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的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分析

2014-04-25 05:08文高辉杨钢桥张海鑫汪文雄
中国土地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农地管护意愿

文高辉,杨钢桥,张海鑫,汪文雄,赵 微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基于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的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分析

文高辉,杨钢桥,张海鑫,汪文雄,赵 微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研究目的:测算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额度。研究方法: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结果:95.32%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支付能力,4.68%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一定支付能力;83.04%的受访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具有支付意愿,农户每年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额度为211.46元。研究结论:大多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完全具有支付能力,且大多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具有支付意愿;农户支付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并未对其家庭基本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农户每年支付一定的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是合理可行的。

土地整治;农地整理项目; 后期管护; 支付能力; 支付意愿; 农户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是农地整理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施持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中国农地整理实施10余年来,在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中国农地整理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局面[1-2],主要表现为: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不到位、不及时[3],有的工程竣工后就遭到破坏,工程设施或设备丢失严重,导致有些项目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4]。这不仅影响了农地整理项目效益的发挥,使项目资金这一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受到损失,而且影响到农村基层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经调查发现,导致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期管护资金短缺,而后期管护资金匮乏首要原因在于缺少制度性的供给渠道,从而无法保障后期管护筹资的顺利实施[5]。因此,保障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供给渠道显得非常重要而又迫切。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的供给与需求问题[3,5-6]。农户是农地整理项目的最终受益者,农户出资可作为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的一种合理供给渠道。吴九兴等根据对武汉城市圈5个县区390个农户的调查指出,大多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具有出资意愿[3]。尽管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具有出资意愿,但其是否具有支付能力?农户承担部分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是否对农户家庭的基本生活支出造成影响?目前,学术界尚未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本文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析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分析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进而确定农户合理的出资额度,为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参与出资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支付能力的定量分析方法

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LES)模型,分析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Ability To Pay,ATP)。ELES模型是经济学家Lluch于1973年在计量经济学家Stone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需求函数模型[7]。目前,ELES模型广泛应用于贫困线测定、居民消费结构、水价承受能力及农村合作医疗等领域[8-11],其基本形式为:

式1中,pi为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qi、ri、βi分别为消费者对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实际需求量、基本需求量和边际消费倾向,且qi>ri>0,0<βi<1,∑βi≤1;I则为消费者的收入。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类方法,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及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子女教育及其他商品和服务7大类。对于截面数据,piqi与∑pjrj均为常数,则对式1进行如下数学变换[12]。

式3是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利用农户消费支出调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αi和βi的估计值,进而求得农户对商品或服务的基本需求,确定ELES模型的基本形式。式5为农户对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

由于食品消费是农户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其收入首先应满足食品的需求,然后再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分配到其他的用途[13]。据此,可以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的支付能力水平进行界定:(1)当农户收入低于食品基本消费支出时,说明其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此情况下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没有支付能力;(2)当农户收入高于食品基本消费支出但低于全部生活消费支出时,说明其在满足基本食品消费基础上,可通过调整消费结构、降低消费水平等方法,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3)当农户收入高于全部生活消费支出时,可认为其完全具有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

1.2 支付意愿的定量分析方法

条件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是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采用问卷调查,通过模拟市场来揭示消费者对环境物品和服务的偏好,并推导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从而最终得到公共物品非经济价值的一种研究方法[14]。1947年,资源经济学家Criacy-Wantrup首次提出了CVM的基本思想,认为可以采用直接访问的方式了解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15]。目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CVM已广泛应用于农地资源、生态系统服务、污染治理等资源环境价值的评估[15-18]。本文采用CVM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进行定量研究。

2 实地调研及样本特征

2.1 问卷设计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农地整理项目区农户的收入与支出情况,以及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承受能力。问卷由以下内容组成:(1)农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2)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包括家庭收入状况与支出状况;(3)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包括支付意愿、支付方式及最高支付数额。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是建立在假想市场的基础上:假设投入使用的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施质量完好,后期管护主体为农民专业协会等农民组织,协会主要进行工程设施的定期检查与养护,对后期管护进行宣传让农户充分认识到后期管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情况下,调查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及支付能力。

