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帕司他片(唐林)强化糖尿病并发症的辅助治疗疗效观察

2014-06-02 10:49钟俊涛刘鸿军李凤荷王影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依帕司有效率血糖

钟俊涛 刘鸿军 李凤荷 王影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下肢或足部麻木、针刺样痛、刀割样痛、烧灼感等[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患者神经系统至各个部位, 常见累及部位如患者植物神经和周围神经的髓鞘纤维, 病变严重可致残、致死。现特以糖尿病常见并发症DPN为例, 运用依帕司他(唐林)片辅助治疗该病症,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石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石排医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9 月双向转诊中的糖尿病并发症DPN患者100例, 100例DPN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DPN诊断标准。将10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3例, 女27, 例, 年龄34~6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35~69岁。两组DPN患者在近3个月内血糖稳定, 患者排除心肝肾功能损害。两组患者比较性别、年龄、血糖水平、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静脉注射20 ml银杏达莫注射液(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加入250 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 总疗程3个月[2]。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上, 给予依帕司他片( 唐林, 规格:50mg/片, 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辅助治疗, 3次/d, 总疗程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患者相关症状明显好转或者消失;有效, 症状有所减轻, 并且患者可以忍受;无效, 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病情恶化, 影响患者睡眠。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患者所占比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均录入于Excel2007 数据库进行整理, 且所有统计数据全部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上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差异均使用χ2检验, 且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糖尿病并发症DPN患者经治疗后, 症状都明显有所好转, 实验组显效24例, 对照组显效16例, 实验组以高达88%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总有效率为70%的对照组,两组DPN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患者治疗结果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DPN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可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 是糖尿病患者预后治疗除控制血糖高低外的又一关键治疗措施。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也存在一定联系[3]。从整体来看, 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与其病程长短具有一定的联系, 糖尿病病程越长者越易发生神经病变。另外, 神经病变也与患者血糖有一定相关性, 血糖越高的患者越易发病, 且病情随之加重。

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相关的因素复杂多变, 常见的因素如糖醇沉积引起的代谢紊乱, 血细胞异常及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畅至血液高凝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血管受损硬化, 其血管壁较正常人厚, 血管渗透性改变, 并伴有微血栓。DPN患者血液高凝、粘稠, 流变异常, 神经组织的结构功能改变, 表现为缺氧、缺血, 形成组织水肿、变性, 甚至坏死。依帕司他可有效提高神经血管的功能, 改善患者的神经纤维水肿及渗出, 减少糖醇沉积, 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因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次实验结果显示, 采用依帕司他片辅助治疗的实验组以88%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 无明显不良症状, 说明了依帕司他片可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 依帕司他片辅助治疗糖尿病常见并发症DPN效果显著, 可帮助控制患者血糖, 改善神经血管功能, 无较大不良反应, 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完善推广。

[1]全胜麟, 王卫.单唾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1, 51( 17) :57-58.

[2]郭全付.依帕司他辅助治疗9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药效分析.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6):1457-1459.

[3]刘君海, 郭行端, 余少灵, 等.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07, 28(7):884-885.

猜你喜欢
依帕司有效率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