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梅戏服装到中国传统汉服的思考

2014-06-06 12:58李艳
关键词:戏服黄梅戏

李艳

摘 要: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是汉族传统戏曲之一。其服装充满了汉族传统色彩,与淳朴流畅的唱腔结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黄梅戏的服装艺术的来源——中国传统汉服,在黄梅戏的角色服装中有了更为夸张的表现,以配合戏曲意境的表达。

关键词:传统汉服;黄梅戏;戏服

中图分类号:J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28-02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唐代,盛于明清,逐渐形成于18世纪后期的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的安徽怀宁或湖北黄梅。作为中国的五大戏种之一,黄梅戏是在舞台上展现人民生活的艺术表达形式,戏服在表演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湖北黄梅南濒长江天险,北倚大别山区,扼皖、鄂、赣三省水陆交通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还是三省商品集散中心,故服装产业十分发达。

中国古代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代表着文明的发展程度的“衣冠”,是中国礼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孔颖达《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的很多古籍中都有显示,传统汉族的服装体系在炎黄时期已出现萌芽。《史记》云:“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易经·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由于我国文字、考古实物支持等证据不足,史学家及人类学家未能直接证明此说法。按照考古发现,中国的纺织业的萌芽在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山顶洞人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考古中,发现了用于缝纫的骨器,说明当时已出现了初期的纺织文化。

殷商时期,冕服轨制逐渐建立,到了西周,冕服轨制基本完善,冕服制成了“礼治”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学者江永在中《深衣考误》有:“古时上下通行之衣为深衣,代表时代特征的服装亦为深衣,深衣实可为古服之特征。言古服者,应先及之。”孔氏《礼记·深衣正义》中有:“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由此可见,深衣制式影响力,乃是古衣之首。

商周时候的腰带大部分是丝帛做成的。《诗·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腰带被称为“大带”或“绅带”,绅是指丝帛缠绕腰部后,剩余的悬在腰带下的部分,女子的腰带下垂部分有特定的称呼“襳褵”。还有一种腰带“鞶带”,主要是用来悬挂玉配等饰物的。在黄梅戏《女附马》开场,冯素贞身着直裾深衣,着宽腰带,丝绦系于后,襳褵前垂至脚面,雍容华贵;而春红穿绿衣裤,外套紫色长坎肩,腰带为细长布带,系结于腰右,正是丫环打扮。

《释名·释衣服》云:“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衣袖在古时也称为袂,古礼“敛衽”即是“敛袂”。敛衽是指整理衣袖表示礼貌,元代之前是指人们见面时的行礼,没有区分男女,在元代之后成为女性专用。宽衣大袖给人以潇洒飘逸之感,传统汉服的大袖在戏剧中以更夸张的方式出现——水袖。水袖是在袖端加缀长一尺左右白布或白绸,由于甩动起来好像水纹波动而得名。在戏剧中,男性拱手弯腰为礼,女性双手水袖重叠在左腰,右脚稍在左脚后,同时,轻轻曲腿,颌首为礼。

隋唐时代产生了汉服的一种重要变体“圆领衫”,成为官式常服,并延续了唐、五代、宋乃至明。《唐音癸签》有:“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说明在唐朝已经有了按照官员的品阶、身份与之相对应的官服样式及颜色。隋朝到唐朝初期,还没有全面在民间避忌黄色服饰,百姓都可以穿。从魏徵等编写的《隋书·礼仪志》中可以看出,官员的日常服装,于平民百姓并无太大区别,都可以身着黄衣。在唐高祖武德初期,基本延用隋时服饰轨制,但在这时规定了只有天子可以穿戴正黄衣袍,百官及庶民不得越制穿黄衣。

黄梅戏中的蟒衣的原型是明朝时候皇帝赏赐给有功之臣的服饰,由满身蟒纹得名,但并不是百官的官服,而且无满身纹绣,在胸前和后心有一上绣龙纹或蟒纹或仙鹤等的方形图案。在清朝时期,有蟒纹的衣服与明朝又有了分别,文武百官可以穿戴。在黄梅戏中没有按照剧情所处历史时期着衣,而是在所有剧中,皇帝都是身着大黄龙袍,而文武百官穿蟒袍,但是都加以水袖,男性同时腰围玉带,而女性是腰围软丝绸带。衣着颜色作为区分剧中人物身份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由尊到卑依次为黄、紫、红、白、蓝、黑。如皇帝、皇后、皇子所用的为大黄或明黄,宰相等大臣所用为紫色。

