜水之阳,都洛阳,[14]卷八并且在洛阳南宫宴请列侯诸将,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从其议,是日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通典》记其事:“汉高初平项羽,将宅洛阳,娄敬请居关中,张良造成其计,田肯称贺,方策备存。”[15]卷一百七十四仍居栎阳故秦献公之所居。[16]60栎阳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武屯镇附近古城村。同时着手整修长安秦之兴乐宫,并更其名为长乐宫。汉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兴乐宫修建竣工,帝至长安,遂定都”[17]卷九,丞相以下自栎阳徙治长安。《陕西通志》述其事,高皇帝始居栎阳,七年,长乐宫成,徙居长安城。[18]卷七十二长乐宫经过整修后,“周回二十里,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尺,两抒(一作序)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19]卷四。长安宫城,其城狭小,惠帝即位后,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人修筑,九月长安城成。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雉高三坂,周回六十里。定都洛阳虽有其事,但因时间不到三个月,所以,一般不予记述,在言其汉代都城时,通常作汉都长安。

唐,自618年至907年,历22帝,290年。高祖李渊即皇帝位于太极殿,都长安。永徽五年(654年),筑长安外郭,开元十八年(730年),又筑外郭。同时以洛阳为东都,注重东都建设。武德四年(621年)十一月,改东都,六年(623年)九月,改洛州,贞观元年(627年)以洛阳为东都,光宅二年(684年)改东都为神都,神龙元年(705年)复改神都为东都。天宝元年(742年)改东京洛阳,[20]卷四宝应元年(762年)复称东都。上阳宫在东都禁苑之东,“高宗之季,常居以听政”[21]卷一百五十七。武则天也曾在此处理政务,但都是临时性的,终唐一代,中央政府机构始终设在长安,没有大的变化。高宗后武则天于684年废中宗立睿宗为帝,临朝称制,又5年即690年宣布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至705年中宗复位,在位21年,改元17。国内政局几经变化,陪都洛阳政治作用凸现,但始终没有将中央政府机构迁至洛阳,或在洛阳另建一个中央机构取代唐之中央机构。所以《新唐书·食货志》在言及唐都城时说:“唐都长安。 ”[22]卷五十一

上述4个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今地均在陕西境内,累计共791年。

二是国家处于分裂时期的十六国与北朝265年间,绝大多数时间河南不是都城所在地。

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成为各族争夺的主要战场。《大清一统志》载,河南“永嘉后,为刘聪、石勒所据”[23]卷一百十二。从西晋灭亡到北魏灭北凉即316年至439年的123年,相继有16个政权建立,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史称十六国。这16个政权,各有自己的都城,都城都不在河南。①十六国时期,丁零人首领翟辽于388年在滑台举兵,自称魏天王,改元建光,史称翟魏。据有滑台、黎阳、鄄城、碻嗷之地,历时5年,392年为后燕所灭。滑台在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本文在叙述历代在河南建都的王朝时,未将此计入。再者从北魏灭北凉至隋统一即439年至581年的142年,史称北朝,在黄河流域相继有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5个政权,只有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迁都洛阳,在此为都40年,详见下述。其他百年间没有王朝建都与迁都河南。总计十六国与北朝期间,在河南建都时间共计45年,不是都城的时间为225年。

三是在河南建都的王朝首都变迁,迁出河南,如夏、商、东汉、西晋等都出现过此种情形,详见下述。

其三,将陪都与首都等同。历史上一些王朝于首都之外另设陪都,并且成为都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研究者在列举河南建都的主要王朝时说,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24,25]可见所说在河南建都的主要王朝包括全国和地方王朝两类,都城也包括首都与陪都两类。事实上,首都与陪都的含义是有严格区分的。

