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中的有机酸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14-05-03 13:56丁仁君夏延斌
食品与机械 2014年1期
关键词:苹果酸酒石酸有机酸

丁仁君 夏延斌

DING Ren-junXIA Yan-bin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葡萄酒作为人类较早的酒精饮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考古发现人类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鲜食及酿造葡萄酒[1]。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葡萄酒一直是作为皇宫贵族的饮品,在唐宋鼎盛时期,民间也有自酿自饮葡萄酒的风气。根据中国著名的医典《本草纲目》记述,葡萄酒有“暖肾腰、驻颜色、耐寒”等神奇功效。由此可见,古人对葡萄酒的独到认识和喜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营养学的进步,人们发现了葡萄酒中更多的秘密和独特作用。葡萄酒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多达上百种,如各种有机酸、酚类、维生素、矿物质等等。虽然有些物质含量不高,但被人体吸收利用率极高。为深入了解葡萄酒的保健功能,科学技术人员还开展了较多的动物和人体试验。发现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具有抑制肿瘤[2]、保护心血管[3-5]、抗氧化[6]、清除自由基、预防糖尿病性心肌病[7]等功效;葡 萄 酒 中 的 花 色 苷,具 有 抗 癌[8,9]、降 血 脂[10]、抗氧化[11,12]、抗炎[13]等功效。葡萄酒中的有机酸能反映葡萄原料的特性和酒的风味特性,也能反映酿造工艺的特点,因此近年来相关研究越来越多。

1 葡萄酒中的有机酸种类及其对风味的影响

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是酵母菌将葡萄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整个过程中有多达几十种有机酸参与反应,主要有以下种类。

1.1 酒石酸(tartaric acid)

2,3-二羟基丁二酸,在葡萄果实中大量存在,在成品酒中的含量为1.5~2.5 g/L。酒石酸的酸性很强,最容易解离,所以酒体的p H受酒石酸含量的影响很大。在葡萄酒发酵初期,为抑制杂菌的生长,常常会人为的用葡萄汁将酒石酸溶解,然后加入到发酵容器中,使整体的p H值降低,而促进正常的酒精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由于细菌的新陈代谢,酒石酸会被消耗掉一部分,而其他的酒石酸会部分转变成酒石酸盐沉淀[14]。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含量过高时,酒味会变的粗硬,有涩敛感,从而降低葡萄酒的品质[1]。

1.2 苹果酸(malic acid)

2 -羟基丁二酸,在自然中有D-、L-、DL-3种存在形式,成品酒中的含量为1.5~3.0 g/L。水果中绝大部分含有L-苹果酸,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其含量会慢慢降低。在葡萄酒酿造时,当酒精发酵基本结束后,会进入苹果酸-乳酸发酵(MLF)阶段,即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将L-苹果酸分解为L-乳酸和CO2的过程。对于整个酒体来说,降低了酸涩度,粗糙度和色度等,该发酵过程生成的醛类、酯类等能很好的修饰酒的风味,对于酒的品质形成不可或缺。p H升高的同时,可降低生酒的生青味和苦涩感,能使酒体更柔和、圆润[15]。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一些人工的手段对MLF过程进行干扰或调控,以达到理想的葡萄酒风味和稳定性[16]。

1.3 柠檬酸(citric acid)

2 -羟基丙烷-1,2,3-三羧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在成品酒中的含量为0.10~0.15 g/L。在各种葡萄果实中均含有柠檬酸,但因酿造工艺不同,不同种类葡萄酒中的柠檬酸含量差别很大。在TCA循环中柠檬酸仅是中间产物,最终被消耗掉。而在苹果酸-乳酸发酵的过程中,乳酸菌在同时分解消耗柠檬酸,产生呈香物质双乙酰(2,3-丁二酮)及其衍生物2,3-丁二醇等,所以红葡萄酒的酿造中几乎耗掉所有的柠檬酸。

