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现代陶艺发展对策研究

2014-06-06 12:59周光云
关键词:现代陶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周光云

摘 要:在分析安徽现代陶艺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深化陶艺教育,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扩大对外交流与对话,培育陶艺文化创意产业,加快理论建设等问题,旨在促进安徽现代陶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陶艺;协会;教育;人才;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230-03

一、安徽现代陶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安徽现代陶艺开始兴起,一些高校教师和部分陶瓷产区的创作者成为最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进入到新的世纪,部分富有艺术个性和特色的陶艺家陆续涌现出来,活跃于国内一些重要的学术性展览和研讨会,且多次获得各种奖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2007年以来,在丁南洋、许怀喜等陶艺家的努力和推动之下,现代陶艺得到安徽省文化厅、省文联和省美协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举办了“首届安徽陶瓷艺术作品展”、“第二届安徽陶瓷艺术作品展”、“安徽陶瓷艺术作品双年展”。展览一方面展现了安徽现代陶艺创作队伍的群体肖像和创作成果,提高了安徽现代陶艺在全国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凝聚了安徽省内陶艺家的力量和共识,标志着安徽现代陶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随着现代陶艺在安徽的兴起和不断扩大发展,人们对现代陶艺的认同度日渐提高,由忽视到关注,省内外陶艺交流越来越多,陶艺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从事陶艺创作的人员也逐步增加,加上大众媒体、刊物以及收藏界的介入,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由此可见,近年来安徽现代陶艺的创作、交流、研究、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使这一新的陶土艺术从原来所依附的传统形态中解脱出来,逐步融入现代艺术大潮,形成了安徽现代陶艺一定的话语力量。

二、安徽现代陶艺存在的问题

尽管安徽现代陶艺有了相当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能不直面的现实问题。

首先,底子薄。从历史上来看,安徽自新石器时代出现制陶活动,唐宋时期进入陶瓷发展的高峰阶段,出现寿州窑、萧窑、繁昌窑等地方名窑,自此之后,安徽陶瓷却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明清以来也有诸如界首、祁门等地的一些陶瓷生产,可始终没有像景德镇那样的成规模、成气候的陶瓷产区,自然就无法为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更多人才和技术的储备。

其次,差距大。安徽现代陶艺发展时间不长,风格样式也不成熟,还没有形成人数可观的高水平创作队伍。目前能进入国内重要展览的安徽陶艺家为数不多,大部分创作者还徘徊在这些展览之外。如十一届全国美展陶艺展览中,浙江有30件作品入选、北京有23件、江西有21件,安徽只有1件作品入选,差距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创作的观念、语言、风格、材质、技法等方面。2012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中,安徽也仅有两件作品入选。

第三,交流少。一方面表现在陶艺界内部,无论是安徽省内还是与省外的交流互动都明显偏少,并且形式单一,座谈会、研讨会和制陶表演等学术指向明确的活动太少,难以获得先进的理念与经验;另一方面,陶艺创作者与其他艺术创作者交流也少。省内举办的几次陶艺展览基本上局限于陶艺圈内人士的交流,缺少与设计、雕塑、绘画、史论等方面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这样将非常不利于现代陶艺观念的更新。

第四,边缘化。与绘画、雕塑、油画等美术门类相比,陶艺似乎仍然没有融入到主流艺术。2007年5月的“出轨——安徽首届当代艺术展”,2007年6月“合肥,快跑!安徽当代艺术双年展“,2010年5月“第二届安徽当代艺术展双年展”,这三次当代艺术展涉及影像、动画、装置、行为、雕塑等各个领域,作品形式多样,却鲜有陶艺品陈列其中。此外,安徽高校的陶艺教育也同样处在这样一种边缘化的尴尬境遇。

第五,基础弱。对于大多数安徽陶艺创作者而言,他们仍习惯和热衷于与泥土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即“器”的制作,有意无意忽视了陶艺实践经验的总结,即“道”的研究,致使目前安徽现代陶艺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个别创作者针对安徽现代陶艺撰写了的几篇文章,情况亟待改观。

三、安徽现代陶艺发展的对策

现代陶艺的发展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价值观念、文化教育、经济技术、艺术环境、市场状况等各种综合因素都会对陶艺的发展产生影响,并且这些因素是在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中发挥作用。安徽现代陶艺的发展也不例外,需要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根据安徽现代陶艺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推动安徽现代陶艺的发展。

1.大力普及陶艺教育,夯实现代陶艺发展的民众基础

陶艺教育的普及与整个现代陶艺的发展密切相关。日本、美国之所能成为现代陶艺发达的国家,正是得益于他们拥有极高的陶艺普及程度以及发达的陶艺相关产业。在美国,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陶艺教育早已形成了一种普及的艺术教育形式。日本、台湾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反观我们,尽管这些年安徽很多幼儿园、中小学、高等院校以及一些社会机构都陆续建立陶艺工作室,开展陶艺教学活动,提升了陶艺的普及程度。但是,陶艺工作室的运行状态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更为关键的是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陶艺教学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究其原因,陶艺制作不同于架上绘画,它需要更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陶艺的普及和推广。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对于具有当代文化语言特质的现代陶艺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尊重,导致陶艺学科建设被边缘化,以致于在人财物上得不到必要的支持。相对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的干扰显得更主要、更深刻。常言道:“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安徽陶艺教育的普及与深化,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思想,正确认识现代陶艺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加大陶艺硬件建设。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陶艺创作就很难迈开大步,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三,加强专业陶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学习、考察、培训、交流、访问、激励等方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大力普及陶艺教育,才能把安徽现代陶艺提升到一个新水平。endprint