首都是帝王或国君的居住地,是国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是国家的政治中心。陪都多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于首都政治中心之外择地而设,通常不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辞源》“陪都”条的解释是周以洛邑为东都,即陪都所自始。后如明之南京,清之奉天,皆为陪都,参见《辞源》“陪京”条。在“陪京”条下谓:“后世用为附配之意,即陪都。”《辞海》“陪都”条的解释是“在首都以外另立的都城”。其设,大体上有五种情况:一是由于首都偏居边地,不利于管辖全境,故在位置适中的地方建置陪都,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二是原建都在边区的政权兴起强大,入主中原,为控制全国而迁都内地,将原都改为陪都。三是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选择首都之外的地方临朝施政。四是随着国内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在接近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与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立陪都。五是由于巡幸或躲避战乱,称朝廷临时住过的地方为陪都。这种设置,自西周于镐京之外营建东都洛邑作为陪都开始,后为历代所仿效。都城与陪都在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明人顾起元曾说:“商迁五都,不别置员。周营洛邑,惟命厘保。汉唐旧邦,止设京兆。宋于西京,仅命留守。保厘、京兆即今府尹是已。未闻两都并建六卿如今日也。”[26]卷二为了揭示首都与陪都的区别,我们不妨以明代两京制为例。明建国之初,定都南京,南京为首都,是明中央权力机构所在地,是明皇室居住地,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中央权力机构以及明皇室随之迁至北京,政务中心北移,北京六部是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机构,称六部。南京成为陪都,在机构设置上仍然保留有一整套中央机构,如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国子监等。但南京毕竟不是中央政府所地在,因而在各机构前面均加上“南京”二字,以示区别,保留级别,但不是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机构。南京各机构的行文,往往须经北京相应机构转呈。当今一些论者在古都研究中,从提高地方知名度着眼,将陪都与都城不加区分,以为陪都也是都城。于是,叙述在河南建都的王朝时,便将陪都洛邑京的西周,陪都在洛阳的西汉与唐也作为在河南建都的王朝。苏莘《洛阳都会变迁考》中有谓:“太宗诏建东都,贞观六年,治洛阳宫。高宗复经营之。大抵因隋之旧,更新名号,作陪都耳。”又谓:“武后时,使李德昭重修外城,周五十二里九十六步,号为金城。宫殿台观,踵事增华,远轶于隋。武后驻此,于以馆夷宾,策贡士,大有迁都之意。”[27]7-8这里对唐代洛阳东都与首都关系说得十分清楚。将首都与陪都、迁都与未迁都、定都与未定都作了严格的区分,言简意赅,颇得要领,可使人一目了然。而将首都与陪都等同列举的叙述势必造成混乱。

二、河南是全国政治中心的时间考实

全国政治中心的形成是以大一统王朝为前提的。纵观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从夏王朝建立到清王朝灭亡,我国相继出现的大一统的王朝是:夏471年,商约555年,西周257年,秦15年,西汉230年,东汉196年,西晋53年,隋38年,唐290年,元163年,明276年,清268年,共计12朝。在大一统局面下,王朝的政令通行于全国各地,涵盖中国的全部或大部地区。大一统王朝时期的首都只有一个,这个中心即全国政治中心。在河南建都的大一统王朝见如下叙述。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将其年代定为自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计471年。由于国家初建,有待完善,都城时有变迁。禹都有几处,都在什么地方,各书互有异同。有谓平阳,见《集解》:“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11]卷二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或曰安邑,《皇王大纪》云:“禹都于安邑。”[28]卷五三《文献通考》谓夏禹“即天子位,都平阳安邑”[29]卷二百五十。雍正《山西通志·祠庙》夏县载:“天宝七年,诏夏王禹都安邑置一庙享祭,仍取当时将相德业可称者二人,以虞伯益秩宗夷配。”[30]卷一六七在《古迹》夏县鸣条冈条下又载:“一名夏故城,大禹所都,周三十里,西南址,今名禹王城。”[30]卷六十或曰阳翟,《太平寰宇记》谓:“禹即天子位,徙都阳翟。 ”[31]卷十《汉书·地理志》云:“阳翟,夏禹国。”[32]卷二十八其地在今河南禹州。也有说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16]53很可能就是近年在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王城岗发现的古城址。之后,夏都屡变,大致如下:

斟鄩,太康即位居斟鄩,历仲康、帝相至少康十八年(公元前2062年),均都斟鄩。[33]卷上其地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约8公里翟镇二里头。考古发掘证实该遗址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长约2公里,包括二里关、圪墚头、四角楼、寨后和辛庄5个自然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有宫殿区、作坊区、居住区和祭祀活动区。有人以为这座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鄩。[34]66

商,帝相即位,居商。晋杜预《春秋释例》曰:“宋、商、商丘三名,梁国睢阳县也。”[35]卷五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市。在此居8年。

斟灌,帝相九年迁居斟灌。《汲冢书》亦载:“相居斟灌也。”成书唐初的《括地志》云:“斟灌故城在青州寿光县东五十四里。”[36]卷三于钦《齐乘》寿光县载:“府东北七十里。应劭曰古斟灌国,禹后也。古城在县东,说见《古迹》。”[37]卷三

