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功能训练的研究

2014-04-21 10:41吴燕芳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功能对照组

吴燕芳

(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山西太原 03004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慢性迁延易复发的重型精神障碍,具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常残留阴性症状,表现为生活懒散、孤僻、少语、情感淡漠、思维贫乏,从而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及社会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1,2],给患者、家庭、社会均带来负担。本研究对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社会功能训练,取得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2011年至2012年住院的各类精神患者236例中符合条件的100例为入组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5.38±12.18)岁;平均病程(12.23 ±9.23)年;平均住院次数(3.83 ±1.28)次;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3例,中专16例,初中13例,小学及以下8例;职业:干部13例,工人15例,农民10例,自由职业12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 (35.12±11.68)岁;平均病程(12.56 ±9.18)年;平均住院次数(3.66 ±1.32)次;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2例,中专16例,初中13例,小学及以下9例;职业:干部12例,工人16例,农民11例,自由职业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及职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

a)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b)急性期症状得到控制,年龄16~65岁,病程≥3年。c)排除精神发育迟滞、脑器质性、躯性疾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所致精神障碍。d)排除躯性疾病所致的社会功能障碍。e)患者或其监护人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研究组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12周的社会功能训练,采取授课、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社会实践等方法进行系统的、全程的、人性化的、反复强化训练。内容为:a)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制定计划,指导患者整理床单、洗脸、刷牙、更衣、洗澡、饮食、排便、管理个人物品等;督促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打扫院子及室内卫生,帮助病友打水、打饭等。训练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b)社交技能训练,教会患者做自我介绍、通过言语表达思想感情、参加社会活动,到门诊复查时,向医生叙述病情等等,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周一、三、五(9:00~10:00),采用模拟、示范并结合分析、讲解的方法进行。c)学习技能训练,鼓励患者看书、读报、阅读有关疾病的卫生期刊、杂志,对患者进行药物处置能力训练[4],告知终身服药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稳定病情、防止复发的重要因素,功能训练是防止精神衰退主要因素。每周二、四(9:00~10:00)进行集体讲座,选择趣味性、常识性的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d)职业技能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工作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业技能,如浇花、缝纫、编制、购物、清洗餐具、打扫卫生等,指导患者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训练计划,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听音乐、唱歌、跳舞、健身操、跑步、球类活动等。每日1次(15:00~16:00),采用工娱疗法、作业疗法、社会实践等方法。

训练过程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为:a)训练前由专人负责观察,用SANS、NOSIE量表进行评估,提出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患者制定目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告知康复训练目的、内容、注意事项,为患者创造舒适、优美、安全、富有吸引力的环境。b)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待患者要热情、细心、耐心,尊重患者的人格,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对不能满足的要求应给予耐心的解释,避免激惹患者,多鼓励、关心患者,给予生活的照顾,精神的支持,使患者有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c)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爱好、职业、兴趣、文化水平等情况安排训练内容,注意与患者沟通的方法,要善于启发诱导,积极鼓励,树立对治疗的信心;对待不想参加活动者,经诱导无效不强迫命令。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饮食丰富易消化,忌饮浓茶、咖啡等饮料。d)做好安全检查,护理工作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的动向,随时掌握病情及活动时的状态。发现有特殊行为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反馈给医生。对训练设备妥善保管,认真清点并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以防意外。e)定期奖励,当患者取得进步时给与鼓励、表扬,对参与者予以积分积累,以月为单位定期进行讨论、汇报演出,评比最佳作品奖、最佳运动奖,设立“最佳人缘奖”,根据患者的喜爱,予以强化物(小食品、日用品等)以奖励。f)训练后组织患者进行讨论,谈各自的体会,以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身体状态,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以提出整改方案,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4 疗效评定

于训练前及训练12周末采取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训练前后阴性症状(SANS)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社会功能训练前后SANS评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ANS Scores of Social Rehabilit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in Two Groups(± s)