1.4 乳酸(lactic acid)

2 -羟基丙酸,有D-、L-型两种,成品酒中的含量为0.18~0.40 g/L。乳酸的主要来源是酒精发酵和 MLF发酵,酵母菌发酵产生D-乳酸,MLF发酵形成L-乳酸。乳酸的酸味很强,但酸味较温和。如果酿造过程中未被细菌污染,其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不会太高。

1.5 乙酸(acetic acid)

又名醋酸,具有很强烈的酸味,是酵母菌发酵的常规代谢产物,主要在发酵初期产生,是酒类中主要的挥发酸,在酒体中的含量低于0.4 g/L。乙酸可与乙醇形成酒的特征香味物质——乙酸乙酯。在发酵后期或陈酿过程中,如果未能很好的隔绝氧气或被其他细菌污染,大量乙醇就会转变为乙酸,说明酒体已酸败变质。

1.6 琥珀酸(succinic acid)

即丁二酸,在成品酒中的含量为0.6~1.5 g/L。在酵母菌发酵的过程中,经三羧酸循环均会代谢产生琥珀酸;MLF过程中,苹果酸会转化为琥珀酸;还有一部分来自谷氨酸的转化。琥珀酸的味感复杂,有酸味又有苦味,参与酒味的形成。由于各地的气候、葡萄品种、土壤等差异,导致葡萄原料中的C源、N源含量不同,所以各地区的葡萄酒中琥珀酸含量差别较大。

1.7 富马酸(fumaric acid)

又名延胡索酸,反丁烯二酸,是柠檬酸三羧酸循环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之一,由苹果酸脱去一个水或琥珀酸经脱氢酶作用形成。富马酸的酸味纯正,酸感强,但在葡萄酒中的含量极低,对酒的酸味影响很小。

1.8 丙酮酸(pyruvic acid)

又叫2-氧代丙酸,是糖酵解过程中,磷酸烯醇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脱羧酶、脱氢酶的作用下,先转变成乙醛,再转变为乙醇。葡萄酒中的丙酮酸含量不高,约为0.05~0.10 g/L[14],大部分被分解,对整体风味无显著的影响。

1.9 乙醛酸(glyoxylic acid)

在乙醛酸循环中,异柠檬酸在裂解酶的作用下生成,还有一部分是由甘氨酸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乙醛酸有不愉快的香味,但在整个发酵中,其仅是中间代谢产物,在最终的葡萄酒中乙醛酸含量极低,故其对整体的风味影响可以忽略。

1.10 其他

除此之外,葡萄酒中还有α-酮戊二酸、草酸、莽草酸、糖醛酸、葡萄糖酮酸、半乳糖二酸等多种有机酸,这些酸在葡萄酒中的含量微乎其微,对酒的风味影响不大。

2 有机酸的检测方法

随着色谱技术的成熟和推广,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GB/T 15038-2006[17]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中规定了HPLC法测定有机酸的方法,尽管该标准仅发布几年,但其方法的局限性很明显,如,前处理中要进行固相萃取柱的活化、洗脱并收集样品,才能进行测定,甚为繁琐。学者们更希望有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所以在国标的基础上,对前处理方法、检测条件等进行优化,获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

