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与LCP在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的应用

2014-06-07 05:53张立军杨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粉碎性螺钉股骨

张立军 杨媛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山东济南 250022

PFNA与LCP在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的应用

张立军 杨媛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山东济南 250022

目的:探讨PFNA和LCP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随即将50例患者分为PFNA治疗组和LCP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两组患者手术之后随访一年以上,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对比。结果:LCP治疗组中,术后发生伤口感染1例、发生骨不连2例,平均愈合时间为9.74个月;PFNA治疗组中,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转子部骨质劈裂1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3例、发生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为7.46个月。结论:对于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上,将使用PFNA进行治疗,将骨折端进行闭合固定;对于骨折线延伸至转子部、骨折端过于粉碎、病理性骨折和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使用LCP法比较好。

PFNA;LCP;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

转子间骨折是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最为常见的。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时传统的方式失败率非常高,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认识到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方法、生物力学以及预后等诸多方面都与股骨转子间的骨折不同,从而发明了PFNA和LCP的治疗方法[1],本文就探讨一下这两种方法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经患者本人同意,随即将50例患者分为PFNA治疗组和LCP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其中PFNA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在18-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岁;LCP治疗组患者中,男性为17例。女性患者为8例,年龄分布在2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筛选条件[2]

①没有重要器官受严重损伤的,没有基础内科病的患者,②所有的患者都是新鲜骨折,术前进行3~10天的牵引;③必须都是闭合性骨折,④术前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完好,⑤骨折线延伸至小转子的距离在5cm-20cm之间;⑥骨折分型为:Russell-TaylorI型;其中包括包括A,B两分型,骨折线没有到达股骨转子部,⑦患者没有严重的股骨髓腔狭窄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3.手术方法

3.1 PFNA组

在股骨大转子上方约5cm的地方,切开纵形的5cm左右的切口,将进针点确定在大粗隆顶点的中央区域,然后再将导针穿入插进股骨髓腔,将导针确定在髓腔内部,利用空心钻开口后,不用进行扩髓,然后确定好确定大粗隆顶点中央为进针点,开口器开口,把导针插入股骨髓腔,C型臂X线机确定好PFNA的直径,插入髓腔,再将导针拔出,将瞄准器的前倾角调整至15°,利用C型臂X线机的监视植入螺纹导针,让导针保持在正位片下位于股骨头的中下1/3处,侧位片在股骨头颈正中,在使用螺旋刀片将其轻轻的锤至深处,将螺旋刀片锁定,再然后植入PFNA远端固定螺钉,近端拧入主钉尾帽。利用C型臂X线机透视功能来确定骨折复位,确保PFNA的位置良好,最后将手术切口闭合,如果有需要则要放置引流片,手术完成。

3.2 LCP组

在患者大粗隆的外侧沿着股骨的纵向切开5cm的切口,将阔筋膜和股外侧肌切到股骨处,在肌腹下使用骨膜剥离器沿着股骨表面向远侧进行分离,没有必要将骨膜进行剥离。在选择LCP板时要长度适宜,紧贴着股骨的外侧插入,在透视的监控下确定钢板的位置,骨折复位满意,在使用导向器分别在骨折的远近处都钻进4-5枚自锁螺钉,然后将手术切口闭合,手术完成。

手术之后要保证患者6小时内绝对卧床,6小时候在卧床的状态下进行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等长的收缩锻炼,术后1周开始部分负重,完全负重则要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骨痂生长情况而定。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数据做详细记录,比如,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随访复查情况、了解骨质愈合情况、颈干角的变化情况、和拍摄X光片了解骨盆正位和髋关节等。骨折愈合的临床指标为叩击局部无疼痛,骨折愈合的影像学指标是指跨越骨折端的骨痂已经达到骨折端的二分之一,需要同时满足这两种指标才表示骨折愈合。手术的愈合时间是指,手术当天至骨折愈合这段时间。颈干角的丢失角度是指健康一侧的颈干角和最后一次随访时患侧两颈干角间的差值。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和骨折临床的愈合时间。在最后随访过程中应采用Harris评分,来评估两组患者的活动能力。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50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进行了获12个月的随访。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均得到愈合,髋关节的痛感明显得到好转,没有出现切口感染、股骨头坏死、退钉或者其他并发症。通过记录发现PFNA组患者和LCP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对比:PFNA组的手术时间为45-125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62.76min,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在60 -56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150.42ml;LCP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在45 -165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72.05min,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在50-5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165.21ml。两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LCP钢板组和PFNA组完全负重时间对比,骨折愈合时间对比、颈干角差异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三、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主要原因时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稍不小心就会导致骨折的发生,且会出现髋内翻的情况,甚至有时候会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所以此类患者的围术期容易诱发很多严重的并发症。通过手术治疗能使得患者的骨折部位得到复位,然后进行固定,让患者尽可能快的进行自我功能锻炼,这就要求在早期的手术中确保内部固定牢靠,而且尽量让手术创口减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突破,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恢复速度快,疗效显著。

1、PFNA疗法的特点[3]

PFNA抗切出相比于传统的螺钉系统的稳定要高很多,而且它的抗内翻畸形能力和旋转稳定性要比普通钉板系统更强。在安装PFNA过程中,它本身就具有内固定力矩短和手术创口小的特点,能够承受得住经股骨距的轴向负荷,螺旋刀片不是旋入是直接轻轻击入里面,所以具有抗塌陷和抗旋转功能,使髋内翻风险降低,因此患者可以早期进行负重训练。在使用PFNA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之后的6个小时就可以进行锻炼,手术后7天便可以进行部分负重训练,不断地训练直至骨折完全愈合。

2、LCP钢板的特点及其治疗的优势[4]

其形状为葫芦形螺钉孔,一侧是动力加压孔,另一边是锁定螺钉孔,能够作为内固定支架和标准加压接骨板,安装时不用将骨膜进行剥离,对于粉碎性骨折部位使用桥接固定的方式。LCP钢板术中无需塑形,能够在钢板近端螺孔直接钻孔,松质骨螺钉还可以进行位置调整,因此基本不会破坏股骨头,固定比较牢靠。本次试验中LCP组的患者都能够骨性愈合,在LCP组与PFNA组对比是发现两组的治疗效果相似,而且LCP能够更好的避免颈干角丢失。锁定螺钉与钢板锁定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骨折复位后再位移和螺钉的松动。宽大的钢板和LCP近端螺钉的锁定系统就是一个内固定的支架,将旋转力和剪切力分散到各个螺钉上,维持颈干角,预防髋内翻畸形。

综上所述,PFNA和LCP钢板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效果都比较理想,LCP治疗方法的特点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PFNA治疗组的患者能够早日进行负重训练,所以恢复的也较快。在治疗时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比如是否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从而更好的选择哪种方法,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1]李海.PFNA与L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2,12(2):127-128.

[2]覃小武,韦东,李林峰,蒙向铖,张海.DHS、LCP与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13,5(4):47 -48.

[3]胡元武,杨华三,潘洪毅,俞明松,张杨.PFNA、PF-LCP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7(10):481-482.

[4]邓勇军,周学文,王强.LCP和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3,13(4):586-587.

R683.42

B

1009-6019(2014)09-0193-02

猜你喜欢
粉碎性螺钉股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