2.2 抽样调查

初始问卷设计后,课题组进行了预调查,进而对支付方式、支付范围等调查内容进行了调整,以确保调查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问卷设计的合理性。仙桃市和监利县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是湖北省农地整理重点区域之一,在2012年12月对湖北省仙桃市和监利县已实施的农地整理项目的10个乡镇24个行政村对农户进行随机抽样、面对面的访谈式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42份。调研涉及的乡镇主要有监利县的毛市镇、分盐镇、黄歇口镇、程集镇、新沟镇和网市镇,有效样本170份,占总有效样本的49.71%;仙桃市的张沟镇、毛嘴镇、剅河镇和杨林尾镇,有效样本172份,占总有效样本的50.29%。

2.3 样本特征

受访样本以男性居多,占样本的74.85%;年龄以中老年为主,41—70岁的占有效样本的87.43%,40岁以下的仅占10.53%;文化程度大多是小学和初中,占有效样本的80.12%;以务农为主,占有效样本的81.58%。受访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为15982.47元,其中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6000元以下的占60.53%;家庭年人均支出为7718.80元,其中家庭年人均生活费用支出为5475.83元,占家庭年人均总支出①家庭总支出主要包括生产性经营费用支出和生活费用支出。的64.41%;家庭年人均纯收入②家庭纯收入指在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性经营费用支出等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收入。为13739.50元,其他样本特征详见表1。

表1 样本特征Tab.1 Sample characteristics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支付能力

根据支付能力水平界定的ELES模型,依据调研区域农户年人均收入水平(I)及各类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食品(X1)、衣着(X2)、居住及家庭设备(X3)、医疗保健(X4)、交通(X5)、子女教育(X6)及其他商品和服务(X7)7项指标截面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详见表2。结果表明,除子女教育(X6)以外,其余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参数估计值(αi和βi)及模型总体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即除子女教育支出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αi和βi估计值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生活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αi和βi估计值均有统计学意义以及模型总体上是显著的。这表明,除子女教育支出外,其他各项生活消费支出与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但是,此7个生活消费支出模型的调整R2很小,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低。虽然调整R2很小,但是它的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水平都很高。李子奈和潘文卿认为,在应用中不必对调整R2过分苛求,重要的是需考察模型的经济关系是否合理,没有绝对的显著性水平,关键是考察变量在经济关系上是否对解释变量有影响[19]。因此,可以利用模型对农户的整体消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表2中求得的αi和βi估计值,利用式4可求得农户对于各项生活消费支出的基本消费需求piri以及各项需求的收入弹性ηi的值,结果详见表3。由表3可知,农户的基本消费需求支出为4624.52元,其中食品的基本消费需求支出为1398.84元。由边际消费倾向的结果可知,食品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为0.030;其他依次是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0.020)、衣着支出(0.016)、居住及家庭设备支出(0.012)、交通支出(0.010)、医疗保健支出(0.005)和子女教育支出(0.001),表明农户新增加的收入依然主要是用于食品支出,其次才是用于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由需求收入弹性的结果可知,各项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在0—1之间,说明各项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各项消费支出的增加幅度低于收入的增加幅度。

表2 ELES模型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Tab.2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for ELES model and the results from the statistical tests

表3 农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和需求收入弹性Tab.3 The basic consuming expenditure and the demand income elasticity of rural households

根据上述农户生活消费结构的分析,划定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水平,可将农户划分为以下3类:(1)无支付能力的农户(0户)。当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1398.84元以下时,其收入难以维持其最基本的食品消费支出,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无支付能力。(2)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农户(16户)。当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1398.84—4624.52元之间时,农户可在满足其最基本的食品消费支出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其他消费支出结构,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但支付能力有限。(3)有支付能力的农户(326户)。当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4624.52元以上时,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完全具有支付能力。因此,在342户受访农户中,95.32%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支付能力,4.68%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一定支付能力。

