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2014-05-30 03:57武富礼
关键词:双河沉积相区长

李 锐,武富礼

(1.西安石油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5;2.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延安 716000)

1 区域概况

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志丹县境内,区域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中部,陕北斜坡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呈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倾角仅为1 ~0.5°。

该区钻遇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白垩系、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及三叠系延长组长1~长7油层组上部,深度达1300~1500 m之间。按照标志层及沉积旋回将长6油层组细分为、、长和长四个油层亚组,其中长16细分为长、长,长细分为长、长,长细分为长、长。主力层位是长和长,为本文重点研究层位。

2 沉积相判识

从岩性和电性特征发现(图1),本区长6油层组自然电位曲线呈漏斗、箱型或钟型反映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自然电位曲线呈正异常,自然伽马曲线表现为中高值,呈齿形的分流间湾沉积;自然电位及自然伽马曲线多为指状和舌状和菱形的河口砂坝沉积;垂向上通常分布在河口坝下面,与其一起构成向上变粗的反韵律的远砂坝沉积。

3 沉积微相特征

从大的沉积背景来看,本区长6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由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等微相构成,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中的砂质沉积[3]。其基本特征如下(图1):

(1)水下分流河道

主要由浅灰、绿色细粒砂岩组成,见少量中~细粒长石砂岩,常显示为多个正韵律层的叠加。曲线幅值较低,自然电位曲线呈漏斗、箱型或钟型。

(2)分流间湾

为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相对凹陷的地区。以细粒沉积为主,岩性为厚层状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少量薄层细砂岩、粉砂岩。

(3)河口砂坝

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末端,长轴垂直于湖岸。纵向剖面呈不对称的透镜体。发育小型交错层理及波状层理,平面上呈条带状、席状。自然电位及自然伽马曲线多为指状和舌状和菱形。

图1 双河油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剖面图(S245井)

(4)远砂坝

位于河口坝向海一侧,长轴平行于岸线。岩性较河口坝更细。沉积物以粘土质粉砂岩为主,发育水平层理,小型沙纹交错层理等。

4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本区河口砂坝、远砂坝等不发育也不易辨识,主要划分出了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在平面图上表示时,将砂体发育占优势(砂地比值>0.5)的区域,定名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较为发育(砂地比值0.5~0.3)的区域,定名为水下分流河道侧翼;砂体沉积不发育,泥质及粉砂质占主体的沉积区(砂地比值>0.3),定名为分流间湾。

图2 双河油区长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

(2)长16沉积相展布规律

图3 双河油区长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

图4 双河油区长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

图5 双河油区长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

5 结论

(1)本区长6油层组各亚组或小层均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等微相,骨架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中的砂质沉积。

(2)长6油组各亚组或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明显,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是本区主要的储集体,分布面积大。

[1]李玉宏,张化安,魏仙样,等.延长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5):116-120+126.

[2]付金华,郭正权,邓秀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05(1):34-44.

[3]李凤杰,王多云,张庆龙.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与层序地层分析[J].沉积学报,2006(4):549-554.

[4]王震,吴汉宁,李英.延安地区上三叠统长6期沉积特征及其演化[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6):17-20.

[5]杨姣.延长油田延长组主力油层沉积微相测井识别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学位论文,2009.

猜你喜欢
双河沉积相区长
重庆市城口高燕矿区锰矿沉积相特征及成矿条件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绥阳双河洞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水土保持助力双河镇大田村实施精准扶贫
第五师双河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
区长“不开心”
最后的拆迁
文昌19-1油田珠江组二段I油组沉积相研究
灰屑砂岩在须家河组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