2.1 RP-HPLC法

液相色谱检测葡萄酒中的有机酸占利用色谱技术检测有机酸的70%以上,准确率、重复性、便捷性均优于其他检测方法。表1是液相色谱法检测有机酸的方法比较。

根据表1所列方法,可以归纳出RP-HPLC法检测葡萄酒中有机酸的要点:流动相需经0.45μm滤膜过滤脱气后方可使用;经发酵、陈酿后,大部分有机酸已经转移到酒体中,故样品经离心或不离心,稀释定容后过0.45μm微膜,方可上机检测。色谱条件:配VWD检测器,ODS或性能相当的色谱柱,250×4.6 mm,5μm,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30℃,流速0.6~0.8 mL/min,进样5或10μL(视机器而定),以0.01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 H 2.7~3.0的 K2HPO4或(NH4)2HPO4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检测,在这些基本条件下各种酸的分离度、相关系数、回收率都较高。如胡小露等[25]进行9种有机酸的精密度试验,平均RSD可达0.15%(n=6);进行重复性试验,平均RSD可达0.35%(n=6);加标回收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9.52%,平均 RSD为0.019%(n=5);发酵结束后,每隔10 d连续取样4次进行测定,也未出现杂峰对目标物质的干扰。其他学者的回收率也都较高,由此可见,RP-HPLC法测葡萄酒中的有机酸,安全、快速、可靠,而且操作简便,是检测有机酸的首推方法。

2.2 其他色谱检测方法

2.2.1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使用成本较低,且对环境相对友好。杜曦等[27]通过酯化方法的比较,筛选出碘乙烷衍生化处理方法,用福力GC9790气相色谱仪,SP-30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法,同时测定了葡萄酒中的丙二酸、琥珀酸、苹果酸、戊二酸、酒石酸、己二酸、柠檬酸,分析时间16 min。各种酸的分离度很好,且回收率可达95.1%~98.9%。

表1 不同的液相色谱方法检测葡萄酒中的有机酸Table 1 Different method for organic acids testing in wine

表1 不同的液相色谱方法检测葡萄酒中的有机酸Table 1 Different method for organic acids testing in wine

T.酒石酸;M.苹果酸;L.乳酸;A.乙酸;C.柠檬酸;F.富马酸;S.琥珀酸;O.草酸;As.抗坏血酸;I.异柠檬酸;Sh.莽草酸;-.未提及。

文献样品前处理色谱仪 柱子型号 流动相流速/(m L·min-1)柱温/℃检测波长/nm酸的种类分析时间/min进样量/μL GB/T 15038 过固相萃取柱 -Fetigsaule T 300-7,8 0.007 5 mol/L H 2 SO4溶液0.3 55 210 T,M,L,A,C,S- 20[18]皂土处理,活性炭吸附后,微膜过滤Waters 600E Bio-Rad HP×87-H,300×7.5 mm,9μm 0.1%磷酸水溶液 0.7 55 192 C,T,M,S,L,A- 5[19] 离心后微膜过滤岛津LC-3A SCR-101H300×7.9 mm高氯酸调的p H 2.5 H 2 O溶液0.6 55 210 C,T,M,S,L,A 16 10[20] 直接微膜过滤日立638-50 Hypersil 250×4.0 mm,10μm p H 2.75 0.01 mol/L(NH 4)2 HPO4 0.6 25 210 T,M,L,C,S 14 15[21] 微膜过滤两次Waters 600E Shodex Rspak Kc-811 0.1%磷酸水溶液 0.5 65 206 C,T,M,S,L,A 16 5[22] 离心后微膜过滤 岛津VP-ODS C18,150×4.6 mm p H 3.0 0.01 mol/L H 3 PO4-KH 2 PO4 1.0 30 215 T,M,C,S 6 -[23]将葡萄破碎后加水超声提取、稀释,再微膜过滤福立FL2200ⅡUltimate XB-C18,250×4.6 mm,5μm p H 2.0 0.01 mol/L K2 HPO4,K2 HPO4∶CH 3 OH=97∶3 0.5 25 210 T,M,As,L,A,C 19 20[24] 水浴震荡、离 心后,微膜过滤[25] 直接微膜过滤Agilent 1200 Waters 600 Kromasil C18,250×4.6 mm,5μm Waters symmetry C18,250×4.6 mm,5μm p H 2.8 0.01 mol/L KH 2 PO4,KH 2 PO4∶CH 3 OH=97∶3 p H 2.0 4 g/100 m L(NH 4)2 HPO4 0.8 25 210 1.0 室温 210 O,T,M,As,C O,T,M,I,Sh,L,A,C,S 8 10 11 5[26] 离心后直接微膜过滤Agilent 1200 Ultimate TM AQ-C18 250×4.5 mm,4.5μm p H 2.85 0.01 mol/L(NH 4)2 HPO 4 0.8 30 210 T,M,L,A,C,F,S 15 10