披风是在明代比较普遍的一种服饰,与斗篷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披风是有衣袖的外衣。披风在黄梅戏中被称为“帔”,分为男帔与女帔。男帔,对襟,长袖加水袖,下至足部,可作为婚礼中的礼服,也可作为家居时的便服。女帔与男帔最大的区别在于长度,刚过膝。从颜色又可分为皇后、贵妃用的明黄团花帔,贵妇、新娘的礼服的红缎团花帔等。明代的“大袖衫”在黄梅戏舞台上被称为“褶子”,是应用最广的袍服类之一,也分为男褶子与女褶子。箭衣则是取材由清朝官服,龙箭、花箭、素箭分别为皇帝、一般武将、公差的穿戴。

清代戏曲理论家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所以“可舞性”作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贯穿于中国各个戏种的“行头”中。以《天仙配》中七仙女的服装为例,天上的七仙女是玉皇大帝的小女,极受宠爱,万人之上。此时她身着齐腰襦裙,用料为丝绸,束裙长垂过足曳地,交领右衽,领口绣以鲜艳花纹,宽袖分为三层,手持羽扇,头盘螺髻,文雅从容,庄重大方。长衣飘飘,使人联想到九天之上的神仙风采,充分体现传统汉服宽袍大袖、灵动飘逸的特征。当七仙女下凡到人间,并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妻后,同为齐腰襦裙,衣料却改为麻布,束裙刚及足,袖口改为单层窄袖,领口装饰改为朴素的绣花纹饰,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女性质朴实在不浮华的风貌。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这同样适用于黄梅戏,黄梅戏36本大戏、72出小戏,神话故事也好,历史故事也好,现代故事也罢,都是在演绎世间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还以《天仙配》为例,传统戏中董永是穷书生打扮,黑褶子,戴书生方巾。在20世纪50年代对黄梅戏整理、改编期间,将董永装扮改为农民。传统戏中农民的角色多为丑角,没有统一的服装样式。在此其间,刘芳松请王少舫来设计,王少舫为董永设计了身穿二五短衫系腰带,头戴髻帽,下穿衫裤,足蹬薄底靴配上白袜,这种服饰样式就是从现实中农民的服装加以改良而来的,这种改良得到了普遍认可,便被沿用下来。

《释名》曰:“婚,昏时成礼也。”古时候婚礼总在黄昏时候举行,所以称之为“昏礼”。《仪礼·昏礼》云:“昏礼者,礼之本也。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可见婚礼在中国传统仪礼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婚礼礼服更是婚礼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晋东宫旧事》曰:“太子纳妃,有白縠、白纱、白绢衫,并紫玉緌。”魏晋时期,崇尚白色,婚丧均用白衣。而红色婚服,大多认为起源于唐朝时期。唐时礼制“士假绛公服以亲迎”,在婚时婚服可以越级而穿。《新唐书》:“三品以上有公爵者,嫡子之婚,假絺冕。五品以上子孙,九品以上子,爵弁。庶人婚,假绦公服。”“庶人女嫁有花钗,以金银琉璃涂饰之。连裳,青质,青衣,革带,韈、履同裳色。”是为“红男绿女”。而新娘着红衣则是在明朝时期,《清稗类抄》:“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据清时《续通典》所记:“则曰庶人婚嫁,但得假用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所谓凤冠霞帔,于典制实无明文也。至国朝,汉族尚沿用之,无论品官士庶,其子弟结婚时,新妇必用凤冠霞帔,以表示其为妻而非妾也。”而九品官服为青绿色,“男绿女红”与唐时“男红女绿”相反。而在戏曲中,则是男女均为大红。

黄梅戏经典之作《女附马》中冯素贞中状元后:“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身着绛红状元袍,以摆身、碎步表现出实为女儿身。在与天香公主大婚之时,还是大红状元袍,昂首阔步;天香公主着凤冠霞帔,圆领女蟒服,大红褶裙。

综上所述,黄梅戏服装源自于历史生活服装,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历史服装,是源自于历史而又高于历史的。从美学角度来看,戏剧服装与中国的其他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诗词、雕刻等,都属于“写意艺术体系”。作为塑造角色最为突出的艺术手段之一,戏服在造型、款式、颜色、质料、图纹等方面都有各自寓意,是对戏剧的历史背景,角色的性别、职业、身份、年龄、性格、民族最直观的诠释。

参考文献:

〔1〕纪永贵.黄梅戏《天仙配》的改编与影响[J].戏曲研究,2005,(2).

〔2〕周少华.黄梅戏《天仙配》的服饰文化刍议[J].四川戏剧,2010,(2).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

猜你喜欢
戏服黄梅戏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曾经的米高梅有15个服装仓库,15万套戏服......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广州戏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大型黄梅戏《凤鸣宏村》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黄梅戏喜剧艺术的百年蜕变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