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创作作品中体现色彩的视觉审美价值

2014-06-06 10:07李晶
关键词:美术创作视觉作品

李晶

摘 要:美术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离不开人眼睛的观察。就像画家在进行创作时,最开始就要依赖人眼去看整个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空间的景物,形成最初的感受和理解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化,并用视觉传达的方法表现出来,这就是从大自然到人眼再到创作作品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眼睛即我们的视觉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媒介的作用。要提高作品质量,画家就需要运用技法、色彩、视觉心理、美学等各种理论,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运用形式美的规律,通过作品来准确表达内心情感。准确的情感表达正是人的视觉通过色彩的不同表现折射到人眼的产物。

关键词:美术创作;作品;色彩;视觉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13-02

艺术是以人类的情感和想象力为特征反映和表现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即是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达情感的一种活动,而美术创作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所谓“美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美术属于一种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离不开眼睛的观察,就像画家在进行创作时,最开始就要依赖人眼去看整个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空间的景物。形成最初的感受和理解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升化,把精神上的体会用视觉传达的方法表现出来,这就是大自然到人眼再到创作作品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眼睛即我们的视觉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媒介的作用。要提高作品质量,画家就需要运用技法、色彩、视觉心理、美学等各种理论,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运用形式美的规律,通过作品来准确表达内心情感。准确的情感表达正是人的视觉通过色彩的不同表现折射到人眼的产物。因此,要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对色彩的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一、关于色彩

色彩具有复杂的象征意义,文化不同,色彩的含义也不同。实际上,色彩的运用,在新时器时代就开始了,人们在心爱陶器上着上褚红、黑、红等颜色,就形成了人类最初的装饰性图案。而到了现代,人们经过对光的分析和色的研究,将色彩的基本特性运用在生活中,丰富了视觉感受。色彩的不同属性激发了画家的灵感和表现欲。可见,色彩对人们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是画家表现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色彩的分类

色彩是有它自身的特性的,了解和掌握它的基本特性,才能把它灵活运用于作品中,达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协调。在一定环境下,合理地运用色彩对比,能够突出主体内容,从而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1.按视觉效果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中性色(非彩色)、彩色两类。其中中性色包括白色、黑色和灰色(亮灰色、灰色和暗灰色)。非彩色是指没有任何色相,非彩色调和指不同色彩调和状态下加入不同份量的黑、白、灰,使其或明度提高,或纯度降低,或对比下降,使原本看上去对比很强烈的色彩变的柔和起来,也能使相互间的色彩意境变得更加自然融合。

2.按人的颜色感觉分类,一般可以分为暖色调(如黄、橙和红的色调)和冷色调(如与蓝、紫接近的色调)。色彩本身是不存冷暖的,所谓的冷暖都人们在光线的作用观察物体时,色彩在人的心里形成的一种直观感受,这就便形成了色彩的冷暖对比。就像我们站在一堆篝火旁,即使站离的很远,也会感觉到温暖;而当我们站在飞流直下的瀑布前时,我们很自然地会有一种清新、凉快之感。

三、色彩在作品创作中的功能和意义

美术创作离不开绘画的形式语言,合理运用形式语言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提高作品质量,画家就需要运用技法、色彩、视觉心理、美学等各种理论,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运用形式美的规律,通过作品来准确表达内心情感。也就是说:色彩可以造型,运用色彩可以制造一种视觉感观效果。

1.色彩的感知功能。对于绘画者来说,只要掌握调色的法则,眼睛所能感知的色彩都是可以调出来的。因此我们要了解色产生的基本性原理。人感受外界带给我们的美感最直接途径就是眼睛,眼睛看见物体,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光的存在。而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光,如太阳光、月光、星光,它们的特点是照射的远,波长长。另一种是人造光,如电灯、蜡烛等,其特点是照射距离较近,波长短。在它们的照射下,我们的眼睛才能产生相应的视觉感觉,才能感受不同物体给我们色彩魅力。在绘画中,我们把标准的大红、柠檬黄、湖蓝三种颜色作为三原色,三原色通常也称为基色,是不能用任何颜色调和出的色彩。而在三原色的基础上两两进行一次调和,我们就会得到橙、绿、紫三种颜色,我们称这样调和得到的颜色为间色。而间色再次与旁边相近的色彩调和,再次获得的色彩我们称之为复色。而色环中每两种成180度角相对应的色彩,色彩对比最为强烈、刺激,有一定的互补关系,我们叫它们为互补色。画家在作画时,要依照客观事实对物体进行描绘,如一个红色的苹果,它本身固有的红色我们称之为固有色,在色彩中我们把它称为色相。我们在调和中对这一红色加入不同份量的水,它的明度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我们把这称为色彩的明度。如再将红色加入其它颜色,它的色相会发生变化,我们称这种变化的色彩为色彩的纯度。画家根据色彩的变化变化规律,经过加工和制作,然后将其组合,最后呈现在我们视觉空间中的就是一副美丽的画卷。德拉克洛瓦说过:“在绘画创作中,色彩和情感比素描和理性更为重要,色彩与感性远远比素描与理性要自由发挥得多。”

2.色彩的心理功能。人们通过不同物体色彩的变化来感受外界给我们带来的不同影响。通过对视觉空间的直接感受,然后将这种感受传递给大脑,经大脑分析和再加工,形成不同的知觉效应,从而产生心理的不同变化,这种变化的的好与坏判断,直接影响着人不同情绪的产生。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红色,多给人以乐观、活跃、兴奋、热情、刺激、积极、危险的感觉。而文化背景不同,色彩的心理功能也有差别。比如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好运,而在英国则是凶兆。黄色给人欢庆、高兴、乐观、阳光、豁达之感,在古代中国象征着庄严与权贵。绿色象征着天然、好运、生机勃勃。棕色象征着稳定、雄性、可靠、 舒适、持久、简朴。画家正是根据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创作的,也就是说,画家只有了解色彩的心理功能,才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

3.色彩的生理功能。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色彩所具有生理性功能。在现代社会,人们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纯天然色彩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时候人为加工的色彩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天然色彩与加工后的色彩相互弥补,才能更有效地调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们通过色彩的不同变化,调节自己的心境,从而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四、提升创作作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通过艺术媒介传达出来的过程,艺术品是画家创作的物质形态。因此,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我”的认识与态度是很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时代,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创作,首先艺术家的态度必须是真诚的,这样才能以“我”来感动受众。在确定创作主题后,画家应以创造性思维方法,能动的表达的能力,努力提升作品质量,给欣赏者创造出更具特色的艺术作品。要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善于运用色彩本身的独特性,协调搭配,遵循人的视觉欣赏特点和规律,紧紧围绕创作主题展开创作,让欣赏者充分体会色彩给他们带来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卢景同.形式语言及设计符号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4〕〔日〕上田敏.现代艺术十二讲[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5〕彭吉象.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7.

〔6〕约翰塞尔.现代艺术意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

〔7〕阮荣春,胡光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9〕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毕加索(现代艺术魔术师)[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视觉作品
浅谈美术创作的意识状态表现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