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若翻译美学鉴赏

2014-06-06 10:01陈珊吴斐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美学特征

陈珊 吴斐

摘 要: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不但要使译作忠实于原文,而且要使文本具有美感。本文从方言、四字结构、重叠词、数词及修辞的使用等方面探讨了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翻译版本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98-02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不朽名作之一,它描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爱情和婚姻的悲惨命运,披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黑暗丑恶的嘴脸,也寄托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下农民悲惨生活的同情之心[1]。早在70多年前,我国著名翻译家张谷若就把它翻译成汉语推介到中国来,并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从那以后,先后又有很多的翻译者对该书进行了翻译,比如文学翻译家吴迪,每个译者的版本都因各自生活经历和认识角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本研究从翻译原则之一“文雅”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翻译版本的美学特征。

翻译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因为它不仅需要译者忠实于原文,而且为了便于读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要进行适当的加工,亦即“创译法”。以上讨论的涉及到翻译的标准问题,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此说法不尽相同,但区别也不大。在我国翻译界最早对此进行阐述的是清末的严复,他提出了“信、达、雅”的观点,现代汉语解释为“忠实、通顺和文雅”。忠实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带任何偏见,充分尊重原作者,真实完整地把原作内容用目标语展示给读者。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而文雅则要求翻译作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是一篇优秀翻译作品必不可少的要素。忠实于原文及通顺的要求,对于每一个精通外语语法和词汇的译者来说绝非难事,但翻译的“雅”则非一日之功,除了扎实的语言和文化功底之外,还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它不但需要译者站在原作者的立场来深度解读作品,并且要遵循美学修辞原则,使译文达到最佳效果,“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本就充分显示了美学原则,值得鉴赏”[2]。

一、巧妙应用方言进行翻译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使用了大量的威塞克斯方言,这也使翻译的难度加大。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言直接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由于语言文字是一定文化的载体,有些词语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英语方言具有不可译性。张谷若先生却找到了处理这个棘手问题的巧妙办法——他用相应的山东方言来和威塞克斯方言一一对应,这样为文本增色不少。方言是当地人人物性格和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体现了原始美。中国山东农民和英国威塞克斯农民虽然生活的地域不同,但共同的职业注定他们必然有对应的行话方言[3-4]。

例一:“Well, father wouldnt have coughed and crept about as he dose…”(Chapter. 3)

译文:“那样的话,咱爹就不会像他这样,成天价咳嗽,到处磨蹭了……”

在英语里面,about可以表示习惯性的动作,crept则意为不紧不慢的走动crept。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苔丝父亲身体不好,除了咳嗽外还行动迟缓。“成天价”是典型的山东方言,这样翻译起来自然而流程,传达的意境效果更良好。读者一读到这,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个乡村老人蹒跚而来的场景。

例二:“I felt inclined to sink into the ground with shame!” (Chapter.4)

译文:“那阵儿把俺臊的,恨不得有个地缝儿钻进去!”

“shame”在英语里面是羞愧的意思,这里山东方言“臊”的使用使其更具生活化,传达了生活美感和当时真实的人物心理性格特征。

例三:“And the despondency of the next morning's dawn, when it was no longer Sunday ,but Monday; and no best clothes.”

译文:“第二天早晨,已经不是礼拜一了,顶好的衣服也收起来了。”

“顶好的”这三个字是典型的北方方言,它在这里能引起中国读者尤其是山东人的共鸣。

二、四字结构和重叠词使用,增强了节奏美感

除了巧妙应用方言进行翻译外,张谷若先生还使用了四字结构和重叠词来增强译本的节奏美。四字结构和重叠词是汉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能产生言简意赅的效果。在不影响原作的前提下,译本中的四字结构和重叠词也使其更具可读性。

例四:“The kindly dimness of the weak candle abstracted from her from and features the little blemishes which sunlight might have revealed --the stubble scratches upon her wrists ,and the weariness of her eyes.”(Chapter.14)

译文:“微弱的烛光,黝黝阴翳,霭霭慈祥,把她身上和脸上在日光下要显出来的小毛病——胳膊上叫麦茬划破了的道子,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惺忪倦容——全都勾抹掉了。”

比起平铺直述翻译的”微弱的烛光,和蔼暗淡”来,“微弱的烛光,黝黝阴翳,霭霭慈祥”在这显得相当贴切。

例五:“‘Three leahs to get one Rachel,he whispered.” (Chapter. 12)

译文:“‘三个利亚都为的是一个拉结呀,他打着喳喳说。”

“whisper”巧妙地翻译为打着喳喳。张谷若先生对该句的翻译融山东方言和重叠词于一体,更是充分特现了译文的美学价值。endprint

三、修辞的使用

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使用能使翻译美感倍增,除了准确翻译出《德伯家的苔丝》原文中就存在的修辞手法外,张谷若先生有时候还巧妙的对原文添加修辞,增强美学效果。

例六:“The marble hardness left her face, she moved with something of her old bounding step, and flushed in all her young beauty . ”(Chapter. 12)

译文:“她脸上不像先前跟大理石一般那么硬了,她的举动也带出了一些她往日轻快活泼的样子来,她那焕发的容光,更显她青春的美丽。”

例七:The Maiden(第一章标题)

译文:白壁无瑕

在例六中,张谷若将“The marble hardness left her face”翻译为“她脸上不像先前跟大理石一般那么硬了”,忠实地把原文中就存在的比喻修辞原汁原味的翻译出来了。而例七第一章标题The Maiden不直接翻译成“处女”而译成“白壁无瑕”,是一种隐喻的修辞手法,增加的修辞使文本更有可读性。

四、数量词的使用

数量词的翻译是英汉互译的一个难点。汉语的数量词和英语基本相似,但也并不完全对等,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翻译时要特别注意。有时用汉语数词处理英语的非数量词也能起到特殊的效果。

例八:“It was a passing summer love of her face, for loves own temporary sake……”

译文:“他这种殷勤,只是因为她好看,乘华年而慕色,对她作的一晌温存……”

“晌”在汉语中的本意是中午的意思,因为中午时间仓促,一晌有短暂的意思。这句话本来没有数词。张谷若将“temporary sake”翻译成“一晌温存”,而不翻译成短暂的爱,充分表现了克来尔对苔丝的爱是临时性的,经不起考验的,使译本更加传神。苔丝复杂的心情也因用一个“晌”字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语言心理学家认为,翻译的实质是信息解码的过程,翻译的质量标准除了语言功底外,还取决于译者的技巧和经验”[5]。张谷若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堪称经典之作,他翻译所取得的成就非一日之功,而是源自于长期工作的积累。只有多思考,多阅读,多实践,才能提高翻译的质量,从而达到“信、达、雅”的程度。

参考文献:

〔1〕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7.

〔2〕包红芳.谈张谷若译《德伯家苔丝》的美学特征[J].时代文学,2008,(5):42-43.

〔3〕刘泓.从词汇和句子看《苔丝》两译本[J].宜宾学院学报,2005,(11):55-57.

〔4〕刘艳梅.张谷若翻译特色研究[D].山东大学,2005.

〔5〕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伯家的苔丝美学特征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