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1~42纯合子伴-α3.7纯合子缺失患儿及其父母的地中海贫血检测结果分析

2014-05-02 08:11吴智明朱中元陈运春郑春娇曹晓强
海南医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纯合子合子贫血

吴智明,朱中元,陈运春,郑春娇,曹晓强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检验科,海南 海口 570311)

CD41~42纯合子伴-α3.7纯合子缺失患儿及其父母的地中海贫血检测结果分析

吴智明,朱中元,陈运春,郑春娇,曹晓强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检验科,海南 海口 570311)

目的进一步了解地中海贫血基本知识,遗传规律及其对社会、家庭的危害。方法对一位CD41~42纯合子伴-α3.7纯合子缺失患儿及其父母亲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相关检测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纯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纯合子突变。父亲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αα杂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杂合子;母亲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αα杂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杂合子。三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变小。结论地中海贫血的卫生教育及宣传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地中海贫血;病例分析;基因型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又被称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两大类,是由一种或几种血红蛋白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部分或完全抑制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1]。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或轻型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无需治疗,而重型者在胎儿期或出生不久后夭折,或出生后须定期输血并接受去铁剂治疗。目前,临床上对此尚无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如何有效地减少或阻止中间型或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的出生?本文将通过对一位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及其父母亲的地中海贫血相关检测结果分析阐明地中海贫对社会、家庭的危害及其预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儿卓某,男,11个月,呈进行性贫血,面色苍白,轻度黄疸,肝脾肿大,血常规检查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于2012年12月3日到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复查血常规,红细胞相关结果显示红细胞(RBC):4.12×1012/L,血红蛋白(Hb):78 g/L,红细胞压积(Hct):0.229 L/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18.9 pg,平均红细胞体积(MCV):55.6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293 g/L。患儿父亲卓某(31岁)、母亲黄某(31岁)于2006年结婚,2007年下旬曾育有一男婴也因地中海贫血于2008年中旬夭折,具体情况不详。夫妇俩均为海南省文昌市汉族人,无贫血等临床症状。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根据其家族史,建议患儿及其父亲、母亲进行地中海贫血相关基因检测。

2 实验结果

2.1 血常规红细胞相关结果 父亲卓某RBC数量稍微偏高,Hb正常;母亲黄某RBC数量正常而Hb稍微偏低。三者RBC的MCV值均变小,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见表1)。

表1 卓氏夫妇血常规红细胞相关检测结果

2.2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 患儿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纯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纯合子突变。父亲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αα杂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杂合子;母亲基因型:α-地中海贫血-α3.7/αα杂合子缺失伴β-地中海贫血CD41~42突变杂合子(见图1和图2)。

图1 α-地中海贫血凝胶电泳图

图2 β-地中海贫血反向定点杂交图

3 讨论

根据孟德尔(Mendel)基因分离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卓氏夫妇每次怀孕胎儿没有发生地中海贫基因缺陷(即完全正常)的概率只有1/16,而发生CD41~42杂合子突变或-α3.7/αα型基因缺陷(即单基因异常)的概率为4/16,CD41~42杂合子突变伴-α3.7/αα型基因缺陷的概率为4/16,CD41~42或-α3.7型纯合子缺失二个基因缺陷的概率为2/16,CD41~42杂合子突变伴-α3.7型纯合子缺失或CD41~42纯合子突变伴-α3.7/αα型基因缺陷的概率为4/16,CD41~42纯合子突变伴-α3.7型纯合子基因缺陷的概率为1/16。地中海贫血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其纯合子缺失(或突变)、纯合子缺失(或突变)伴纯(或杂)合子突变(或缺失)等基因缺陷的患者多表现为中间型或重症型地中海贫血。综上可知,卓某夫妇每一次怀孕,胎儿患有中间型或重症型地中海贫血的概率为7/16。重症α-地中海贫血胎儿容易流产、死胎,重症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主要表现为严重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即使定期输血、去铁治疗,患儿大多数未成长到成年就已夭折[2],而这些,每一次的“打击”,对孕妇身心,对家庭无论是经济负担还是精神创伤都是无法估量的。

海南省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区,1984年、1994年、2012年对黎族聚集区进行筛查,β-地中海贫血阳性率分别为9.5%[2]、11.6%[3]、28.5%(731/2 547)[4],虽然筛查方法、调查地区存在差异,但似乎提示着发病率在逐年增加。2008年调查报道陵水地区α-地贫基因携带率甚至高达77.5%[5],情况不容乐观。

如何有效的控制地中海贫血的遗传,降低中间型或重症型患儿的出生率?一些地中海贫血高发国家在预防工作方面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地中海贫血得到有效的控制。他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措施[6],我们可以借鉴:

(1)开展人群普查。调查不同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有目的、针对性地在地中海贫血高发区进行卫生教育和宣传工作。