2.2.2 单柱离子排斥色谱法 离子排斥色谱是离子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分离有机酸的常用方法。徐继明[28]用岛津LC-10AS离子色谱仪,CDD-6A 电导检测器,TSKgel OApak-A色谱柱,p H 3.4 2 mmol/L苯甲酸溶液作流动相,流速1.0 m L/min,进样25μL,电导检测器1μS/cm,柱温25℃±2℃,分析时间14 min,可同时对葡萄酒中的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甲酸、乙酸、琥珀酸进行测定。分离时间较短,相对偏差为1.8%~3.6%,回收率为97.9%~105.6%。

2.2.3 HPLC-PDA 法 Yan-jun Zheng等[29]直接将葡萄原汁或葡萄酒离心,稀释后直接经0.22μm滤膜过滤,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PDA)进行检测,可同时测定草酸、酒石酸、丙酮酸、L-苹果酸、L-抗坏血酸、L-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9种有机酸。色谱条件为Waters系列色谱仪,Waters-2695XE四元泵,Waters-2996 PDA 检测器,Waters Atlantis dC18色谱柱(150×4.6 mm,5μm),流速1.0 m L/min,进样10μL,检测波长为抗坏血酸243 nm,其他酸210 nm,柱温30℃,p H 2.7的0.01 mol/L KH2PO4∶乙腈=95∶5,检测时间小于13 min,可使大部分有机酸得到良好分离。

杨东伟等[30]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法(SPE-HPLC-PDA),同时对葡萄酒中的11种有机酸进行检测,分别为草酸、乙酸、丙烯酸、琥珀酸、丙二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丙酸、苹果酸、乳酸。用Agilent 1100液相色谱仪,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4.6 mm,5μm),流速1.0 m L/min,进样20μL,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甲醇和0.5%磷酸水溶液作流动相,用梯度洗脱法,分析时间15 min。该法分析时间较短,且同时检测的有机酸种类多,分离度好。

2.2.4 RP-HPLC-CL法 吴永平等[31]用液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方法(RP-HPLC-CL)对葡萄酒中的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3种有机酸进行了分析。用葡萄酒用滤纸过滤后稀释,再微膜过滤即可进行检测。色谱条件:岛津LC-6A液相色谱仪,k BPCL超微弱发光测量仪,依利特Hypersil ODS 25μm,4.6×150 mm,流动相为p H 2.5的 HClO4溶液,流速0.8 m L/min,进样20μL,柱温为室温。分析时间仅8 min,但只能检测3种有机酸。

2.2.5 液相指纹图谱法 指纹图谱技术是近十几年来一种发展快速的对复杂物质的研究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等天然产物鉴定及其质量控制中。葡萄酒有天然属性,但有类似中药的复杂体系,故用此方法可提供丰富的鉴别信息。辛若竹等[32]用液相色谱建立有机酸指纹图谱,即用山葡萄酒建立指纹图谱库,有15个特征峰,对应15种有机酸,再将样品与指纹图谱进行对比,以确认是否为人工勾兑葡萄酒。用岛津LC 20AT液相色谱仪,Shimpack VP-ODS 色谱柱(250×4.6 mm,5μm),p H 2.9 0.02 mol/L KH2PO4溶液,KH2PO4∶CH3OH=98∶2,流速1.0 m L/min,进样20μL,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分析时间60 min。此法可很好的用来鉴别葡萄酒的真伪及原汁含量。

