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调整、稳定,引导大学新生完成角色转变

2014-05-29 17:46栾佳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生大学心理

栾佳明

摘要:初入大学,大学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现象。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帮助大学新生及时适应大学生活,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从而完成自身角色的顺利转变,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新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适应;调整;大学新生;角色转变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2-0014-02引言

每个人的一生都包含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担负不同的责任,扮演不同的角色。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走向人生美好大学生活阶段的大学新生来说最重要的,也是必须面对的就是如何适应新的大学环境,调整自身的状态适应大学的各方面要求,顺利完成从一名中学生到一名大学生的角色转换。那么,如何实现大学新生的角色转换呢?本文将从大学新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2大学新生迈进大学校门后出现的不适应性的表现及原因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在迈入大学门槛时会有很多的期待和遐想,对面前的象牙塔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但是在入学后由于面对陌生的环境,很多新生无法顺利及时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以适应真正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很多新生在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不适应的感觉[1]。

2.1大学生活方面

大学新生入学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在中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由父母照顾,很少动手参与家务劳动,而到了大学阶段,一切生活都需要自理,很多问题便暴露无遗,诸如无计划消费、不能习惯宿舍和集体生活等问题。由于个体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使个体产生心理变化,随着生活环境、习惯及节奏上发生的改变,许多原来过度依赖父母的独生子女不得不适应由从前一个小家庭过渡到目前相对独立自主的大学集体生活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每个大学新生要在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以及全新的入际关系时,许多个人生活方面的问题能够通过自己或在教师和周围同学的帮助下去相对独立的解决,从而消除对将要开始的大学生活的陌生感,实现思想上的自我定位、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及完成自我的心理调试。

2.2大学学习方面

与中学阶段一样,大学也是大学新生掌握知识,丰富、完善和提升自我整体素质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大学阶段更加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强调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学习内容、方法以及目标等几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2.1强调专业的学习内容

与中学阶段学习内容注重全面性和基础性相比,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更加强调专业性;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深入和创新。大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往往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围绕某一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同时在学习内容方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掌握自己的学习方向。

2.2.2主动自学的学习方法

中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和课本,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学习计划都是在教师的安排和监督下在课堂中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自学为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自我约束。学生不仅从课堂课本中寻找答案,而且还能通过图书馆以及网络资源中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

2.2.3明确务实的学习目标

中学时期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但是,步入大学后,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大学新生迷失了方向,往往会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选择。大学新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认真务实地学好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个人能力和英语水平。

2.3人际交往方面

大学生活属于一种特殊的集体生活,由于大学新生在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小摩擦,加之每个学生都有个性鲜明的自我意识,面对摩擦都不会让步,导致小摩擦越积越大,严重影响了大学新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此外,部分新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他人沟通能力较差,产生了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这部分新生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进而产生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3针对大学新生所出现的不适应症状,新生辅导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作为大学新生辅导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新生的不适应情况,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新生及时适应、调整、稳定,完成角色转变[2]。

3.1加强自我评价教育,明确大学奋斗目标

大学新生,只有正确、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我,才能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大学新生开展自我评价,可以引导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冷静地思考和分析,客观地认识社会和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大学新生还必须学会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来挖掘自己的潜力,以便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选准参照,结合自己的能力,扬长避短,定出新目标,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3.2落实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做好新生调整指导

为使大学新生能尽快了解、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促进校风、学风建设,新生辅导员应结合新生特点,针对新生的思想、学习等方面的变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3]。同时,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新生能否顺利完成由合格中学生到合格大学生的转变。

3.3强化学习方法培训,转变新生学习方式方法

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成学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大学初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成为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的关键。首先,大学新生要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大学新生应结合专业介绍了解自己的专业内容及发展趋势,制订好学习计划;其次,大学新生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应该努力掌握学习规律,讲究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

3.4注重新生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整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在适应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4]。首先,通过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个别心理问题学生定期开展心理检查;其次,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大学新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再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趣味运动会及各种心理健康沙龙活动,增进新生之间的了解,从而形成更加健康成熟的人格;最后,可以通过开展班级家长论坛等活动,以家长的角度从侧面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与家长携手共同促进新生健康心理,帮助新生走出心理困惑,更好地适应美好的大学生活。

3.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新生融入大学生活

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大学新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中尽情展示自我和发挥才能。这既可使新生在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又能满足新生渴望交往和被尊重的需要,培养新生参与活动的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从而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人际环境。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规避新生常见的以自我为中心及傲慢和嫉妒心理的产生。总之,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满足了新生适应大学的需要,而且为新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ZK(#〗罗莉.大学新生不适应性及对策浅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吕素珍,程斯辉.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3]李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4]高桂英.浅议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惑及调适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猜你喜欢
新生大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心理感受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