2.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培育陶艺文化创意产业

政府科学、合理、有效的引导是现代陶艺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陶艺作为文化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力倡导和发展是符合安徽文化强省整体战略要求的。各级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将陶艺的发展列入各地文化发展战略,制定相关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从人、才、物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推动安徽现代陶艺的创作和研究,培育陶艺文化创意产业。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景德镇乐天陶社、上海卓维700陶艺谷、佛山1506创意城、陕西富平陶艺村、杭州浙窑陶艺公园等,将陶艺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产业融合,通过主题展览、体验活动、专题讲座、艺术沙龙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陶艺文化更具体地融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彰显陶艺文化的特殊亲和力与艺术魅力。

除了政府的引导和参与,行业协会或组织也在现代陶艺发展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2000年中国美协陶瓷艺委会成立,在此前后,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湖南、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份陆续建立陶艺协会,这些协会成为团结各方力量、整合陶瓷艺术资源、增强专家学术力量、引领陶艺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安徽省美协陶瓷艺委会正式成立以来,正在逐步地发挥着这样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由于协会成立时间不长,在管理理念、组织策划、活动安排、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宣传赞助等方面都还没形成制度和规范,尤其是缺乏组织大型展览的经验,在历次安徽陶瓷艺术作品展览上都能看到一些瑕疵。

3.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培植陶艺家(团队)成长机制

高素质人才是推动现代陶艺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安徽陶艺专业人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专业陶艺创作者,他们大多身处高校,是安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主体力量;二是产区陶艺创作者,他们集中在我省南北陶瓷产区;三是原来从事其它艺术形式,现介入陶艺的创作者。从总体的状况来看,安徽陶艺人才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并不是很多,这严重制约了安徽现代陶艺的发展。

解决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多途径提高现有陶艺创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专业陶艺创作者,所在单位可以为他们自由创作提供更为完善的物资条件和宽松的人文环境、为他们追踪学术前沿、拓宽艺术眼界、提高专业技艺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教科研项目立项、学科建设等方面对青年陶艺家给予关注,形成重视和支持陶艺发展的共识以及长效制度,帮助他们尽快健康成长。同时,专业陶艺教师也要钻研业务和教学,以丰硕的成果争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对于产区陶艺创作者而言,政府可以选择性地资助他们进入专业艺术院校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夯实创作基础。上世纪50年代,彩陶艺人卢山义和卢山志被中央政府送往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期间他们的认知和技艺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为日后的陶瓷创作尤其是卢山义“刀马人”的创作积蓄了力量。另一方面,引进高层次人才。现代陶艺的发展不仅涉及陶艺学科本身,还牵涉到文化、经济、策划、市场、设计等方面。因此,除了引进专业陶艺人才之外,还应引进独立策展、市场推广、文化创意、艺术理论等人才,打造合理的人才结构和人才梯度,为安徽现代陶艺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4.加大交流力度,构建陶艺展览和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交流与对话是推动现代陶艺发展的有效途径。现代陶艺的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差异性,为国家、民族、地区间的交往和对话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安徽现代陶艺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对外交流与对话的力度。

交流与对话是需要平台的,而平台是需要构建的。在网络化时代,首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建立安徽现代陶艺文化交流的窗口。各地陶艺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安徽陶瓷艺术各种信息资源,以及国内外陶艺发展的最新资讯和创作成果;同时我们也借助这个平台获得各地陶艺工作者就安徽现代陶艺创作、发展的信息反馈,尤其是批评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我省陶艺创作、理论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的进步。其次,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各类陶艺展览和学术研讨会,加强省内陶艺家在创作理念、艺术表达、材料工艺、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和联系,以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第三,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通过邀请展、个展、讲座、创作交流会等形式与国内外陶艺家、高校、研究机构保持常态的沟通。需要强调的是,陶艺是一门综合艺术样式,它与雕塑、绘画、设计、工艺美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加大交流与对话的力度,不能仅限于陶艺界,还应当包括其他艺术形式。2011年9月在济南举办的“界·尚—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受邀参展的嘉宾除了陶艺家之外,还有画家、设计家、雕塑家等共话陶艺,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5.加快陶艺理论研究,形成完整现代陶艺文化生态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这些年安徽现代陶艺的创作实践和展览活动虽有一定进步,但现代陶艺理论研究却明显滞后,远没有跟上现代陶艺创作的步伐,专门的陶艺著作和论文寥寥无几,加上批评性理论文献的缺失,导致陶艺理论研究的贫血症。长此以往,将非常不利于安徽现代陶艺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安徽现代陶艺理论研究和批评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理论研究和批评的构建不仅有利于现代陶艺学科的有序发展,而且能逐步强化现代陶艺在当代艺术中的文化身份和话语力量,切实改变现代陶艺历来不被美术界重视的现状,促使陶瓷艺术从传统的手工艺属性向纯艺术形态的转化。

安徽现代陶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创作、展览、教育、硬件、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底子薄、基础弱、交流少、边缘化的基本状况似乎没有根本改变,陶艺家还有许多扎实而重要的工作要做。通过普及和推广陶艺教育、发挥政府行业组织的引导作用、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对外沟通与交流的力度、强化陶艺理论研究和批评的力度等具体措施,切实解决安徽现代陶艺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一定能实现安徽现代陶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正尧.超越泥性——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状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2-23.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陶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现代陶艺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