(2)开展卫生教育和宣传工作。在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不仅对卫生专业人员进行教育,还有让公众知情,如希腊、塞浦路斯等地中海贫血高发区,关于遗传性贫血的教育纳入了15岁以上孩子的教程,让公众从小就有风险意识,提高对遗传缺陷性疾病的认识。

(3)开展遗传咨询和婚前检查。开展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指导,尽量避免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之间联婚。为结婚对象提供免费的地中海贫血筛查或(和)基因检测,对配偶双方基因均异常者提供遗传咨询并做好随访工作。

(4)开展产前检查。这是预防工作中最后关键一步,若夫妻双方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每胎怀孕第12周后应取胎儿绒毛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了解胎儿的基因类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终止妊娠,避免中间型或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的出生。

近几年来,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开始意识到了地中海贫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长江以南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相继出台了一些预防措施,如海南省,2012年海口将地贫筛查纳入免费孕检中,并于2013年在全省推广;2013年在澄迈县免费为在校中学生进行地中海贫血初筛和基因检测,率先建立早期干预计划信息库等。但从卓氏夫妇的情况来看,目前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卫生教育及宣传工作任重道远。卓氏夫妇对地中海贫血防治知识完全缺乏,缺少风险意识。卫生教育及宣传工作是使公众充分意识到地中海贫血对社会和家庭的危害,提高风险意识的重要手段,是使公众观念改变,由被动参与预防工作转变为主动参与过程的关键步骤。缺乏培训有素、能有效进行遗传预防的医务人员及社会工作者,随访工作不健全,这也是目前存在的客观事实。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或轻型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从卓氏夫妇血常规红细胞相关结果来看,卓某RBC、Hb分别为6.11×1012/L、138 g/L,RBC数量稍微偏高,Hb正常;黄某RBC、Hb分别为5.38×1012/L、101 g/L,RBC正常而Hb稍微偏低,RBC与Bb比例均异常。两者RBC的MCV值均小于正常范围,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考虑到海南省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区,初步判断卓氏夫妇患有地中海贫血可能性比较大,应建议他们俩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于确诊,并做好随访工作。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即使在第一位儿子因地中海贫血夭折后,卓氏夫妇依然得不到有效的咨询和指导,再加上他们对地中海贫血预防知识的缺乏,风险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不主动进行产前检查,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再次发生。

目前,地中海贫血尚无经济而有效根治的方法。预防是关键,是逐步阻断地中海贫血基因遗传的最佳措施,而卫生教育和宣传工作是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往往容易被决策者所忽略,它是提高公众对地中海贫血风险意识的重要手段,是使公众观念改变,由被动参与预防工作转变为主动参与过程的关键步骤。只有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地中海贫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性,才会主动接受遗传咨询,婚前主动参与婚检以了解自己的遗传背景,婚后接受产前检查。只有这样,地中海贫血预防工作各个环节才能有效地发辉作用,有效地降低中间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身体素质。

[1]梁玉金,吴素芹,谢建敏,等.广东顺德地区和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629-633.

[2]房奕祥,王传文.海南岛黎族人群地中海贫血调查报告[J].海南大学学报,1984,3(4):32-34.

[3]翁咏农.海南省白沙县黎族小学生血红蛋白与地中海贫血的调查[J].海南医学,1994,5(2):104-106.

[4]赵振东,王 洁,刘秀莲,等.海南省本土居民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6):120-121.

[5]吴 洁,黄琼莲,马乙云,等.海南黎族孕妇α-地中海贫血及机体铁蛋白、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 (34):5462-5465.

[6]田佩玲.地中海贫血和其他血红蛋白病的预防[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76-103.

Lab reports analysis of a baby with CD41~42homozygote compound-α3.7homozygote and his parents.

WU Zhi-ming,ZHU Zhong-yuan,CHEN Yun-chun,ZHENG Chun-jiao,CAO Xiao-qiang.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Hainan Provincial Nongken Hospital,Haikou 570311,Hainan,CHINA

ObjectiveTo illustrat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genetic laws of thalassemia and its damage to society and family.MethodsThe lab reports of a baby with CD41~42homozygote compound-α3.7homozygote and his parent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genotype of the baby was CD41~42homozygote compound-α3.7homozygote,and his parents were-α3.7/αα heterozygote compound CD41~42heterozygote.Their mean corpuscular volumes(MCVs)were smaller than that of normal cell.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work for thalassemia should be further fortified.

Thalassemia;Case analysis;Genotype

R556

A

1003—6350(2014)23—3481—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4.23.1360

2014-03-13)

吴智明。E-mail:wuzhim2006@163.com

猜你喜欢
纯合子合子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β4GalT1基因点突变为GalNAcT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开一家小店,找回童年
“塔莎小姐”:风雨共担才是爱情真谛
开一家小店,找回童年
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行为学特征的增龄性变化研究
生物教学中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