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血压老年患者在普外科手术中麻醉及术中的处理问题

2014-06-07 05:52任围桥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普外科丙泊酚硬膜外

任围桥

德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德阳 618000

浅析高血压老年患者在普外科手术中麻醉及术中的处理问题

任围桥

德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四川德阳 618000

目的:分析探究老年人在普外科手术中麻醉及术中的处理问题。方法:选择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2名,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针对实验组采取丙泊酚靶控输注来完成全身麻醉工作。对两队病人在麻醉之前的状态、拔除气管导管后、术后6小时后、术后24小时后及术后48小时后的血压、心率状况;另外对所有的病人的心肌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进行测试。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后、术后6小时后、术后24小时后及术后48小时候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比对照组患者要低,术后48小时后的心率低于对照组,拔除气管导管后和术后24小时后的心肌肌钙蛋白低于对照组,术后6小时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和AST比对照组患者要低,术后24小时后及术后48小时后的肌酸激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患者实施普外科手术的时候,选择进行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可以在临床加以推广与应用。

老年人;普外科;高血压;麻醉

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老年人患病的几率越来越大,其中最典型的一种疾病就是心血管疾病。很多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差,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很容易患上心脏病,同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收缩力减弱的症状,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笔者在文中探讨了在进行老年高血压患者普外科术中使用不同的麻醉方式产生的麻醉效果,详细内如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近几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2个病人,根据他们的不同症状划分成三个级别,对于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心绞痛症状将长期用药的病人剔除在外。把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人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部分,各46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2名,女性患者24名;平均年龄(66.8±5.2)岁;平均体质量(65.7±6.1)kg。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这些病人的平均年纪在(67±5)岁之间;平均体质量(66±4)kg。不过这些因素都没有任何对比的价值。

2、方法

对实验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另一组通过丙泊酚靶控输注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详细内容是:在对这两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前半个小时采取均肌肉注射苯巴比妥0.1g,在将病人上了手术台以后,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0ml/kg,通过心电监测来对病人的症状进行检查,对另一组病人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射2%利多卡因3ml,在这一环节上的工作完成以后,硬膜外泵注0.5%罗哌卡因5ml。在手术开始前期就病人的心率,血压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麻醉诱导过程中均要为患者注射咪唑安定2mg、芬太尼5μg/kg、丙泊酚2mg/kg,等病人已经完全失去知觉后注射罗库溴铵0.6mg/kg,达到全身麻醉的最佳效果。然后最后一个环节,为患者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手术结束之后通过静脉镇痛针来降低病人恢复知觉后的疼痛感,另一组病人通过硬膜外镇痛来达到这个效果。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血压和心率比较

在进行麻醉之前,对两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整体状况进行对比,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没有任何比较意义(P>0.05);T1~T4时,与另一组病人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要小一些,二者之间的区别性具有一定的对照价值(P<0.05);T4时与另一组病人相比,观察组病人的心率普遍较低,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表1

2、两组cTn-I和心肌酶指标比较

对两组病人麻醉之前的cTn-I、CK-MB、CK、LDH及AST进行对比,没有明显的统计学价值(P>0.05);在T1和T3时对照组的cTn-I要超过另一组。在T2的时候,实验组的CK-MB和AST明显比另一个组低一些,一些区别都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表2

三、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各项身体技能也会随之降低,特别是常常会出现心肌收缩和心肌舒张能力减弱的症状,必须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才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麻醉是一种很好的防止其它并发症以及意外事故发生的最好的措施。从本问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围术期心肌缺血症状我们必须要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手段,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标准进展开麻醉治疗。临床上常通过心肌酶变化等进行麻醉判断,在本文中,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明显不如进行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所以应该大力推广后者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人病人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时候,最佳的麻醉方式是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这种方式的效果最好。

[1]潘庆松.为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普外科手术的麻醉选择[J].当代医药论丛,2014,02:119-120.

[2]刘桦.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普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12:77-78+80.

[3]赵艳,赵萍.普外科不同麻醉方法术后护理体位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05,13:1171-1172.

R614

B

1009-6019(2014)09-0221-02

猜你喜欢
普外科丙泊酚硬膜外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