安邑,“少康中兴,复迁安邑”[38]卷三,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云自纶迁于夏邑。[39]卷四纶,《通典》曰宋州虞城县“有纶城,即少康邑,汉虞县也”[15]卷一七七。其地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南。所云夏邑即夏之都城安邑。《竹书统笺》述之明晰:“少康中兴,还乎旧都,复禹之迹也。河东安邑,夏禹都,故曰夏邑。”[40]卷三今地在山西夏县。据载少康十八年(公元前2062年)迁原,可知居此时间为17年。

原,少康十八年(公元前2062年)迁居原,至帝杼五年(公元前1981年)。原,晋时“河内沁水县西北有原城”[35]卷五。唐初“故原城在怀州济源县西北二里”[36]卷二。其地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居此时间为8年。

老丘,帝杼即位五年自原迁老丘,历帝槐、帝芒、帝泄、不降至帝扃均都于此。《明一统志》:“老丘城在陈留县北四十五里。 ”[41]卷二十六康熙《河南通志》谓老丘城在陈留县西北九十里。[42]卷二十《陈留县志》载老丘城在县北四十五里。[43]卷十二今河南开封县陈留北四十五里老丘城即此。居此时间为230年。

西河,帝廑即位都西河,历孔甲、帝昊至帝发均都于此。其地在今河南汤阴东北。在此29年。

斟鄩,帝癸,一名桀,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鄩。今地见前述。

在上述夏朝都城中,禹在位35年,都城记载纷纭,阳翟、阳城在今河南,故按河南计入。但相、少康迁居之安邑、斟灌两地,今地一在山西,一在山东,两地时间相加计25年。总计夏朝在河南建都时间大约为446年。①夏、商两个王朝,处于进入文明时代的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政权处于不稳定状态,都城变迁频繁,古今地名变异,文献记载简略互有异同;再加上今之论者对于首都的理解存在分歧,所以于今还无法对夏、商的都城所在地及其为都时间一一作出确切的判断。本文对这两个王朝在河南建都时间统计表是个大约时间。

商朝,是我国第二个王朝。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将其年代定为自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将盘庚迁殷年代定为公元前1300年,并以盘庚迁殷为分界线,分商为前期、后期。商朝前期,都城多次变迁,记载也多分歧。成汤灭夏后,即位居亳(南亳),《史记》:“汤始居亳,从先王居。”[14]卷三其地,《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 ”且云:“汤自南亳迁西亳。 ”[36]卷三《史记正义》亦谓:“按亳,偃师城也,商丘宋地。汤即位,都南亳,后徙西亳也。”[44]卷三《汉书·地理志》具体认定:“尸乡,汤所都。”[32]卷二十八考古资料证实尸乡沟商代遗址位于偃师市区尸乡沟一带,北起大槐树村,南抵洛河北岸,西距洛阳汉魏故城约10公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遗址分大小两个城。建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约3 600年,是商代第一个都城。小城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760米,大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有大道11条,城门5处。《史记·殷本纪》在记述汤至盘庚都城变迁时说:“乃五迁,无定处。”[14]卷三关于此五迁,孔安国释作汤迁亳,仲丁迁嚣,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并盘庚迁殷。五迁的地点,除汤居亳外,尚有以下几处。

嚣(隞),仲丁自亳迁嚣。《索隐》云:“隞亦作嚣,并音隞字。”[45]卷一《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也有说敖地为敖仓。《汉书·地理志》曰敖仓在荥阳。苏轼《书传》二说并存:“嚣在陈留、浚仪县。或曰今河南敖仓。”[13]卷七万历《开封府志》曰隞城在荥泽县西南十七里。[46]卷五康熙《河南通志》谓隞城在荥泽县西南十七里。又谓敖仓在河阴县西北。[42]卷二十今人注其今地三说并列:一今河南郑州,二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三今山东新泰县西南。[47]997考古发掘发现郑州商城位于郑州市区,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由内城、宫城和外城组成都市,北墙长约1 690米,西墙长约1 870米,南墙和东墙长度皆为1 700米,周长近7公里。城墙残高5米多,底宽20米。其高度复原约10米,顶部宽度5米。专家认定该城是商代早期都城,年代在公元前1620年至公元前1595年。但究竟是汤所居之亳都还是隞都,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河亶甲元祀徙居相,见《资治通鉴前编》。[48]卷四《括地志》称:“故殷城,在(相)黎州内黄县东南三十里,即河亶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36]卷二《路史·国名记四》曰:“亶甲故城在安阳西北五里。”[49]卷二十七今地在河南安阳市西。

