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音乐教育浅析

2014-04-23 16:16马晰炜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新课程教育

马晰炜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教学发展为一类必修课程内容,对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音乐实践教学入手,对新课程标准下科学开展高中音乐教学展开研究。对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育效果,推进学生实现持续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音乐 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通过审美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发展。将音乐实践作为核心环节,鼓励音乐的不断创新与创造。从中不难看出,中学音乐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并掌握基础音乐文化知识,提升实践技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的爱好与兴趣。令其获取丰富的审美体验,体会获取成功的喜悦感与满足感。

一、新课程下高中音乐教育实践策略

(一)挖掘教育资源,组织丰富生动教学活动

当前高中音乐实践教学阶段中可应用选择的资源多样丰富,学校应设置专用教室与教学设施,例如乐器、音像器材、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图书馆与教研组应采购丰富的音乐教材、书籍、音像资料、杂志等,辅助教师备课,深入钻研与进修。学校阅览室之中则应储备管理丰富多样的音乐读物、资料,满足学生收集、自主查询应用需要。另一方面,基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类音乐设备广泛普及,学生可随身携带精巧的MP3、ipad等,随时随地欣赏音乐,观看视频资料。高中学校开展音乐教学应注重课外活动,令其作为拓展学生视野的媒介,激发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的发掘并培养新时期人才,令学生音乐生活更为丰富。还可进一步活跃学校文化生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积极推进作用。

(二)开创音乐情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为充满艺术性、丰富趣味性的学科,倘若能合理的应用电教媒体开创良好的音乐情景与活跃的音乐氛围,则可令学生耳濡目染的达到最佳的学习音乐状态。为此,高中教师应科学应用多媒体系统、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创生动丰富的音乐学习情景,令学生真正的深入到音乐表达的场景之中,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音乐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组织集体合唱,还可选择时下较为流行、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乐曲,营造和谐良好的音乐氛围。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选择更为欢快的乐曲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有效教学,实现既定目标。

课后教师应选择流行音乐作为学生作业,要求通过会唱、会弹奏、明确歌词大意、了解故事背景等训练,构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升华学生音乐素养创造有利条件,进而推进实践教学的合理、有序开展。

(三)注重乐理知识培训教学,升华学生音乐学习素养

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乐理知识为实践教学的关键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乐理、掌握识谱技巧,对于其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音乐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音乐知识编辑成容易记忆、背诵并理解的顺口溜或是口诀,进而可简化较为复杂的、不断的讲解环节,节省教学的时间,并提升工作效率。学生通过背诵、熟练的记忆、明确口诀描述的含义,便可快速的掌握乐理知识。因此,高中音乐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强化业务学习与训练,持续的创新教育方式、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方能开展有效的教学,学生则会获取良好的发展,激发学习音乐的爱好兴趣,并升华音乐素养。

(四)把握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审美也就是人不断的感知美、体会美并主动的创造美的能力,为人们积极主动追求美从事的实践活动。开展审美教育也就是进行美感教学,培养锻炼学生感受、知晓美并积极的创造美。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也就是传承音乐艺术并进行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毋庸置疑变成审美教育的主体媒介与重要手段。这是由于欣赏对象,也就是审美客体,为经过岁月之河的不断洗礼沉淀而形成的经典作品。即审美客体为一切美的感性表现。例如音色、音量高低、强弱、音符长短等,可反映在情绪以及情感上。例如或悲哀、或感伤、或富于激情、欢快愉悦、或抒发情感等。还包括体裁形式内容,例如乐器以及声乐等丰富的体裁以及形式。另外还包含时代风格层面的内容,例如古典内容、浪漫风格内容以及现代内容等。音乐内容以及形象层面的内容,例如英雄形象、少女姿态、高山流水景观等。通过对上述层面感知技能的锻炼培养可令学生走进音乐王国,体会音乐之美。实践教学阶段中仅有全面提升学生感悟水平,方能令其发自内心的徜徉于音乐海洋之中,感受音乐独特魅力,陶冶情操,进而实现精神升华。

(五)组织建设学校音乐社团,注重培养学生特长,扩充成才路径

学校音乐社团为丰富音乐活动的核心载体,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组成内容。新课程标准下,学生需要获取不断发展,便应通过特有组织机构进行实施。学校社团恰恰为伴随改革浪潮逐步诞生的。在高校之中包括较多的活动团体俱乐部,中学校园也应积极主动的创建丰富的活动社团,尤其是音乐社团。因其具备特殊的天赋性质,需要通过既定团体组织开展同校园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活动。因此,在中学校园创建音乐社团对学生自身以及学校的发展来讲均十分重要。

再者,高考艺术考生也迫切的需要专业机构、规范培养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优化艺术水平,令其能够在艺术高考中获取优异的成绩。这同样也为教育呈现出的素质培养精神,契合因材施教的实践原则,也持续扩充了学生成才发展的途径,对学校教育管理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均极为有利。

二、结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为符合标准要求,科学开展素质教育,锻炼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组织丰富生动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开创音乐情景,注重乐理知识培训教学、升华学生音乐学习素养,把握审美教育,组织建设学校音乐社团,注重培养学生特长,方能扩充学生成才路径,提升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令其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向黎.把握新课程特征是实施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前提[J].中国音乐教育,2007,(12).

[2]张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之浅见[J].新课程(教研版),2010,(04).

[3]罗曼.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

[4]陈海萍.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元素解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09).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新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