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多角度丰富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2014-06-03 17:01陈雅先
人民音乐 2014年3期
关键词:区域传统音乐

由中国音乐学院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共同主办、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协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7日至9日在广州大学召开。来自全国专业音乐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音乐期刊编辑部等75家单位的16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广州大学邓成明副校长、中国音乐学院宋飞副院长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研讨会收到论文133篇,分设“主旨发言”与“专题研讨”。冯明洋、乔建中、赵宋光、谢嘉幸、蔡际洲、杨民康、杜亚雄、田可文、田耀农等专家参会并做了主旨发言。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二胡演奏家宋飞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起源由、目的、意义等内容进行了阐释,认为″通过区域这一视角来解释某一民族、地区、音乐及人在其中的文化行为,将有更加宏观和整体性的视野,更有利于人们从文化中理解音乐、学习音乐、表演音乐″。冯明洋《岭南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导论》提出岭南区域音乐研究选题应以“多元一体论、核心价值论、文化趋向论”为基础理论。乔建中以《心得与检讨:中国音乐地理研究30弁言》为题,分享了中国音乐地理研究三十年耕耘历程,阐释了中国音乐地理学研究中所应追求的学术、应用、文学目标。谢嘉幸《区域音乐研究:地方性知识与全球化视野——以北京传统音乐节与太极传统音乐奖为例》论证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识与全球化视野”特性。

分会场围绕以下议题展开专题研讨。

一、高校传统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教育研究

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区划问题》采用“文化区”的划分方法运用于高校课程中国传统音乐“音乐风格区”内容的教学设计;李莉《区域音乐史研究与地区高校“音乐史”专业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史专业为例》提出本地区高校音乐史课程中,将以“广西地区音乐史研究”与“音乐史专业教学”结合,完成地区高校区域音乐教育教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代表们还就地方本土音乐如何纳入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体系、高等音乐院校如何培养“非遗”文化人才、建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音乐研究机构”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有益探讨。

二、区域传统音乐资源的挖掘与传承

田耀农《区域音乐文化视野下的雅乐与雅乐的传承》以雅乐为研究对象,提出区域音乐文化的核心思想:音乐是文化的基本形态,文化种类的分布既有条状的跨越和交叉,又有块状的区域和地域;音乐的分布同样有条状的跨越、交叉和块状的区域、地域。杨玉成《“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兼谈蒙古族呼麦的保护》、马达《谢导秀与当代岭南派古琴的传承与发展》等,均以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音乐现象、文化现象研究为切入点,关注区域音乐所具有的艺术特征、文化特质、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参会代表还以无锡昆曲、广东音乐、南通地域音乐、商丘四平调、广西西江流域传统音乐、江西赣南于都客家唢呐等各地域传统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做了较为深入的学术梳理与分析工作。该议题全面呈现了我国区域音乐文化传统特点,并就全球化语境中地域音乐文化认同出现的危机及重构等问题展开讨论。

三、区域音乐研究理论与方法

冯明洋《岭南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导论》提出大文化视野的区域音乐研究,应立足本土,放眼周边,联系整体,固元守本。杨民康《论云南与周边跨界族群音乐的文化圈—文化层特征——以南传佛教音乐文化圈为例》提倡和奉行将文化圈—文化层分析观念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范畴纳入跨界族群区域音乐研究的总体学术框架中。李敬民《论区域音乐研究的实证方法运用——以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的实证研究为例》呈现了西方实证性研究模式运用于区域音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高彩荣《陕州梆子是外来剧种吗?——兼谈行政区划与文化分区的错位》、张曦《“潮州音乐”还是“潮汕音乐”》均从名称、文献梳理和地理因素三个方面,对民间音乐本土身份问题进行了辨析。周凯模、吴迪、张曦、蒋燮《议题:阐释岭南音乐的方法讨论》将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岭南音乐,从活态传统、物质文化、行为方式、表达形态的四个表层问题切入,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尝试回答选择何种方式来解读岭南音乐,为区域音乐研究理论与方法构建更为广阔的讨论平台。

