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院校音乐教学创新

2014-04-23 20:34宋庆云
艺术评鉴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音乐教育创新

宋庆云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职院校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应及时地对音乐教学进行合理的创新和适当的改革,从而提高音乐学习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道德情操,塑造中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化,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职院校 音乐教育 创新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由传统的精英式教学逐渐的转变为大众化教学。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其发展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从一定层面上而言,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加强中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音乐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情感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我们往往局限的认为音乐只是供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影响力。音乐教学是中职院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方式,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如何有效的利用音乐教学的影响,最大化的发挥其正面能量,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对人们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而深远的,那音乐教学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积极作用呢?

(一)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中职院校的学生属于思想道德观念、个人价值取向以及精神追求还未成熟的群体,他们的想法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巨变。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由于年纪较小,自控能力差,思想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左右而导致其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如当前的拜金主义、暴力意识、一味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现象等。音乐是时间沉淀的产物,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通过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1]。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欣赏等教学方式捉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提高其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形成

音乐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往往表达了他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受到广大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的喜爱。和谐柔美的音乐旋律能达到舒缓情绪的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在音乐教学这样的互动教学中,学生经常会表现出高昂的情绪,并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主动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音乐为起点,以点带面,鼓励其展开对人生、社会、情感上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看法,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形成[2]。

二、创新中职院校音乐教学模式

社会制度的不断改革,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中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正在寻求和摸索能促进其稳定发展的途径。音乐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好的正面作用,正逐渐地引起人们的瞩目,怎样改革中职教育中的音乐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成为教育界中的焦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抓住音乐教育为中职院校学生带来的影响力,创新其教育方式,将其的感染力发挥到极致,以下是笔者根据在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经验,提出的几点创新策略。

(一)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接受体,一味的接受教师传来的信息。音乐教学不同于普通教学,它看重人们的感性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自身素养以及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因此,音乐教学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开放式的教学是指以学生作为主体,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从实践中感悟和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中职院校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思维能力,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掌握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音乐实践和社团活动

音乐教学是一种阳光、积极向上的教学活动。很多中职院校并未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仍然保持着音乐教学只是学习有关音乐技能,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毫无用处的传统观念。他们认为音乐教学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常常将其形式化,并未进行真正的落实。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我们应打破传统的观念,鼓励开展有关的音乐实践和社团活动,并创建相关的歌舞团、艺术团、合唱团,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加强学生的音乐意识和团队意识。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展示他们青春向上、活力四射的一面;而且也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实践中达到磨练意志、培养自信、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作用[3]。

(三)互动式教学

对于音乐教学本身而言并没有统一的教学规范和教学设计,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能有效的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在互动中发挥自身的个人魅力,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适当的开展互动如小游戏,音乐PK会等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充分利用设施资源的多样性

虽然音乐学习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对其兴趣性不强,热情不高。充分利用设施资源的多样性能够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多媒体教学的普及。音乐的氛围在于创造,单纯的音乐欣赏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多媒体,为音乐配上背景和文字,声形并茂,调动学生的五官,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西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以及民间乐器如二胡等的伴奏,烘托课堂气氛,丰富学生视野,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4]。

三、结语

音乐教学对于提高在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音乐教学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其教学的正面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促进其个人化的形成和自身修养的提高,从而实现中职院校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林泉.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J].职业教育,2013,(34).

[2]李春蕾.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文教资料,2010,(10).

[3]张晓雪.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一般范式[J].文教资料,2013,(14).

[4]黄丽萍.试论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201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音乐教育创新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