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RP 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2014-06-04 09:24赵美丽
河北医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单支支数冠脉

赵美丽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累及动脉支数越多,治疗难度越大,死亡率越高。探寻有效的冠脉病变程度预测生化因子对于冠脉病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可加重心肌缺血性损害及心功能受损程度[1,7,8]。本文探讨hs-CRP、NT-proBNP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冠脉病变程度的判断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到本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116例。入选标准:①疑似冠心病而初次行诊断性冠脉造影术,显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4支血管中至少1支血管病变的狭窄程度>50%[2];②具有完整的心电图资料;③完成24h动态心动图、负荷核素心肌显像、负荷心电图、多排CT检测中的一项检查;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心肌梗死病史;②有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史。将116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并选取同期40例无冠脉病变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检测方法:四组入组后均于早晨8:00-9:00抽取空腹静脉血6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进行3000r/min的离心处理10min,取上层血清置于EP管中,置入-70℃冰箱中保存,待检。hs-CRP测定采用德国德灵公司BN100免疫比浊定量检测,试剂为原装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操作,并随批质控。NT-proBNP测定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仪器为Eleesy201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美国ROCHE公司生产)。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hs-CRP、NT-proBNP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hs-CRP、NT-proBNP浓度比较: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NT-proBNP、hs-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NT-proBNP浓度逐渐上升,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hs-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四组NT-proBNP、hs-CRP浓度比较(±s)

表2 四组NT-proBNP、hs-CRP浓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单支组比较#P<0.01;与双支组比较△P<0.01

指标 单支组(n=39) 双支组(n=40) 三支组(n=37) 对照组(n=40)NT-proBNP(ng/L) 99.46 ±28.67* 204.67 ±64.06*# 302.12 ±89.78*#△17.45 ±5.36 hs-CRP(μmol/L) 12.34 ±3.36* 13.54 ±3.04* 15.02 ±2.98*3.16 ±1.02

2.2 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418,P<0.05);hs-CRP与冠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r=0.002,P >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继高血压后,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慢性疾病,近年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其病理基础是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或血栓形成致心肌缺血,部分患者因管腔急性闭塞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会发生猝死[3]。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对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及评估,有助于防治措施的选择,对逆转患者病情,降低猝死率有重要意义。近年临床倾向于从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探寻有效的冠脉病变程度预测生化因子。hs-CRP、NT-proBNP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研究证实hs-CRP、NT-proBNP参与了心肌缺血性损害及心功能受损的过程[1,7,8]。但临床对于 hs-CRP、NT-proBNP具体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仍存在争议。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种由心室合成及分泌的血管神经激素。当心室容量扩张或充盈压力增加时,BNP的分泌增加,可作为反应心室功能的可靠因子。NT-proBNP是BNP的N端残基。徐崇利等[4]研究报道,在进行定量分析时,NT-proBNP的测定值比BNP高10倍。而且在心肌缺血状态下,NT-proBNP的升高程度比BNP明显,更易检测。以往研究已证实,NT-proBNP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功能受损,室壁张力扩大,使得心肌细胞受到牵拉而NT-proBNP释放增加。近年多项研究均发现,NT-proBNP不仅参与冠心病发病的过程,同时还参与冠心病发展的过程。Hamano[5]等研究报道,NT-proBNP值的上升幅度与心肌缺血部位的大小呈正比,其分泌量显著增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是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国内学者宁金民等[6]研究的结果相符。宁金民等研究发现,在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中,冠脉灌注下降的范围广,相应供血区的心肌缺血加重,从而导致室壁张力扩大,心室功能受损,NT-proBNP的释放成倍增加。本研究中,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NT-pro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NT-proBNP浓度逐渐上升,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证实NT-proBNP浓度对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Linskey等[7]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NT-proBNP主要是从心梗部位及心梗边缘缺血区释放。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运动试验后,PET-CT检测发现,NT-proBNP浓度与心肌缺血面积呈正相关,多支病变组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相关性分析发现,NT-proBNP 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418,P <0.05)。提示NT-proBNP可作为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可靠标准。

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证实,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环节,全身炎症反应及粥样斑块的局部炎症反应均可增加冠脉危险事件的发生。hs-CRP是炎症急性时相的敏感指标,当组织损伤或细胞感染时,血浆hs-CRP浓度显著增加。hs-CRP参与冠脉粥样硬化过程的可能机制为:hs-CRP可增加损伤组织的凋亡细胞、脂蛋白及核心抗原等活性因子的活性,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激活补体而引发冠脉粥样硬化。临床对于hs-CRP参与冠心病的发展已达成共识,但对于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张庆华等[8]研究报道,心肌缺血范围扩大或冠脉受累支数增加,局部缺血缺氧加重,导致组织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hs-CRP的合成及释放增加,而且hs-CRP的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128,P<0.05)。Zheng等[9]研究报道,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存在正相关趋势,但其具有边缘统计学意义(r=0.321,P=0.051)。Sharma等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者(P<0.01)。虽然在Gensini评分较高的患者中hs-CRP浓度上升,但不同Gensini评分组中hs-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浓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中,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hs-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证实hs-CRP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而在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间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与冠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r=0.002,P>0.05),与涂昌等的研究结果相符。笔者认为炎症反应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但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其主要反映的是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性,而无法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当前临床也未证实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性一定会加重冠脉狭窄程度。

[1]Sharma RK,Voelker DJ.Cardiac risk stratification:role of the coronary calcium score[J].Vasc Health Risk Manag,2010,26(6):603-611.

[2]胡大一.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7.

[3]Montiel TA,Isasti AG,Carrasco CF,et al.Infuence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n natriuretic peptides[J].Acta Cardiol,2011,66(5):641-643.

[4]徐崇利,严建军,张郁青,等.氨基末端脑钠肽原及TNF-α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61-64.

[5]Hamano K,Abe M,Komi R,et al.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for predicting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dependent of microalbuminuria[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10,26(7):534-539.

[6]宁金民,安云翔,关筱波,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尿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2):1182-1184.

[7]Linskey K,Lewandrowski K.The rol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Minerva Cardioangiol,2012,60(2):175-182.

[8]张庆华,闫华,王金艳,等.超敏C反应蛋白对走过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93-1994.

[9]Zheng JL,Lu L,Hu J,et al.Increased serum YKL-40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angiographic lesion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therosclerosis,2010,210(2):590-595.

猜你喜欢
单支支数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通过气囊运动实现提升单支剔除检测精度研究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沁水盆地煤层气单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探讨与实践
雅丽洁极密?BB霜以“套盒产品”亮相美博会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观察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