耿,祖乙元年自相迁耿。宋林之奇《尚书全解》从其说。[50]卷十八耿、邢是一地还是两地,今地在何处,诸说不一。①耿与邢是一地还是两地,诸记分歧。《史记索隐》曰邢音耿。金履祥《通鉴前编》卷四:“祖乙元祀圮于耿,徙居邢。”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页。又,耿为都时间起止,《竹书纪年》卷上谓:“祖乙名元年己巳,王即位,自相迁于耿,命彭伯韦伯。二年圯于耿,自耿迁于庇。”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页。居耿的时间仅1年。林之奇《尚书全解》卷十八《盘庚上》云祖乙迁耿后,“留于耿,自祖乙以来,凡历五世,竟不克还”。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页。王樵《尚书日记》卷八《盘庚上》则云:“盘庚,祖乙之曾孙也,祖乙子祖辛,祖辛子开甲,开甲北祖丁,开甲子南度,祖丁子阳甲,阳甲弟盘庚,凡七世都耿矣。”参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页。《索隐》云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路史》从之。然《史记》云先耿后邢,《正义》从之。或云祖乙九祀圮于耿,徙都于邢。并且对耿、邢所在地也分别有诠释。耿,晋杜预以为“平阳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51]卷六。北宋乐史称蒲州龙门县有古耿国,王祖邑(乙)所都。故耿城在县南十二里。[31]卷四十六邢,《通典》以祖乙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括地志》称邢国故城在邢州外城内西南角。雍正 《山西通志》折中,说耿在河中府龙门县,邢在邢州。[31]卷一百七十九今人注其地有三:今河北邢台市、今河南温县东、今山西河津县东南。[47]274,697

北蒙(殷),盘庚十四年(公元前1302年)自奄迁至北蒙,曰殷。十五年(公元前1301年)营殷邑。《括地志》载,相州安阳县,“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城,南运河朝歌四十六里”[36]卷三。考古发掘探明该遗址今地在安阳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及其北面的洹水两岸,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4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有宫殿区、作坊区、王陵区。

然《竹书纪年》在记述这一过程时,则说祖乙迁耿至盘庚迁殷前尚有迁庇、迁奄两次迁徙。

庇,祖乙二年自耿迁庇,历祖辛、开甲(沃甲)、祖丁至南庚二年,均都于此。徐文靖《竹书统笺》云:“按祖乙二年迁庇,至南庚二年,共四十七年居庇。自此以后,迁于奄。”[40]卷五庇之今地有四说,一说在今山东郓城西北,一说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说在今山东金乡东南,一说在今山东定陶县南。[47]421

奄,南庚三年自庇迁于奄,历阳甲到盘庚十四年,均居于此。《竹书统笺》谓:“南庚三年,自庇迁奄,阳甲亦居奄,至是凡二十二年,盘庚又自奄迁于北蒙。”[40]卷五奄之今地在山东曲阜市旧城东。

盘庚迁殷之后,商王朝政权日趋稳定,持续发展,达于鼎盛。今之学人有说殷是商王朝最后一个都城,在此为都历8代,12王,270余年,不再迁徙。但却有文献记载之后商王朝还有迁徙。《路史》谓:“自盘庚至纣,盖复五迁,世不知矣。”且说:“盘庚迁蒙,武丁迁沫徂亳,庚丁徙河北,武乙徙朝歌,至纣居之。”[49]卷二七《竹书纪年》亦载武乙三年自殷迁于河北,十五年自河北迁沫,文丁元年自沫归殷邑。在沫15年。所云河北,《河南通志》载:“河北即相州,州有故殷城。”[52]卷五十三沫与朝歌是同一地方,是盘庚迁殷后又一重要都城。《水经注·淇水》曰,朝歌城,本沫邑也。殷王武丁始居之,为殷都也。《帝王世纪》:“帝乙复济河,北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 ”[16]23《括地志》谓:“朝歌本沫邑,武乙始都之是也。”又云:“纣都朝歌,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也,本妹邑,殷王武丁始都之。”[36]卷一今地在河南卫辉市。这后5次迁徙,都城虽有变化,但都在河南境内。

依据上述,商朝都城变迁,地点多在河南境内移动,但庇、奄二地,在今山东境内,至于耿、邢之今地三说,何说为是,尚待核实,暂不作河南计算。在这三地(或四地)建都时间相加有谓120年。[40]卷五商朝在河南建都时间合计大约450年。