2.2.6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是种新型的检测手段,电导检测器可以分析混合物中的常量、痕量阴阳离子。李 芳 等[33]用 Dionex ICS-2000 离 子 色 谱 仪,4 mm AS11-HC分离柱,2~40 mmol/L NaOH 溶液作梯度洗脱液,淋洗流速1.0 m L/min,进样25μL,同时对葡萄酒中的乳酸、丙酸、丁酸、酒石酸、乙酸、柠檬酸6种有机酸进行了检测,分析时间33 min。

张斯等[34]用 Dionex ICS-1500离子色谱仪,IonPac AS11(250×4 mm)分析柱,0.2~25 mmol/L KOH 溶液作梯度洗脱液,淋洗流速1.0 m L/min,进样25μL,色谱池温度35℃,柱温30℃,控制电流100 m A,对进口葡萄中的9种有机酸同时进行了检测,分别为乳酸、乙酸、丙烯酸、山梨酸、苯甲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不仅有葡萄酒本来就含有的有机酸,还有人工添加的作防腐剂的酸。

2.2.7 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 张会宁等[35]用双小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葡萄及葡萄酒中的有机酸进行了检测,可同时检测8种有机酸。用安捷伦LC 1260液相色谱仪,色谱柱HYPERSIL 150×4.6 mm,5μm,流动相为70 g/L的磷酸氢二钾和14 g/L的硫酸铵定溶至1 000 m L,用硫酸调整p H值至2.1,流速0.8 m 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10 nm,进样10μL。葡萄酒膜过滤后上机测试,检测时间14 min,各有机酸的相关系数可达0.999 7以上。

3 问题与展望

葡萄酒中有机酸的检测尽管方法很多,但存在检测结果误差大,不同检测方法得到的数据常出现检测出酸的种类不同,不同酸的检测灵敏度不同,导致检测结果相差大的问题。另外,很多检测有机酸的新技术,检测结果一般,但需要配置高端色谱仪和特殊检测器,由于该类设备使用范围过窄,一般实验室没有配备,且操作复杂,需要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因此相关技术很难在一般的实验室使用。

葡萄酒中的有机酸种类和含量,是葡萄酒品质的晴雨表,对研究发酵机理,监控发酵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线检测或高频检测应该具备简便、高灵敏度、高重现性、能检测出主要有机酸的特点。根据已有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完善RP-HPLC技术是研究方向,理由之一是现阶段各层次实验室基本都配置了液相色谱仪,其二该类方法能够一次性检测到5~8种主要的有机酸,在现有RP-HPLC技术基础上,研究提高检测灵敏度,扩大检测的线性范围的方法并制定新的检测标准,将为发展葡萄酒产业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

1 高年发.萄酒生产技术[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

2 Gao Xiaohua,Xu Yong X,George Davine,et al.Disparate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leukemic effects of resveratrol,a natural polyphenolic compound found in grapes[J].Nutrition and Cancer,2002,132:2 076~2 081.

3 夏开元,戎卫华.葡萄中的功效成份-白藜芦醇苷和原花青素[J].食品科学,2002,23(8):357~359.

4 Gresele P,Cerletti C,Guglielmini G,et al.Effects of resveratrol and other wine polyphenols on vascular function:an update[J].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2011,22(3):201~211.

5 黄卫文,黄寿恩,黎继烈,等.白藜芦醇的提取、检测技术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0,26(6):148~152.

6 Monica Deiana,Debora Loru,Alessandra Incani,et al.Wine extracts from Saedinian grape varieties attenuate membrane oxidative damage in caco-2 cell monolayers[J].Food Chemistry,2012,134:2 105~2 113.

7 Francesca Delucchi,Roberta Berni,Caterina Frati,et al.Resveratrol treatment reduces cardiac progenitor cell dysfunction and prevents morpho-functional ventricular remolding in type-1 diabetic rats[J].Plos One,2012,7(6):1~12.

