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语言学中互文性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温家宝近年来记者会答台湾问题为例

2014-06-05 14:36杨秋灵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温总理互文互文性

杨秋灵

(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平顶山467000)

批评语言学中互文性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温家宝近年来记者会答台湾问题为例

杨秋灵

(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平顶山467000)

选取近年来温总理记者会答台湾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辛斌提出的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为分析框架,对相关对话语篇做详细的考察。在具体互文性的分析上,着重分析引用与暗指手法在温总理答台湾问题对话语篇上的具体表现;在体裁互文性分析上,分析不同体裁的融合所带来不同的交际目的和意图。

具体互文性;体裁互文性;温家宝;答记者会

一、引言

批评语言学在话语分析,尤其是公共语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互文性现象(intertextuality)是进行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最早是由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ateva)于1969年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术语。她认为任何语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转化[1]。自从互文性被提出以来,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解释与分类。他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和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的术语,如Fairclough的互文链,Hatim &Mason的互文空间等。互文的存在具有特定的意义,任何语篇都不可能独立存在,相反,它是整个语篇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的与其它语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2]。互文性研究在初期经常用于文学批评中,后来便在公共演讲语篇、新闻语篇等非文学语篇中受到重视。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大陆高级领导人和各族人民直接关注的问题。两岸关系也随着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而不断向新的局面发展,如“三通”的实现和ECFA的签署实施。本文选取近5年来温总理记者会答台湾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辛斌提出的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为分析框架,对相关对话语篇做详细的考察。

二、互文性的定义及分类

在研究互文性这一现象时,首先理解什么是互文性,以及它的具体内涵是非常必要的。克里斯蒂娃区分互文性的两个方面:水平互文性和垂直互文性。辛斌如此解释道:水平互文性指的是一段对话与一连串其他话语之间的具有对话性的互文关系[3]。如会话中相互回应的话轮或往来的信函。而垂直互文性指构成某一语篇较直接或间接的那些语境。Fairclough,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把互文性作为话语分析的主要焦点。他把互文性分为两类:明显互文性和构成互文性。明显互文性指一个语篇中明显的标明了与其他语篇的互文关系,如引用、暗指、祈使等。构成互文性指“语篇生成中所涉及的话语规范的配置。”[4]辛斌把互文性分为具体互文性与体裁互文性。他认为“具体互文性是指一个语篇包含可以找到具体来源(即写作主体)的他人的话语”。“体裁互文性是指在一个语篇中不同文体、语域或体裁的混合交融”。辛斌认为Fairclough的明显互文性忽略了一点,即语篇中没有被表明但却属于别人的那些话语[3]。因此,本文将在辛斌互文性分类的基础上分析温总理在答台湾问题上的互文性现象。

三、对答记者会的具体分析

互文性现象的研究有利于分析和理解语篇内所隐藏的情感和价值取向。辛斌对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的分类为互文性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一)具体互文性的分析

具体互文性主要通过引语、暗指、祈使、预设、仿写、习语或谚语等手段表现。在本研究中,把引语与暗指作为主要分析手段来探讨温总理在答台湾问题的立场与态度。首先,互文的引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代表了作者的立场和态度。辛斌(2010)提出引语的三个特征之一就是“引用是把别人的话语从原来的语境转移到引用者的说话语境,并构成引用者话语的一部分,这是一种转换。”[5]引语是对发话者立场的一种回应,可以引起读者或听众强烈的认同与共鸣,因此具有规劝性和说服性作用。在对待台海两岸未来关系发展趋势的问题时,2007年温总理借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强调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2008年引用鲁迅《题三义塔》诗中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台湾大选之际传达善意;2010年与2011巧用“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和“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力促ECFA的签署。温总理巧妙地引用古语甚至是台湾地区著名的诗句来谈论台湾问题,不仅有效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又委婉地表达了台湾大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整体的情感。

暗指也是在所研究对象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借具体的事物,如故事、谜语、自然意象、艺术品等来暗指抽象的事物或关系。2010年温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借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辗转流失来暗指海峡两岸的分离。温总理巧用这一互文手段达到了交际目的,将期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寄托在画的合二为一上。这种暗指的方法给听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引领听者自动将二者联系起来,使得说理更具说服性。

