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能人治村工程”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4-05-12 22:08杨群红
决策探索 2014年7期
关键词:能人村务村官

◎文/杨群红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职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批农村优秀人才向城市流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依靠敏锐的市场眼光和广阔的信息渠道,成为新农村的先富群体。为了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近年来,许多地方的组织部门开始实施“能人治村工程”,按照“广开视野、选贤任能、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富能力强、奉献精神强”的“双高双强”型农村实用人才,选拔为农村基层组织和各类经济组织的带头人。此举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有益探索,如何选好能人、育好能人、用好能人,如何监督和引导好先富能人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推行“能人治村工程”的重要意义及现实可能性

(一)实行“能人治村工程”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集聚农村优秀人才。随着农村社会的深刻变迁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农村迫切需要能够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人。通过实施“能人治村工程”,加大引进、培育能人村官力度,把更多的自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农村优秀党员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干部的岗位上,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领导人才支持。

2.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近年来,由于大批优秀人才外出创业发展,农村地区出现了基层党组织优秀带头人选拔难的问题。推行“能人治村工程”,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组织任职,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最主要的是从人才资源上统筹利用。实施“能人治村工程”,有利于把已经从农村流入到城市创业发展的各类先富能人引回农村,发挥他们创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以及在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

(二)实施“能人治村工程”的现实可能性

1.农民群众迫切希望先富能人带领他们致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中国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就是发家致富。实践证明,大部分“能人”上台当干部后,往往凭借点子多、门路广等特点,在农村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帮扶和带动作用。

2.先富能人自身具有政治参与的诉求。第一,大部分人都有一种带领乡亲致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部分农村先富能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大都能认识到自己富了,不能忘记乡亲们,应该帮助乡亲们实现共同富裕。第二,大部分先富能人有政治参与的诉求。根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社会中的某个群体在越来越多地掌握经济资源和经济支配权力之后,必然会产生对政治权力的诉求。第三,当村官能够满足他们的荣誉感。在群众心目中,能够担任村干部的人,是党性强、能力强、群众信任的表现,所以选拔先富能人当村官,能满足其荣誉感的需求。

3.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第一,从实践看,近年来,许多地方的组织部门开展了“双培双带”活动,把一部分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一部分致富能手培养成农村党员干部,要求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二,从政策层面上看,2009年,中组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等优秀人才中选拔农村党支部书记。这说明,中组部进一步从国家政策层面对各地实施的“能人治村工程”给予了肯定。

二、实施“能人治村工程”的利弊分析

(一)“能人治村工程”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根据我国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迫切需要具有较强带富能力的村干部。而能人村支书或村主任,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农民中具有较高威望和较强凝聚力。

2.有利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选拔能人担任村干部,有利于充分发挥先富能人点子多、胆识大、能力强等特点,发挥他们自身信息灵通、资金充足等优势,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3.有利于促进村级组织事务管理走向规范化。一些农民企业家当选村级领导后,能够发挥他们善于经营、有管理经验的优势,将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村务管理中,有利于提升村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4.有利于促进村风、民风好转。能人村干部在领导村民建设文明乡风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他们思路开阔、见多识广的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村民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及发展理念。

5.有利于促进村公共事务发展。能人村干部上任后,大部分都会利用自己先富起来的经济优势,自筹资金为村里修道路、打井,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二)“能人治村工程”模式之弊

1.精力有限,难以协调自身事业发展和村务管理的矛盾。先富能人担任村干部后,大部分人还有个人事业需要管理,这就导致他们在治村过程中投入时间不足,时常存在“两头”难以兼顾的情况。这就出现了能人村官处理村务时间不多、精力不够,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

2.个别人动机不纯,难以平衡自身利益和村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在先富能人竞选村干部时,大部分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想利用自身优势为乡亲们提供一些帮助,但也存在着一些人动机不纯的问题。

3.在处理发挥个人作用与发扬民主的关系方面容易出现偏差。一些地方先富能人担任村干部实施的都是村支书兼任村主任“一肩挑”的模式,这种“一肩挑”的模式,优点是能集中力量办好事情,但同时也容易变成“能人专制”。在现实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决策失误和腐败现象,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

三、进一步完善“能人治村工程”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创新用人理念,广泛吸纳能人

新形势下,要树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需要的正确用人导向,倡导“能人治村”的观念,坚持把挖掘能人、培养能人、引进能人、使用能人作为人才兴村战略的重要举措,把“个人素质好、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公信力高”的创业优秀分子,纳入党组织的“双培双带”人才工程范畴,予以重点培养。

(二)以“双高双强”为标准,选拔能人村官

选拔能人村官不能仅以“能人”的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而要把是否具备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能力作为衡量标准。

(三)推行“三公开”,加强对能人村官的监管

要加强对能人村官的考核,在坚持党务村务公开、村级决策公开、个人事项公开“三公开”基础上,乡镇党委要加大对能人村官平时为人处世综合表现的考核力度,建立起畅通的群众反馈渠道,定期听取党员群众代表意见,重点掌握“能人”在村级财务管理、处理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现实表现,发现苗头及时处置,防患于未然。

(四)加大培训力度,让能人村官尽快适应农村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村干部,既要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又要了解本村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和村民需求等,这需要村干部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经验,对此,需要加大对他们进行法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知识、领导艺术和管理才能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其管理村务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迅速成熟起来。

(五)根据先富能人实际情况,给予不同地位和职务

对于一些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村务的能人村官,可选拔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实职。对于那些愿意为村里发展和村民致富提供支持和帮助,但又不能全身心投入村里事务的能人,可给予他们一定的荣誉职务,让他们充分发挥其在信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为村里发展服务。这样,既能发挥引领农村发展的作用,又不会过多牵扯到其精力,可有效防止“当官不理政”的“空挂”现象。

猜你喜欢
能人村务村官
唱村官
村里的能人
山西李成等20人入选文旅部乡村文旅能人支持项目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农村如何有效做好村务监督工作
残疾运动员能人所不能?
我要当个好村官
创新工作机制 加强村务监督
——以永定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