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红尘 家国天下

2014-06-06 09:45黄玲玲
关键词:特征

黄玲玲

摘 要:本文通过对百年来三个时期知识女性的精神诉求进行归纳描述,分析了知识女性在民国时期的自我革命性。建国后的政治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理性多元化,展示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知识女性这一新兴群体的精神诉求和家国梦想相互交织的特征和知识女性群体逐渐成熟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女性;精神诉求;特征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26-02

我们通常把受过中高等教育,主要从事脑力工作的女性称为知识女性。但任何一个名词都是在人类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的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对知识女性的理解和解说并不一致,其概念也是逐渐变化的。如果始终用单一、固定的言语去描述知识女性显然并不恰当,因此在本文中对知识女性不做具体的定义,仅从三个特征进行描述。第一,受过较整体较高端的教育;第二,有从事脑力型、技术型工作的专业能力;第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公共性。这三个特征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但正是这种要素的不平衡加上不同时期知识女性的变化造成了知识女性概念的不确定性和不同时期其精神诉求的变化。

一、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知识女性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知识女性,多出生于开明的富商官宦家庭,其以婚姻爱情为主要内容的解放诉求和救亡图存的民族诉求结合在一起是其显著特征。

(一)注重个性解放、爱情独立、婚姻自由

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逐渐成为社会斗争的主流,打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女性解放也从社会思潮渗入家庭内部,成为知识女性发自内心的呼唤。女性精神觉醒之后十分决绝,身体、爱情、婚姻成为女性宣示存在的重要手段。

缠足由于对女性身体的无情摧残和其所具有的封建礼教象征性,成为知识女性意识觉醒后首先所针对的目标。早期维新派康梁等人的女性亲属在父兄的影响下,纷纷放弃、反对缠足。清末民初中国西医界的许金訇到了缠足年龄时坚决反对缠足,将已裹上的绑带解开,成为福建最早不缠足的小姐。而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女性更是创办了大量的刊物和女性团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缠足宣传,并逐渐取代了男性知识分子成为该项运动的主要宣传者,比较有代表性的刊物有《妇女杂志》、《女子世界》、《天足月报》、《天足会报》等,《妇女杂志》号召女性“痛自猛省,革千年之毒,复本来之天”。

爱情和婚姻更被看为是知识女性反对家庭父权、宣示自我存在、追求解放的重要标志和手段。当时的知识女性认为中国传统婚姻缺乏爱情,主要是父母包办,对情投意合的渴望、对婚姻生活的自主支配、打破家庭束缚成为知识女性的主要诉求。陈衡哲、庐隐、白薇、石评梅等知识女性在这一过程中都勇敢地冲破传统束缚,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这一时期,由女性创作、表现子女与父母在这一问题上矛盾冲突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其中冯沅君《隔绝》中的一段话:“身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以牺牲,不得自由我宁死。人们要不知道争恋爱自由,则所有的一切都不必提了。”道出了当时知识女性的心声。家庭革命随着知识女性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达到了高潮,以婚姻为纽带形成的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关系逐渐崩塌。

(二)由家庭革命拓展至社会变革,女性解放诉求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以乡绅(士)为主体的父权制社会及文化在亡国灭种的危机意识冲击下逐渐解体,崭新而先进思想的发展和广泛传播,使妇女形成了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女性逐渐挣脱束缚,将家庭革命和社会革命结合在一起,追求解放和自由。

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礼教秩序,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也严重束缚了妇女的解放和自由发展,是故知识女性的诉求从一开始的就带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变革创新精神,她们逐渐将视角从家庭转向社会、国家民族,救亡图存、民主启蒙逐渐成为中国知识女性的重要诉求。“妇女运动才被视为与农工运动同样重要,于是素来沉寂的妇女运动突然高涨,使革命运动增加了不少势力”。“当时的武汉三镇到处可以见到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具有实干精神、工作富有成效的妇女党务训练员活跃在工厂、学校、街道、农村,进行革命宣传和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知识女性借助革命进人公共生活动领域,参与政治风云中的革命斗争,走向救亡图存的最前沿,使女性的主体价值、人生理想和争取国家的政治革命结合在一起,求生存、争自由成为社会革命和妇女解放的共同主题,知识女性在社会革命中求得了精神上的安宁和满足。