8 陈建杨.特色马铃薯花色苷体外抗癌活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9 Wang Q,Chen Q,He M,et al.Inhibitory effect of antioxidant extracts fron various potatoe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colon and liver cancer cells[J].Nutrition and Cancer,20011,63(7):1 044~1 052.

10 赵海田,王振宇,王路,等.花色苷类物质降血脂机制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3):139~144.

11 齐美娜,张永忠,李品,等.紫色马铃薯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2013,34(2):37~40.

12 杜文华,刘忠义.葡萄酒中花色苷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1,27(4):169~172.

13 徐渊金,杜琪珍.花色苷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06,22(6):154~157.

14 高年发,李小刚,杨枫.葡萄及葡萄酒中的有机酸及降酸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9(4):6~10.

15 苏洁,张军翔.葡萄酒圆润度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13,29(2):238~241.

16 李瑞国,韩烨,周志江.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8):228~233.

17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8 李小刚,张春娅,王树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的有机酸及乙酸[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2(3):11~13.

19 高年发,张军,韩英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有机酸[J].酿酒,2004,31(1):67~69.

20 吴佳莉,周广麒.葡萄酒酿造中有机酸的含量[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25(1):36~38.

21 俞然,尹吉泰,刑凯,等.汉沽玫瑰香葡萄成熟期有机酸的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9(5):66~67.

22 路敏,李路华,冯俊霞,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常见水果中的四种有机酸[J].食品工业科技,2009(7):312~316.

23 周晓明,卢春生,郭春苗,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中有机酸的含量[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4):651~654.

24 陈虹颖,樊梦原,问亚琴,等.几个酿酒葡萄品种及品系的有机酸分析[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2(3):12~15.

25 胡小露,刘卉,鲁宁,等.HPLC法同时测定蓝莓汁极其发酵酒中9种有机酸[J].食品科学,2012,33(16):229~232.

26 曹小彦,夏延斌,汪辉,等.南北方葡萄酒中有机酸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3,29(1):45~48.

27 杜曦,周锡兰,余录,等.葡萄及葡萄酒中有机酸测定的衍生化气相色谱法[J].酿酒,2008,35(3):82~84.

28 徐继明.单柱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多种有机酸[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4(2):124~126.

29 Yan-Jun Zheng,Yun-Tao Duan,Yan-Fang Zhang,et al.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acids in red wine and must on only one RPLC-Column directly after sample dilution and filtration[J].Chromatographia,2009,69:1 391~1 395.

30 杨东伟,李晓静,王芬,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11种有机酸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 286~1 287,1 290.

31 吴永平,高智席,王满力.HPLC-CL柱后同时检测葡萄酒中的有机酸[J].酿酒科技,2007(1):99~101.

32 辛若竹,丁梅,卜丽梅.有机酸指纹图谱快速鉴定山葡萄酒及葡萄露酒原汁含量的方法研究[J].酿酒科技,2013(9):102~106.

33 李芳,王丽丽,徐熠,等.离子色谱法测定葡萄中六种有机酸[J].吉林农业科学,2011,36(1):48~49.

34 张斯,潘丙珍,庞世琦,等.进口葡萄酒中有机酸含量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3(6):26~30.

35 张会宁,苑伟,郑永菊,等.双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葡萄及葡萄酒中的有机酸[J/OL].酿酒科技,2013,[2013-08-13].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2.1051.TS.20130708.006.html.

猜你喜欢
苹果酸酒石酸有机酸
双重封闭对建筑用6463铝合金酒石酸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
金银花总有机酸纯化工艺的优化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苹果酸中的对映异构体D-苹果酸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酒中的有机酸
白茶中的有机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酒石酸唑吡坦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主观性耳鸣效果观察
UV/O3处理酒石酸-铜络合体系废水的研究
添加有机酸加速2,4,6-三氯酚的生物降解
壳聚糖和氯化钙处理对采后黄冠梨苹果酸代谢酶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