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使用范围副词“都”的偏误分析

2014-06-06 09:58黄慧婷
关键词:偏误分析

黄慧婷

摘 要:本文对泰国学生的325篇汉语作文语料进行分析,并统计出使用范围副词“都”的偏误类型主要是遗漏、误代、误加、错序,并且四种类型的偏误率大小是遗漏>误代>误加>错序。通过对偏误的原因进行探究,我们发现母语负迁移、目的与规则泛化等都是偏误的成因,最后根据偏误成因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泰国学生;范围副词;都;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146;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89-03

在现代汉语中,范围副词是副词中的一个小类,具有限制性的作用。范围副词“都”汉语学习者在写作中经常使用,但由于“都”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不容易掌握,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常将该词与其他范围副词混淆,如“也”“就”等,因此容易出现偏误。目前,对日本、韩国、越南等留学生习得汉语范围副词的研究有很多,专门对泰国学生使用汉语范围副词“都”的偏误的研究较少。由于母语的不同,各国留学生在使用范围副词时产生偏误的种类、原因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对泰国学生汉语写作语料中使用范围副词的情况与产生的偏误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较有意义。

一、范围副词“都”的本体研究现状

对于范围副词“都”的本体研究已有不少,其定义和使用方法都大体相同。黄伯荣、廖序东(2002)指出:“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他们在列举的范围副词小类中提到了“都”。“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①朱德熙(1982)指出:“表示范围的副词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标举它前边的词语的范围。”对此所提到的例词就是“都”。②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范围副词“都”所出现的位置一般是在其总括的主语后边,后边是谓语成分。例如:

①我们都看到月食的全过程了。(名词性成分+都+谓语成分)

②每一件事他都做到了。(同上)

关于范围副词“都”的使用条件,周小兵、王宇(2007)指出了其语法分布:

(1)当句子主语是一个以上,表示“全部”的意义时,一般用“都”。例如:“她们都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2)当句子的主语是可切分的一个个体,句子又要表现出“全量”,可用“都”。例如:“这块地都种上了水稻。”

(3)当句子里有“每”、“各”、“所有”、“这些”、“那些”以及“随时”、“任何”等词语时,后边一般都要用“都”与其对应(当“每”表示同一动作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不用“都”)。例如:“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4)当句子中有表疑问“谁”、“什么”、“哪里”、“怎么”或“无论”、“不管”等词语时,谓语或第二分句中要用“都”或“也”与其对应。例如:“无论是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沉着应对。”

(5)由“谁、什么、哪儿、哪+数量词”等构成的疑问句中,经常需要在谓语动词前用“都”,总括后边所询问的内容,但回答问题时不能用“都”。例如:“A:你的包里都装了什么?B:一些证件、一把雨伞和一个钱包。”③

本人认为以上五点是范围副词“都”的较为全面、科学的语法分布概述。

二、泰国学生使用范围副词“都”的偏误类型分析

本文所研究的语料共计325篇,包括210篇马哈沙拉坎大学不同年级的同学的作文以及115篇于本校就读的泰国留学生的作文,字数共计12万字。根据笔者的统计,在这些语料中,排除学生个人出现的重复偏误、偶然笔误以及由于不明白写作者的用意而无法研究的句子,最终发现使用范围副词“都”的偏误共有55例。本文将对这55个偏误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四个类型的偏误。

(一)遗漏

遗漏“都”这类偏误有26个,占整个偏误总数的47.23%,所占比例较大。例如(括号表示句子中遗漏“都”的位置):

(1)我每年( )跟爸爸去看。

(2)因此,每次骑摩托车( )要戴安全帽。

(3)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去那里,我( )很开心。

上述句子都遗漏了范围副词“都”,纠正这一偏误只需在括号内加上“都”字即可。这些句子都符合了使用“都”的条件而未使用。例句(1)(2)中都出现了“每”一词,后边应加上“都”与之呼应。而例句(3)句子中有“无论”,谓语中或第二分句中要用“都”或“也”与之呼应。

(二)误加

误加是指在不应该使用该词语或成分时使用了该词语或成分。此类偏误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写作时,句子中不需要使用范围副词“都”的时候使用了“都”。在55个偏误中,有7个误加了“都”,占偏误总数的12.73%。

(1)泰国都有四地区是北部、东北部、中央、和南部。

(2)他们都有两个孩子。

(3)素可泰时代的春耕节国王偕王后都亲自犁田。

(4)因为泰国信仰佛教所以全国都有很多佛寺分布。

例句(1)(2)的特点是,主语部分并非复数形式或是以一个整体出现,而后半部分存在有多个名词成分,如“北部、东北部、中央和南部”,或者“我们”“两个孩子”等复数词,而范围副词“都”总括的是在它前边的成分,并非后边的。这些句子的主语部分都是单数,也并不能切分,因此不能使用“都”。例句(4)的“都”前边有两个名词“国王”和“王后”,但真正主语只是“国王”,因此例句(4)也不能使用“都”。

(三)误代

误代偏误是指学生使用范围副词“都”时,与其他副词发生混淆。本文涉及的语料中,此类偏误的句子共有17个,占偏误总数量的30.91%,比例仅次于“都”的遗漏偏误。这类偏误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该使用范围副词“都”的时候学生却使用了别的副词。如:

(1)IPAD有缩小的特征,去哪儿也可以拿去。endprint

(2)每次我回家又见一个奇奇怪怪的男孩子。

(3)现在骑摩托车去哪就戴安全帽。

本文涉及的语料中,使用“就”取代“都”的句子有9例,使用“也”取代“都”的有3例,“又”取代“都”存在1例。数据表明,学生更容易将同属于副词的“就”与“都”混淆而产生偏误。学生容易理解副词“就”通常可以承接两个动作的发生,而忽略了范围副词“都”的使用条件。“也”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例(1)前后两部分不存在并行、同样的关系,因此不应使用“也”。纠正这类偏误应将错误使用的词改为“都”。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在使用副词时错用了“都”而并未使用正确的副词。如:

(1)我们全部同学都很怀疑,她这么年轻,胆子又不大,只站在黑板前脸都红了,而且缺乏经验,真的可以教我们吗?