四、区域音乐个案研究

杜亚雄《宁夏回族民歌特色音调的解析和研究》根据作者多年在宁夏及整个西北地区进行田野和案头工作的经验,采用旋律分类法进行归类和解析,认为宁夏回族民歌音调分为两个较大类别。哈斯巴特尔《杭锦旗短调民歌音乐形态分析》宏观地把握和归纳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总体特征,通过杭锦旗短调民歌旋律结构及不同版本所具有的形态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对地域和区域两者之间的音乐风格差异和变融进行系统的梳理。何丽丽《〈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仲立斌《解析粤剧、粤曲中粤乐“唱腔化”的现象——从〈平湖秋月〉在粤剧、粤曲中的运用谈起》、袁环《长三角及周边地区滩簧声腔考辨》等均以文化区域为视角,考证与辨析戏曲声腔系统、曲牌发展的亲缘关系,呈现文化地域视角下传统音乐在旋律、板式、唱腔、形态、历史等方面的流变脉络,解析音乐文化现象内涵,探究传统的形成、流传与发展踪迹。

五、多学科视野与区域音乐研究

刘富琳《福建南词概述》运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田野与案头研究方法,走访艺人,搜集南词音乐,了解南词的表演方式、乐器和传承谱系,对福建南词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对南词的乐种属性进行了分析。陈雅先《景观生态学视野下原生态潮州大锣鼓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借鉴景观生态学原理解析当下潮州大锣鼓声音景观结构、民间音乐活动声音景观格局,探求有益于原生态传统音乐生存的声音环境。黄蕴兰《柳城壮欢音乐美学特点探析》以音乐美学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地区的壮欢音乐比较,探析柳城壮欢音乐特点。雷嘉彦、杨娇娇《新疆乌恰县柯尔克孜族“婚嫁歌”的现代转型与文化适应》探讨柯尔克孜族在面对当代多样文化的冲突背景下维持传统的自我调适,阐释“婚嫁歌”的现代变迁及其在文化脉络中的意义。潘妍娜《传统音乐文化空间的建构、维持与变迁——当代广州粤曲茶座的调查与研究》、刘泽梅《广东汉乐、汉剧文化价值研究》、黄燕《梅州客家竹板歌的多元文化因素及其融合特征》、许璐《鄂州牌子锣变迁的文化阐释》、曾华宏《泉州北管的地域文化特征》均从物质空间与文化结构变迁、社会认同的改变等多元视角,审视文化空间视域中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变迁。endprint

结 语

研讨会呈现以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新进展:

其一,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视野。田可文提出“把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特色的音乐文化放在同一认知平台上,以不怀偏见的态度进行研究,这是当今音乐文化研究整体观的充分体现”。冯明洋论证了“壮侗语族之方言及其歌乐文化自古都具有跨区跨国性,与东南亚、南洋诸岛及环太平洋文化都有渊源关系”。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取向更多地是源于不同民族音乐文化、音乐传统的差异性。相对于西方音乐学研究者更注重于研究异于本土音乐的其他音乐文化,我国学者则更多关注本土或本地域文化。参会学者在研究中展现出兼收并蓄的全球化区域音乐研究视野,提升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高度。

其二,学科渗透引领新的理论研究突破口。学科间的差异性与交融性能引发对同一命题的多角度关注,并产生有意义的论题。杨民康提出将“‘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和‘跨族群—地域音乐比较研究,视为理论和实践上互补、互渗的两个重要研究领域”;蔡际洲运用音乐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在地理空间上把对象分为若干单元,并对不同区域内的代表乐种与音乐体裁进行描述”。学科渗透使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拥有不同视角,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多角度研究逐渐形成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特点。

其三,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离不开浸入式田野工作。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本质上是以田野研究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原则的。杜亚雄、靳宗伟根据多年在宁夏及整个西北地区进行田野工作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采用匈牙利音乐学家巴托克的旋律分类法进行归类和解析,对宁夏回族民歌音调进行分类、分析?熏进而追溯来源。通过田野研究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寻找新视域,并因此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其四,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综合研究取向。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并非将生产学术知识作为首要目标,而应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有所担当。乔建中阐述了“构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与教学体系的初步设想”强调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应深入社会开展田野工作,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和现实问题,并在社会与学校传承体系中有所作为和建树。

所谓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就是以传统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其在特定地域的自然、人文或总体地理环境条件下的音乐发展与演变。自上个世纪80年代区域音乐文化概念被提出后,在杭州、扬州两地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性研讨会,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本次研讨会不仅完善了以音乐地理学为核心框架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理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区域音乐研究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表达方式。

陈雅先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域传统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