3.2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支付意愿

3.2.1 调查方式与样本特征分析 在调查农户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支付意愿额度时,采用支付卡诱导法则进行询问。首先,询问受访农户是否愿意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进行出资;然后针对回答“愿意”的农户,进一步询问其选择的支付方式;最后针对不同支付方式,询问其最大可以接受的支付额度。

在342户受访农户中,有284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支付意愿,占有效样本的83.04%;不愿意支付的比例为16.96%。在不愿意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的受访农户中,有一半以上的农户认为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应由政府承担。在愿意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的受访农户中,54.93%的农户愿意以“投工”的方式参与后期管护出资,45.07%的农户愿意以“出钱”的方式参与后期管护出资。

农户选择“投工”和“出钱”作为支付方式的支付意愿的分布情况分别见表4。由表4可知,农户每年愿意投工的天数多为4—9天,占总样本的62.18%;愿意投工小于4天的农户占11.54%;愿意投工大于9天的农户占26.28%。另外,农户每年每亩愿意出钱的额度大多为10—25元,占总样本的67.19%;愿意出钱低于10元的农户占10.94%;愿意出钱高于25元的农户占21.87%。从整体来看,农户投工的频率和农户出钱的频率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表4 农户“投工”的支付意愿分布Tab.4 Distribution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y of labor voted

3.2.2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支付意愿额度测算 根据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支付意愿的频率分布,采用支付卡方法计算得到正支付意愿的期望平均值:

式6中,A为投标值;P为受访者选择该数额的概率;n为投标数。

根据式6,可计算得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平均每年愿意投工的天数和平均每亩每年愿意出钱的额度。农民愿意投工的平均天数为:E(WTP)投工正= 7.96 天 / (户·年);农户愿意出钱的平均额度为:E(WTP)出线正= 19.55元/(户·亩·年)。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区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日工资①采用平均日种植业收入来表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日工资,日均种植业收入=家庭总种植业收入/农业劳动力人口/365,然后再求调查样本的均值。为33.11元/天,因此,E(WTP)投工正= 263.56元/ (户·年)。另外,调查区域户均承包地面积为12.47亩,因此得到E(WTP)出线正= 243.79元/(户·年)。根据上述农户以投工和出钱愿意支付的额度,可计算得到农户正支付意愿的额度为:E(WTP)正= E(WTP)投工正×P投工+ E(WTP)投工正×P出钱= 254.65元。

由于调查样本中有16.96%的零支付,可利用经过调整的Spike模型[20],计算整个样本的平均支付意愿额度:

式7中,WTPR零为零支付的比例。根据式7,可计算得到E(WTP)为211.46元/(户·年),而受访农户的家庭年纯收入为66985.55元,农户年均支付意愿额度只占家庭年纯收入的0.32%。该比例非常低,可认为它容易被大多数农户所接受。

3.3 基于ATP与WTP的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额度的确定

根据前文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测算,对农户支付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之后满足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的能力做进一步判定,结果见表5。

表5 后期管护费用对生活消费能力影响判定Tab.5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paying for the ex pos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n farmers' living ability

由表5可知,每个农户在每年缴纳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211.46元之后,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能力与支付后期管护费用之前基本相同,这表明农户缴纳211.46元的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并未对农户家庭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造成影响,因此农户对于211.46元的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额度具有支付能力。

4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利用湖北省仙桃市和监利县已实施的农地整理项目的10个乡镇34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析了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分析了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进而论证了农户出资额度的合理性,得到以下结论:

(1)大多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完全具有支付能力,只有少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有限。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在分析农户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结构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水平:当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1398.84元以下时,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无支付能力;当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1398.84—4624.52元之间时,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但支付能力有限;当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4624.52元以上时,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完全具有支付能力。结果显示,95.32%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支付能力,4.68%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一定支付能力。

(2)大多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具有支付意愿。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分析了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结果显示,83.04%的受访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具有支付意愿,一般有投工和出钱两种支付方式,经测算,农户每年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额度为211.46元。

(3)农户支付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并未对其家庭基本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农户每年支付一定的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是合理可行的。