表1 两组社会功能训练前后SANS评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ANS Scores of Social Rehabilit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in Two Groups(± s)

注:1)与社会功能训练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训练前 训练后对照组50 25.56 ±2.81 25.98 ±3.98研究组 50 25.70 ±3.21 36.38 ±4.121)2)

表1显示,训练前两组患者SANS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SANS评分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社会功能训练后生活能力有改善。

2.2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训练前后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社会功能训练前后NOSIE评分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NOSIE Scores of Social Rehabilit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in Two Groups(± s)

表2 两组社会功能训练前后NOSIE评分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NOSIE Scores of Social Rehabilit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in Two Groups(± s)

注:1)与社会功能训练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训练前训练后总积极因素 总消极因素 总分 总积极因素 总消极因素 总分对照组 50 46.11 ±6.36 26.39 ±6.26 147.72 ±12.62 46.98±6.36 25.26 ±5.28 149.72 ±11.64研究组 50 46.89 ±6.68 26.83 ±6.12 148.06 ±12.80 58.16 ±6.881)2) 16.68 ±5.981)2)169.48 ±12.861)2)

表2显示,社会功能训练前两组患者的NOSIE评 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训练12周末,研究组NOSIE病情总分、总积极因素因子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3项因子之和)较训练前、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消极因素因子分(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4项因子之和)较训练前、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NOSIE病情总分、总积极因素因子分越高,总消极因素因子分越低,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越好。

3 讨论

由于患者受疾病症状的影响以及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居住在医院,活动范围大多局限于室内,生活单调与社会长期脱离,患者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减少,精神衰退,社会功能低下,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5]。社会功能缺损又是精神分裂症标志性特征之一,而且在精神分裂症中,这种损坏比其他精神障碍更加显著[6]。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虽能有效的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对阴性症状群及社会功能缺损无明显效果[7]。如何巩固治疗效果,促进全面康复是精神科重中之重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生活技能训练,代币奖励强化疗法,帮助患者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了患者仪表不整、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等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自我照顾,自我料理,还能帮助他人,充实生活、可以增强回归家庭、社会的信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通过社交技能训练,提高了患者的交谈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使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交往增多,增进了友谊,增强了自信,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患者对周围人、事、物的关心和关注,转移了患者对病态体验的注意力,提高了社会功能。通过技能训练,患者掌握了精神疾病的有关知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正确自我服用药物的方法,如何识别药物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改善认知,提高服药依从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巩固了疗效,可以降低复发率。通过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了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和爱好,陶冶了情操、缓解了压力,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了患者的体质,减少了住院带来的约束感,孤独感,使患者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培养患者的工作乐趣,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意志力增强,减少精神残疾改善社会功能。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有递增的趋势。有文献报道[8],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占大多数,可高达79.1%,而精神分裂症的干预重点在于提高治疗率,降低复发率,重点防治精神衰退。社会功能训练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手段,对减缓精神衰退,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有明显的效果,表明社会功能训练可以减轻活动缺乏及不良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自我处置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社会功能[9],使他们能够正常的工作及学习,获得全面康复,为回归社会打下基础。因此,社会功能训练是减少精神残疾的一个重要内容。

[1] 冯 辉,姜益明,陈玉明,等.行为技能训练对社区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6):562.

[2] 郑海燕,赵汝铭.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临床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2):165.

[3] 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 徐文炜,袁国桢,张紫娟,等.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技能训练的研究[J].中国社会功能医学杂志,2008,23(3):214-244.

[5] 刘建国,雍生满,陶志军.慢性精神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18):82.

[6] 徐文炜,张紫娟,朱建中,等.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康复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1):1062.

[7] 王雪玲,常余善,李 玲.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6):539.

[8] 吕建宝,王 宁,刘艳红,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病疾病分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9):801.

[9] 周建初,邱继红,汪 波,等.精神分裂症综合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3):261-262.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功能对照组
也谈诗的“功能”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齐刺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R软件实现随机分组及其应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