(三)对传统文化有较深的眷念

这一期间的知识女性多出身在政治、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这类家庭对女子的管束较为严格。知识女性在早期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三字经、千字文、女四书、幼学琼林等均为必修科目,传统儒家和女德思想在她们接受新教育前早已耳濡目染深入内心。而其恋爱成婚之后,其家庭的阶层在当时的社会上多处于中上层,女性自身的性格特征加上尚不发达的社会结构和战乱变革的社会环境使其对传统的女性文化产生了一定的眷念,早年的激烈逐步为平静的生活所替代,漩涡上翻着的泡沫一定程度上成为她们的写照。

二、建国之后

建国后的知识女性以革命干部和工人家庭出身为多,兼有一些其他社会阶层的子弟。建设国家的欲望、工农劳动文化的兴起、男女全面平等的理念被她们以体制化和运动化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彻底挣脱了传统观念束缚,追求全面的男女平等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迅速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以文字形式将男女平等写入宪法给予了知识女性地位的法律和政治保障。传统家庭生活中的家务操持和子女抚养的单位化福利化则从物质上为知识女性深化参与社会提供了条件,国家对婚姻家庭的刚性保护又使知识女性免除了最大心病。知识女性努力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争先创优, “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当时标志性口号,知识女性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认知在极短的时间内被重构。endprint

(二)高涨的政治热情对精神诉求的影响日益加深,工农大众的文化成为知识女性的主流文化

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知识女性自身地位的提高,加上高涨的政治热情,使参与国家建设的意愿成为知识女性的主要精神诉求。在历次的建设活动和社会运动中,女性知识分子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的主人翁精神也不断增强。最典型的是文学作品《人到中年》中塑造的女医生陆文婷形象,当时医院要求她3年内不谈恋爱,5年内不结婚,而她认为没有什么,一口答应。通过参加社会运动,女性知识分子的思想也不断转变,“知识分子是工人的一部分”逐渐由口号变为现实。

三、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后,知识女性的数量持续增多,个人出身与经历也各不相同,其精神诉求逐渐褪下革命和政治色彩,在传统和现代间徘徊,更为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和选择,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一)精神徘徊在社会和家庭之间

一方面知识女性本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经济上更加独立,也有能力担当社会角色。女性们可以不依赖于男性生存和发展,这时尊重、成就、威望、名誉等较高层次精神诉求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主要精神诉求,人格独立、自我价值实现成为知识女性精神诉求的核心内涵。另一方面,由于生理性别的差异和女性的心理特质,帮扶丈夫、教育儿女、赡养老人、构建和谐家庭也成为当代女性的目标,作为知识女性的妻子、母亲的家庭角色并没有因为社会活动而弱化,其对家庭的照顾和眷恋也并未因工作的成就有所降低。用知识女性自己的话说:“像个杂技演员样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努力寻找平衡。”但是受自身精力和社会理念的影响,知识女性在这两个角色的平衡和转换之间经常处于矛盾的境地,她们或者带上雄性的面具,用对婚姻、家庭的牺牲来成就事业,在顶着女强人名号的同时黯然神伤;或者放弃自己的事业回归家庭,回归传统;或者勉强在两者之间周旋,力图维持家庭事业的平衡。社会活动和家庭时间的冲突,贤妻良母与成功人士的矛盾,造成了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

(二)对男女平等回归理性,有着更深层次的期盼

中国的男女平等思想在成长初期就染上了浓烈的革命色彩,加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男女平等思想形式与实质的不一致,要求女性去适应男性社会,其中典型的床垫文化现象,崇尚竞争与奉献,没有考虑到女性的身心特征,女性在此条件下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努力,是对女性天性的扭曲和异化。她们需要的男女平等应该是尊重女身心特征、尊重个性差异的平等,而这种异化平等,是一种“基于不可更改的生物属性的自然差异而导致的事实‘不平等之上的、正义价值的评价与规导的制度安排和行动准则”。知识女性在觉醒和被解放的同时又不知不觉被觉醒和解放所扭曲和塑造。

(三)女性诉求日益多元,复杂化

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多元化的趋势,知识女性的精神诉求在保持某些特质的同时也日趋多元化。选择单身、同居生活方式的人在增加,选择离婚的知识女性人数也在不断上升。部分知识女性以家庭为重心,希望做个“贤妻良母”,很多女大学生持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择偶观,对家庭幸福报有极大的期望,知识界也有人提出:“让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归家庭,并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是培养下一代小公民的最好投资。”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征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如何表达“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詈语的文化蕴含与现代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21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鉴定与特征
基于特征筛选的模型选择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