4.2 讨论

(1)本文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和条件价值评估法测算了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的承受能力,研究方法恰当,但由于选择调查区域的局限性,测算出来的结果仅能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近似地区农户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不能代表更加广泛的区域。

(2)不同的管护内容应该对应不同的管护主体,不同的管护内容对应的出资方也应该有所不同。本文仅从农户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角度分析了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的出资情况,尚未对其他可能存在的出资方进行分析。

(3)需要指出的是,调研样本人均纯收入过高,原因可能是,其一,调查时间、调查方法等造成的,有望在后期调研中予以改进;其二,调查问卷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所以本文中的纯收入并没有扣除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

(References):

[1]李佑山. 探析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体系的建立[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238-239.

[2]吴新颜. 浅谈土地整理的后期管护工作[J]. 中国农业信息,2008,(9):24-25.

[3]吴九兴,杨钢桥.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民投资意愿及额度[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2):205-212.

[4]汪文雄,杨钢桥,李进涛.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资源科学,2010,32(6):1169-1176.

[5]张海鑫.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供需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6]吴诗嫚,杨钢桥,曾艳,等.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中农户出资行为研究——基于交易效用理论的实证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5):131-138.

[7]Lluch C. 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73,4(1):21-32.

[8]骆祚炎. 利用线性支出系统ELES测定贫困线的实证分析——兼比较几种贫困标准[J]. 当代财经,2006,(3):5-10.

[9]陈立梅.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结构分析——来自1993~2009年的经验数据[J]. 管理世界,2013,(9):180-181.

[10]贾国宁,黄平. 基于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的居民生活用水水价承受能力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2,32(3):547-555.

[11]吴焕,梁俊芬. 基于 ELES 模型的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农民支付能力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33-35.

[12]李子奈. 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2002.

[13]陈丹,陈菁,陈祥,等. 基于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农民灌溉水价承受能力研究[J]. 水力学报,2009,40(12):1524-1530.

[14]张志强,徐中明,程国栋,等. 黑河流域张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条件价值评估[J]. 生态学报,2002,22(6):885-893.

[15]蔡银莺,陈莹,任艳胜,等. 都市休闲农业中农地的非市场价值估算[J]. 资源科学,2008,30(2):305-312.

[16]蔡银莺,张安录.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农田生态补偿额度测算——以武汉市的调查为实证[J].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2):177-189.

[17]蔡志坚,杜丽永,蒋瞻. 基于有效性改进的流域生态系统恢复条件价值评估——以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127-134.

[18]唐学玉,张海鹏,李世平.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经济价值——基于安全农产品生产户视角的支付意愿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2,(3):53-67.

[19]李子奈,潘文卿.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3-79.

[20]Kritrom B. Spike models in contingent valu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1,79(3):1013-1023.

(本文责编:郎海鸥)

The Analysis of Farmers Investment in the Ex-pos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Based on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Pay

WEN Gao-hui, YANG Gang-qiao, ZHANG Hai-xin, WANG Wen-xiong, ZHAO Wei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farmers' ability to pay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he ex-pos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model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were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5.32% farmers completely had ability to pay for the ex-pos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nd 4.68% farmers had limited ability to pay for final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Meanwhile, 83.04% farmers had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he ex-pos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nd the amount that farmers ha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was 211.46 yuan annually.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we drew that most farmers completely had ability to pay for the ex-pos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nd most farmers ha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he ex-post management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Farmers paying for the project did not affect the basic livelihood of their families, so it was feasible for farmers to pay fee annually.

land consolidation;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ex-pos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bility to pay(ATP); willingness to pay (WTP); farmer household

F301.2

A

1001-8158(2014)10-0068-08

2014-06-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GL0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097,71073065,71403094)。

文高辉(1990-),男,江西萍乡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管理。E-mail: wengaohui360101@sina.com

杨钢桥(1966-),男,湖南邵东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管理。E-mail: ygq@mail.hzau.edu.cn

猜你喜欢
农地管护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农地细碎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当前农地产权与流转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