(2)刚开始的时后,觉得不太习贯跟外国人住在起语言也聊不通,所以宿舍发生事情,都是难以解决。

(3)南宁地区是个发展中的城市,交通很方便,现在正在建行了建设地铁,两三年以后我们都可以坐地铁去很多地方。

例句(1)(3)并没有表示限制数量或总括事物范围的意义,应该使用副词“就”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或是表示承接、假设、条件等逻辑关系。例句(2)想要表达的是时间概念,这个时候应该使用时间副词“总”表示经常、一直。

(四)错序

错序偏误是指把句中的词语或成分放错了位置而造成的偏误。由于学习者对于范围副词“都”的位置还把握不清,导致了该类偏误的发生。在本文涉及的语料中有有5个此类句子,占偏误总数量的9.09%,例子如下:

(1)最后我想泰国人都骑摩托车用戴安全帽。

(2)当新老师以一身小碎花裙一上讲台露面,同学们都就开始讨论起来。

孟艳华、王健(2004)考察了范围副词“都”的位置,指出:“范围副词‘都出现的位置应该是在主语性成分的后边,谓语性成分的前边,并和其后的谓语性成分一起组成一个复杂的谓语成分。相对于其总括的NP来说,‘都与谓语性结构的关系更为密切,也就是说,‘都与其总括的NP之间可以有其它名词性成分,比如时间名词,但,‘都与其后的复杂谓语性结构之间不会有其它非动词性成分,并且尽可能靠近主要谓语动词。”④要明白“都”的位置,需要判断好主语、谓语分别是哪些,再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其位置的正确判断。

三、泰国学生范围副词“都”的偏误原因分析

(一)母语的负迁移

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二者之间有相似也有区别。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时,伴随着母语的负迁移,学习者会将母语中的规则和习惯统统带入到汉语规则中,产生偏误。

林梓欣(2007)指出:“因为表示范围的泰语副词的数量很少,所以一个表示范围的泰语副词能与几个表示范围的汉语副词对应。”⑤泰语中的“都”与汉语的“总共”、“全”、“统统”等表示范围、数量的统括性副词共用一个形式,因此会产生这样的错误。汉语中的“都”和“也”在泰语中有较为复杂的关联,因此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有可能将二者混淆。

(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通常主语所指不止一个。学生在学习到这一使用条件并过度泛化后出现误加、误代等偏误。如:“南宁是个发展中的城市,交通很方便,现在正在建设地铁,两三年以后我们都可以坐地铁去很多地方。”学生看到“我们”就在其主语后加上总括性范围副词“都”,却没有考虑到整个句子存在有表条件的逻辑关系,应使用副词“就”。

(三)教材编排不当

教材对内容的选取、编排以及对语法点的解释都对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教材的编排不当会阻碍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例如《汉语教程》虽将“都”作为重点语法项目,反复出现在课文中,也在课后练习设计了“都”的各种练习题。教材第一册第十三课中,语法讲解是将副词“都”和“也”放在一起,且解释过于简单,学生只能大致明白“都”突出“全部义”的用法,其他用法却无法理解,教材并未对其他使用条件进行进一步说明。

四、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偏误类型及其原因的、分析,笔者相应地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一)加强汉语和泰语之间的对比研究

语言教学不能只强调语言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还应注重两国语言之间的差异,根据语言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才更有利于泰国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汉语。面对相似而又有区别的语言,泰国学生学习起汉语来较为困难,会产生大量的母语负迁移。因此,只有加强两者之间的对比研究,才能更好地分析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高教学成效。

(二)针对泰国学生习得“都”的偏误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

经过上述偏误分析发现,泰国学生习得“都”产生的偏误为:遗漏>误代>误加>错序。学生在造句、写作时,发生范围副词“都”的遗漏以及误代现象较为严重。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其作为重点内容来辅导,在课堂上加强对“都”的使用条件的讲解和练习。同时需要让学生明白“都”与其他副词之间存在的差别,通过对比练习加深印象。

(三)完善教材内容的编排和解释

教材中对于范围副词“都”的介绍不应过于简单,一句话并不能让学生了解到“都”的使用方法。“都”的使用条件较为复杂,应该根据其语法意义使用频率的高来低分类分点地解释,做到循序渐进。《汉语教程》将“都”和“也”放在一起解释,让学生明白了二者的相似性,但也需要强调二者的区别,否则学生易将二者混淆。

注 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4.

②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195.

③周小兵,王宇.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1):71-72.

④孟艳华,王健.范围副词"都"的位置考察[J].语文学刊,2004,(6):105.

⑤林梓欣.现代汉语副词与泰语副词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35.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3〕周小兵,王宇.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1).

〔4〕孟艳华,王健.范围副词“都”的位置考察[J].语文学刊,2004,(6).

〔5〕林梓欣.现代汉语副词与泰语副词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

〔6〕张蕊.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及语法偏误[D].天津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
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留学生使用成语的偏误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