东汉,自25年至220年。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六月,光武帝即位于常山鄗之阳千秋亭,十月,“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53]卷一上。 历14帝,166年。之后,都城先迁长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二月,董卓徙天子(献帝)都长安,[54]卷六后汉献帝宫在长安故城中,[55]卷五历时5年。继迁都许,时在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八月,[53]卷九《通鉴地理通释》云,许,魏文帝改曰许昌,故城在今颍昌府长社县许田镇南三十里。[39]卷四城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传为曹操所筑,清初尚存遗址。其地在今河南许昌市区。洛阳、许均在河南,在河南实际建都191年。

西晋,自265年至317年。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建都洛阳。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刘聪派其族弟刘曜率兵攻入洛阳,俘怀帝。晋秦王司马邺于建兴元年(313年)四月在长安即位,是为愍帝,改元建兴。《周地图记》:“晋愍帝之宫在长安南门。”[56]卷五宋敏求《长安志》亦从其说。[55]卷五四年后,刘曜攻克长安,西晋灭亡。在洛阳建都,历4帝,共48年。

隋,自561年至618年。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六月,创建新都于长安龙首山,诏书中称:“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57]卷一新都落成,隋文帝名其城为大兴城。[10]卷一三年(583年)三月,入新都。[58]卷十七炀帝即位后,迁都洛阳。《两京记》曰,东都城,“大业元年,自故都移于今所”[59]卷一五六。《隋书·地理志》载:“大业元年,移入新都。”[60]卷五新都位于旧成周之西十八里,旧王城之东五里。洛阳初名为东京。大业五年(609年),改东京为东都。[61]卷七隋洛阳城规模宏大,周回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东西五里二丰步,南北七里,城区包括外郭城、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园壁城、曜仪城及夹城,街道纵横。其地原在故洛阳西十八里,今之洛阳市区。在此为都计2世,合14年。

北宋,自960年至1127年。建隆元年(960年),太祖赵匡胤取代后周,改国号宋,袭五代之旧,建都于汴,[62]卷二亦曰东京开封府。建隆三年(962年),大其城址,“发开封浚仪民广皇城。四年五月,太祖遣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自是皇居始壮丽矣”[63]卷六。后又三次大修,大中祥符九年增修,元丰元年(1078年)重修,政和六年(1116年)拓展,新城周回五十里六十五步。[64]卷八十五设城门12座,水门6座。从太祖至钦宗9帝,168年,皆都于此。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的分裂局面,但未能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与它对峙的,辽从916年至1125年,历9帝,210年,定都上京(今辽宁巴林右旗)。西夏,从1038年至1227年,历10帝,共190年,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金从1115年起至1234年,历10帝,共120年。此种情形与三国时的政治局面颇有相似之处。在此期间,国内4个首都同时并存,由于北宋初期的疆土,北抵幽云十六州(今北京)周围,西抵宁夏、陕西一带,西南与吐蕃、大理相接,南抵今海南和越南河内一带,拥有黄河中下游与长江流域大部地区,是当时国内经济文化发达、人口聚集的地区,大观四年(1100年),有户二千八十八万二千二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七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四,“户口视西汉盛时时,盖有加焉”[64]卷八十五。 它的都城所在地汴京经济文化繁荣达于鼎盛,成为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国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东京梦华录》的记述与《清明上河图》的描绘,展现了这个都城前所未有繁华与鼎盛。故这里将它与大一统的王朝并列。

以上6个王朝在河南建都,累计时间为1 316年①西汉由于在河南建都时间短暂,可以不计。。在此期间,河南由于首都所在而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河南是区域政治中心时间考实

地方王朝出现在国家分裂时期,国内多个政权并存,由都城形成的政治管辖区是地方区域性的。在中国历史上,国内政治上出现过分裂的有:春秋战国550年,三国61年,东晋南朝273年,十六国北朝264年,五代56年,宋金320年。在国家分裂时期,在河南建都的王朝有以下几处。

东周,自前770年至前256年。平王即位,东迁洛邑,称东周。史载:“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于此。至敬王乃迁都成周,至赧王又居王城也。”[36]卷一《汉书·地理志》载,洛邑“周公致太平,营以为都,是为王城,至平王居之”[32]卷二十八。明人胡渭进一步指出:“王城即郏邑,汉为河南县,其故城在今洛阳县西北。下都即成周,汉为河南郡治,其故城在今洛阳县东北二十里。二城东西相去四十里,而今洛阳县居其中。隋大业初,营新都,始移二县于都城内。”[65]卷八其地在今河南洛阳市区。历25王,514年,均建都于此。①春秋战国时期与东周存在时间大体相当。春秋河南境内小国众多。雍正《河南通志·凡例》称:“春秋时河南有四十国”。参见《河南通志·凡例》雍正十三年刻本,第8页。战国七雄并峙,河南“为韩、赵、魏、楚之疆”。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都城,不一一述及。