(二)体裁互文性的分析

辛斌认为,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潜势,适合表达不同社会机构和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6]。本文侧重研究体裁类型的混合表现。所谓体裁,就是在诸多话语秩序(文体、语域、体裁)中起主导作用的成分。体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语篇的形成可能是由几种以上的体裁杂糅而成。不同的学者对体裁有不同的分类。其中,Werlich认为体裁可以分为5类(见表1)。

表1 Werlich的体裁分类[7]

在一个文本的生成和构建中,经常混合着多种多样异质的体裁。答记者会间作为一种口语化的政治文本,也不例外。不同体裁间的融合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目的。例如,在谈及台海两岸经济交流问题上,温总理用台海两岸具体的贸易额和顺差值,有2007年双边1200亿美元的贸易额到2009年的1300亿美元又到2011年的1400亿美元,随之台湾的顺差值也从2007年的700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778亿美元后到2011年的860亿美元。与此同时,温总理字字饱含深情,辅之以“我们甚至愿意做出必要的牺牲”(2008年),“我们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2009年)[8]。这种说明与叙述体裁的融合有理有据地呈现了两岸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的良好势头,同时又诚心诚意地表露了大陆愿意与台湾地区继续合作的决心与愿望。另外,在2008年谈及台湾地区“选举”以及对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的问题上,温总理又义正言辞地给予的回复。温总理结合辩论性和解释性的体裁,首先表明观点“要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促成两岸的共同发展,这应该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和主旋律”,接着以辩论性的体裁“我们之所以反对‘入联公投’,就是因为如果这样一些主张得逞的话,它将改变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势必冲击两岸关系,势必危害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势必造成台海局势的紧张,破坏台海和平以至亚太地区的和平。”并重申“凡属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决定,任何人想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都是不会得逞的,也是注定会失败的。”[8]最后,温总理解释并希望两岸尽早恢复和平谈判。

四、结语

本文主要在辛斌对互文性的分类指导下研究温总理近5年记者会上答台湾问题中的互文现象。在具体互文性方面,本文主要分析引语和暗指两种表现手段来表明温总理在回答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在体裁互文性方面,主要从不同体裁的融合方面来解释互文性现象。总之,温总理巧用这些互文手段表达了中国大陆渴望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望,达到了劝说与说服的目的。通过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充实和丰富答记者会这类文体,更为读者/听者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式,更易理解和鉴赏。

[1]Kristeva J.The Kristeva Reader[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37.

[2]杨增成.互文性的语言学研究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38—41.

[3]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25—127.

[4]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London:Longman,1992:104.

[5]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33.

[6]辛斌.引语研究的语用修辞视角[J].外语学刊,2010,(4):67—73.

[7]辛斌.语篇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84.

[8]温家宝历年记者会答“台湾问题”说起宝岛就动情[EB/OL].[2012—03—14].

[责任编辑、校对:王军]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Critical Linguistics——A case study of Premier Wen's press conference on Taiwan problem

YANG Qiu—ling
(Department of Public English,Pingdingshan University,Pingdingshan 467000,China)

Based on Xin Bin's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specific intertextuality and generic intertextuality,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he theory into the study of Premier Wen's speech about Taiwan and then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related discourse.Specifically,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intertextuality,this paper emphasizes reference and implied technique in Premier Wen's conversational discourse of Taiwan problem. On genre intertextuality analysis,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purposes and inten—tions that different genres bring.

specific intertextuality;generic intertextuality;premier Wen;press conference

H152.3

A

1008—9233(2014)02—0059—03

2014—02—17

杨秋灵(1983—),女,河南平顶山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

猜你喜欢
温总理互文互文性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互文性与身份建构研究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康儒博英译道教典籍《神仙传》的互文解读模式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与杰克·伦敦的《海狼》的互文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
温家宝总理会见记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英首相亲笔致信温总理
温总理答记者问精彩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