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百合汤治疗胃炎50例疗效观察

2014-06-02 10:49屈天生王富成刘国东蔡月银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肝胃浅表性百合

屈天生 王富成 刘国东 蔡月银

胃炎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十分常见, 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和不适, 疼痛主要为持续性或者不规律性阵发性,也可以同时伴有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腹胀等。中医上称为“胃脘痛”。福州总医院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的50例患者, 38例为男性, 12例为女性;年龄在33~68岁之间, 平均为43.5岁;观察组的50例患者, 34例为男性, 16例为女性;年龄在36~68岁之间, 平均为43.5岁;两组患者的病情程度类似, 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在5~10 d之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本信息,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选择以下药物进行治疗:①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果胶铋等;②组胺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③解痉止痛剂:颠茄片、阿托品。

1.2.2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运用中药制剂肝胃百合汤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15 g百合, 15 g丹参, 10 g黄芩,10 g柴胡, 10 g川楝子, 10 g乌药, 10 g郁金, 所有药物用水煎服, 每天服用3次, 共为1剂, 连续治疗15 d后观察临床效果, 在治疗期间不可同时服用其他药物, 注意饮食, 禁食生冷、油腻、油炸以及刺激性食物。

1.3 诊断标准 ①上腹部疼痛或不适, 疼痛可为持续性也可为阵发性;②患者可出现恶心、嗳气、食欲不振以及腹胀等症状;③胃镜检查为胃炎。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经过15 d的治疗后, 患者上腹部疼痛或者不适症状消失, 其他的伴随症状也消失, 进行胃镜检查各项正常;有效:经过15 d的治疗后, 患者上腹部疼痛或不适症状消失, 后者显著缓解, 其他的伴随症状明显缓解或者消失, 胃镜检查各项均有所缓解;无效:经过15 d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均未见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4.0系统软件, 用χ2检验对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观察组的患者中, 33例显效, 14例有效, 3例无效;对照组的患者中, 26例显效, 13例有效,11例无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胃炎是指胃黏膜炎症的总称,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分为两种, 急性和慢性。急性胃炎主要分为糜烂性和单纯性两种。单纯性胃炎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及厌食等症状;糜烂性胃炎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症状, 也可出现黑粪及呕血症状[1]。慢性胃炎一般分为三种, 浅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以及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的病程久治不愈,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体征和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泛酸、饱胀、无规律性腹痛以及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通过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得到确诊。胃炎主要见于成年人, 很多原因可对胃部引起刺激, 例如病毒和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等均可导致发病。急性胃炎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胃炎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包括物理原因、化学原因、毒性因素、融物因素以及应激状态等。急性胃炎患者多表现为恶心、上腹疼痛、呕吐、嗳气、食欲减退以及恶心等症状[2]。患者临床表现程度不等,但起病多较急剧, 大多数存在显著的致病因素, 例如大量饮酒、暴饮暴食、受凉、误食不洁食物以及服用药物等。因应激因素和药物导致的胃炎, 多表现为黑便和呕血, 大多数为少量, 表现为间歇性, 可以自行停止, 但是也有发生大出血的可能。此外, 还有一些患者临床上无明显的症状, 只是在胃镜下观察有胃黏膜炎症以及急性胃炎的变化。1982年, 国内胃炎会议上将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以及急性化脓性胃炎, 特别是前两种相对常见。急性应激性胃炎属于糜烂性胃炎的一种类型, 见于严重疾病的患者, 临床上主要是因十二指肠及胃黏膜损伤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增加。危险因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创伤、严重烧伤、休克、败血症、肝和肾功能衰竭、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出血的程度, 病情越重, 出血量越多。

胃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范围, 中医上认为导致胃炎的主要原因为外感寒邪, 情志不遂, 饮食所伤, 脾胃虚弱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胃络郁阻、胃气阻滞, 胃失所养,不通则痛。现代医学上讲胃炎是由于长时间进食刺激性饮食、药物, 或者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细菌感染、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水肿、充血, 可同时伴有糜烂、渗出以及出血等病变, 通过显微镜观察, 可见黏膜层的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肝胃百合汤是夏度衡老中医的自拟方, 我国已经用这种方法治疗胃炎很多年, 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对胃部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 这副药组成简单, 较为特别, 主要组成的药物有百合、柴胡、川楝子、黄芩、乌药、丹参、郁金等;其中柴胡、川楝子、郁金、乌药等能够发挥理气和胃、疏肝解郁的作用。长时间患病后, 络损血伤、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因此选择郁金、丹参等药物, 起到祛瘀生新、活血通络;血瘀时间较长, 气郁化火会发热, 因此黄芩可以起到清解肝胃之热, 长时间患病患者的身体就会虚弱, 就需要补充, 但是温补就会导致滞胃, 滋腻又容易损伤脾胃, 因此要大量应用丹参、百合等清平补的药物, 起到生血养胃, 益气调中的作用。现代药学研究指出, 柴胡内含有柴胡皂苷以及少量的挥发油, 能够有效的对抗惊厥, 发挥解热镇痛以及抗炎的作用。上述诸多药物联合应用, 不但能够入肝胃, 又能走脾经,药物之间相互协调, 能够发挥梳理调补, 不烦不腻以及标本兼顾的作用。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为78.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肝胃百合汤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与西药治疗相比,临床效果更佳, 而且中药相对来说对患者的损伤小, 容易被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运用肝胃百合汤治疗后能够发挥清胃、疏肝以及活血的功效。

[1]刘俊峰, 何高潮.益气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中医学报, 2012, 27(04):548-549.

[2]杨国红, 张然, 李合国.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胃黏膜细胞凋亡、环氧合酶-2表达的意义.中医学报, 2012, 27(11):1472-1473.

猜你喜欢
肝胃浅表性百合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风吹百合香
木蝴蝶
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清心消暑话百合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证型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百合依依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