曹魏,自220年至265年。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魏王丕称天子,都洛阳,再次营建洛都。《三国志·文帝纪》云,黄初元年(220年)“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十七日)幸洛阳”[53]卷二,黄初二年(221年),“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立石表,西界宜阳,北循太行,东北界阳平,南循鲁阳,东界郯,为中都之地”[53]卷二。这一设置的原因在于以长安为西汉故都、谯为魏帝本贯、许为汉献帝所居旧都、邺为王业之本,洛阳是东汉都城。魏明帝即位后在洛阳西北筑金镛城,“起层楼于东北隅,晋宫阁名曰金镛”[66]卷十六。考古调查材料揭示,金镛城由南北相连的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255米。南部小城在大城之内,中部北部两个小城居大城之外,“其后曹芳、曹璜暨晋杨后、惠帝,每有幽废,皆居此”[27]4-5。历5帝,历时46年。

北魏,自386年至534年,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孝文帝南迁,命将作大匠董尔(《北史》作董爵)营建洛阳,宫殿城池渐复魏晋之旧。《魏书》载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67]卷七。《元和郡县志》亦载:“后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六宫文武尽迁洛阳。”[68]卷六迁都洛阳后,继续加强营造宫室。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增修外郭城,号称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有320个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业区。东面有三门,南面有四门,西面有四门,北面有二门。之后,历5帝,至502年国亡,在此建都40年。

五代,自507年至960年,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更迭的5个政权。《新五代史·职方考》概括说:“洛阳,梁、唐、晋、汉、周,常以为都,唐故为东都,梁为西都,后唐为洛京,晋为西京,汉、周因之。 ”[69]卷六十《河南通志》亦谓“《帝王志》旧以梁、唐五代,俱都开封,此未深考耳。梁以宣武篡唐,因以汴州为东都,至开平三年,仍迁洛阳,末帝立于大梁。唐庄宗入大梁,同光元年十二月,复迁都洛阳,历三帝,凡十三年。晋石敬瑭入洛阳,天福二年复迁都汴。载在纲目”[52]13-14。后梁自907年至923年,梁太祖于唐天佑四年(907年)四月十八日登位,国号大梁,改元开平,元年都于汴。[20]卷四开平元年(907年)四月,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东都。[66]卷二开平三年(909年)迁都洛阳,《资治通鉴》载:“三年春正月己巳,迁太庙神主于洛阳。甲戌,帝发大梁。壬申,以博王友文为东京留守。”[70]卷二百六十七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敕修《钦定续通志》就此记加按语说:“《通鉴》于开平二年云:是岁,帝将迁都洛阳。三年春正月己巳,迁太庙主于洛阳。甲戌,帝发大梁。已卯,至洛阳。是梁此时实自东都迁于西都也。”[71]卷十九末帝乾化元年(913年)复都大梁,两地合计建都共17年。后唐自923年至936年。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庄帝李存勖在魏州牙城之南即皇帝位,十二月,平梁,迁都于洛阳。[72]卷一百三十四历 5帝,共13年。后晋自936年至946年,高祖石敬瑭于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十二日,筑坛,即位于太原府城之南。二十六日,至洛阳,受朝于文明殿。[73]卷一三年十月,迁都开封,诏:“汴州宜升为东京,置开封府。”[72]卷七十七开封称京始于此。历2帝,两地合计建都11年。后汉自947年至950年,沙陀贵族刘知远于947年称帝,即位于太原 (今属山西)。[74]卷一百六十六六月,都于汴,以汴州为东京,[75]卷四历2帝,共4年。后周自951年至960年。广顺元年(951年)正月,郭威代汉称帝,仍都东京,广顺二年(952年),发开封府民夫五万修大梁城,[70]卷二百九十三年(953年)筑郊社坛,作太庙于大梁,显德三年(956年)韩通筑新城,“周回四十八里二百三十步,号曰外城,又曰罗城,亦曰新城”[76]卷三。 历3帝,合计10年,均都于此。五代总计56年。首都或在洛阳,或在开封,都在河南境内。计中间都洛阳者,梁5年,唐13年,晋1年,共19年。其他37年均在开封。

