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及预防措施

2014-05-05 05:35李锐琼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产道胎盘功能障碍

李锐琼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中医医院妇产科,云南 曲靖 655700)

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及预防措施

李锐琼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中医医院妇产科,云南 曲靖 655700)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42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对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等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处理之后,均达到止血效果,无患者出现死亡现象。结论 产后出血的原因较多,必须要加强孕期保健,及时治疗产后出血,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产后出血;临床处理;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由于发病急、出血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的会出现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1]。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每年有下降的趋势,但仍危害着产妇的生命安全,为了进一步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做好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和预防工作,我院主要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42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出血原因,做好临床处理和预防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42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2.6±6.2)岁。其中20例产妇实行剖宫产,13例患者实行自然分娩,9例阴道助产。所有患者手术后,经检测,出血量为500~2500 mL。

1.2 方法

本次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处理,下文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处理进行详细分析。

1.2.1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处理

对本次12例出现软产道损伤引起产后出血的患者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宫颈裂伤有活动性出血给予缝合。医护人员采用肠线第一针从裂口顶端约0.5 cm处缝针,缝合直到会阴;此外,对出现产后出血形成的血肿进行及时清除,做好清创工作之后再进行缝合治疗。

1.2.2 胎盘因素的临床处理

本次研究有5例患者产后出血由胎盘因素引起,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手取胎盘术,其中对出血性较多的植入性胎盘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对损伤较小的胎盘,则给予宫缩剂和抗生素治疗后,再实行胎盘取出手术。

1.2.3 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

本次研究有23例患者出现宫缩乏力,继而引发产后出血,医护人员对产后宫缩乏力患者给予以下治疗方式,其中包括:①护理人员对宫底进行缓慢按摩,拇指放置在子宫底部前壁,4指位于子宫底部后壁,对宫底进行缓慢地按摩,按摩时间以子宫收缩至正常状态为准。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医护人员可以使用20 U的催产素加入500 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缩宫素无效时立即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③对宫缩情况不理想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采取宫腔纱条填塞止血,子宫压缩缝合术。④经上述处理无效、出血不止医护人员可以采取血管介入治疗的方式,对患者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或者采用结扎手术,对患者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结扎,从而起到止血作用。若患者情况仍不理想,出血较严重时,则要考虑进行子宫全切术,避免危及产妇性命。

1.2.4 凝血功能障碍

本次研究中显示,有2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其中1例在妊娠早期发现,医护人员对该产妇采取终止妊娠措施,避免该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现象;此外,对产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及时的输血、血浆和补液,有效扩充体内的血容量,改善患者微循环。

1.3 观察指标

在进行一系列的临床处理之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成显效、有效、无效三方面,其中显效:患者实施临床处理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无感染或并发症现象发生。有效:患者临床处理后出血量一定程度减少,患者无感染现象发生。无效:患者出血现象无明显改善,需要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出现出血性休克症状。

2 结 果

2.1 疗效统计

在进行一系列的临床处理之后,患者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出血量大大减少,其中显效34例,占80.95%;有效8例,占19.05%;无效0;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2.2 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由表1中可知,宫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是影响患者的主要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较少。

3 讨 论

从本次研究来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等现象,因此,做好一系列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下文主要分析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3.1 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必须要做好一系列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患者进行产前教育,让患者了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对各种妊娠合并症进行积极治疗,纠正患者的贫血情况,密切分析产程延长对患者的影响,避免患者出现滞产现象。在产前观察患者软产道,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分娩过程中出现产道撕裂现象,提高产后缝合技术[2]。此外,本次研究发现,做好分娩的第三产程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出血现象,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患者胎盘剥离情况。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注意做好第三产程的护理工作能减少40%左右的产后出血率,目前主要使用催产素加强产妇产后收缩,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下文主要对各因素导致子宫出血的预防进行详细分析。

3.2 子宫收缩乏力的预防

本次研究显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因素[3],本次研究中有54.76%的患者由于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为此,护理人员必须注意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对具有产后出血史、羊水过多、贫血、肝肾疾病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护理,提前入院进行治疗。对临产的孕妇进行一系列心理护理工作,保证产妇具有平常心,保证产妇正常的饮食和休息,避免出现滞产情况。医护人员要对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建立静脉通道,并做好输血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分娩之后及时使用宫缩剂,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3.3 软产道损伤的预防

分娩过程中容易对患者的会阴、子宫颈和下段造成伤害,从而导致血管的破裂而引起产后出血。在分娩前,医护人员观察患者软产道,做好防护工作,在产后若发现患者持续不断出现鲜红色血液流出时,应根据情况及时分级,对不同等级的软产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

3.4 胎盘因素的预防

做好胎盘的剥离工作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在胎儿分娩后,护理人员叮嘱产妇用腹压,并轻压宫底,轻轻牵拉脐带,从而顺利将胎盘娩出,若产妇产后无胎盘分娩迹象,医护人员则要酌情给予患者催产素治疗,若胎盘仍无剥离征象,术者更换手术衣及无菌手套,外阴再次消毒经脐带沿着阴道将一手手指并拢呈圆锥状直接伸入宫腔内,手掌面向着胎盘母体面,手指并拢以手掌尺侧缘缓慢将胎盘从边缘开始逐渐自子宫壁分离,另手在腹部协助按压宫底。待确认胎盘完全剥离后取出胎盘,全过程必须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机体产生影响,防止胎盘残留。在取出胎盘之后,医护人员给予宫缩剂和抗生素治疗,观察产妇情况。

3.5 凝血功能障碍的预防方法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与患病的情况和病情有着密切关系,患者临床表现为血液不凝结,全身各部位均可出现出血现象,如皮下、伤口、肠胃道等。本次研究认为,对凝血功能障碍产妇进行预防,最重要的必须做好原发病的治疗,及时消除病因,从而改善母体血液循环,避免产后因凝血功能障碍而出现产后出血。

本次研究主要对43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处理,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100%,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要做好一系列的预防工作,从而有效改善产妇预后情况,减少产后出血的概率。

[1] 沈玉宇.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学科学,2012,2(4):140-141.

[2] 郭玲.40例产后出血治疗与预防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0,10 (18):43-44.

[3] 胡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1,27(6):33-34.

R714.461

B

1671-8194(2014)19-0289-02

猜你喜欢
产道胎盘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牛产道疾病治疗刍议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