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关键在“实”

2014-05-12 22:08本刊评论员郭林涛
决策探索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育部转型大学

文/本刊评论员 郭林涛

又是一年骊歌唱响时,盛夏的空气里交织着欢笑和泪水。中考、高考,毕业季、升学季,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忙并痛着。这种痛会一直压抑着,直到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或找到理想的工作。中国教育就是这样,7月生死季,鲤鱼跳龙门,一考定终身的现象,改革开放几十年了,至今仍未改变。

著名学者易中天教授说:“受教育者丧失了自我,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丢掉了根本。今日之中国,学校是工厂,院系是库房,班级是车间,学生则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只不过有的镀金,有的镀铜,有的压了塑料膜。但指导思想和生产模式,则是一样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有人去想。”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说:“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工作机会大量存在。由于中国大学的培养模式都是一样的,大学所学的专业只是学到了一个概念,职业性的东西缺乏了,来格力的本科大学生都必须经过系统的企业培训才能上岗。”

亚洲首富李嘉诚说:“我一直认为投资教育失当是对未来严重的罪行。”他甚至直言,贫富差距扩大及信任欠缺让他晚上无心睡眠,政府必须率先纳新求变、开拓思维,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提起中国教育改革,如此这般痛心疾首的言论不胜枚举。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如何改是关键。

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从幼儿园到大学,托关系,找门路,做家长的几乎都经历过、痛恨过,但谁都无能为力,只能适之应之。好学校“挤破头”,坏学校“没人顾”。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还要报各种培训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童年、少年到青年,完全循规蹈矩地忍受着几乎被奴役的学习安排,没有快乐和自由可言。直到考上大学,才过上了诗性的生活。有的学生自由散漫,好像一下子忘记了当初的梦想,辛辛苦苦考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最宝贵的黄金学习时期却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中度过。一所好的大学应该给学生什么?一个大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些什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而随着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行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千校一面”的现状,令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势在必行。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教育部将引导支持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本科高校转型,推动它们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教育部已经成立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已经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改革先行先试的广东省已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有了一揽子安排,已经确定33所本科院校作为转型对象、2所高校进入教育部首批转型联盟。这些都是教育改革出现的可喜变化,其实在德国,除了30%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那些不能或不愿上大学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选择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而在我国,职业教育却一直不受人待见。有人说,主要原因在于五千年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根深蒂固。高校转型能否迎来职教春天任重道远。高校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承担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期待教育决策者们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只要在落实上真下功夫,把重点任务和进度安排分解下去,做好改革的监督保障实施工作,教育改革的梦就一定能实现。

一个人不管到任何时候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对教育改革也是。

猜你喜欢
教育部转型大学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沣芝转型记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