金,自1115年至1234年初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海陵炀王完颜亮天德五年(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市),海陵炀王完颜亮正隆六年(1161年),迁都汴京。《钦定重订大金国志》载,正隆六年七月,“南迁汴京。自丞相以下俱九节仪从迎帝于南薰门”[75]卷十五。《宋史·高宗纪》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七月载:“是月,金主亮徙都汴。 ”[64]卷三十二之前,正隆三年(1158年)冬十月,“金主亮遣其左丞相张浩、参政敬嗣晖如汴京,营建宫室”[77]卷十八。营建标准高,要求严,“运天下林木花石,营都于汴,将旧日宫室台榭,虽尺柱之不存,片瓦之不留,更而新之,至于丹楹刻桷,雕墙峻宇,壁泥以金,柱石以玉,华丽之极,不可胜纪”[78]炎兴下帙一百四十二。迁都后不久,金内部发生兵变,海陵炀王完颜亮被杀于扬州府瓜洲龟山寺。新即位的世宗完颜雍返回燕京。大定二年(1162年)正月,宣布定都于燕京。[75]卷十六这次迁都汴京不到半年。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完颜珣再次迁都汴京。《金史》载:“贞祐二年五月,判南京留守,与河南统军使长寿、按察转运使王质表请南迁,凡三奏,宣宗意乃决。 ”[79]卷101《宋史全文》亦载:“河南路统军蒲撒七斤奏乞徙都开封,珣从之。”[80]卷三十这次迁都从五月十八日开始迁行,十月二十四日,驾入汴京城。十一月朔,入宫,百官班贺。[75]卷二十四在此建都20年。 历3帝,至国亡。

以上是国内处于分裂时期建立的地方王朝。同一时间里,至少有三个政权或三个以上政权并存,各个政权的行政权力所及也只能在其所辖区域之内,因此而形成的政治中心也只能是地方区域性的政治中心;不存在大一统的政权,那种以全国政治中心而实施的全国性的行政管理以及获得全国各地物资和赋税缴纳关系、边远地区和国外的贡纳和朝贡活动也不复存在,以首都的向心力作为政治中心时有利于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基本条件和外部因素也不复存在。以上各朝在河南的建都时间合计为676年。

四、结论

综上所述,自夏王朝到金灭亡的3 304年间,在河南建都的王朝主要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翟辽、北魏、隋、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16个朝代,建都时间加起来共计1 992年。这个数字是按照各个王朝在河南建都的实际时间相加得出来的,包括大一统王朝在河南建都的1 316年以及分裂时期地方王朝在河南建都的676年。这个数字还不够确切,主要是对夏、商在河南建都的时间争议很大,难以作出确切的认定,这也是目前能够认知的历代主要王朝及其在河南建都的实际时间。如此朝代之多、时间之长,在今国内34个省市自治区中是仅见的。

首都作为政治中心因受政治势力消长的影响而具有时限性与可变性。在叙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时使用“一直是”的表述方法,抹去了期间都城变化的事实,不符合王朝建都的历史实际,而今所说无论是全国政治中心还是地方政治中心的计时方法都是累计相加。这种计算方法是为大家认同的,但冠以“一直是”的称谓,则是不科学的。这种情形,不只是河南古都如此,若就全国范围来看,所有古都概莫能外。众所周知,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是大一统王朝西周、秦、西汉、隋、唐的首都所在地,为都时间千年以上,也不是连续不断“一直是”首都所在地,而是几度为首都累计相加的统计数字。北京是金、元、明、清首都所在地,金与明之首都一度也不在北京,所说建都时间900余年也不是连续的,而是累计相加得出的数字。

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历代王朝在河南建都时间近2 000年,王朝都城变更频繁,逐渐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古都群、以安阳为中心的豫北古都群以及以郑州、开封为中心的豫中古都群。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历代王朝在地域上有全国性的与地方性的区别,以及由此形成政治中心也有全国性的与地方区域性之别。比如东周时期的洛阳,北魏时期的洛阳,五代时期的洛阳、开封,都是都城所在地,由此形成的政治中心则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性,不可与东汉时的洛阳,西汉、唐时的长安,元明清时的北京等同。后者为全国政治中心。因此,在表述政治中心冠以“全国性”的称谓时,要注意都城形成的政治中心有些是地方性的,不可将地方政治中心计入全国政治中心。

本文确定大一统王朝在河南建都的时间累计为1 316年,包括夏、商两代。而夏、商两代都城变迁频繁,记载纷纭,缺乏完整,本文提供定都在河南境内的时间为896年是个大约时间。其精确数字还有待于新的资料出现。在此期间,郑州商城、商代殷都规模之大,在当时国内都城中是无与伦比的,说他们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也是言之有据的。但这个时间段中国社会处于文明社会的初期阶段,国家制度处在完善之中,都城多次变迁,作为大一统王朝都城形成的政治中心的作用与影响力也受时代条件的制约。

[1]赵冰坡.中原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 [J].网络财富,2009,(1):107.

