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底部大型溶洞处治措施研究

2014-05-28 07:42
湖南交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溶腔片石侧墙

黄 达

(湖南汝郴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 郴州 423000)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隧道右线开挖至YK72+697 里程时,在隧道左侧发现拱墙及基底处存在一个特大溶洞,溶洞内无水,溶洞向基底发育,深30.26 m,宽38.2 m,沿隧道纵向22.3 m,溶洞侵入左线轮廓线3.6 m,侵入右线轮廓线5.3 m。该段围岩为强风化-中风化白云质灰岩,隧道埋深40.2 m,本段隧道衬砌处在Ⅳ级围岩中。溶洞详细情况见图1、图2所示。

图1 溶洞平面(单位:m)

图2 溶洞立面(单位:m)

存在的问题:该溶洞向隧道基底发育,且侵入隧道左右线,如果处治不当,在后期隧道运营过程中隧道基底容易下沉,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2 处治措施

该大型溶洞可以考虑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处治。

2.1 跨越方案

即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桩基进行跨越,见图3所示,鉴于该溶洞较宽且深,因此盖板及桩基难以施做,且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该方案不宜采用。

2.2 填充方案

隧道底部拱脚溶腔采用C15 片石混凝土回填,左右洞中间空腔部分采用隧道弃渣进行回填,隧道基底浇筑1 m 厚的C30 钢筋混凝土盖板,隧道边墙溶腔内浇筑C25 混凝土墙,该方案施工简单,因此决定采用,具体见图4所示。

图3 跨越方案

图4 填充方案(单位:m)

3 处治效果分析

3.1 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

溶洞处治完成之后,在隧道运营车辆荷载作用及围岩压力作用下,探讨了隧道基底钢筋混凝土盖板的位移情况及溶洞填充体位移情况、隧道二次衬砌位移情况等等。采用midas 数值计算软件对处治后的溶洞进行计算,计算模型见图5所示(为了图片效果,只显示部分围岩),边界条件为左右固定、底部固定。隧道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进行开挖,开挖进尺为1.0 m。车辆荷载采用P=10.2 kN/m2的均布荷载进行模拟。

图5 计算模型图

具体计算过程中围岩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本构关系为摩尔库伦,隧道衬砌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本构关系为弹性,1 m 厚的C30 钢筋混凝土盖板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本构关系为弹性,隧道边墙溶腔内浇筑C25 混凝土墙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本构关系为弹性,C15 片石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本构关系为弹性,详细材料参数见表1所示。

表1 材料参数表

3.2 结果分析

1)盖板及侧墙、底部片石混凝土竖向位移分析。

通过计算分别得出盖板及侧墙竖向位移、底部片石混凝土竖向位移,见图6、图7所示。

图6 盖板及侧墙竖向位移

图7 底部片石混凝土竖向位移

从图6、图7中可以看出,盖板及侧墙竖向位移在1.7~4.4 mm 之间,位移不大;而底部片石混凝土竖向位移在1.5~3.4 mm 之间,位移也不大。说明溶洞处治效果良好。

2)衬砌位移及应力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衬砌竖向位移图、衬砌应力图,见图8、图9所示。

从图8中可以看出,左右洞衬砌竖向位移值在靠近溶洞那一侧比其它位置稍大,不过两洞衬砌整体竖向位移值在1.5~5.4 mm 范围之内,位移不大;从图9中可以看出,衬砌最大应力值为1.89 MPa,衬砌为C25 混凝土,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最大容许应力值为12.5 MPa,所以衬砌最大应力值小于容许值。从位移及应力两方面分析得出衬砌在安全范围之内。

图8 衬砌竖向位移

图9 衬砌应力(P1)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对隧道底部大型溶洞进行处治,在隧道衬砌靠近溶洞侧设置C25 混凝土边墙,在隧道底部设置C30 钢筋混凝土盖板,对底部溶腔采用片石混凝土及隧道弃渣回填,并对处治之后的溶洞进行数值计算,得出各结构均在安全范围之内,说明处治效果良好。后期隧道运营过程中溶洞内部可能会有积水,一旦有积水,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建议加强溶腔内部排水管的设置,把溶腔内部的积水引入到隧道边沟中;另外混凝土侧边墙顶部应加强锁脚锚杆的设置,使得侧边墙能更好地承担围岩压力。

[1]赵朝阳,傅鹤林.隧底岩溶对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J].公路工程,2013,5(38):1~2.

[2]JTG D70 -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3]李治国.隧道岩溶处理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2,76(4):61~62.

[4]熊学军.大瑶山隧道病害研究及治理[J].中国铁路,1997,10(3):39~42.

[5]庄金波.圆梁山隧道岩溶管道群涌水处理技术阴[J].隧道建设,2004,24 (3):20~24.

[6]黄继勇,何现启.浅谈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J].地下工程,2007,11(1):57~58.

猜你喜欢
溶腔片石侧墙
温度荷载下剑麻纤维-ECC地下侧墙抗裂性能
亿年瓷片
千秋亭废剩青山韩陵片石在人间
大体积片石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亿年瓷片
隧道开挖进入大型溶腔围岩的变形规律研究
考虑压力溶腔影响的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地铁站侧墙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控制
城轨不锈钢车辆鼓型侧墙弧焊工艺研究
MIG—V工作站在高速动车铝合金车体侧墙焊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