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与生活美妙结合

2014-04-23 20:29叶鸣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音乐生活课堂教学

叶鸣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走到哪里,音乐都会伴随我们左右,不离不弃。因为音乐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生活在音乐之中。音乐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本身。生活为音乐学习提供着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知识环境和音乐环境,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教学。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音乐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小学音乐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是目前音乐学习的主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与音乐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体验音乐的乐趣,在教学时可以用猜谜语、讲故事、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等激趣。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趣:如学唱歌曲《采茶舞曲》时,我一上课便做了一个采茶叶的舞蹈动作,然后问:老师这个动作你觉得是在干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便争着举手发言,他们对茶叶的了解非常多。还有同学到前面来边讲解边做了采茶叶的动作呢,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所以巧妙的激趣让学生以最积极的态度、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音乐创造生活化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比较简单歌词、曲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这些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教学《五月的夜晚》时,当学生会唱了歌曲后,我便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歌词中的五月改成其它的月份,后面的歌词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学生边唱边改,对于自己的创作感到非常骄傲,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非常喜欢乐器。因此我常常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开动脑筋,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尝试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打击乐器。有的同学在易拉罐里放上沙子作沙锤;有的同学在易拉罐上放个皮筋拉动皮筋产生声音;也有的同学拿几根铁棒作打击乐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乐器,不仅培养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创造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效地把音乐创造活动附诸于教学实践。

三、用多种形式交流互动

在音乐教学中,互动关系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反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将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的情况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课堂中的教学问题,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更轻松、快乐地学习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四、联系生活,大胆探索

音乐教学的第二个内容是让他们大胆探索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已有的音乐技能。“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思想,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音乐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自己去观察、体验、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从而逐步形成初步的欣赏和的能力。如在具体的课程中,为了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感觉,培养良好的乐感,可以让学生课后走上田间地头,聆听劳动人民劳作时的山歌、号子。或在其他一些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些模型,如图片、散文等。学生的天性是爱活动,好奇促使他们什么事都想自己去尝试,而他们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思维往往离不开现实的支撑,亲身实践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新教材在这方面也提出了一定要求,通过做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彩排大合唱时遇到的大多学生喜欢唱高音区,当她们唱的高音时就发现能唱好不是那么回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身条件转变发声方法,利用课上教师所讲的科学练声方法,不自觉地在那尝试练习,此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自觉获知知识,而且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体会歌唱的感觉。总之,坚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紧密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落到了实处,深化了素质教育。

五、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

音乐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到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感受去创造,去增长知识和才干。早上,太阳普照,茂树成阴,鸟语花香,这是大自然最美的时候,可以领会学生进入这清雅优美的地方,享受音乐,欣赏境现,展开联想。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与自然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让学生随着音乐哼着歌儿,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小鸟叫声,为音乐和自然增添了几分色彩,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学生走进大自然,与之产生强烈的景、乐、情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并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崇尚的审美情趣。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把音乐教学融于生活,运用多样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活、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中,创造性地去体验、感受、想象、表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生活课堂教学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音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