[2]刘同般.论中原文化的特点及继承和发扬中原文化的基本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64-65.

[3]杜学礼.论中原文化的特点及历史传承 [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8):159.

[4]吴圣刚.论中原文化生态及其发展规律[J].信阳师范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1-113.

[5]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6]王亚明.政治文化:华夏政治文明的基石[N].河南日报,2007-02-16(08).

[7]康国章.论中原文化内涵研究的体系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89.

[8]胡惠林.从轩辕到北宋,郑州始终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N].郑州日报,2013-04-20.

[9]朱熹.诗经集传[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0]程大昌.雍录[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裴骃.史记集解[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苏轼.书传[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3]三辅黄图[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杜佑.通典[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6]皇甫谧.帝王世纪[M]//丛书集成初编:第370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吕祖谦.大事记[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8]刘于义.陕西通志[O].雍正十三年刻本.

[19]顾炎武.历代宅京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0]李上交.近事会元[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1]王应麟.玉海[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2]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3]乾隆九年敕修.大清一统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4]刘同般.论中原文化的特点及继承和发扬中原文化的基本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011,(3):64-65.

[25]夏海峰.中原经济建设的全国战略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3):42.

[26]顾起元.客座赘语[M]//续修四库全书:第126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7]苏莘.洛阳都会变迁考[Z].民国石印本.

[28]胡宏.皇王大纪[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1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9]马端临.文献通考[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1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0]觉罗石麟.山西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1]乐史.太平寰宇记[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3]沈约注.竹书纪年[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4]郭振永.河南国保文物保护单位精粹[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

[35]杜预.春秋释例[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6]李泰.括地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7]于钦.齐乘[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8]祝穆.方舆纪胜[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9]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0]徐文靖.竹书统笺[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1]李贤.明一统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2]徐化成.河南通志[O].康熙九年刻本.

[43]武从超.陈留县志[O].宣统二年刻本.

[44]张守节.史记正义[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5]司马贞.史记索隐[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0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6]宋伯华,朱睦木挈.开封府志[O].万历十三年刻本.

[47]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理辞典编委会.中国历史地名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48]金履祥.资治通鉴前编[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3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9]罗泌.路史[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0]林之奇.尚书全解[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1]郦道元.水经注[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2]田文镜.河南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5]宋敏求.长安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6]毕沅.关中胜迹图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7]房玄龄.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8]郑樵.通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9]李昉.太平御览[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0]徐松.唐两京城坊考[O].道光二十八年灵石杨氏刊本.

[61]李贽.藏书[M]//续修四库全书:第30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2]李濂.汴京遗迹志 [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3]高承.事物纪原[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8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4]托克托.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5]胡渭.禹贡锥指[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6]孔安国.尚书注疏[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7]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8]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9]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0]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1]乾隆三十三年敕修.钦定续通志 [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2]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3]王溥.五代会要[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4]王钦若.册府元龟[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5]叶隆礼.钦定重订契丹国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6]赵德麟.侯鲭录[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7]宋史全文[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3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8]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丁集[M].台北:大化书局,1979.

[79]托克托.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0]冯琦,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5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责任编辑 程铁标)

A Textual Research on Time Span of Henan as the National Political Centre in Ancient China

WANG Xing-ya
(School of History,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Henan 450052,China)

Henan,located in central China,has a long history with profound culture,ranking very high in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time span of Henan as the national political centre has aroused much concern,and statements differ.Taking capital as a mark of political centre,this paper argues that Henan had been the political centre for nearly 2 000 years,currently ranking top among 34 provinces and directly-controlled municipalities.Such is the most symbolic focus of attention in Henan's history and culture,and it is considered a special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Henan Province;political centre;national characteristic;locality;3 400 years;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K207

A

:1673-1972(2014)04-0009-10

2014-04-25

王兴亚(1936-),男,河南洛宁人,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猜你喜欢
文渊阁都城商务印书馆
公心与私意之间:《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始末考略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商务印书馆120年
抗战时期围绕《四库全书》阁书的文化掠夺战
明代的文渊阁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
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股东财产权分析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故宫的“文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